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326.09 KB
- 文档页数:2
在我国,小耳畸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耳部畸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交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小耳畸形的讲座,聆听了专家们的讲解,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小耳畸形的定义及病因小耳畸形是指耳廓发育不全,耳廓形态异常或耳廓缺失的先天性耳部畸形。
根据耳廓的发育程度,可分为小耳畸形、小耳畸形伴外耳道闭锁和完全性无耳三种类型。
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小耳畸形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小耳畸形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耳廓形态异常、外耳道闭锁、听力下降等。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耳部X光片、CT或MRI等检查可帮助了解外耳道及中耳结构。
三、小耳畸形的手术治疗小耳畸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听力康复、助听器佩戴等。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耳廓再造、外耳道成形等。
1. 耳廓再造:耳廓再造是治疗小耳畸形的主要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耳廓软骨支架重建、扩张器法、皮瓣法等。
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儿童生长发育基本稳定时进行。
2. 外耳道成形:外耳道闭锁患者需进行外耳道成形术,以改善听力。
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儿童6岁左右进行。
四、小耳畸形的护理小耳畸形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护理:小耳畸形患者往往存在心理压力,护士应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 预防感染: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3. 功能锻炼:术后应进行耳廓、外耳道等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4. 听力康复:佩戴助听器或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水平。
五、小耳畸形的预防小耳畸形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农药、油漆等。
2. 合理用药:孕妇应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耳部发育的药物。
3. 注意孕期保健: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发育异常。
4. 优生优育:有家族史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婚前检查,了解遗传风险。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作者:匡秋姣来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先天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本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本组30例小耳再造患者均未出现感染与破溃的情况,耳廓成活率为100%,形态理想,供皮区与肋骨位置切口愈合情况良好,未出现切口裂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先天性小耳廓再造手术是一种复杂、精细的手术,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要采取细致的治疗与护理。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圖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92-01小耳畸形属于一种先天性耳廓发育畸形,多伴随中耳畸形、外耳道闭锁与颌面部畸形,该种疾病需要进行耳廓部分或者全部再造,其临床发病率为0.14/1000[1],而小耳再造术是整形外科领域一项手术要求严格、精致、手术难度较大的技术,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采用按Nagata全耳再造法完成了耳再造30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右侧23例,左侧7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6-18岁,对于本组患者,均采取Nagata全耳再造手术方法。
1.2 手术方式按Nagata全耳再造法,所有的患者均分二期进行,一期手术:肋软骨耳廓三维支架的雕刻,残耳软骨的剔除,耳垂的转位和乳突区皮瓣的转移;二期手术:颅耳角的重建。
两期之间相隔3-6个月。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外耳缺损畸形直接影响容貌美观,此类患者多为儿童,由于面容畸形,表现性格孤僻、内向、自卑、缺乏自信心,不愿意与人交往.。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儿童的围手术期护理先天性小耳畸形是胚胎发育早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第一、二腮弓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种综合症[1],临床上表现为外耳廓畸形或者缺失,外耳道闭锁和中耳畸形,常伴有颌面部畸形[2]。
先天性小耳畸形给患儿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我科自2007年3月~2009年5月共收治14岁以下的儿童患者500例,通过扩张法自体肋软骨外耳再造术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0例,其中男性320例,女性180 例,年龄5~14岁。
术后形态明显改变,皮瓣感染坏死1例。
达到医患满意497例,耳廓形态稍小,形态欠佳,医患不满意3例。
1.2手术方法:扩张法耳廓再造术[3]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手术通常在局麻下进行,在耳后乳突区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手术切口设计在发际线内0.5厘米处,在皮下分离出一个比50ml肾形扩张器范围略大的腔隙后放入扩张器,术后7天开始隔日注水,注水结束后静养40天后开始第二期手术。
第二期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取出皮肤扩张器,切取第7、8肋软骨依照对侧正常耳廓形态大小雕刻耳廓支架,掀起耳后乳突区筋膜瓣,将雕刻好的耳支架固定在扩张皮瓣和耳后筋膜瓣之间再造耳廓,耳后残留的创面用自体中厚皮片覆盖,局部打包固定。
第三期手术主要是对再造耳的修整,去除第二期手术时不能去除的残耳组织,加深耳甲腔并再造耳屏,第三期手术可以在局麻下完成。
2各期手术护理对策2.1一期手术的护理2.1.1心理护理:本组患者均为14岁以下儿童,第一次接触外科手术心理会有很大的恐慌,不了解手术情况及惧怕手术,做好一期患儿的心理工作对以后的手术会有很大的帮助。
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①术前宣教: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述手术情况及成功的病例,告知主刀医师都是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告知麻醉方式,麻醉时有轻微的疼痛,绝大多数的患儿都能忍受。
鼓励患儿勇敢面,并让患儿家属配合工作,给患儿买喜欢的玩具,作为患儿顺利完成手术的奖励;②和患儿做朋友,注意沟通方式:护理人员在和小患者交流时应该蹲下,牵着患儿的手,目光平视,让患儿有种安全感和亲切感;③对于不愿意接受手术的孩子来说,可利用完成手术的孩子做激励,树立榜样。
一例小耳畸形患者的护理经验分析及总结先天性耳廓畸形是指由于胚胎期对耳轮形成不全或耳甲状软骨发育形成的,一种很影响耳部美观的耳廓畸形。
临床表现为小耳畸形、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许多患者还同时伴有同侧下颌骨和面部软组织的发育不良。
目前先天性小耳畸形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1.4—5.18/万。
耳廓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我院收治1例右耳小耳畸形19年的患者,患者先后在我科行“右耳小耳畸形软骨取出术”“右耳后皮肤软组织下扩张器置入术”“右耳外耳再造+扩张囊取出术”“右耳廓清创+皮瓣修复+耳垂转位术”“右耳清创+取植皮术”。
术后给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治疗,密切观察右耳皮瓣血运,现患者感觉良好,出院病历汇报如下。
二、病历资料1. 一般资料患者,女,19岁,汉族,浙江杭州人,职业学生,大学文化,未婚,于2015年7月13日门诊步行入院,入院诊断为右耳小耳畸形。
2. 健康史主诉:发现右耳畸形19年现病史:?患者出生后即被发现右耳外耳偏小畸形,右侧外耳软骨大部缺失,外耳道闭锁,左耳正常,未治疗。
后发现患者右耳听力缺失。
今为求右耳整形,来我院,拟“右耳小耳畸形”收住入院。
?既往史:既往健康状况良好。
三、护理1.护理措施:1.1术前护理:术前常规完善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证。
1.2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有侧重点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1.3体位训练:小耳畸形患者术后须采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应绝对禁止患侧再造耳受压,以免引起皮瓣血运障碍。
1.4术前皮肤准备:用温水或肥皂水反复擦洗皮肤上污垢及油脂,剃除头发(男性可剃光头,女性要剃除手术范围10cm) 。
1.5术后护理:1.5.1术后一般护理: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皮瓣血运及切口渗血等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5.2扩张囊的护理:术后局部制动,密切观察局部血液循环及有无血肿、感染等,术后连续使用抗生素一周为宜,保护术区避免感染、扩张器防止冻伤。
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探讨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护理体会。
对2013年1月~5月我院收治的12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
进行精心的术前设计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无1例患者并发症。
对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手术方案,有助于诊断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先天耳郭畸形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44-02耳廓畸形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引起的,如遗传,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梅毒、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的感染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有代谢性、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均可导致胎儿耳发育的畸形。
先天性耳郭畸形以单侧畸形多见,男性较女性多发。
可因耳郭的大小、位置和形态不同而异。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5月我院收治的12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其中招风耳6例,小耳2例,附耳4。
1.2方法廓畸形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年龄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单纯的副耳,双侧小耳或无耳外耳道及中耳畸形、听力障碍均应在学龄前手术,以免上学后同学们的议论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同时要注意提升听力。
1.2.1选用患者自体肋软骨或使用硅胶块来重建。
因在胸壁上切口取软骨,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局部疼痛,痛苦相对大些。
硅胶块来源比较容易,亦易塑形,不需要另作切口。
但是硅胶常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例如伤口感染、切口不愈、支架裸露招致手术失败。
1.2.2附耳耳前长了小肉赘可以称为附耳,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
手术出血量不多,伤口疤痕不明显,手术后也很少复发。
切除后对面容美观有改善。
1.2.3招风耳首先要在耳后作纵形切口,以暴露出耳软骨,并在软骨上作两条弧形切口,然后把两侧软骨缘缝合,就会在耳外侧面形成耳廓的形态,再切除耳甲的部分软骨,最后在耳后切除多余部分的皮肤。
1.3结果进行精心的术前设计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无1例患者并发症。
先天性小耳畸形二期法耳廓再造术的护理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二期法耳廓再造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103例行二期法耳廓再造术的小耳患者实施术前心理状况评估与护理,皮肤准备及体位训练等,术后做好负压引流及皮瓣的观察与护理,再造耳和肋软骨供区的局部护理。
结果:再造耳解剖结构清晰,形态逼真,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耳廓再造手术难度大,良好的预后效果除与医生技术水平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优质护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配合密切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two-stage operation of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in congenital microtia. Methods 103 cases of two-stage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of microtia patientswith the assessment and care of the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atus,skin preparation and posture training.the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and local flap situations,the reconstructed ear and the rib cartilage donor. Results The surgical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to the patients and the irfa milies whose reconstructed ear had verisimilar shape. Conclusion The auricle reconstruction surgery is difficult.In addition to good prognosis is related with the technology level of the doctors,and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the coordina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Key words:microtia;auricular reconstruction;nursing先天性小耳畸形是胚胎发育早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第一、二腮弓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种综合征[1],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发病率为1/8 000~1/7 000[2]。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72期 3410 引言先天性小耳畸形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且症状明显的耳廓发育畸形,多由于在孕早期胚胎第一、二鳃弓发育障碍所导致[1]。
先天性小耳畸形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在外观缺陷的同时,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影响,表现为自闭、自卑以及孤僻等病理心理[2],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多需要进行耳廓部分或全部再造术治疗。
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案[3],但手术较为复杂,且患者年龄一般较小,治疗依从性较差,故在围手术期给予严密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
本文即对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住我院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7-13岁,平均(9.5±1.3)岁;均为单侧,左侧22例,右侧14例;单纯耳廓畸形5例,伴外耳道闭锁16例,伴外耳道狭窄15例。
1.2 护理方法1.2.1 术前护理①皮肤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术前备皮的必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和家属理解。
首先检查患者患侧术区皮肤的完整性,对存在皮肤溃疡、感染创面者应延迟手术。
在保证术区皮肤完整的前提下,以温肥皂水将皮肤表面油脂以及污垢彻底清除,男性患者可将头发全部剃除,女性患者可将术区毛发剃除。
同时对供区肋软骨皮肤进行准备。
②心理护理:由于耳部轮廓缺乏,患者可因外耳形状异常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不愿与人沟通交流,希望手术但又对手术效果存在担心;而年龄较小的患者可因恐惧而产生情绪低落。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年龄较小者给予关心爱护,多与患者进行接触,并组织同病房内患者进行集体活动,引导患者建立乐观的心理[4]。
对年龄较大者,可采用通俗的语言向其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成功者案例,消除其不良心理。
③体位训练:在耳廓再造术后,为避免患侧受压,多需采用健侧卧位或仰卧位。
探索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的护理体会探索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4例在我科行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的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负压引流管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和术后健康指导。
结果:l3例再造耳廓与建耳无太大差异,1例再造耳廓比健耳略厚。
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负压引流管的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术后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廓再造术;护理先天性耳廓畸形由第1、第2鳃弓发育异常所引起。
可表现位置、大小、形态各方面的异常,其中小耳畸形耳廓发育不全,且较正常为小,常伴有外耳道、中耳畸形。
我科自2003~2010年共收治14例小耳畸形患者,均采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行耳廓再造术及Ⅱ期立耳术,并根据其专科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旋,均取得满意效果,再造耳廓与健耳无太大差异,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3~2010年共收治了14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3例;6~15岁患者10例,16~19岁4例;双耳畸形1例,右侧畸形9例。
左侧畸形4例。
1.2 手术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
I期手术采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支架行耳廓再造术。
术后60 d至半年,行Ⅱ期立耳术。
2.结果14例患者有1例形成血肿,7 d拔除负压引流管后,愈合良好;13例再造耳廓与建耳无太大差异,1例再造耳廓比健耳略厚。
3.护理3.1 术前护理心理护理。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由于长期耳缺损,外貌形态异常,常受人讥讽,且佩戴眼镜和口罩不方便,因此大多数患者存在悲观、自卑、焦虑、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并通过非语言沟通,如抚摸患儿头部,俯身与其交谈以减轻恐惧感,尊重患儿、多表扬患儿,用名字代替床号,消除自卑情绪。
主管护士与医生耐心向患者及家属简要介绍手术过程,并用术后患者的现身说法,使其认同,配合手术。
---------------------------------------------------------------范文最新推荐------------------------------------------------------全耳廓再造术护理人体耳廓缺损不仅在形态和功能2方面造成缺陷,而且对个体、心理造成极大损害,需行耳廓整形再造术。
我院自2004年始应用颞浅筋膜瓣Medpor耳支架、移植皮片行一期全耳廓再造术3O例,经术后治疗和临床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23岁;左侧耳廓缺损l3例,右侧l7例。
1.2方法30例患者均采用颞浅筋膜瓣Medpor支架、移植皮片行一期全耳廓再造术。
手术方法:颞浅筋膜切取、切取患侧颞浅动脉筋膜瓣,面积10cm×11cm,包含耳颞浅神经及颞浅动静脉血管蒂,蒂宽约2.5cm。
将制作的Medpor耳支架固定于颅侧壁残耳窝处,形成与健侧大致相同的颅耳角。
然后将制备的颞浅筋膜瓣翻转180。
覆盖包裹Medpor支架缝合固定,并在支架与筋膜瓣间置放硅胶引流管负压吸引保持通畅,筋膜瓣上移植皮片缝合固定,打包包扎。
1.3结果本组病例再造耳一期愈合,外形满意,轮廓清晰,立体感强,无毛发生长,与正常耳无明显差异,颅耳角稳定。
随访3个月~5年无1例支架外露感染或变形吸收。
2护理体会2.1心理护理耳廓缺损畸形直接影响患者容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性格孤僻,思想压力大。
入院后其家长迫切渴望矫正小耳畸形,但又怕整形手术失败。
为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及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与家长的心理状况,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方法和成功的经验及手术医师的高超手术技巧,以增1 / 3强患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使患者及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治疗和临床护理。
2.2术前准备(1)除术前常规检查外,还应行心电图、x线胸片检查;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并在手术协议上签字。
耳鼻咽喉科先天性小耳畸形护理常规【病因及发病机制】先天性小耳畸形,也称先天性小耳畸形综合征,是由于耳郭先天发育不良所造成的一种小耳畸形,常伴有外耳道闭锁、中耳畸形和颌面部畸形,其发生率因地域、种族各异。
根据畸形程度将小耳畸形分为三度:I度耳郭各部分尚可辨认,只是耳郭较小。
11度耳郭多数结构无法辨认,残耳不规则,呈花生状、舟状等,外耳道闭锁。
III度残耳仅为小的皮赘或呈小丘状。
也可为耳郭完全没有发育,局部没有任何痕迹的称为无耳症。
【适应证】全耳再造最佳手术时间是在7岁左右的学龄期。
这是由于儿童对身体的意识通常在4~5岁时形成,为避免遭到同伴的嘲笑而引起心理发育障碍,应在孩子入学之前进行耳再造手术。
从生理角度来讲,3岁幼儿的耳郭已达成年人的85%,10岁以后,耳郭宽度几乎不再生长,5〜10岁儿童耳郭的长度仅比成年人小数毫米,在此期间进行耳郭再造,成年后再造耳与患耳的大小及形态可做到尽可能相似。
【禁忌证】L有精神病史。
2.中耳有感染性病变。
3.内耳结构畸形、硬化、骨化。
4.年龄太小或太大。
【治疗原则】第一期为扩张器置入手术,即通过手术将100nII扩张器置入耳后乳突区。
可在局部麻醉下,也可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1周开始注水,每周2次或3次,1〜2个月完成注水。
注水完成后,最好能持续扩张3〜6个月,这样第二期手术时,皮瓣较薄,回缩较小,再造术后效果较好。
也可在注水完成后即行第二期手术。
第二期为耳郭再造,即在术中取肋软骨进行雕刻而成支架,再利用耳部扩张的皮肤作为耳郭皮肤以完成耳郭再造。
此期手术需住院,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此期术后休息约半年,待再造耳郭基本稳定,瘢痕软化后,再行第三期手术。
第三期是在已完成耳郭再造的基础上,进行耳垂转位、耳甲腔及耳屏再造,使再造的耳郭更加完美逼真。
在已完成耳郭再造的基础上,进行外耳道成形,鼓室探查,鼓室成形术提高听力。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者在接受第三期的治疗后,耳朵从外形到功能基本恢复;这个手术持续的时间长,周期大,需要患者长时间的精心治疗。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方法:分析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行耳廓再造术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4例其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他们进行分组,对照组17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17例予以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情况。
结果:观察组中并无病例脱落,对照组中脱落2例,占11.8%,但差异比较并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9%,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1.2%,差异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良好,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术;围手术期护理先天性小耳畸形属临床常见的耳廓发育畸形,在伴有颌面部畸形、外耳道闭锁等外观缺陷的同时,也会对患者心理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导致其出现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1]。
临床主要使用的治疗方法是耳廓再造术,该手术的技术性非常强,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才能确保手术效果。
本次研究就对有效的护理方法展开探究。
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分析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行耳廓再造术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34例其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他们进行分组,对照组(17例)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10例、7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高者29岁,平均年龄为17.9±2.5岁,左耳畸形6例、右耳畸形11例;观察组(17例)中,男性、女性患者分别为9例、8例,年龄最小者10岁,最高者27岁,平均年龄为17.5±2.3岁,左耳畸形7例、右耳畸形10例。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做统计学的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表明研究可比。
1.2方法1.2.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①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特点有侧重性的进行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年龄小的患者积极进行鼓励、安慰,向患者介绍我院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②术后监测,对患者体温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观察其尿量、血氧饱和度以及切口渗血等情况。
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4-09T16:34:09.7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3期供稿作者:孙金梅
[导读] 耳廓畸形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引起的,如遗传,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梅毒、病毒。
孙金梅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
【摘要】探讨先天性耳廓畸形的临床护理体会。
对2013年1月~5月我院收治的12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
进行精心的术前设计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无1例患者并发症。
对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设计手术方案,有助于诊断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先天耳郭畸形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344-02
耳廓畸形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引起的,如遗传,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梅毒、病毒,特别是风疹病毒的感染孕妇服用某些药物或患有代谢性、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均可导致胎儿耳发育的畸形。
先天性耳郭畸形以单侧畸形多见,男性较女性多发。
可因耳郭的大小、位置和形态不同而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5月我院收治的12例先天性耳廓畸形患者,其中男9例,女3例;其中招风耳6例,小耳2例,附耳4。
1.2方法
廓畸形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年龄要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单纯的副耳,双侧小耳或无耳外耳道及中耳畸形、听力障碍均应在学龄前手术,以免上学后同学们的议论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同时要注意提升听力。
1.2.1选用患者自体肋软骨或使用硅胶块来重建。
因在胸壁上切口取软骨,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局部疼痛,痛苦相对大些。
硅胶块来源比较容易,亦易塑形,不需要另作切口。
但是硅胶常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例如伤口感染、切口不愈、支架裸露招致手术失败。
1.2.2附耳耳前长了小肉赘可以称为附耳,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
手术出血量不多,伤口疤痕不明显,手术后也很少复发。
切除后对面容美观有改善。
1.2.3招风耳首先要在耳后作纵形切口,以暴露出耳软骨,并在软骨上作两条弧形切口,然后把两侧软骨缘缝合,就会在耳外侧面形成耳廓的形态,再切除耳甲的部分软骨,最后在耳后切除多余部分的皮肤。
1.3结果
进行精心的术前设计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无1例患者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措施
2.1.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做好入院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讲解同种疾病的手术效果及预后。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社会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
2.1.2病情观察及护理
2.1.2.1了解患者外耳道闭锁的程度,听力有无损害;在与听力下降的患者沟通时,应提高音量;若听力损害程度严重,应教会患者简单的手势与外界交流,会写字的患者,可为其准备写字板。
2.1.2.2 观察患者耳道内有无流脓、流液等感染或中耳炎的征兆,并及时报告主管医生。
2.1.3术前常规准备
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耳部CT、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实验等。
术前1日行抗生素皮试。
术前1日沐浴、洗头,剃除术侧耳郭周围7~10cm的头发。
如患者为男性,可建议其剃光头;女性患者应将剩余头发扎辫子,偏向健侧,充分暴露出手术部位。
局麻者术晨进少量软食,全麻者术前6~8小时禁食、禁饮。
术晨更换清洁病员服,建立静脉通道(一般为健侧上肢),术前半小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手术当日与手术室人员核对患者信息后送入手术室。
2.2术后护理措施
2.2.1常规护理
2.2.1.1全麻术后护理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
持续低流量吸氧。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床档保护防坠床。
2.2.1.2体位及活动全麻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麻醉清醒后予平卧位或头高卧位。
术后第l天可适当抬高床头,床上活动,无头晕、呕吐者可在搀扶下于病室内活动。
术后第2天如无不适可适当增加活动量。
2.2.1.3饮食护理全麻清醒后4h可饮水50ml,无不适即可进食软食,3天以后逐步过渡到普食。
如患者出现频繁呕吐,应暂禁食或少量多次饮水,待病情好转后逐步从流质过渡到普食。
评估疼痛的部位及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及规律。
2.2.1.4疼痛护理讲解引起疼痛的原因,安慰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留陪护,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支持,指导患者采用松弛疗法。
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药物。
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2.2.2病情观察及护理
2.2.2.1观察耳部伤口渗血情况:包括渗血的颜色、性质及量。
如有少许渗血,属正常现象,嘱患者及家属不必担心;如渗出的血液将耳部敷料浸湿,应及时报告医生更换,重新加压包扎。
2.2.2.2保持耳部敷料包扎完整,告知患者耳部加压包扎的重要性及可能引起的不适,嘱勿自行拆除耳部敷料,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2.2.2.3予健侧卧位,避免术耳受压,进食时用健侧咀嚼,以免引起伤口出血及加重疼痛。
3.健康宣教
复查术后一般7天拆线,14天抽出外耳道填塞纱条,以后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复查时间。
出现耳道出血、流脓、切口疼痛、红肿等异常
情况应及时门诊复查。
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
保持耳部清洁,勿自行挖耳,勿用力擤鼻。
掌握正确的擤鼻及滴鼻药方法。
忌游泳,洗头、沐浴时要避免污水入耳。
如术后出现耳痛、耳流脓等应及时就诊。
4.讨论
天性耳郭畸形由第1和第2鳃弓发育异常所引起。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隐耳:耳郭部分或全部隐藏于颞侧皮下。
小耳耳郭发育不全且较正常者小,常伴外耳道及中耳畸形。
副耳:耳屏前方或颊部或颈部可见一个或数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肉赘样突起,其内可能有软骨。
招风耳:耳郭向前倾斜,耳郭与乳突部夹角增大,对耳轮和三角窝消失,耳郭上部扁平,而耳垂和耳屏的位置正常。
杯状耳:耳轮向前过度弯曲,对耳轮和三角窝明显内陷,耳郭形如杯状。
移位耳:耳郭向下或向前等各个方向移位,形态基本正常或有轻微畸形。
大耳:耳郭某一部分过度发育,全耳郭肥大少见:猿耳:耳郭上缘与后缘交界处出现一向后的三角形突起,如猿耳之耳尖部,属返祖现象。
诊断要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耳郭病变根据视诊和触诊即可确诊,但需询问患者加重是否有类似病例以及母亲妊娠时有无染病或服药史。
需全面检查排除是否伴发其他畸形。
根据具体情况行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及脑干诱发电位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耳部CT 或MRI了解有无合并中耳、面神经以及内耳畸形。
参考文献
[1] 张月敏,李凤提,黄静.先天性耳残疾患儿的护理[J].医学文选.2005.24(6):997-998.
[2] 毕晔,林琳,宋宇鹏,于晓波,蒋海越.先天性复合耳廓畸形的类型与临床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11(4):481-484.
[3] 冯传波,刘晓军,高建华.招风耳矫治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4.13(4):4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