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原文及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6
【导语】语⽂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
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
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证明诠释需要语⽂,答题归纳也需要语⽂。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我爱⼤⼭我爱家》原⽂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我爱⼤⼭我爱家》原⽂ xiǎo xī dīng dōng xiǎng ⼩溪叮咚响, niǎo er jiào zhā zhā 鸟⼉叫喳喳, chuān guò jīn zhú lín 穿过⾦⽵林, rào guò lǜ shān chá 绕过绿⼭茶。
shān lù wān wān shān zhōng xíng ⼭路弯弯⼭中⾏, bái yún shēn chù shì wǒ jiā ⽩云深处是我家。
rén zài bàn shān yāo ⼈在半⼭腰, mǎn yǎn dōu shì huà 满眼都是画。
lǜ lín xiàng dà hǎi 绿林像⼤海, hóng huā biàn shān yá 红花遍⼭崖。
shān shì yáo lán wǒ shì wá ⼭是摇篮我是娃, wǒ ài dà shān wǒ ài jiā 我爱⼤⼭我爱家。
【篇⼆】⼩学⼀年级语⽂《我爱⼤⼭我爱家》教案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了解⼤⼭⾥的⽣活场景,激发学⽣热爱家乡、热爱⽣活的情感。
★正确认读本课⼗三个⽣字,会写六个⽣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读懂课⽂,体会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课时】 ⼀、激趣导⼊ 你们爱⾃⼰的家吗?有个⼭⾥的⼩朋友也很爱⾃⼰的家,让我们⼀起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情景图,初读课⽂ 1、⽰情景图,放⾳乐,⽣⾃由读 要求:学⽣借助拼⾳,读准字⾳,⾃由读课⽂。
《我爱大山我爱家》的教案_模板《我爱大山我爱家》的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材分析《我爱大山我爱家》给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读诗,赏画儿,还是聆听一首轻快的协奏曲?你听,小溪欢歌,鸟儿应和;你看,金竹林在倾听,绿山茶已沉醉。
就连那山路,也是那么多情,弯弯曲曲,婀娜着,轻舞着,一直伸向白云深处那个有炊烟正升起、有妈妈在等待的温馨的家……山美,家也美,萦绕其中的情更美。
诗画相通,但也有区别,“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
阅读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小节,却让人欣赏到了一幅有声的画和一首无声的诗。
啊,大山,怎一个“美”字了得,又如何不让生长在这摇篮里的娃娃们热爱呀!《我爱大山我爱家》教学建议一、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仍是教学要落实的第一个目标。
由于这篇小韵文只有两个小节,比较短小,所以,学生很容易记住文章的内容,反而会疏忽对生字的认读识形。
因此,建议教师在此环节上,多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选择教学策略。
比如,可以让学生用笔将生字圈出来;利用电教手段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时,也可将其中的生字变换颜色,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进而达到落实正确认读生字的目的。
二、理解课文。
由于韵文语言所呈现的是一个有声有色、洋溢着欢快、充满了热爱的意境,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时,一定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比如,可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大山里,你都听到了怎样美妙的声音?小溪和小鸟在唱什么歌?在大山里,你又看到了怎样色彩绚烂的画面?在你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感受?在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经验、情感和想象以后,再将其迁移回语言,让学生动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大山的美丽,积淀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向生活延伸。
“总爱用五颜六色带响声的赞美之词,串成项链,献给亲近而古老的家”,这是人之常情,孩子们也不例外。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山的地理特征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大山特征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调查、整理家乡信息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大山的地理特征2.1.1 大山的形成2.1.2 大山的类型2.1.3 大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2 家乡的自然环境2.2.1 地理位置2.2.2 气候特点2.2.3 水资源2.3 家乡的文化特色2.3.1 民俗风情2.3.2 传统节日2.3.3 民间艺术2.4 家乡的经济发展2.4.1 农业产业2.4.2 工业产业2.4.3 旅游业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山特征,培养观察能力。
3.2 调查法:引导学生调查家乡信息,培养调查能力。
3.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大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分析能力。
3.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家乡经济建设,培养实践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大山,激发学习兴趣。
4.2 讲授大山知识:讲解大山的形成、类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3 调查家乡信息: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收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资料。
4.4 整理调查成果:让学生整理调查资料,分享家乡的特色和变化。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观察、调查、讨论等环节的表现。
5.2 同伴评价:评价同伴在课堂表现及调查成果。
5.3 教师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表现、调查成果及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表现。
第六章:家乡的自然环境(续)6.1 地形地貌:介绍家乡的地形地貌特点,如山地、丘陵、平原等,并分析其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6.2 植被资源:介绍家乡的植被类型和特点,如森林、草原、灌木等,并探讨其生态价值。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姿势规范。
2.正确认读13个生字。
3.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新笔画“竖折”和“横折撇”。
4.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5.感悟诗歌内容,品味其所描绘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描述美丽的大山,兴趣盎然地走进文本;在情境中体会,在朗读中感悟;综合实践,课外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山中的图景、录音机
教学安排:两课时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学设计(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
山中的图景、《高山流水》《苗岭的早晨》的乐曲。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学设计(三)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认读“爱、大、山、家”等生字,理解课文大意。
1.2能够正确书写“爱、大、山、家”四个字。
1.3能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读生字“爱、大、山、家”。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2.1书写生字“爱、大、山、家”。
2.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表达出课文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大山、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喜欢这里吗?2.学习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3教师再次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3.讨论交流3.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爱大山、爱家?3.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书写生字4.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意书写规范和美观。
5.活动拓展5.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5.2学生可以画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6.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生字和词语。
6.2教师鼓励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爱、大、山、家”各5遍。
2.家长协助孩子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设计第一章:大山的故事1.1 教学目标了解大山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1.2 教学内容大山的形成和地质特点大山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大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3 教学活动观看大山风光视频,引发学生对大山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大山环境,了解大山的特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山的认识和感受第二章:大山的资源2.1 教学目标了解大山资源的种类和作用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态度2.2 教学内容大山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大山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大山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山资源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大山资源第三章:大山的生态系统3.1 教学目标了解大山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对生态平衡的保护意识3.2 教学内容大山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大山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价值大山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3.3 教学活动观看大山生态系统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价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大山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和维护大山生态系统的平衡第四章:大山的文化4.1 教学目标了解大山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培养学生对大山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4.2 教学内容大山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大山地区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大山地区的历史和传说4.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山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大山文化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山文化的认识和感受组织学生进行大山文化相关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第五章:大山的爱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大山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家庭和家乡的感恩之情5.2 教学内容大山对人类的贡献和价值家庭和家乡的重要性表达对大山和家庭的爱的方式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和家乡的重要性,分享对家庭和家乡的爱学生进行作文或绘画创作,表达对大山和家庭的爱第六章:大山的孩子6.1 教学目标了解大山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培养学生关注和帮助大山孩子的意识6.2 教学内容大山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游戏方式大山孩子们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现状大山孩子们面临的挑战和需要帮助的方面6.3 教学活动观看大山孩子们的生活视频,引发学生对他们的关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山孩子的认识和感受组织学生进行爱心活动,如捐款、捐物等,帮助大山孩子改善生活和学习条件第七章:大山的未来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大山未来的关注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提出和实施保护大山的计划7.2 教学内容大山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大山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保护计划学生提出和实施保护大山的行动计划7.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大山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学生提出和分享保护大山的计划和想法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具体的保护行动计划,鼓励学生付诸实践第八章:家庭的重要性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的重视和感恩之情培养学生与家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家庭的功能和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的方式8.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之情,鼓励学生与家人进行互动和沟通第九章:家乡的特色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特色的了解和认同感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的意识9.2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家乡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家乡的历史和传说故事9.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特色的认识和感受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特色食品的制作和手工艺品的制作,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10.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10.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付诸实践和持续行动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10.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反思写作,思考如何付诸实践和持续行动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改进和创新的建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对大山和家庭的爱重点和难点解析1. 大山的故事2. 大山的资源3. 大山的生态系统4. 大山的文化5. 大山的爱6. 大山的孩子7. 大山的未来8. 家庭的重要性9. 家乡的特色。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我爱大山我爱家》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笔画“丶”,掌握笔画的写法以及在字中的运用。
3.学习铅笔字书写的基本方法。
4.通过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对家和大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笔画“丶”的写法以及在字中的运用。
2.学习铅笔字书写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通过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对家和大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好黑板、粉笔、教具。
2. 教学内容Step 1热身唱歌教师和学生一起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准备进入学习状态。
Step 2朗读课文教师为学生朗读一遍课文《我爱大山我爱家》,然后请学生自己读一遍。
Step 3讲解课文内容教师讲解本文的内容,并与学生互动探讨课文中与家和大山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对家和大山的情感。
Step 4学习笔画“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丶”的形状,指导学生用铅笔写“丶”。
教师要着重讲解“丶”字的写法和在汉字中的使用。
Step 5练习写字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书写好看的汉字,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写作,有错误及时进行指导纠正。
Step 6朗读课文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
Step 7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完成课堂笔记,并在家中写出爱的家和爱的大山的感受,用铅笔书写。
3. 课后复习复习课文,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着重讲解笔画“丶”的写法以及在字中的运用,通过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对家和大山的热爱之情。
整节课氛围活跃,学生也非常积极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其实可以多加入一些游戏环节或者互动环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之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着加入一些更加有趣的教学元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加学习效果。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山和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庭的情感。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和保护大自然和家庭。
教学内容:1. 大山和家庭的重要性2. 家乡的特色和魅力3. 对大自然和家庭的保护意识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大山和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家乡的特色和魅力,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家庭,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山和家庭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特色和魅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学生对保护大自然和家庭的意识和行动。
第二章:大山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山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学会保护大自然。
教学内容:1. 大山的作用和功能2. 大山的生态环境3. 大自然的保护意识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大山的作用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大山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大自然,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山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第三章:家庭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家庭的情感和责任。
2. 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睦、和谐的认知,学会珍惜家庭。
教学内容:1. 家庭的功能和作用2. 家庭的关系和和谐3. 家庭的珍惜和保护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家庭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
2.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家庭生活,体验家庭的情感和责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如何珍惜和保护家庭,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庭的情感和责任。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三篇,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篇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山中的图景、《高山流水》《苗岭的早晨》的乐曲。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声引入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山里玩,(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放高山、流水、鸟鸣的录音,听到音乐声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说想到的美好事物和画面)。
你猜猜,这么动听的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打开书,答案就在书中。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熟课文,同桌互读,相互评价,指名读,老师正音。
三、细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中心议题:请你带着愉快的情绪朗读课文,你从课文的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划出有关的句子,体会着读一读,说一说。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3.同桌交流4.全班共同学习,(指名说)提示学生尽量按课文的顺序来说。
(1)学生肯定会说听到了小溪和鸟儿的歌声。
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小溪和小鸟都会唱什么歌?还会说什么话呢?在大山里,你还会听到什么声音呢?(指名说)(2)学生肯定会说看到了金竹林、山茶树,以及天上的白云。
弯弯的小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像你可能还会看到什么?(指名说)学生可能说看到小兔子在吃草,小松鼠在树上玩,小动物在做游戏,满山都开遍了五彩缤纷的花朵……教师出示若干幅关于山、小溪、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3)你喜欢大山吗?请你带着对大山的热爱读一读课文,读出大山的美,争取你的朗读能感染所有的同学。
自读,指名读。
教师指导朗读。
四、联系生活,谈感受:山里的孩子多么爱自己的家乡啊,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家乡美?生活在这样美的家乡你感觉幸福吗?五、课外拓展让学生唱家乡、说家乡、画家乡、写家乡……选择其一。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课件【三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展开想象,感悟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山风景组图,让学生初步感悟大山景色之美。
★合作探究,识记、学写生字;★在情境中体会,在朗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大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做到笔顺正确、规范。
教学中,倡导独立识字,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促进。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图片展示,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体会山美、家美,萦绕其中的情更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课前准备:★图画纸和彩色笔。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出示有关大山的风景图画:1、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图都是哪里的景色?(同学们说)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大山美丽的景色。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导入:美丽的大山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大山吧!3、板书课题:我爱大山我爱家学生齐读课题。
4、读课题想一想:小作者的家在哪里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自读要求。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确流利,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加个“?”号。
⑵把诗歌读给同桌同学听,有读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2、再读去掉拼音后的课文。
课件展示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大胆发言。
)4、质疑:读书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预设:由于生活经历与见识不足,学生可能会问:山茶是什么意思?绿林像大海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平时喝的茶叶和看到的大海来帮助学生理解。
)5、你喜欢这儿吗?说说理由。
6、齐读课文,再次感受大山之美。
三、认读生字。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
诚然,事物的接受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
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原文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原文
xiǎo xī dīng dōng xiǎng
小溪叮咚响,
niǎo er jiào zhā zhā
鸟儿叫喳喳,
chuān guò jīn zhú lín
穿过金竹林,
rào guòlǜ shān chá
绕过绿山茶。
shān lù wān wān shān zhōng xíng
山路弯弯山中行,
bái yún shēn chù shì wǒjiā
白云深处是我家。
rén zài bàn shān yāo
人在半山腰,
mǎn yǎn dōu shì huà
满眼都是画。
lǜlín xiàng dàhǎi
绿林像大海,
hóng huābiàn shān yá
红花遍山崖。
shān shì yáo lán wǒshì wá
山是摇篮我是娃,
wǒài dàshān wǒài jiā
我爱大山我爱家。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读懂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你们爱自己的家吗?有个山里的小朋友也很爱自己的家,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示情景图,初读课文
1、示情景图,放音乐,生自由读
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由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教师正音。
3、去掉拼音自己试读。
4、指名读。
5、出示词语自由读。
6、开火车读,指名领读。
7、认读生字(注:在认读二类字的过程中,要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自学词的能力。
三、理解课文
找出你喜欢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四、配乐赏读
分段指导朗读,带着感受读。
五、拓展思维:
可以唱家乡、画家乡、说家乡、读家乡、写家乡。
六、小结:
短短的两小节,让我们欣赏了一幅有声的画和一首无声的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课文。
2、认读词语:
二、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我”。
2、出示生字卡片“我”。
3、学生拼读,识记字形,并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
4、分析字形,口头组词。
5、学生书写练习,教师范写,学生在拼音本上写生字。
6、学习“家、丁、叫、行、半”,方法同上。
7、学生齐读生字。
我:笔画比较多,教师要示范,写好这个字的关键斜钩要充分展开,写得比左边部分高长,其实也可以遵循写好汉字的规律——左低右高。
家:这个字历来是书法中的一个范字,字形难以掌握,让学生充分观察这么多撇的长短,让他们和睦相处,下边的弯钩要写在田字格的左边。
行:注意左边两撇要上下取齐下撇稍微长些,竖不要长了,占一半。
三、巩固练习:
拼音本上写生字。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我爱大山我爱家》教案
[教学分析]
《我爱大山我爱家》给人的感受是怎样的呢?读诗,赏画儿,还是聆听一首轻快的协奏曲?
你听,小溪欢歌,鸟儿应和;你看,金竹林在倾听,绿山茶已沉醉。
就连那山路,也是那麽多情,弯弯曲曲,婀娜着,轻舞着,一直伸向白云深出白云深处那个有炊烟正升起、有妈妈再等待的温馨的家……
山美,家也美,萦绕其中的情更美。
[学生分析]
学生对大山接触的少,光凭想象很难体会到“金竹林、绿山茶、绿林像大海、红花遍山崖”的美丽景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孩子们看一些美丽的山中景色,让孩子边读边看图,领略山中的美景。
[设计理念]
让孩子边读边看图,使学生自然融入山中美景。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知识与能力)
2、在情境中体会,在朗读中感悟。
(过程与方法)
3、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及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三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音乐声引入
放高山、流水、鸟鸣的录音,师:听到音乐声你想到了什么?
师:你猜猜,这么动听的声音是哪里发出来的?打开书,答案就在书中。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或不熟的字,同组交流,说说自己记字的好办法。
2、小组汇报,把组内的记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全班交流。
3、生字口头组词,扩句。
三、指导写字
出示田字格中生字“我”“丁”,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第一笔是什么。
学生书写两个生字。
注意提示学生:“我”字第二笔的横,要上右上微微扬。
第三笔是站的直,有力量的竖钩。
第五笔的斜钩和第三笔的竖钩和谐关照,形成一种“稳定站立”之势。
出示甲骨文和金文的“家”字,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
告诉学生“家”的本义(是住所,由宝盖头和“”组成,说明古时候的人多养猪。
在原始社会,“家”首先是生产场所,它必须有驯养的动物,现在只要有房子有亲情,即可为家)。
出示“家”,让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共几笔撇,哪个撇最长,哪个撇最短。
提示学生:要写好“家”,关键是让这些“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而且,“家”的上下两部分要紧凑,有抱团儿的温暖感觉。
学生描红,练写。
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及目标]了解大山里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会写三个生字。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字谜游戏复习生字:“深”“响”。
2、猜字游戏复习词语:叫喳喳、饶过等。
二、感悟课文
1、初读课文,不熟的字借助自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读课文第一小节,边读边思考展开想象:在大山里,你都听到了怎样美妙的声音?小溪和小鸟在唱什么歌?出示画面,学生边看图边读3—6句,感受金竹林、绿山茶怡人的美景,体
会山路弯弯、白云深处的意境。
3、看图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思考:在大山里,你又看到了怎样色彩绚烂的画面?在你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感受。
4、带语气读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大山的美丽,沉淀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联系生活谈感受
师:山里的孩子多么爱自己的家乡啊,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家乡?
四、写字指导
1、联系以前学过的单人旁,引出并学习双人旁。
2、出示田字格中生字“行”“叫”“半”学生观察共几笔写成,第一笔是什么。
学生书写三个生字。
五、扩展延伸
让学生唱家乡、说家乡、画家乡、写家乡……选择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