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未来需求分析预测(精)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3
世界风力发电现状与前景预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世界风力发电的现状,包括装机容量、技术进步、政策支持等方面,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结合全球能源需求、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对风力发电的前景进行预测,以期为全球风能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回顾世界风力发电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装机容量的增长趋势和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
在此基础上,探讨各国在风力发电领域的政策支持情况,包括补贴政策、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方面。
接着,分析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挑战,如电网接入问题、设备制造成本、环境影响等。
也将关注风力发电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能源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将结合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技术进步和政策环境等因素,对风力发电的未来前景进行预测。
通过对风能资源潜力的评估、技术创新方向的分析以及政策环境变化的预测,展望世界风力发电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能为关注风能产业发展的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信息和有益的思考。
二、全球风力发电现状在全球范围内,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风力发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目前,全球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亿千瓦,年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欧洲是全球风力发电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中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
亚洲地区也在近年来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北美、南美、非洲等地区也在积极推进风力发电项目,全球风力发电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技术方面,风力发电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效率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
未来20年间煤炭仍是主体能源一、根据专业机构预测,未来20年煤炭仍是世界主体能源。
1、美国能源信息委员会(EIa)的预测。
注:(1)该图是EIA网站上发布的“世界能源类型消费图”1990-2010年是历史数据,2010年-2040年是预测图。
单位是Quadrillion Btu。
Btu是热量单位翻译为英热,Quadrillion 是1015,1Quadrillion Btu大约等于3600万吨标准煤,2010年世界煤炭消费量为150*3600=54亿吨标准煤。
(2)从上而下,依次是石油、煤炭、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水、风、太阳等)、核能。
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在2030年前增长率是高于石油和天然气的。
(3)从EIA预测上可以认为,煤炭在未来20年内仍是世界主题能源之一,在世界能源占比上还有上升的可能性。
2、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预测(来自2014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讲课资料)中国地质科学院预测,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总量为182亿吨油当量,比目前增加51%,其中,煤炭2030年全世界需求为95亿吨,比2012年78亿吨,要增长17亿吨。
注: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3》报告,2012年,全球煤炭产量为78.645亿吨(折合3845.3百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2.0%;全球煤炭消费量为3730.1百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2.5%。
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占全球比重分别为47.5%和50.2%,分别比上年的49.5%和49.4%,下降2个百分点和上升了0.8个百分点。
二、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进步不能改变目前能源的格局,不能根本动摇煤炭地位。
最近几年有一种说法,美国依靠页岩气技术进步,将天然气的价格下降到了每百万英热4美元(大约等于1人民币/立方米),能源实现了自给自足,美国增加的天然气将出口到世界,改变世界的能源格局。
最近还有美俄乌克兰矛盾是争夺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主动权。
我查询了一些资料,跟着这些资料,拍脑袋认为美国页岩气技术进步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影响是有限的,远没有“革命性”的变化。
电力工业对煤炭需求的预测与分析电力工业对煤炭需求的预测与分析引言:煤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也是电力工业最重要的燃料。
然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的发展,煤炭需求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全球和中国两个层面上,对未来电力工业对煤炭需求的预测和分析进行探讨。
一、全球电力工业对煤炭需求的预测与分析:1.1 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电力工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增长1.7%。
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电力需求将呈现高速增长。
而电力工业对煤炭的需求将随之增加。
1.2 煤炭的替代物尽管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减少,但是煤炭仍然是许多国家的重要能源来源。
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还依赖于煤炭发电。
目前,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作用在逐渐增强。
但由于许多国家煤炭资源丰富且价格相对较低,煤炭仍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3 环境保护对煤炭需求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全球范围内加强了治理和减排的力度。
一些国家甚至开始逐步淘汰煤炭发电。
这将严重制约煤炭的需求。
此外,全球碳排放定价政策的出台也将直接影响煤炭市场。
由于煤炭的碳排放量较高,其成本将因此增加,从而降低其竞争力。
1.4 煤炭需求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电力工业对煤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工业基础相对庞大,其对煤炭需求的峰值已经出现,并逐渐趋于平稳。
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印尼等,由于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仍将增加。
二、中国电力工业对煤炭需求的预测与分析:2.1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和煤炭生产国,电力工业对煤炭的需求占到了绝大部分。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未来中国电力工业将继续稳中向好发展,年均增长率约为3%。
这将推动中国对煤炭的需求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2.2 清洁能源的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缺点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也不断增加,传统能源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传统能源仅依赖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其燃烧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因此,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清洁能源是指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排放物极少,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也很少的能源。
本篇文章将会分析清洁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前景的预测。
一、传统能源的优缺点传统能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类。
这些能源都是由自然界的生物化石化而来的,其具备的优点和缺点也十分明显。
1.优点1.1.产量大传统能源的产量非常大。
它们可以从地下自然储层中提取,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使得采集和加工更加容易,产量也越来越高。
1.2. 存储方便传统能源具有相对持久的储存能力,它们可以被储存在石油油田、天然气库和煤炭矿山等地方,使用者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使用。
1.3. 占据重要能源地位传统能源占据了世界能源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石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化工、制药等领域,煤炭则被用于电力、钢铁等生产中。
2.缺点2.1. 污染环境传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
这些气体不仅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对大气层甚至植物和人类产生巨大的伤害。
2.2. 善后成本大传统能源开采和加工所产生的破坏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很难修复和弥补的,会导致巨大的善后成本。
2.3. 短缺问题传统能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加上人类对其需求的持续增长,传统能源的短缺问题将越来越困扰我们。
二、清洁能源的优缺点与传统能源相比,清洁能源在许多方面优势显著,它可以用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性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
但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优点1.1. 无排放、环保清洁能源的使用不会产生碳排放和其他有害排放物,对环境影响非常小,可保护大自然和人类健康。
新疆可再生能源需求预测及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呼吁和清洁能源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中,新疆作为中国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对我国的能源转型和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对新疆可再生能源需求进行预测和分析。
一、新疆可再生能源市场现状在新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当地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新疆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超过5万兆瓦,其中,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分别为1.1万兆瓦、2.6万兆瓦和1.3万兆瓦。
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占比也在不断提高,2019年,新疆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753.4亿度,占全区电力总量的28.8%。
二、新疆可再生能源需求预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疆能源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
同时,随着国家加快能源转型步伐,新疆地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
预计到2030年,新疆可再生能源需求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太阳能发电需求迅速增长。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成本的降低,太阳能发电成为新疆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预计到2030年,新疆太阳能发电需求将达到8000兆瓦。
2. 风能发电需求稳步上升。
新疆拥有良好的风能资源,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大型风电场中,新疆风电场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的40%以上。
预计到2030年,新疆风能发电需求将达到1.2万兆瓦。
3. 水能发电需求保持稳定。
新疆水能资源较为有限,目前已建成的水电站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山地带和塔里木河流域。
预计到2030年,新疆水能发电需求将保持稳定。
三、新疆可再生能源市场分析1. 政策环境趋势利好。
在国家加大可再生能源政策扶持和环保力度的背景下,新疆政府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呼吁开发商更好地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资源。
新能源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崛起,与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倡导节能减排密切相关。
风电、光伏作为最为清洁的能源,受到全球青睐,各国纷纷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措施,促进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
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也快速下降,是其崛起的另一重要推动力。
在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除了替代传统的燃煤发电外,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燃油汽车,部分石油消费也可由电能来替代,新能源发电的增长空间非常广阔。
从历史情况来看,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过去一直是满足世界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能源。
太阳能和风电将主宰未来电力系统。
太阳能发电及陆上风电成本将在2040年前分别进一步下降66%及47%,可再生能源将在2030年前实现比大多数化石能源电厂更低的运营成本。
到2040年,风电和太阳能将占全球装机总容量的48%及发电量的34%。
报告预计新增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总额将在2040年前达到7.4万亿美元,占全球新增发电投资总额10.2万亿美元中的72%。
其中,太阳能投资2.8万亿美元,风电投资3.3万亿美元。
本新能源研究报告,对新能源进行了详细的新能源分析研究,内容包括行业国内市场分析,国外市场分析,市场供需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行业前景分析,市场风险分析。
最后新能源研究报告对新能源行业前景做出了研究预测。
(一) 光伏从全产业链来看,上游硅料提纯能耗和污染很大,适合在电力价格低廉,环保要求低的地方设厂。
长晶、电池制片技术门槛高,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下游组件环节门槛较低。
在平价上网过渡阶段,电池片的制备以及对应的设备环节将成为本轮光伏产业发展的主阵地。
a) 从光伏技术发展路径上看,光伏电池将会朝着大直径、轻薄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相关龙头生产企业如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协鑫集成、南通苏民新能源、阿特斯、中环股份等都有建设新产线的需求,可以积极引进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落地。
b) 光伏电池片制造涉及到高纯硅片的制备,掺杂、刻蚀等工艺,与半导体产业有相似之处,对设备的要求非常高。
世界能源未来需求分析预测到2030 年全球石油等液体燃料供应的增长,将能够满足预期的需求增长,中国虽然到2030 年预期需求的增长占全球新需求的半数左右,但中国能源威胁论不成立,不会对世界能源供需带来大影响。
与能源相关的内容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行业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全球能源消费的增速正不断下降,从过去十年的年均2. 5% 下降到今后十年的年均2%, 2020 年到2030年将进一步降低到1. 3%。
96%的能源消费增长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到2030 年,中国和印度将分别成为世界上最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以及能源消费国,两国的人口、GDP 和能源需求总和将占全球总量的35%。
未来20 年,全球94%的石油需求净增长将来自中印两国。
不过,分析认为,中国能源威胁论不成立,中国能源需求不会对世界能源供需带来大的影响。
全球液体燃料供应的增长将能够满足预期的需求增长。
满足预期需求的新增供应将主要来自欧佩克国家,其产量预计会增加近1 200 万桶/日,包括天然气液体产品,以及伊拉克和沙特的常规原油。
同时,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将继续增加,增幅500 万桶/日,这主要得益于美洲国家供应的强劲增长,包括美国和巴西的生物燃料、加拿大油砂、巴西深水石油和美国页岩油等。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新能源行业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共十六章。
首先介绍了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新能源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新能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
您若想对中国新能源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
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第一章新能源相关概述第一节能源概述一、能源的定义二、能源的分类三、能源的转换第二节新能源的概念一、新能源定义二、新能源的分类三、常见的新能源形式第三节广义新能源的范围及特征一、高效利用能源二、资源综合利用三、可再生能源四、替代能源第二章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分析第一节全球新能源市场发展概况一、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综述二、世界新能源竞争将日趋激烈三、世界各国均关注新能源经济四、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形成浪潮五、世界新能源发展必将以金融为支撑第二节欧洲一、欧洲各国积极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二、欧洲经济恢复计划鼓励发展新能源三、英国大力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四、法国不断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五、德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启示第三节美国一、美国新能源利用全面铺开二、美国新能源成为经济复苏引擎三、美国新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四、美国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第四节日本一、日本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二、日本新能源补贴政策回顾三、日本新能源政策综合分析四、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第五节其它国家一、澳大利亚政府扶持新能源项目建设二、巴西新能源利用发展态势良好三、韩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分析四、印度政府支持新能源发展五、以色列开发新能源与节能并举第三章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环境一、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二、我国构建新能源规划体制环境三、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四、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机遇五、我国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第二节中国新能源产业综述一、中国新能源的储量及分布二、我国新能源发展进步显著三、我国新能源产业面临发展机遇四、我国新能源产业化分析五、“三大主线”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第三节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一、2010年新能源产业取得迅猛发展二、2010年中国新能源行业十大事件三、2011年新能源产业发展大事记四、2011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五、2011年是新能源产业格局变化年六、新能源产业成支撑“绿色中国”的新引擎第四节新能源行业技术发展分析一、我国加强新能源技术国际合作二、新能源汽车技术趋势三、新能源发电技术解析四、新能源产业从核心技术上求发展第五节中国新能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新能源产业四大挑战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三、新能源产业面临三大政策障碍四、中国新能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第六节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一、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的政策建议二、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策略简析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议四、中国新能源产业应加快理顺管理体制第四章太阳能第一节太阳能资源概述一、太阳能资源的含义二、太阳能资源的优缺点三、我国太阳能资源储量与分布四、人类太阳能产业的七个阶段第二节世界太阳能利用现状一、世界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二、发达国家太阳能产业现状三、国外太阳能产业政策回顾四、各国太阳能产业政策支持及趋势五、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分析六、2011年全球太阳能产业投资分析七、2012年太阳能光伏市场预测分析八、世界太阳能光伏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第三节中国太阳能开发利用概况一、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运行二、2011中国年太阳能热利用市场分析三、2011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数字统计四、2011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关键词五、2012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发展趋势六、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前景无限七、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迎来技术T 时代八、中国太阳能产业的未来在西部第四节太阳能产业区域市场分析一、德州成为中国太阳能利用最多的城市二、上海市民免费安装太阳能庭院灯三、西藏太阳能沼气开发利用获得突破性成就四、北京市将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五、云南太阳能或将重回“黄金时代”六、武汉青山区欲打造“太阳能城”七、陕西打造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八、2012年上海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第五节太阳能发电一、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概况二、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迎来新机遇三、中国太阳能发电应两条腿走路四、2011年国内光伏发电装机预测五、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计划第六节太阳能电池一、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概况二、201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发展状况三、201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情况四、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的集群发展第七节太阳能热水器一、2010年太阳能行业大事件盘点二、2010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品牌回顾三、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五大特点四、2011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FX五、2011年太阳能行业发展分析第八节太阳能利用的问题及对策一、制约太阳能热产业提速的五大缺陷二、我国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有待突破三、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应实现三个转变四、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策略第九节中国太阳能利用的发展前景一、“十二五”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展望二、工程化成为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方向三、中国太阳能行业的3.0时代即将到来四、中国太阳能工业发展预测第五章风能第一节中国风能利用发展分析一、中国风能资源的形成及分布情况二、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的现况三、中国风能资源储量与有效地区四、国内政府将加大风能的建设五、中国风能开发量占资源储量情况六、中国风能开发潜力情况分析第二节风力发电一、2005-2011年我国风力发电状况分析二、2011年全国风电装机总体情况三、2011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分析四、2011年中国分省市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统计五、2011年我国风电并网率情况分析六、2011年电力工业生产指标完成情况七、2011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世界居首八、我国风电市场主要供应商及其市场份额情况第三节我国风电发展现状与产业特征一、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总体目标和产业规划二、我国己具备大力发展风电的资源禀赋三、我国风电发展现状与产业特征第四节 2010-2011年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情况分析一、2010年海上风电规划拉开帷幕二、2010年海上风电现状与差异三、2011年我国海上风电渐行渐近四、2011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瞄准千万级五、2011年我国海上风电将进入5兆瓦时代六、2011年中国已启动4个海上风电招标项目第五节 2010-2011年中国风电产业政策分析一、产业政策推动中国风电的发展二、力推国产化扶持风电设备政策将出三、2007年风能轴承标准将在全国强制执行四、2007年国家鼓励军工企业发展风电装备业五、2007年《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对风电发展的影响六、2008年“现金直补”推动风电设备产业升级七、2010年新能源振兴规划重点支持风电八、2010年国家重点支持风电核电等6类企业技术改造九、2010年风力发电机组零件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4%十、2010年取消风电设备国产化率影响不大十一、2010年中国风电设备列为产能过剩重点行业分析十二、2011年风电配套政策完善助产业发展十三、2011年《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影响十四、我国扶持风电发展政策解读第六节中国风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风能发展中主要存在的几大问题二、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三、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问题的应对思路四、中国风电政策解读与建议第七节中国风电发展目标分析与展望一、制定风电发展目标的基本原则与出发点二、对现有发展目标的分析三、风电发展目标预测与展望四、我国风电装备市场前景分析第八节 2011-2020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一、我国风电产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二、风力发电成本将大幅降低三、风力发电机组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四、海上风力发电将成为重要能源形式五、2012-2016年中国风电市场发展展望六、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量预测第六章生物质能第一节生物质能概述一、生物质能定义二、生物质能的分类三、生物质能的特点四、生物质能的利用第二节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分析一、中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二、我国生物质能产业链简析三、能源紧缺加速中国生物质能开发四、中国生物质能仍面临诸多瓶颈五、“十二五”我国生物质能技术趋势第三节生物柴油一、国际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概况二、国内外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分析三、生物柴油新技术发展分析五、中国生物柴油投资分析六、中国生物柴油产业面临机遇七、生物柴油市场前景分析八、生物柴油未来将替代石油第四节燃料乙醇一、全球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现状二、2011年全球燃料乙醇产量预测三、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状况四、燃料乙醇产业已经成为投资热点五、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前景六、燃料乙醇已在11个省推广第五节沼气一、中国农村沼气发展进入新阶段二、我国加速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三、城市垃圾沼气将迎来发展机遇四、沼气能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五、发展沼气资源的政策建议第六节垃圾发电一、中国的垃圾发电业现状二、中国垃圾发电产业迎来机遇三、三大垃圾发电的技术进展分析四、破解垃圾发电中国困局五、垃圾发电的潜在投资机会第七章核能第一节核能的概念界定一、概念二、核能的释放形式三、核能的优越性第二节国际核能开发利用状况一、世界核能发展现状分析二、全球核电建设全面复苏三、世界核能发电的现状与展望四、世界民用核能发展关注点五、亚洲核电市场发展迅猛第三节中国核能产业发展概况一、我国核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二、2008-2011年中国核电发电量情况三、我国核工业55年形成完整体系四、核能将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五、我国核能行业第一部基本法立法工作获进展五、中国核能发展的趋势第四节核能产业区域市场分析一、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建设进展顺利二、山东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三、安徽吉阳和芜湖核电站项目进展情况四、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建设五、福建宁德核电建设稳步推进六、广东省打造核电产业链第五节核电设备一、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业迈入高速期二、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业面临的商机三、中国实现核电设备批量化生产四、我国大型核电设备国产化取得重要成果第六节核能技术一、我国第三代核电产业体系基本成型二、中国核电四代系统技术自主创新突破三、中国核能铀利用率技术提高四、中国核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第八章地热能第一节地热能概述一、地热能定义二、地热能的分类三、地热能的分布四、地热能的利用形式第二节国际地热能开发利用概况一、全球地热资源分布情况二、美国政府大力扶持地热能源发展三、德国地热开发技术先进四、日本地热发电产业现状及产业政策五、印尼政府鼓励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第三节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分析一、中国地热能利用市场发展状况二、中国地热能成节能减排生力军三、中国地热非电直接利用规模全球领先四、地热能利用发展的制约因素五、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四节地热发电与地热供暖一、中国地热发电发展概况二、西藏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居全国首位三、地热发电潜力巨大四、地热成低碳时代供暖模式第五节地热能利用相关技术分析一、地热开采技术二、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三、地热能利用与节能综合技术第九章氢能第一节氢能相关概述一、氢能简介二、氢能的使用方式三、氢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四、氢能的制备及储运第二节国际氢能行业发展状况一、世界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状况二、世界各国氢能发展政策简述三、国外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及启示四、欧盟制定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规划第三节中国氢能利用发展分析一、中国氢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二、中国氢能经济已具有优势三、中国发展氢能源的优势及劣势四、氢源问题是影响氢能推广的关键五、我国氢能利用应由“浅”入“深”六、中国氢能发展亟需政策支持第四节氢能利用技术进展分析一、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二、氢能燃料电池技术期待突破三、氢能利用的微生物途径解析第十章可燃冰第一节可燃冰相关概述一、可燃冰的概念二、可燃冰的形成和储藏三、“可燃冰”的开采利用第二节国外可燃冰开发利用状况一、世界可燃冰的探索发现历程二、世界各国可燃冰开采计划点评三、国外“可燃冰”研究加速四、可燃冰有望成为全球替代能源五、2012年日本将试采太平洋可燃冰第三节中国可燃冰开发概况一、中国南海“可燃冰”资源丰富二、可燃冰开发项目申请将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三、中国可燃冰有机会进入商业市场四、我国首次在陆上地区发现可燃冰五、中国南海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六、中国2020年前将有望尝试开采可燃冰第四节可燃冰开采技术一、我国可燃冰开发技术瓶颈二、美日等国拒绝与别国分享可燃冰开采技术三、我国可燃冰开采输运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四、中国的可燃冰三维实验模拟技术启动第十一章海洋能第一节海洋能概述一、海洋能定义二、海洋能特点三、我国海洋能资源储量与分布第二节海洋能开发利用状况一、全球海洋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二、我国将全面推进海洋能开发利用三、海洋能利用接近商业化四、中国海洋能发电产业稳步增长第三节海洋能利用的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一、潮汐发电的原理与技术二、波浪能的转换原理与技术三、温差能的转换原理与技术四、海流能利用的原理与关键技术五、盐差能的转换原理与关键技术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第一节新能源汽车概述一、新能源汽车定义二、混合动力汽车定义及分类三、纯电动汽车定义及结构四、燃料电池汽车简介第二节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概况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图二、全球各汽车大国新能源汽车策略和措施对比三、全球各国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汇总四、美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图五、日本加速新能源汽车开发第三节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一、2011年汽车企业新能源产业化之路二、201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大新闻三、2011我国车市新能源汽车战打响四、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规划将出台五、各地“十二五”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六、“十二五”新能源客车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第四节混合动力汽车一、2010年中国混合动力车销售低迷二、国内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展现状三、混合动力车有望成新能源汽车主流四、我国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分三步走战略五、2020年国内混合动力车年产量预测第十三章新能源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第一节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竞争优势分析三、2011-2012 年经营状况分析四、2012-2016 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二节武汉力诺太阳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竞争优势分析三、2011-2012 年经营状况分析四、2012-2016 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三节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竞争优势分析三、2011-2012 年经营状况分析四、2012-2016 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四节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竞争优势分析三、2011-2012 年经营状况分析四、2012-2016 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五节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业概况二、竞争优势分析三、2011-2012 年经营状况分析四、2012-2016 年公司发展战略分析第十四章 2012-2016 年新能源行业政策法规环境第一节国外新能源政策解析一、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的重要性二、世界各国新能源及节能政策解析三、欧盟的新能源政策实施四、世界新能源和节能政策特点浅析第二节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法规及解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二、《可再生能源法》的影响和展望三、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四、可再生能源法修正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五、《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第三节相关能源法规及政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五章 2012-2016 年新能源行业投资策略第一节投资机遇一、2011 年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分析二、2011 年宏观经济展望及政策前瞻三、油价回涨成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契机四、国家 5 万亿元支持新能源产业五、“十二五”新能源迎来加速发展新契机第二节投资热点一、新能源设备投资热情高涨二、中国海上风电迎来发展机遇三、我国核电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四、新能源汽车迎来发展契机五、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投资升温六、我国生物能源市场投资潜力较大第三节投资概况一、中国新能源市场投资规模二、2011 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增长迅猛三、2011 年发改委批准首个外资新能源低碳基金四、国企能源巨头争相布局新能源领域五、民间资本加大新能源投资力度六、新能源成为风投和私募基金投资重点第四节投资风险一、新能源投资面临高风险挑战二、新能源投资的政策风险三、新能源技术的商业风险探讨四、我国新能源开发面临三大风险五、新能源产业盲目上马暗藏巨大风险六、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风险与竞争分析第十六章2012-2016 年新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第一节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一、中国新能源规划介绍二、中国新能源规划重点发展领域三、2020 年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占能耗比重预测四、全国政协委员张国宝详解“十二五”能源发展战略五、“十二五”我国将建 100 座新能源示范城市六、“十二五”新能源产业打破传统利益格局第二节中国新能源细分市场前景预测一、2012-2016 年中国风电行业预测分析二、2012-2016 年中国核电行业预测分析三、2012-2016 年中国太阳能行业预测分析四、中国生物质发电未来发展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