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阅读一学习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5
1 《日语阅读与写作一》学习大纲
英文名称:Japanese Readings 课程编号:401041051
适用专业:日语 学分数:2分
一、课程介绍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学习目标
四、课程学习要求
五、自主学习内容
六、学习考核与评定
一、课程介绍
《日语阅读一》是日语阅读是日语学科基础课之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日语词汇,培养阅读技巧,也给学生提供接触各类日语文体,了解日本文化,国情的机会。培养学生观察语言的能力,综合分析与归纳,以及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丰富语言,以增强学生的日语语感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理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日语阅读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拓展性内容三部分构成,基础性内容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提高性内容是在基础性内 容的基础上对基本问题的探讨和梳理,拓展性内容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性学习,是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分析和理论延展。
《日语阅读一》教学内容一览表
序号 知识单元 基础性内容 提高性内容 拓展性内容
知识前沿拓展 文化素质拓展
01 第一模块:
日本自然、传统文化单元
第一課 お正月
第四課 日本の水資源
第十二課 かぶき
第十三課 日本の植物
第十九課 端午の節句
第二十一課 畳の部屋の利点
第二十三課 自然との共生 ①日本自然文化的典型代表及相关知识
②日本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及相关知识
①日本自然及传统文化相关拓展阅读
②歌舞伎在当代日本的发展
③日本各地的主要风俗节日及庆祝方式
感悟日本自然文化的精髓;感受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
2 第二十四課 和風旅館の魅力
第二十二課 日本の風土と文化
02 第二模块:
日本社会文化单元
第三課 二種類の文化の狭間
第四課 「イッキ」のかけ声もほどほどに
第六課 東京一極集中
第十課 エコ・エネルギーの時代
第十五課 集団論理と日本語
第十六課 日本の小学校の100年
第十八課 現代の子供 ①日本社会文化的典型特征及相关知识
①日本社会、历史文化相关拓展阅读
②中日两国社会文化基本特征的对比 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
03 第三模块:
文学综合(散文随笔小说等)单元
第一課 練習と人生
第二課 日本昔話
第七課 方言
第八課 指紋
第十一課 私の考え
第十四課 日本人の好きな言葉
第十七課 10年目のふるさと
第二十課 父親の存在 ①日语记叙文(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及方法
②日语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及方法
①日语短篇文学作品的拓展阅读
②日语短文创作 陶冶高尚的情操;感受日语语言的魅力。
三、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有指导的大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日语思维、分析能力,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丰富日语语感,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以达到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传授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基本阅读技能训练,培养其实际阅读的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接触更多的语言表达知识,从而增
3 强对日语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通过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获取信息、抓住文章主旨的能力。与此同时,日语阅读也有利于在非日语环境中营造语言学习气氛,加强学生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序号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文化素质目标
01 生词、句型、语法的识记与掌握。 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有效地扩大词汇量,能够将所学语法句型熟练地应用到实际交际当中。 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及踏实刻苦的学习作风。
02 对于所学文章的整体性把握,包括每篇文章的出处,写作背景,写作手法,语言特点,中心意思等。 培养学生实际阅读的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日语语感,提高其获取信息、抓住文章主旨的能力。 谦虚、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品格
03 理解和掌握所学文章中所体现出的日本社会、文化等知识要素,较为深刻地领会日本文化的内涵。 丰富学生日本文化背景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课程学习要求
1.要求认真学习《新编日语》、《日语听说》等教材。
2. 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1)课前预习:包括学习课本中下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并根据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等方式查找资料,寻求答案。(2)多阅读日语报刊杂志、收听日文广播、准备课堂讨论,撰写读书报告和心得,参加日语演讲及辩论赛、演出活动。(3)进行网络自主学习。
3. 课堂上要求勤于动脑,勇于提问,积极参加课堂讨论等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由“师生问答,精讲重点,组织讨论,布置作业”四个环节构成。①“问答”环节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问,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概括总结。②“精讲”环节主要由教师精讲课文中的新出现的语法、句型及长难句等,同时,对某些篇章适当安排学生讲解,教师概述知识重点。③“讨论”环节是针对课后一些讨论习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④“作业”环节包含巩固作业、扩展作业和预习作业。巩固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整理学习笔记;扩展作业主要指作品阅读和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写作,要求学生准备对部分作品进行分析、讲解,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预习作业是教师根据下一章节的内容提出一些与课本内外知识有关的思考题。
4 五、自主学习内容
章节 预习 内容
日本自然、传统文化单元
1. 言葉の説明
2. 本文の読解 1. 课外拓展阅读读后感一篇
2. 模拟课堂
日本社会文化单元
1. 言葉の説明
2. 本文の読解
1. 关于日本社会文化的课外拓展阅读读后感一篇
2. 模拟课堂
文学综合(散文随笔小说等)单元
1. 言葉の説明
2. 本文の読解
1. 关于日本文学作品(短篇)的课外拓展阅读读后感一篇
2. 课外日本文学作品(短篇)翻译一篇
3. 模拟课堂
六、学业考核与评定
1.考核内容
《日语阅读一》内容包括学生的自学内容和课堂的学习内容,具体内容同教学内容。
2.考核方式
“日语阅读一”为考试课程。本课程通过“n+2”的考核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n +2”的考试模式,“2”中的一个“1”指的是期末考试(笔试50%),另一个“1”指的是笔记,包括“读书笔记(5%)”和“课堂笔记”(5%)。“n”是对学生在日语阅读课程学习过程中参加各项自主学习实践活动(模拟课堂20%+读后感15%+翻译5%)。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由单项选择、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构成,旨在考核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时间为120分钟。
“笔记(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是检测学生在课堂是否认真听讲,能用简洁的语言记录课堂学习的内容,并在课下科学、有效地总结当日学习的内容,同时有计划地完成课外泛读,记录主要内容和感想。“笔记”评分标准如下:(1)读书笔记:5分。内容3分,包括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突出;特色:2分,笔记整理有特色,益于学习与复习,能反映本人学习习惯与状态。(2)读书笔记:5分。包括文章名、出处、中心意思、精彩句子与段落等。
“模拟课堂”:学生3人一组结成小组,根据教师分配的课程进行备课,通过PPT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授课,教师根据展示情况给出每个人的成绩。模拟课堂成果展示评分标准如下:(1)内容正确:6分;(2)有拓展:3分;(3)PPT能展示学习内容:2分;(4)语言简洁、准确2分;(5)发言人讲解清楚、语音语调正确:2分。
“读后感” 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针对某篇文章的分析、评价和感受。评价标准如下:(1)内容概要:1分,概述准确,语言简洁。(2)对文章的评价:1.5分,具有逻辑性,有一定的深度。(3)个人感悟:1.5分,人生的启发与反思,语言流畅。(5)字数:1分,300-400字。
5 “翻译”是学生对于一篇课外文学类日语短文翻译成中文,所翻译的短文的字数在600—800字之间。要求(1)语句通顺、无语病;1.5分(2)译文意思准确,无明显误译;2分(3)语言优美、生动、自然,译文的风格接近原文;1.5分
自主学习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