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13.50 KB
- 文档页数:11
发症,合并疾病的发生常进一步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若未能进行及时的处理可危及生命健康"对肺心病伴CRF,临床中常给予机械通气及用药治疗,而因为治疗所需时间较长,受症状改善不理想、不良反应发生及疾病认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配合度不高的情况!这样影响患者的依从性!使得疾病 康复时间较长!因此临床中强调治疗配合科学护理!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叫常规针对肺心病伴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中,护理方式虽说有一定效果,然而却往往缺乏自主性与灵活性,忽视疾病间及个体间的差异,这样常使得干预效果不理想,如此不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综合性护理干预是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完善的护理措施!用于临床护理中能发挥以下作用与优势:①通过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特征!在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后以个体差异为特征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干预,使得心理护理效果更满意,患者的依从性也大大提高;②护理的过程强调巡视力度,进行密切生命体征的监测,这能够及时的发现危险信号及病情进展信心,通过及时干预来保障患者的安全,使患者满意度提高;③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有助于及时的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让患者呼吸道时刻保持畅通状态!此外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也能显著改善患者呼吸衰竭情况!这能使患者病情稳定及疾病早日康复;④通过予以患者科学用药指导!让患者通过遵医用药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用药治疗相关知 识的掌握与了解!且及时处理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这样有助于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及提高护理质量本结果显示!在患者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上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随访6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也提示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对症治疗期间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 可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及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刘宗美.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7):85-87.[2]王严仪,肖金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1):140-142.[3]陈德鹏.实用内科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63.[4]杨爱萍.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2):125-126.[5]宋丽丽.研究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作用[J].饮食保健,2019,6(40):205.[6]王玲.综合护理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8(16):226.[7]关景燕.关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8,4(21):47-48.[8]刘春秀.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6(25):84-86.(收稿日期:2020-08-17)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后局部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分析王冬花冠心病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其中一种类型,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肌缺血性心脏病。
冠脉造影的护理要点
1.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药物过敏情况等。
在手术前,需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信息,包括手术的目的、过程、可能的不适感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
2. 术中监护,冠脉造影是一项需要严格监护的手术,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冠脉造影护理的重点。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在恢复室接受监护和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伤口情况、出血情况等,及时处理并发症,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4. 术后宣教,在患者康复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术后护理宣教,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药物使用等,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5. 心理护理,冠脉造影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刺激的治疗
手术,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总的来说,冠脉造影手术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术后宣教和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
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宣教内容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经过位于腹股沟的股动脉(多选择右侧),一个是位于手掌上方的前臂动脉(多选择右侧桡动脉)。
通俗地说,就是从“腿上”做和从“手上”做两条途径。
一、术前有什么准备?1.用药准备:(1)术前口服氯吡格雷(波立维),首次口服300mg,以后每天一次,一次75mg;阿司匹林100-300mg/d,急诊手术者一次顿服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各300mg。
(2)术前一晚入睡困难可遵医嘱口服佳乐定或安定1-2片,保证充足睡眠。
(3)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地西泮(安定)5-10mg,镇静、缓解紧张情绪。
2.皮肤准备:术前一天医生或者护士进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右上肢腕关节上10cm皮肤准备。
目的是去除手术区的毛发和污垢,以减少切口感染。
手术日清晨更换好病员服(脱掉内衣、胸罩、内裤、袜子),带好腕带。
3.穿刺准备:一般选择左侧手臂留置静脉套管针。
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4.术前训练:术前进行深呼吸、屏气、咳嗽训练,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大小便,以适应术中需要及术后卧床需要。
术前半小时排空大小便,如有活动的假牙,应摘下妥善保存,手表、发卡、首饰也要摘下,贵重物品交予家属保管。
5.心理准备:冠状动脉介入术也会像接受手术一样躺在手术台上一段时间,也许会有一点点恐惧、担心、激动,这些情绪都不利于介入治疗的过程,所以请放轻松,调节心态,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地态度,消除疑虑,安定情绪。
6.饮食护理:术前禁饮食6-8小时,或根据医生护士指导少食。
手术顺序的安排兼顾患者病情轻重缓急、手术医生的时间、精力、体力状态。
一般原则是先急诊、后平诊;先安排冠脉类再安排人工心脏起搏器术,最后行射频消融术。
停服手术二、术后需要注意什么?1.监护:介入手术后的患者根据病情返回普通病房或进入监护室,进行心电监护,医务人员通过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及心电图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护理摘要: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以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的2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护理环节对其进行护理。
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仅有2例在穿刺周围部位出现淤斑,无须处理自愈,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如融入到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是保证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20-01随着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的不断增加,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目前也被作为了一种常用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
由于在手术时存在风险性,需要进行有效地护理,从而提高手术的效果,降低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的依从性。
研究证实,在冠状动脉造影的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心理、术前和术后护理,可以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之主动参与到手术治疗中,为手术的成功提供有利的保障[1]。
我院对212例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现将护理方法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0年7月-2011年5月间共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212例,其基本资料如下:男169例,女43例;年龄在56-88岁之间,平均年龄69.8岁;按手术类型分类:单纯造影123例,联合支架植入89例。
2护理方法2.1手术前护理: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据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前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变化。
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向患者作自我介绍,耐心、细心、热心地与患者交流,详细客观地介绍手术治疗的疗效、安全性、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手术室环境、医院手术室先进的仪器设备、麻醉的可靠性及护理人员的素质等。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护理1.生命体征的监测:术毕观察30min后用平车送回病房,认真观察心率、心电图及血压有无异常。
,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
2.(1)经桡动脉穿刺:术后2h根据伤口情况,开始给加压包扎伤口减压,稍松解绷带,以后每隔2h逐渐增加放松的程度。
6h后拆除绷带,减压结束.每次减压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血肿、桡动脉搏动情况及上肢和手部皮肤温度、湿度、颜色及血液循环。
(2)经股动脉穿刺:一般与术后4—6小时拔出鞘管,然后按压15—20分钟以彻底止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1公斤压迫6小时,右下肢制动24小时,防止出血。
3.检查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观察肢体皮肤颜色与温度、感觉与运动功能有无变化等。
4.生活护理:(1)术后即可进易消化清淡饮食,但避免过饱,不宜喝奶制品或生冷食物,鼓励病人多饮水,6—8小时饮水1000—2000毫升(尿量在4小时之内达到800毫升),以加速造影剂排泄。
(2)加强生活护理,将呼叫器及常用物品放在易取处,保证病人日常生活需要。
(3)24小时后瞩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起床、下蹲时动作应缓慢,不要突然用力,术后一周内避免抬重物,防止伤口再度出血,一周后可恢复日常生活与轻体力工作。
5.预防感染局部穿刺处一定用无菌纱布包扎,换药时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观察穿刺处是否有渗血、血肿,遵医嘱使用抗菌药.6.抗凝治疗护理:无论上肢桡动脉穿刺或下肢股动脉穿刺,均应确认无出血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除了注意穿刺局部有无敷料渗血,还要注意其他部位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渗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等.7.术后负性效应的观察与护理(1)腰酸、腹胀:多数由于术后要求平卧、术肢制动所致.可适当活动另一侧肢体,严重者可帮助热敷,适当按摩腰背部以减轻症状。
(2)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预防和处理方法为瞩病人术侧下肢保持伸直位,需在术后24小时方可活动;病人用力咳嗽及大小便时要压迫穿刺点;术后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出血应重新包扎;对于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出血停止后可用50%硫酸镁热敷,以促进血肿和淤血的消散、吸收.(3)栓塞:栓子可来源于导管或导丝表面的血栓,或因操作不当致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