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德书写故宫颂三字经
- 格式:docx
- 大小:12.80 KB
- 文档页数:3
《三字经》全文完整版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够yang bu j i ao fu zhT gud j i ao bu yan shl zhT dud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zl bu xue fe i suo yi you bu xue1ao he we i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yu bu zhud bu cheng ql ren bu xue bu zhT yl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we i ren zl fang shao shf qTn shl you xf11yi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san cai zhe tian di ren san guang zhe ri yue xing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san gang zhe jun chen yi fu zi qin fu fu shun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yue chun xia yue qiu dong ci si shi yun bu qiong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Yue nan bei yue xi dong ci si fang ying hu zhong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ren zhT chu n人之初gdu bu jiao 苟不教xi meng mu 昔孟母dou yan shan 需痢hxing ben shan性本善xing nai qian性乃迁ze lin chu择邻处you yi fang右o右xing xiang jin性相近jiao zhT dao教之道zi bu xue子不学jiao wu zixi xiang yua习相远gui yi zhuan贵以专duan ji zhu断机杼ming ju yangxiang jiu ling 香九龄rong si sui 融四岁shdu xiao ti 首孝弟yi er shi 一而十neng wen xi能温席neng rang li能让梨ci jian wen次见闻shi er bai十而百xiao yu qin孝于亲di yu zhang弟于长zhT mdu shu知某数bai er qian百而千suo dang zhi所当执yi xian zhi宜先知shi mdu wen识某文qian er wan千而万yue xi nu yue ai ju ai wu yu qT qing ju 曰喜怒曰哀俱爱恶欲七情具pao tu ge mu shi jTn si yu zhu nai ba yin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gao zeng zu fu er shen shen er zi zi er sun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zi zi sun zhi xuan zeng nai jiu zu ren zhi lun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lun yu zhe er shi pian qun di zi ji shan yan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Meng zi zhe qT pian zhi jiang dao de shuo ren yi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zud zhong yong zi si bi zhong bu pian yong bu yi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zud da xue nai zeng zi zi xiu qi zhi ping zhi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yue shui huo 曰水火yue ren yi 曰仁义dao liang shu 稻梁菽ma niu yang 马牛羊mu jTn tu木金土li zhi xin礼智信mai shu ji麦黍稷ji quan shi鸡犬豕ci wu xing此五行ci wu chang此五常ci liu gu此六谷ci liu chu此六畜ben hu shu本乎数bu rong wen不容紊ren sud shi人所食ren suo si人所饲fu zi en 父子恩zhang you xu 长幼序ci shi yi 此十义fan xun meng 凡训蒙wei xue zhe 为学者fu fu cong夫妇从you yu peng友与朋ren suo tong人所同xu jiang jiu须讲究bi you chu必有初xiong ze you兄择友jun ze jing君则敬xiang xun gu详训诂xiao xue zhong小学终di ze gong弟则恭chen ze zhong臣则忠ming ju dou明句读zhi si shu至四书wd zhou gong zud zhou li zhu liu guan cun zhi ti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da xiao dai zhu li ji shu sheng yan li yue bei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yue guo fengnnyue ya song hao si shi dang feng yo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Shi ji wang chun qiu zud yu bao bian bie shan e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zi xi nong 自羲农zhi huang di至黄帝hao san huang号三皇ju shang shi居上世tang you yu hao er di xiang yT xun cheng sheng shi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Xia you yu shang you tang zhou wen wu cheng san wang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xia chuan zi jia tian xia si bai Zai qian xia she 夏s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xiao jing tong 孝经通shi shu yi 诗书易you lian shan 有连山you dian mo 有典谟si shu shu四书熟li chun qiu礼春秋you gui cang有归藏you xun gao有训诰ru liu jing如六经hao liu jing号六经you zhou yi有周易you shi ming有誓命shi ke du始可读dang jiang qiu当讲求san yi xiang三易祥shu zhi ao书之奥san zhuan zhe 三传者jing ji ming 经既明wu zi zhe 五子者jing zi tong 经子通you gong yang有公羊fang du zi方读子you xun yang有荀扬du zhu shi读诸史you zuo shi有左氏cud qi yao撮其要wen zhong zi文中子kao shi xi考世系you gu liang有谷梁ji qi shi记其事ji lao zhuang及老庄zhi zhong shi知终始ymg qin shi zheng赢秦氏gao zu xingi W j祖兴guang wu xing xian光武兴wei shu wurm Dshi jian bing始兼并han ye jian汉业建wei dong han为东汉zheng han dingchuan er传二世zhi xiao ping至孝平si bai四百年hao san guoi—f—■5hi chu han楚汉争wang mang cuan王莽篡nian zhong yu终于献qi liang jin、J n?vTT>er shi chuan 二十传Hang tang jin 梁唐晋yan song xing 炎宋兴liao yu jin 辽与金san bai zai三百载ji han zhou及汉周shou zhou shan受周禅jie cheng di皆称帝Hang mie zhi梁灭之cheng wu dai称五代shi ba chuan十八传yuan mie jin元灭金guo nai gai国乃改jie you you皆有由nan bei hun南北混jue song shi绝宋世tang fa xia 汤伐夏zhou wu wang 周武王zhou zhe dong 周辙东shi chun qiO 始春秋guo hao shang国号商shi zhu zhou始诛纣wang gang zhui王纲坠zhong zhan guo终战国liu bai zai六百载ba bai zai八百载cheng gan ge逞干戈wu ba qiang五霸强zhi zhou wang至纣亡zui chang jiu最长久shang you shui尚游说qT xiong chu七雄出1song qi ji liang chen cheng wei nan chao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bei yuan wei fen dong xi yu wen zhou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dai zhi sui yi tu yu bu zai chuan 迨至隋一土宇小冉传tang gao zu qi yi shi chu sui luan 唐局祖起义师除隋乱du jin ling 都金陵yu gao qi 与高齐shi tong xu 失统绪chuang guo ji 创国基qing tai zu 清太祖Gu jin shi 古今史du shi zhe 读史者kou er song 口而诵ying jing ming膺景命quan zai zi全在兹kao shi lu考实录xin er wei心而惟jing si fang靖四方zai zhi luan载治乱tong gu jin通古今zhao yu si朝于斯ke da ding克大定zhi xing shuai知兴衰rud qin muxT yu sT夕于斯ru nang ying 如囊萤ru fu xin 如负薪su lao quan 苏老泉bi ji lao 彼既老ru ying xue如映雪ru gua jiao如挂角er shi qi二十七you hui chi犹悔迟jia sui pin家虽贫shen sui lao身虽劳shi fa fen始发愤er xiao sheng尔小生xue bu chud学不辍you ku zhuo犹苦卓du shu ji读书籍yi zao si宜早思li zhong guo 莅中国tai zu xTng 太祖兴dai cheng zu 迨成祖quan yan si 权阉肆jian rong di兼戎狄guo da ming国大明qian yan jing迁燕京kou ru lin寇如林jiu shi nian九十年hdo hong wu号洪武shi qi shi十七世zhi IT chuang至李闯guo zud fei国祚废du jin ling都金陵zhi chong zhen至崇祯shen qi fen神器焚xi zhong ni 昔仲尼zhao zhong ling 赵中令pi pu bian 披蒲编tou xuan liang 沌昙漆shi xiang tuo师项橐du lu lun读鲁论xiao zhu jian削竹简zhuT ci gu锥刺股gu sheng xian古圣贤bi ji shi彼既仕bi wu shu彼无书bi bu jiao彼不教shang qin xue尚勤学xue qie qin学且勤qie zhi mian且知勉zi qin ku自勤苦cai wen ji 蔡文姬bi nu zi 彼女子tang liu yan 唐刘晏bi sui you 彼虽幼You wei zhe 有为者neng bian qin能辨琴qie cong min且聪敏fang qi sui方七岁shen yi shi身已仕yi rud shi亦若是xie dao yun谢道锦er nan zi尔男子ju shen tong举神童er you xue尔幼学neng ydng yin能咏吟dang zi jing当自警zud zheng zi作正字mian er zhi勉而致ren yi zi 人遗子qin you gong 勤有功jin man ying金满篇xi wu yi戏无益wd jiao zi我教子jie zhi zai戒之哉wei yi jing惟一经yi mian li宜勉力rud liang hao 若梁濒 bi ji cheng 彼既成Ying ba sui 莹八岁 bi ying wu 他颖悟ba shi er 八十二zhong cheng yi 众称异neng ydng shi 能咏诗ren cheng qi 人祢奇 dui da ting 对大廷er xiao sheng 尔小生mi qi sui 泌七岁er you xue 尔幼学kui duo shi 魁多士yi 11 zhi 宜立志neng fu qi 能赋棋dang xiao zhT 当效方quan shdu ye 犬守夜can tu sT 蚕吐丝you er xue 幼而学yang ming sheng xian fu mu扬名声显父母jT sT chen 鸡司晨 feng niang mi 蜂酿蜜 zhuang er xing 壮而行gdu bu xue 苟不学ren bu xue 人不学 shang zhi jun 上致君 guang yu qian 光于前he wei ren 曷为人bu ru wu 不如物xia ze min 下泽民yu yu hou 裕于后。
1.三字经怎么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幼。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三字经练字范本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德道章上夫鸿蒙,曰先天;谁之子?帝之先;不思议,曲无弦。
中玄黄,道一生;二而三,天地人;万物长,复归根。
道之治,运天光;神而圣,昔三皇;无为境,立中央。
德之治,亦自然;昔五帝,四海安;称大同,古今叹。
吾圣祖,明道纪;周室微,隐走西;关尹喜,迎紫气;大慈悲,开真言;五千珠,孕圣贤;慧明智,更无前。
德为上,道为下;归德一,道无涯;如灯塔,映云霞。
《德道经》,国粹宝;演宇宙,成浩渺;蓄震旦,日月耀。
《德道经》,万经王;大磅礴,法眼藏;神来笔,何皇皇!《德道经》,百家根;无为法,各演真;指迷归,众妙门。
《德道经》,帝王师;监狱空,大汉治;百国朝,盛唐世。
《德道经》,玄门宗;与儒通,与释融;护国民,历代崇。
《德道经》,百科书;三千解,四皇注;大囊括,五车富。
《德道经》,科学源;喻根柢,喻井泉;智慧瓶,世界传。
《德道经》,人文本;强国家,立精神;安社稷,塑灵魂。
《德道经》,哲学诗;与马恩,无彼此;殊途归,谋福祉。
五千年,龙脉长;历劫波,终不亡;惟德道,可兴邦。
倡诵读,哺德苗;续清音,追舜尧;数圣贤,看今朝。
五德章中道后德,德散五;仁义礼,为中数;信失愚,智流俗。
此七者,如珠环;社会史,一线穿;顺变散,得一返。
仁属木,分甲乙;阳木乔,阴木棘;居于肝,慈心起。
义属金,分庚辛;阳王师,阴霸兵;居于肺,正气凛。
礼属火,分丙丁;阳炅炅,阴荧荧;居于心,自燃明。
智属水,分壬癸;阳精益,阴浊亏;居于肾,先天培。
信属土,分戊己;阳肥沃,阴贫瘠;居于脾,固根柢。
火炼金,伐阴木;木德盛,火德足;真水源,下而处。
信土立,真智出;旺四方,德载物;五行运,生克悟。
天食气,地食谷;德养神,味养腹;性命圆,春雨沐。
仁为偶,相亲密;同体悲,大愿力;爱天下,佑社稷。
轩辕帝,利万民;从广成,入窈冥;人文祖,天下临。
唐尧者,仁有德;禅虞舜,慈且恻;再让禹,亲有则。
三王时,仁德施;爱万物,刍狗慈;仁无敌,王者治。
桀暴虐,汤修德;十一征,始于葛;诸侯颂,贤士歌。
人rén之zhī初chū,性xìnɡ本běn善shàn。
性xìnɡ相xiānɡ近jìn,习xí相xiānɡ远yuǎn。
苟ɡǒu不bú教jiào,性xìnɡ乃nǎi迁qiān。
教jiào之zhī道dào,贵ɡuì以yǐ专zhuān。
昔xī孟mènɡ母mǔ,择zé邻lín处chǔ。
子zǐ不bù学xué,断duàn机jī杼zhù。
窦dòu燕yān山shān,有yǒu义yì方fānɡ。
教jiào五wǔ子zǐ,名mínɡ俱jù扬yánɡ。
养yǎnɡ不bú教jiào,父fù之zhī过ɡuò。
教jiào不bù严yán,师shī之zhī惰duò。
子zǐ不bù学xué,非fēi所suǒ宜yí。
幼yòu不bù学xué,老lǎo何hé为wéi。
玉yù不bù琢zhuó,不bù成chénɡ器qì。
人rén不bù学xué,不bù知zhī义yì。
为wéi人rén子zǐ,方fānɡ少shào时shí。
亲qīn师shī友yǒu,习xí礼lǐ仪yí。
香xiānɡ九jiǔ龄línɡ,能nénɡ温wēn席xí。
孝xiào于yú亲qīn,所suǒ当dānɡ执zhí。
融rónɡ四sì岁suì,能nénɡ让rànɡ梨lí。
三字经楷书作品《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可谓家喻户晓。
以下是一段《三字经》的片段,以楷书作品展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豈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盘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缵绥管维,陈规载明。
孟康傅佑,班固求贤。
访烈遗言,抚孤贻芳。
江直容判,赵笪咸宁。
坐薪尝胆,泽被讨饰。
广智远谋,多艺多才。
罗横折狱,开文翰牍。
《三字经》清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德道三字经夫鸿蒙,曰先天;谁之子?帝之先;不思议,曲无弦。
中玄黄,道一生;二而三,天地人;万物长,复归根。
道之治,运天光;神而圣,昔三皇;无为境,立中央。
德之治,亦自然;昔五帝,四海安;称大同,古今叹。
吾圣祖,明道纪;周室微,隐走西;关尹喜,迎紫气;大慈悲,开真言;五千珠,孕圣贤;慧明智,更无前。
德为上,道为下;归德一,道无涯;如灯塔,映云霞。
《德道经》,国粹宝;演宇宙,成浩渺;蓄震旦,日月耀。
《德道经》;万经王;大磅礴, 法眼藏;神来笔,何皇皇!《德道经》,百家根;无为法,各演真;指迷归,众妙门。
《德道经》,帝王师;监狱空,大汉治;百国朝,盛唐世。
《德道经》,玄门宗;与儒通,与释融;护国民,历代崇。
《德道经》,百科书;三千解,四皇注;大囊括,五车富。
《德道经》,科学源;喻根柢,喻井泉;智慧瓶,世界传。
《德道经》,人文本;强国家,立精神;安社稷,塑灵魂。
《德道经》,哲学诗;与马恩,无彼此;殊途归,谋福祉。
五千年,龙脉长;历劫波终不亡;惟德道,可兴邦。
倡诵读,哺德苗;续清音,追舜尧;数圣贤,看今朝。
道后德,德散五;仁义礼,为中数;信失愚,智流俗。
此七者,如珠环;社会史一线穿,顺变散,得一返。
仁属木,分甲乙;阳木乔,阴木棘;居于肝,慈心起。
义属金,分庚辛;阳王师,阴霸兵;居于肺,正气凛。
礼属火,分丙丁;阳炅炅阴荧荧;居于心,自燃明。
智属水,分壬癸;阳精益,阴浊亏;居于肾,先天培。
信属土,分戊己;阳肥沃,阴贫瘠;居于脾,固根柢。
火炼金,伐阴木;木德盛,火德足;真水源,下而处。
信土立,真智出;旺四方,德载物;五行运,生克悟。
天食气,地食谷;德养神,味养腹;性命圆,春雨沐。
仁为偶,相亲密;同体悲,大愿力;爱天下,佑社稷。
轩辕帝,利万民;从广成,入窈冥;人文祖,天下临。
唐尧者,仁有德;禅虞舜,慈且恻;再让禹,亲有则。
三王时,仁德施;爱万物,刍狗慈;仁无敌,王者治。
桀暴虐,汤修德;十一征,始于葛;诸侯颂,贤士歌。
篇一:《新三字经》全文《新三字经》全文共计236句1416字分13部分清华大学1开篇:春日暖,秋水长,和风吹,百花香。
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
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
倡和谐,民所望,兴道德,国运昌。
2民篇:人之春,在少年,光阴迫,惜时间。
生有涯,知无限,苦攻读,莫偷安。
求学路,曲弯弯,路是弓,人是箭。
头不回,弦不断,志不渝,永向前。
大海阔,踏浪尖,高山险,勇登攀。
守琴心,抱剑胆,温而历,恭而安。
铁可磨,石可穿,攻必克,胜必谦。
3尊师重道:我学子,重师礼,感师恩,为人梯。
燃红烛,化春泥,另心血,育桃李。
授知识,传道义,人才群,功德碑。
学与思,琢与磨,知与行,相交错。
成于勤,毁于惰,荒于嬉,败于奢。
省吾身,思已过,言必行,行必果。
败与胜,非天命,得与失,在互生。
勤奋者,功必成,开创者,业必兴。
贪逸者,手必空,爬行者,难成龙。
图小利,毁名声,贪大财,易丧命。
私欲烈,弊丛生,心怀公,百路通。
4学习:学知识,长本领,崇人文,尚理性。
数理化,天下用,文史哲,世理明。
学先辈,慰英灵,传家宝,要继承。
学女娲,补苍穹。
仿后惽,济苍生。
思夸父,追光明,效愚公,事竟成。
池经典,育华英,出凡俗,入佳境。
学中品,品中升,苦中练,练中精。
石中玉,木中松,云中鹤,人中龙。
5讲礼仪:知荣辱,心礼仪,不知礼,无以立。
遵公德,守纪律,兼相爱,交相利。
见人贤,即思齐,仰高洁,弃粗鄙。
两分法,辨是非,三思行,慎有益。
宠思辱,安思危,福者祸,利思义。
欲利群,先修已,树新风,从我起。
6五常:兴五常,正纲纪,处世训,应牢记。
仁者爱,民年喜,义者刚,民年宜。
礼者雅,民年需,智者明,民年依。
信者诚,民所誉,扬正气,振国威。
明人伦,孝第一,家道昌,门风立,对长辈,忌无礼,凡出言,用敬语。
虐老人,悖情理,天不容,法不依。
父母老,勿嫌弃,若有病,快就医。
勤照料,细护理,寸草心,报春晖。
羊跪乳,乌反哺,父母在,儿孙福。
7真善美:真善美,是三金,人之根,国之魂。
《三字经》全文完整版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曰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稽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儿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子修齐治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是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即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即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伦彼即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筒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即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即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全文(朗读注音注释完整版)三字经全文朗读建议在WiFi网络下播放三字经全文内容及释义rén zhīchū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gǒu bújiào xìng nǎiqiānjiào zhīdàoguì yǐzhuān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xī mèng mǔzé línchǔzǐ bùxuéduàn jīzh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fāngjiāo wǔzǐmíng jùyáng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yǎng bújiào fù zhīguòjiào bùyánshī zhīdu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zǐ bùxuéfēi suǒ yíyòu bùxuélǎo héwéi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小儿三字经全文不同版本的《三字经》篇一《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
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此后成为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童蒙养正教材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字经》的内容上,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
迄今为止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
并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
如明清时期就有《增补三字经》、《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经》等。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
解放后,又对《三字经》进行修订。
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观内容的修订。
如:关于元代历史的“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
”改为“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关于清代历史的“清顺治,据神京。
至十传,宣统逊。
举总统,共和成。
复汉土,民国兴。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改为“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三字经》作为儿童启蒙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缩影,其内容涵盖量非常丰富、全面。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有两本书是一定要读的,那就是《三字经》跟《弟子规》。
《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中国的。
历史,以及人伦的次第与纲常,深入学习,深信每个人都会燃起对华夏先祖的崇敬与承担弘扬文化的责任感。
《三字经》全文如下:篇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