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6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表4-6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作者姓名王德长任职单位郑州十一中学科政治年级高一年级单元标题投资与劳动者研究性学习名称现代中学生的劳动观小组成员高一年级政治组所需时间2课时【学习目标】(或概述)知识与技能:1.知道并认同劳动创造文明的基本观点。
2.认识劳动的价值,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3.知道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
4.知道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劳动光荣,劳动者可敬。
过程和方法:1、学会采用网络下载、查阅各种书籍报刊、调查访问等方式途径收集资料2、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3、制作问卷调查现代中学生的劳动观,4、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5、能写出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2、能从研究学习中加深对劳动观的认识,3、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情境】人始于劳动,拥有正确的劳动观才能创造新世界。
并在研究中得出结论,反思自我。
内容:1.一般学生在家的劳动表现如何?2.学生是如何看待劳动的?3.学生应该承担家庭中的那些劳动?现况如何?方法:1.调查访问,了解学生在家里一般承担哪些家务。
2.从访问中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了解学生对劳动的态度。
3.调查学生进行劳动的方式。
4.从劳动创造人类来了解劳动的作用。
5.对劳动重要性的了解,进一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任务与预期成果】任务:每个专题都会有一份调查报告,每个专题都会制作相应的手抄报,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活动体会,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
通过共同学习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预期成果:所担任班级的学生是高一年级的学生,高一年级的学生在思想上也较为理智和成熟,而且思维活跃,学生对研究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和同学及老师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对问卷调查、采访等活动非常熟悉,对展开本次研究也减轻了一定的难度。
表4-6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作者姓名毛仙球任职单位淳安县实验小学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单元标题壮丽的祖国山河研究性学习名称家乡的千岛湖小组成员本班学生,每四人一小组所需时间一课时【学习目标】(或概述)通过搜集整理家乡的千岛湖的资料,交流感受,领略美丽的家乡风光,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加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情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祖国各地的壮丽山河,我们家乡也是祖国河山的一部分,那同学们知道我们家乡最有名的是什么吗?对了,是我们最感到自豪的千岛湖,让我们来了解了解千岛湖的知识吧,赞美一下美丽的家乡,歌颂壮丽的祖国吧!【任务与预期成果】学生通过采访、上网搜索等方式搜集整理有关家乡的千岛湖的资料,交流感受我们家乡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是美丽神圣的祖国的一分子。
认识家乡的美丽,增强爱家乡的感情,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活动一:课前布置学生从家人和邻居或上网搜索千岛湖的有关知识,准备在课堂上交流(网络搜索可从千岛湖网站和百度百科中搜索)。
活动二:课堂上小组交流各人搜集的千岛湖的资料,互相补充完整。
选择好要展示的知识,准备好必要的图片等辅助资料。
活动三:合作探究,各小组依次展示本小组整理的千岛湖风光图片和历史形成知识知识,合作创作一张赞美家乡千岛湖的手抄报。
活动四:检测同学们对千岛湖知识的了解,出示检测题。
1、1984年,千岛湖第一个景点正式对外开放。
请问是下列哪个景点?(桂花岛)2、千岛湖的夜游项目正逐渐多起来,大大丰富了游客的夜间生活,饱满了游览行程,从而对千岛湖留下了更深、更美的印象。
以下夜间活动中,千岛湖目前尚未完成但正在开发的是?(印象千岛湖)5、请问杭州是哪两朝古都?(五代十国吴越国、南宋)6、方志敏是在哪一年率红军到淳安的?(1935年)7、千岛湖正向着长三角首选、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目标迈进,目前,千岛湖的高档休闲度假设施已相当完备,以下设施中千岛湖目前没有建成的是?(赛马场)8、请问淳安最大的徽派古民居保护群,也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的是下列哪个村?(浪川乡芹川村)9、千岛湖五龙岛是一个由锁岛、鸟岛、真趣园、奇石岛四个岛和鱼乐桥、幸运桥、状元桥三桥连接所构成的景点,这其中状元桥名称的由来是?(为纪念三元宰相商辂、方逢辰和詹睽三位状元而建)10、“千岛湖惊现小黄山”,这个被驴友誉为“小黄山”的山脉是指?(金紫尖)11、2007年第四届千岛湖秀水节的CCTV合作栏目是:(同乐五洲)12、瀛山书院历经几个朝代800多年时间?(4个)13、你知道千岛湖五龙岛是通过几座各具特色的桥相连接的吗?(3个)14、历史上,睦州(今淳安)女子陈硕真起义,高举女性解放旗帜,自称文佳皇帝,比武则天早65年,被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表4-6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作者姓名刘瑞华任职单位上海市三门中学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单元标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研究性学习名称大气压强的测定小组成员初三学生,根据学习特长分组四人/组所需时间1课时【学习目标】(或概述)1、知道大气压强在生活中存在的实例,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和单位。
2、经历探究大气压强值的模拟托里拆利实验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大气压强的学习,激发兴趣,感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情境】通过“纸托杯”、“腹管上升”、“瓶吞鸡蛋”、“马德堡半球”等实验,学生知道了大气不仅像固体、液体一样存在压强,而且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呢?【任务与预期成果】在学习了压强基本概念和液体压强的基础上,分析制定测定大气压强的初步方案;选取物质初步测定大气压强的数值,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改进实验方案,较为准确的测定大气压强的数值,得出托里拆利实验结论。
【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情景引导:学生实验体验----如果将“纸托杯”实验中装满水的杯子缓慢倒扣入水中,观察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杯内水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水没有流出来)⏹分析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时候杯中的水能流出来。
(将更长的杯子灌满水倒插在水槽中,当杯中水的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强时杯中的水会流出来,如果测出此时水产生的压强就是等于大气压强的数值)⏹分组实验:学生团结合作----用逐一增长的试管分别实验。
(按照既定的方案,用不同长度的试管分别灌满水,倒插在水槽中,观察水柱是否下落。
直到实验室提供的最长的1米的试管用上,水柱仍然没有下落)⏹方案反馈:现象交流分析----虽然各组的试管均长短不一,但都直至使用了最长的试管仍没有实现水柱下落的设想。
视频辅助教学----播放用水柱在实验室研究大气压强数值的不足之处,启发学生如何改进方案。
(在认为大气压强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根据Р=ρgh,不能再改变液体的高度,可以改变液体的密度,查密度表,将水换为水银)⏹深入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根据水银的特性,学生观看教师进行实验。
表4-6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的作品中,尝试让不同语言的人通过“图形”语言进行交流,取得的一致性的语言含义。
在网络交流作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的交流形式的今天,在网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翻阅书刊,网络搜集作品图片、资料。
2、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
3、与同学、老师分享,讨论资料。
(1)讲述开展“图形会说话”的意义,开展活动的流程和场地安排情况。
(2)指导学生收集相关图片、资料,教师参与学生的分析、讨论中。
(3)利用多媒体介绍本次活动的特点与流程。
4、准备绘画工具。
时间:1课时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一)提出和选择课题:(1)从网络图形、生活标志、地域、历史的差异形成美术语言研究、线条、延伸意义的图形等5方面内容进行选题。
(2)组织学生讨,确定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向。
明确学习重点帮助学生选题中的各种疑问,探讨所选主题内容是否适合。
(3)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根据任务以图形为表达方式写一篇心情日记。
(二)成立课题组1、根据自己的兴趣,各小组经过讨论选定课题,并对活动项任务进行研究,或选定1-2任务进行研究。
2、根据选题小组分为5组,通过交流、讨论、分享等。
(1)指导学生合理分组,选定小组长和记录员。
(2)制定合作学习评价量规提供给学生。
(3)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工等。
(4)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分组教学。
(5)以学生基本学情为出发点,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创造教学良性循环。
(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填写说明:文档内括号内的文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作者姓名孟庆平学科音乐年级一年级主题单元名称劳动最光荣研究性学习名专题三种玉米称所需时间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生在、在学习、表现《种玉米》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
2、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
【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他们愉快的劳动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用甜美的歌声召唤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任务】1.要有内在的力度,蕴含着力量。
2.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
【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弹律动旋律,学生拍手进入教室。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他们愉快的劳动情景感动了印度尼西亚的一群小朋友,他们用甜美的歌声召唤我们也一起来劳动呢!仔细听,让我们都做哪些劳动?三、聆听歌曲1.听范唱带《种玉米》(教师播放磁带)师: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除草、施肥、撒种、浇水、)2.复听歌曲四、学唱歌曲1、解决难点;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o小声跟着老师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拍手打击节奏2、重听录音范唱,思考:想让玉米有个好收成都要经过哪一些的劳动3、请说说种玉米的基本过程,同时,师出示书中歌词(1) x x x x|x x x |x x| x —校园地里播种上金玉米(2)x x x x|x x x |x x| x —我来锄地你来割茅草(3)x x x x|x x x |x x| x —幼芽娇嫩需要勤浇水第一句由教师示范x. x节奏第二、三句学生观察和第一句的异同处,自学4、教师伴奏,速度可慢一些,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学,遇到的困难说出来,教师面向全体同学指导、纠正。
(如:“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让学生体会“马蹄声”)5、教师评价唱的好和不够好的地方,并纠正唱错的词句五、表演歌曲1、请孩子们出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以及发出短音的打击乐器。
表4-6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作者姓名王新华任职单位山东滨州惠民县第一中学学科高中英语年级高一年级单元标题Europe《欧洲》研究性学习名称专题二:欧洲三首府城市爱丁堡、卡迪夫、巴伦西亚简介Listening + Pronunciation and Everyday English (听说课)小组成员高一、3班、4班全体同学所需时间课下一课时,课上一课时【学习目标】(或概述)概述:本专题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专题,是Listening 与Pronunciation and Everyday English两个栏目的整合,主要通过听说训练了解欧洲三首府城市的地理位置、所说语言,及所属国家的概况。
听力内容是以三位留学生的对话形式呈现,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助于学英语的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从而培养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鉴于学生对欧洲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听力技巧相对薄弱的现状,本研究性活动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 听前研究:为完整的听明白听力内容做一些背景知识的准备2. 听中探究活动:通过听后的评价性练习,分析影响听力的因素、探讨听力技巧,然后根据探讨的听力策略和技巧来获取信息,从而了解文章的大意和重要细节,并利用question tag来获取信息。
3. 听后探究与输出活动:听后继续探究听力策略并通过模拟采访培养学生的听力信息输出能力以及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能力。
总之,英语听力训练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领学生通过研究听力背景、预测听力内容、分析影响听力的因素和合作探究听力技巧,达到听懂文章的内容并通过模拟采访输出信息的能力。
学习目标1.听懂利用六级词汇及句型介绍地理特色和人物背景的语句、段落并获取信息2.在听和说的练习中培养利用question tag获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3.了解对话大意以及苏格兰、威尔士、西班牙城市巴伦西亚的语言、地理位置、以及首府城市的概况,通过对话练习提高国际沟通能力4.熟练介绍某地的位置、文化和经济特色【情境导入】展示欧洲三座城市(爱丁堡、卡迪夫、瓦伦西亚)的地图和标志性建筑,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三个城市所在的国家,然后导入本节课听力话题,欧洲三首府城市简介。
表4-6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作者姓名王艳任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学科中学英语年级九年级单元标题Educational visits游学参观研究性学习名称游学申请How to apply for Educational visits小组成员活动一:按游学国家分组(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活动二:按照兴趣分组(游学申请者、游学申请面试者)所需时间一周半,共5课时【学习目标】(或概述)活动一:1.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基本概况和文化风俗2.比较中外教育的异同,深入理解游学的优点活动二1.了解游学机构的主旨和要求2.模拟游学申请的填表和面试活动,提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能力【情境】通过课文阅读,学生对一些有特色的游学项目有了初步的了解。
哪些机构可以提供游学机会,有什么国家可以去,去那个国家要先做哪些“功课”,申请过程中需要填写什么样的表格,面试过程中回答什么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心中未解的谜,探究兴趣自然就产生了。
【任务与预期成果】今年暑假里,本校将协助一些游学机构为学生提供一些为期2周的游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这些游学机会。
任务一:制作国外游学的指南任务二:填写游学申请的模拟表格任务三:完成游学申请的模拟面试【过程】(过程要体现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环节)活动一:第一课时:Pre-task:热身1.头脑风暴,列举学生的小学学习课目和初中学习课目2.快速阅读,查找到英国学生相应的学习课目,总结文本比较的方法。
While-task:快速阅读1.利用关键词方法,进行英国教育文本的快速阅读训练2.小组活动:利用关键词进行英国教育文本的网络搜索3.展示小组互动成果,并总结提高关键词索引效率的方法Post-task:实践与提高1.进行美国教育文本资源的网络搜索2.小组活动:比较英国美国教育的异同点3.小组交流展示和讨论:如何提高文本对比的有效性第一课时Assignments:1.利用关键词搜索的方法搜找感兴趣的游学国家的教育介绍文本资源并归入电子学习档案(成长记录项目)2.对比已搜集到的文本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病归入电子学习档案(成长记录项目)3.完善个人的主体学习资源网站并归入电子学习档案(资源项目)第二课时:Pre-task:热身1.国外教育文本资源课堂展示2.课堂讨论:资源搜集和整理的有效方法While-task:调查报告展示与修改1.组内展示调查报告,相互给予修改意见2.小组优秀作品展示和评价Post-task:小组成果重组与展示1.主题学习资源网站资料汇总与整理(包括游学申请表填写指南、游学申请面试指南和各国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等多项自创内容、相关网络资源和学习成长记录)2.优秀小组游学指南的成果展示和评价第二课时Assignments:1.修改完善调查报告并归入电子档案(成长记录项目)2.发布小组活动成果和体会到主题学习资源网站上(成长与体会项目)活动二:第一课时:Pre-task:热身1.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条件状语从句的句型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