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气味化学
- 格式:ppt
- 大小:254.50 KB
- 文档页数:15
引言概述:食品化学是研究食品中的化学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风味化学是食品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与食品的味觉相关的物质。
本文将介绍食品化学领域中涉及风味化学的资料,重点探讨食品中的香味物质和味觉物质。
正文内容:一、香味物质1.香味物质的分类香味物质可分为天然香料和人工香料。
天然香料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动物,包括花草植物的挥发油、树脂、香脂等。
人工香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改性天然香料得到的,分为单一香料和复合香料两种。
2.香味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提取和分离香味物质是食品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主要方法包括蒸馏、萃取、萃取剂等。
蒸馏是将含香味物质的食材加热,通过蒸气冷凝得到香味物质。
萃取是使用溶剂从食材中提取香味物质。
3.香味物质的影响因素香味物质的和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氧气、酶等。
了解这些因素对香味物质的影响,可以优化食品的味道和储存条件。
二、味觉物质1.味觉的基本类型人类的味觉可分为五种基本类型:甘、酸、苦、咸和鲜。
每种味觉基本类型都对应着不同的物质,如糖对应甘味,柠檬汁对应酸味等。
2.味觉物质的感知机制味觉物质的感知机制是味蕾中的感受器与味觉物质分子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味觉物质分子与味蕾感受器结合后,会触发信号传递到大脑,产生相应的味觉感受。
3.味觉物质的检测和评价方法味觉物质的检测和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价和仪器分析两种。
感官评价是通过人类感官进行味觉感知,如舌尖试尝法。
仪器分析是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对味觉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三、香味物质和味觉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香味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香味物质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够提升食品的口感和风味。
例如,使用香草精提高面包的香气,使用咖啡因增强咖啡的苦味等。
2.味觉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味觉物质的应用广泛,可以在食品加工中调整食品的口味,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例如,添加甜味剂调节饮料的甜度,添加酸味剂增加果酱的酸味等。
炒菜气味分析报告1. 引言炒菜是中国烹饪中常见的烹饪方式之一,其独特的香味往往令人垂涎三尺。
然而,在厨房炒菜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却不可忽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炒菜气味成为厨房使用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炒菜气味的分析,了解其组成成分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案。
2. 炒菜气味的组成成分分析炒菜气味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其主要成分包括:•油烟成分:炒菜过程中,油脂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气体,主要包括多环芳烃、醛类、酸类等物质;•香气成分:炒菜中的食材在高温下释放的香气成分,主要包括羧酸类、芳香烃类等;•残余物质:炒菜中食材未完全熟化或分解的物质,可能包括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等。
3. 炒菜气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炒菜气味中的成分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呼吸道刺激:油烟中的有害气体如苯、甲醛等对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长期吸入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神经系统影响:某些香气成分如芳香烃类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期暴露可能引起神经功能异常;•有害物质摄入:炒菜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离子等可能通过食物摄入体内,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4. 控制炒菜气味的方法为了减少炒菜气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通风换气:保持厨房空气流通,及时排出产生的有害气体,减少油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有效过滤:安装油烟机和空气净化器等设备,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材料选择:使用新鲜食材,并从可靠渠道购买,减少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调味适量:合理使用调味料,避免过度加入食材,降低香气成分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炒菜技巧:控制火候和翻炒速度,减少油烟的产生。
5. 结论炒菜气味是厨房使用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对炒菜气味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其主要由油烟成分、香气成分和残留物质组成。
这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呼吸道刺激、神经系统影响和有害物质摄入等。
食品色香味化学
食品色香味化学,是指通过研究食物各种物质的安排、变化及其香气、口感、口味、色泽
等性质,使食物的质量和风味有质的飞跃,满足不同群体的口味需求。
食品色香味化学是研究与利用食品物质及其互相转化、作用有关的化学科学,其主要研究
内容包括: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的分析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物质变化、发酵及发酵产物的
研究及食物品质分析等。
食物色泽、香气、口感等特性,是决定人们对食物是否认可的重要因素,包括物质的构成、结构、反应在内,都会影响到食物的口感品质。
例如,传统的茶香的特征主要来源于喝茶过程中,利用茶本身的芳香物质作用而形成的,而茶香在茶叶收获时就已经形成,大致由茶叶各种芳香物质和酸、糖、醇等物质组成。
食品色香味化学研究和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口味需求,在食物的安全及健康
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口感、质量。
同时,在新食品的开发中,更多地灵活利用食
品色香味化学的原理,更有效的改变食物的特性,以及提升食物的品质和口感,撑起我国
食品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更有效的服务于消费者。
食品风味的定义:是口腔中产生的味觉、鼻腔中产生的嗅觉和三叉神经感觉的综合感官印象。
味觉及分类:味觉是由一种口腔中专门负责味觉感受的细胞所产生的综合感觉。
甜,酸。
咸,苦,鲜味,辣味,涩味。
产生味感的途径:首先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中的味觉受体,然后通过一个收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受系统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最后通过大脑的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从而产生味感。
味感的主要受体:味蕾舌上味觉感受分布:舌尖处对甜味比较敏感,舌的中间对咸味比较敏感,舌两边对酸味敏感,舌的后端对苦味较敏感。
嗅感、香气、臭气的概念:嗅觉是挥发性食品成分与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产生令人喜爱感觉的挥发性物质称为香气,产生令人厌恶感觉的挥发性物质称为臭气。
嗅觉的特性:1 是一种比味觉更复杂,更灵敏的感觉现象2 具有易疲劳,个体差异大,受人的身体状况影响等特点嗅觉受体:气味感受器是一种G-蛋白耦合受体。
AB/B/X理论学说:甜味物质分子中有一对B和AH基,当其与甜味受体分子中相应的AH和B基配对结合并在合适位置有一个γ基时就会产生甜味。
呈酸机理:质子H+是酸味剂HA的定位基,负离子A-是助味基,定位基H+在受体的磷脂头部互相发生交换反应,从而引起酸味。
呈苦机理:AH/B/X结构模型也可以解说苦味化合物,A和B之间的距离为0.1~0.15nm,小于甜味化合物的相应间距。
呈鲜机理:有鲜味作用的化合物一般拥有两个相距3~9个碳或其他原子的负电荷基团。
辣味的呈味机理:分子的辣味随非极性钮链的的增长而加剧,以C9左右达到最高峰,然后陡然下降,称为C9最辣规律。
辣味物质分子极性基的极性大小及其位置与辣味的关系很大。
涩味:由于单宁酸导致唾液中的蛋白质和糖蛋白沉淀,从而使唾液蛋白的润滑作用丧失,产生涩感。
脂肪酸为前体合成的典型香气及合成途径:脂肪酸经α-氧化、β-氧化以及脂肪氧和酶氧化产生脂肪族酯、醇、酸、羰基化合物。
苹果中直链酯挥发物的合成途径:亚油酸和亚麻酸经过脂肪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反应产物之间的酯化反应,最终生成具有特殊风味的己烯酯、己烯醛酯、己酯、丁酸酯,丁酯等。
食品中的化学反应
1.烤肉:烤肉时,蛋白质和糖类会发生马拉德反应,产生有味道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让肉的表面变得金黄色和香味十足。
2. 烘焙:在烘焙中,面粉和酵母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从而使面包膨胀。
同时,面粉中的淀粉质也会分解成糖类,使面包变得甜味。
3. 炸食:炸食时,食物表面的水分会被汽化,产生气泡,使食品变得脆口。
同时,油和食物表面的蛋白质和糖类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增加食品的颜色和味道。
4. 发酵:发酵是一种自然的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会分解食品中的糖类和淀粉质,产生酸和气泡。
这种化学反应可以制作出酸奶、面包、啤酒等食品。
5. 腐败:食品腐败是一种不良的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会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质和糖类,产生恶臭的气味和有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避免食品腐败,我们需要注意食品的储存条件和保质期。
总之,食品中的化学反应是复杂而多样的,可以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化学反应,以便更好地选择、烹饪和储存食品。
- 1 -。
食品风味化学分析总结一.名词解释1.RI值:即保留指数,保留指数仅与固定相的性质、柱温有关,与其它实验条件无关。
其准确度和重现性都很好。
它通常以色谱图上位于待测物质两侧的相邻正构烷烃的保留值为基准,用对数内插法求得。
计算公式:RI值计算公式:RI=100×n + 100×(ta-tn) /(tn+1-tn)。
式中:ta为样品a的保留时间;tn为正构烷烃Cn的保留时间(样品a的保留时间落在正构烷烃Cn和Cn+1之间)。
2.FD因子:是初始萃取物中香味化合物的浓度与稀释到GC-O不能再闻到这种香味化合物香气时浓度的比值。
即通过GC-O能检测到气味成分的最高稀释倍数。
3气味化合物:挥发性的,分子量大于10000,只有很小一部分挥发性化合物具有气味活性。
食品中某低浓度下能够被觉察到的挥发性成分,且有很低的气味觉察阈。
4气味觉察阈odor detection threshold某种气味被闻到的最低浓度,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大,受温度和样品基质的影响,大多为ppm甚至ppb级别的。
5只有吸入的空气的5~15%能够达到嗅感细胞;其速度很快(0.1秒);通过口腔和鼻子两种途径进入嗅感细胞。
三.简述题1. (1)GC-O:将气相色谱结合嗅闻仪的GC-O技术是一种从复杂混合物中筛选出香味活性组分非常有效的方法。
即以人的鼻子来嗅闻从气相色谱柱中流出的组分。
AEDA是将香气提取物原液分别在两种不同极性的气相色谱柱(一般在极性的DB-W ax 柱以及非极性的DB-5柱)上进行GC-O分析,找出所测食品的主要香气成分。
然后将香气提取物原液按3n进行系列稀释,稀释9倍,27倍,81倍…,然后将每次稀释的样液进行GC-O分析,直到GC-O不再检测到这种香味物质的存在则停止稀释。
找出所嗅出的每种气味活性化合物对所测食品的香气贡献程度。
(2)在对食品风味分析时,检测到的挥发性化合物并非都是香味活性物,通过GC-O 技术可以确定这些挥发性物质是不是对食品整体香气有贡献的香味活性物。
食品风味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食品风味化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味道的学科,它主要关注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味觉和嗅觉的影响。
在食品工业中,食品风味化学的应用十分广泛,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1、调味品的开发:食品风味化学可以帮助开发新的调味品,如酱油、醋、味精等。
通过对不同原料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确定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特点,从而开发出适合不同口味的调味品。
2、食品添加剂的研发:食品风味化学可以帮助研发新的食品添加剂,如增稠剂、防腐剂、色素等。
通过对不同化学成分的研究,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添加剂,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3、食品品质的控制:食品风味化学可以帮助控制食品的品质,如保持食品的新鲜度、防止腐败等。
通过对食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估:食品风味化学可以帮助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如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
通过对这些化学成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之,食品风味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