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173.50 KB
- 文档页数:35
中医膏方膏方是什么?膏方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依据中医理论经辨证开具处方,然后采用地道药材精心熬制,再加胶类等辅料制成便于服用的膏状制剂,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的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膏方克服了中成药、保健药品千人一方的缺点,实现了个性化制药,避免了汤药煎煮麻烦、服用痛苦等弊端,质地滑润细腻,口感好、服用方便,既可以治未病,立足于改变亚健康人群的状态,又对大病后、慢性病患者具有调补、滋养的功能,对于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具有明显效果。
小小膏方功效多多补虚扶正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服用膏方时间?我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等俗语。
服用膏方最好从冬至起连续服用约50天左右,也就是冬至以后的“一九”到“六九”,或服至立春前结束。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不同的季节人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去适应。
中医认为冬天是闭藏的时候,天气寒冷,万物蜇伏,应该补益肾中精气,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到第二年整个身体就显得比较好。
膏方作为冬令进补的最佳方式,近年来正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
中医体质与膏方养生什么是体质?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禀赋。
通常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体质图)膏方与体质的关系膏方进补不可盲目,应遵循“虚啥补啥,对症用药”的原则。
根据个人的体质不同,最好先到县中医院进行中医体检和评估,通过专业中医师的诊查,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膏方,否则盲目进补不但达不到调理健康的目的,还可能事与愿违!膏方的适应人群以下几类人群服用膏方对身体调理非常好。
中药膏方制剂流程1.中草药准备:根据膏方的药物组成,准备所需的中草药材料。
选择高质量的中草药,进行研磨、洗净等处理,以保证药效的发挥。
2.草药煎煮:将中草药加入适量的清水中,用火煎煮。
根据不同的中草药特点,煎煮的时间和火力掌握得当,可提高药物的活性成分释放。
3.煎煮浓缩:根据需要,将草药煎煮液经过滤去除渣滓,然后加热浓缩。
通过浓缩,可提高药物的浓度,增加膏方的药效。
4.调配添加剂:将浓缩后的草药煎煮液加入适量的添加剂中,如胶乳、甘油等,并在加热条件下充分混合。
添加剂有助于调节膏方的质地、黏稠度和均匀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5.混合均匀:混合添加剂和中草药煎煮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使之均匀混合。
这样可以确保草药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从而提高膏方的疗效。
6.加热加工:将混合均匀的膏方加热加工,使之热融并去除可能的水分和杂质。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草药成分和添加剂来进行调整。
7.灌装包装:将加工好的中药膏方倒入灌装器中,然后进行灌装包装。
灌装器可以是管状或盒状的容器,具体根据产品形态和用途来选择。
9.质检和包装:对制作好的中药膏方进行质检,检查其外观、质地、药效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合格的产品经过包装,并进行包装箱封装。
10.存储和发货:将包装好的中药膏方存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然后进行发货,以便用户购买和使用。
总结起来,中药膏方制剂流程主要包括草药准备、草药煎煮、煎煮浓缩、调配添加剂、混合均匀、加热加工、灌装包装、封膏和贴标、质检和包装、存储和发货等环节。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制作出质量可靠、疗效优良的中药膏方制剂。
药堂珍藏---中华膏方大全名称:辰砂茯神膏拼音:Chén Shā Fú Shén Gāo处方:酸枣仁(净、去壳)、代赭石(烧、醋淬、研)、乳香(炙、别研),各一两;茯神(去木)一两半,朱砂(研飞)半两,麝香(研)一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圆如鸡头大。
性状:此药比他惊药大不同,温平不冷。
功能主治:治小儿急慢惊风,潮涎搐搦,手足抽掣,心膈烦躁,及疗惊啼,睡不宁贴。
常服镇心、安神、定志。
用途用量:每服一圆,用金银薄荷汤研下,更量岁数加减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麦煎散拼音:Mài Jiān Sàn处方:知母、地骨皮(拣净)、赤芍药、甘草(炙)、石膏、葶苈子、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麸炒)、人参、滑石,各半两;麻黄(去根、节)一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夹惊伤寒,吐逆壮热,表里不解,气粗喘急,面赤自汗,或狂言惊叫,或不语无汗,及瘾疹遍身,赤痒往来,潮热时行,麻豆疹子馀毒未尽,浑身浮肿,痰涎咳嗽,或变急慢惊风,手足搐搦,眼目上视,及伤风涎喘头疼,并皆治之。
用途用量:每服一钱,麦子煎汤调下。
如初生孩儿感冒风泠,鼻塞身热,喷嚏多啼、每一字许,并用麦子煎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柴胡散拼音:Chái Hú Sàn处方: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
制法: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乾烦渴。
用途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名称:钓藤膏拼音:Diào Ténɡ Gāo处方:姜黄二钱,没药(别研)、木香、乳香(别研),各四钱。
这十大膏方,必有一款适合你!文丨CWM特贡队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初冬已过,注重养生的杭州人,早就将冬令进补提上了日程,为自己准备进补冬令膏方了。
江浙一带,历来有冬令进补膏方的传统,对杭州人而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街巷中林立的百年老店,更让他们有一股特殊的膏方情节。
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就有对膏方的记载,如马膏,主供外用;可考的内服膏方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所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膏方作为古老配方,通过中医传承下来。
明清时代,膏方的制作方法演化为煎汁、浓缩、加糖蜜或胶类收膏,这时期膏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从药用延伸到膳食调养。
直至近代,我们仍能够从一件“趣事”中,一窥膏方对杭州人的重要意义:解放前夕,时局混乱,货币贬值,此时的杭州人竟将膏方作为硬通货来抵御通货膨胀。
不仅杭州城内的老百姓以购买胡庆余堂的膏方来保值,城外农民也蜂拥而至,人流之大以至于胡庆余堂门口坚固的石围栏被失控的人群挤断。
不同于“万能神药”板蓝根,膏方讲究“一人一方”中医对膏方的要求也非常之高,一般来说开一个膏方,要比看十个普通病人耗费更多的精力。
因为这需要由有经验的中医师通过对服用者详细询问、诊察,将望、闻、问、切合参,综合既往病史和身体现状,辨证确立选材思路,然后再根据不同药材的药性、气味等合理配伍加减,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出高质量的膏方。
杭州制作膏方的地方很多,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胡庆余堂和方回春堂了吧。
它们根据多年来的市场检验,胡庆余堂总结出了十八个经典膏方,方回春堂总结出了八个经典膏方。
相比于一人一方,经典的膏方在选购上更加方便,价格也是比较便宜,安全系数高。
小佬儿特别从胡庆余堂和方回春堂打听到了最广受杭州人民喜爱的十大热门膏方▼女性最爱【美容养颜膏】主料:人参灵芝红花一些经常看起来很憔悴,气色不好,头发比较干枯、毛躁的人可以服用美容养颜膏,有养颜润肤,化瘀祛斑的作用。
膏方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剂型,通常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补虚扶正、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等作用。
以下是一些膏方使用的注意事项:
1. 个体化用药:膏方是一种个体化的中药剂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
因此,在使用膏方之前,应该由中医师进行辩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用药。
2.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膏方中常含有多种中药,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在使用膏方期间,应该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进行调整。
3. 注意饮食:在服用膏方期间,应该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4. 注意保存:膏方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同时,应该注意膏方的保质期,不要使用过期的膏方。
5. 注意使用方法:膏方的使用方法一般为口服,每次服用一小勺,一天两次。
在服用膏方之前,应该将膏方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沉淀。
同时,应该注意服用时间,一般建议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服用。
6. 注意不良反应:在使用膏方期间,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恶心、呕吐等,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并告知医生。
总之,在使用膏方之前,应该了解膏方的使用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膏方制作和传统膏方介绍开膏方的药方往往是很大一张,里面有二三十味药。
膏方最好请富有经验的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开具,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代加工,患者也可以自己在家中熬治。
胡庆余堂煎制膏方的韩师傅介绍煎膏要领步骤一:饮片入冷水浸泡,然后入锅煎煮,若药方中进补药多,煎煮时间较长。
同时,把荤膏(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放入黄酒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步骤二:根据个人体质,可在药汁中加入适量冰糖、饴糖、蜂蜜,糖尿病患者可加入木糖醇。
煎煮浓缩药汁,沉淀。
离火待用。
步骤三:熬糖膏。
把蜂蜜或饴糖放入火上浓缩,待糖变稠。
步骤四:把浓缩药汁与糖膏混合,可加入适当盐炒核桃、芝麻调味,一并放入不锈钢锅或沙锅中用文火煎熬,不停搅拌,熬至黏稠状。
步骤五:离火,自然冷却。
用搪瓷罐、瓷罐、沙锅陈放。
若用沙锅存放,沙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
名中医为你开出“名膏方”国家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专家王会仍主治:亚健康、术后、病后体虚未复西党参(研末)250g、黄芪250g、白术120g、茯苓120g、甘草50g、熟地150g、全当归120g、川芎60g、白芍120g、桂枝60g、淮山药150g、陈萸肉120g、枸杞子120g、灵芝150g、陈皮60g、五味子60g、制黄精200g、玉竹120g、麦冬120g、巴戟肉120g、丹皮90g、杜仲120g、补骨脂120g、生米仁300g、龙眼肉60g、胡桃肉(研末)60g、阿胶250g、鹿角胶250g、黄酒250ml、冰糖25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省级名中医,儿科专家俞景茂主治:小儿哮喘太子参150g、天冬120g、熟地30g、炙冬花90g、黄芪120g、补骨脂90g、丹参90g、椒目45g、炙甘草50g、红枣150g、冰糖160g、阿胶120g、黄酒100ml、川贝粉30g。
(视个人情况调整剂量)此方为小儿固本克喘膏,可预防哮喘反复发作,有良好的抗哮喘复发作用。
妇科专家傅萍主治:子宫肌瘤气虚血滞、疾湿内停,结而成症,月经量偏多,宜扶正运脾攻湿消症。
膏方该怎么服用效果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3年第11期一般的膏滋可在饭前服,如果患者脾胃功能较弱,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以起到固护脾胃的作用;治疗肠道疾病的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养心安神的在睡前服效果最好。
※膏方该怎么吃?服用时每天早晨一匙(20ml左右)、开水溶化,空腹服用,也可直接含服。
有时为了加强疗效,也可早晚各服用一次。
※怎么服用效果好?膏方,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制剂。
那么,膏方怎么服用效果好?通常来说,膏方有三种服用方法:调服,把黄酒或水加入黏稠难化的膏方中,用碗或其他容器隔水炖热,调匀后服用;冲服,用白开水调开量好的药膏,搅拌均匀后服用;把药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这个方法最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
服用时,专家还教给大家一些进补“膏”招:1、每次用汤匙取1匙,约合10~15毫升,一日两次,早晚服用。
初次服用者用量可减半,服用几天后感觉良好,再逐步加到正常剂量。
2、服用膏方期间要忌辛辣,不要暴饮暴食;近期饮食过于肥甘厚腻,可先停服,避免积食上火;感冒期间和月经期应停服;如果出现胃口变差、腹胀腹泻,甚至鼻出血等,可用量减半或延长服用间隔等;患急性病期间禁服膏方。
3、一般的膏滋可在饭前服,如果患者脾胃功能较弱,最好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以起到固护脾胃的作用;治疗肠道疾病的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养心安神的在睡前服效果最好。
4、膏方多滋腻,影响消化功能,肠胃功能虚弱的儿童慎服。
5、服膏方还需忌口:服含有人参的补气膏方时,应忌食萝卜,服用含首乌的膏方时,忌服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类膏方时,不要喝茶。
※膏方每天什么时候吃效果好?专家表示:先开始早上取半条羹膏方放入小碗内,蒸热烊化后空腹吃下,碗内再倒入约2~3调羹白开水,把碗内残余的膏方调洗一下再喝下去,吃完后半小时之内,不能吃任何东西,一天吃一次;吃了没有什么不舒服,到了冬至开始,可以增加一次,在每天晚上临睡前1个小时吃半调羹,吃法同上,吃完后半小时之内,也不能吃任何东西(除了白开水),一天吃二次,吃了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到了“三九”“四九”,可以从吃半调羹增加到1调羹(浅浅的1调羹,不能太满,)一天吃二次;如果吃了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一直吃到没有为止;如果你的膏方到了开春还没有吃完,你每天吃的剂量要减少,每次半调羹,一天吃二次,或每次半调羹,一天吃一次,总之,以吃下去舒服为准,自己调控。
揭秘历史上著名的十则古代膏方(含制作方法)膏方简称膏,也称为膏滋药,是中医传统八大剂型之一。
“膏取其润,丹取其灵,丸取其缓,散取其急,煎取其下达,饮取其中和,汤取其味,以涤荡邪气,渍取其气,以留连病所”,临床常常作为补益身体、制衡阴阳气血的手段。
大师秦伯未尝谓:“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即是说膏方虽以补益为多,但不单单用于滋补,施用得当,同样可以有效治疗疾患。
在此择历代妇科膏方十则,浅作评议。
1滑胎丹参膏组成:丹参半斤,川芎3两,当归3两,蜀椒5合(有热者,以大麻仁5合代)。
功效:养胎,令滑易产。
用法用量:每日取如枣许,纳酒中服之。
制备方法:上咀,以清酒溲湿,停1宿以成,煎猪膏4升,微火煎,膏色赤如血,膏成,新布绞去滓。
用药禁忌:不可逆服,至临月,乃可服。
此方出自《千金方》,为医圣孙思邈所著,唐代内服膏方发展尚不成熟,收膏多用猪膏、醇酒一类,少用白蜜,此方即用猪膏。
收膏虽陋,但组方用药丝毫不逊后世。
此方以破宿生新之丹参为主药,芎、归为辅,用滑胎易产之专方佛手散之川芎、当归。
而寒用川椒,热用麻仁,尽得中医辨证论治之精髓,猪膏、醇酒则取其滑泽滋益。
2大补二天膏组成:熟地黄、牡丹皮、山茱萸、黄芪、白术、枣仁、云苓、泽泻、山药、远志肉、当归、白芍、茯神、龙眼肉。
功效:滋补阴血,补脾和胃。
主治:室女天癸已至,复止不来。
用法用量:内服。
作煎亦可。
此方出自《陈素庵妇科补解》。
原书成于宋代,补解完善于明,而刊行于近现代。
陈氏在妇科方面尤其重视脾胃,此方典型体现其思想。
稚女先后二天俱不足,任脉虽通,冲脉未盛,气血不能充满,因此天癸来而复止。
方用山茱萸、熟地、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以补肾水,用六味丸之意;黄芪、当归、白芍、白术、茯神、远志、枣仁、龙眼肉以补脾土,乃归脾汤。
先后二天得以滋养,气血充足,则月事自来。
《丹台玉案》亦载有一首治疗室女经闭的膏方,名为大黄膏子,单用大黄一味,以醋1碗熬膏服用,治疗经脉不通之经闭。
中医膏方中医疾病膏方大全中医膏方中医疾病膏方大全1.青春期月经失调膏方案例:女,14岁,学生。
患者禀赋不足,肾气不充。
初潮至今,经事不调,量多先期,甚至崩漏。
体质虚弱,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继发贫血。
脉细且软,舌淡苔薄。
病久正虚,值此封藏冬令之际,拟益气养血,调摄肝肾。
此冀经调体健,以膏代煎,缓缓图治。
配方:生晒参30克(另煎待收膏时入)西洋参50克(另煎待收膏时入)潞党参120克生黄芪90克全当归90克细生地90克大熟地90克杭白芍60克枸杞子90克桑椹子90克菟丝子90克女贞子90克旱莲草120克仙鹤草50克茜草根90克芡实90克莲须90克川杜仲120克桑寄生120克炒川断120克巴戟肉90克肉苁蓉90克炒谷麦芽(各)60克生甘草60克地骨皮60克粉丹皮60克制香附60克青陈皮(各)60克胡麻仁60克藕节炭60克陈阿胶250克龟板胶100克湘莲90克胡桃肉120克白蜜150克文冰500克陈酒400ml 龙眼肉60克提醒:本膏中参芪补气,虚人为宜;旱莲草、仙鹤草、茜草根、藕节炭凉血止血;桑寄生、杜仲、川断等补肝肾强筋骨;桑椹子、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等平补肝肾,用之不腻;诸药配制成膏,补而不腻。
2.小产膏方案例:女,28岁,婚后二度流产,气血耗伤,经脉失养,关节酸楚冷痛,小腹胀痛,经事稍前,量多挟块,带下粘稠色黄。
脉沉细,舌偏红,苔薄腻。
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经脉失养。
时值冬令,治以养肝肾、调气血、疏经脉。
膏以代煎,冀来年体健痛除,胎孕乃成。
配方:生晒参100克西洋参50克党丹参各120克生熟地各120克全当归120克赤白芍各90克抚川芎60克川杜仲120克炒川断120克桑枝寄生各120克伸筋草150克川桂枝60克金狗脊120克炙川乌40克炙草乌40克鸡血藤150克络石藤150克广地龙120克秦艽120克大红藤150克炒薏仁120克炒谷麦芽各60克佛手60克青陈皮各60克苍白术各60克枸杞子90克炙甘草60克陈阿胶250克鹿角胶100克胡桃肉150克黑芝麻150克小红枣60克冰糖500克湘莲120克陈酒400克蜂蜜250克提醒:本膏中重用生晒参,大补元气而不滞,气旺而祛瘀;党参、沙参合用气阴两补;丹参、生地、当归、赤白芍养血之药同用,使其血旺而气行;川芎、川杜仲、桑寄生、狗脊、川断行气,补肝肾强筋骨;川桂枝、炙川乌、炙草乌温经通络;鸡血藤、络石藤、广地龙、秦艽、大红藤搜风通络,使外来之邪无可归避,邪去正安;炒薏仁、炒谷麦芽、苍白术调理脾胃,安后天之本;佛手、青陈皮理气调经。
中医调理膏方大全核心提示:一勺膏方的药效相当于一袋汤药.膏方在调理方面有三个特点,高效、缓补、持续。
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调理为最佳。
1.益气活血膏方【适应症】畏寒自汗,易于感冒,倦怠无力,精神萎顿,头昏耳鸣,心悸气短,疼痛固定不移,瘕瘕肿块,肌肤甲错,唇舌暗紫,或见瘀点、瘀斑、血缕,或有肢体痿废不用,脉沉涩无力。
【配方】生黄芪250克,党参200克,赤芍药150克,白芍药150克,川芎90克,当归120克,桃仁90克,红花90克,白术120克,青皮90克,陈皮90克,柴胡90克,生蒲黄(包煎)90克,黄精100克,丹参120克,升麻90克,炙甘草60克,广地龙90克,五灵脂90克,檀香45克,砂仁(后人)30克,茯苓100克,香附90克,山药250克,防风100克,神曲100克,山楂90克,牛膝120克,生地黄120克,枳壳100克,麦门冬120克,牡丹皮100克,延胡索100克,泽兰叶100克,乌药90克。
【制备】将以上药物放人清水中浸泡一昼夜,然后用快火连煎三汁,用细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再以文火慢慢煎煮浓缩。
另用鳖甲胶200克,以黄酒400毫升浸泡烊化,冰糖或蔗糖500克,连同50克参三七粉,趁热一同冲入药中收膏,待冷却以后便可服用。
【分析】本方为气虚血瘀的病证而设,因为气为血帅,气能行血,气的生化不足或气的消耗过多,导致气虚证。
另外气与血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虚直接影响着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气的推动无力,血行迟缓不畅而成瘀。
所以方中一组药物用生黄芪、党参、白术、黄精、茯苓、山药、炙甘草等益气扶正,推动血液运行;另一组以赤芍药、白芍药、川芎、桃仁、红花、丹参、广地龙、山楂、牡丹皮、泽兰叶、参三七粉等活血化瘀;更用生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等化瘀止痛。
以上益气、活血、化瘀三者为本方的主要治疗思想。
同时配合应用鳖甲胶软坚消积;当归、生地黄、麦门冬补血养阴;青皮、陈皮、柴胡、檀香、枳壳、乌药等行气理气;以升麻升发清阳;防风与黄芪、白术共同益卫固表;砂仁、香附、神曲健脾助运。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II)膏方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膏方的术语和定义、处方、制备和使用的指导原则、药材选配、生产条件、制作方法、质量分级与检测以及服用膏方应注意的问题等。
本《规范》适用于有关部门对于膏方养生服务行业的管理,指导膏方处方专业人员合理开具处方,规范膏方制作加工机构的规模化生产,以及指导个人正确服用膏方等。
个人自行加工膏方的,也可以此作为参照。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2.1 膏方Oral Paste“膏方”是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所服用的中药膏剂,又称“膏滋”。
这类口服膏剂是由资深的中医药学专业人员,根据服用者的体质状况,遵循中医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思想,选择单味药或多味药合理配伍组方,经过严格的特定工艺加工而成,主要用于滋补强身、抗衰延年、防病调理。
2.2 荤膏 Meat Paste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加入有动物胶(如阿胶、龟板胶等)或动物药(如胎盘、鹿鞭等),称为“荤膏”。
2.3 素膏 Vegetarian Paste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加入动物胶(如阿胶、龟板胶等)或动物药(如胎盘、鹿鞭等),称为“素膏”。
2.4 蜜膏 Sugary Paste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加入有糖类(如蜂蜜、冰糖、白糖、红糖、饴糖等),称为“蜜膏”。
2.5 清膏 Sugarless Paste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加入糖类(如蜂蜜、冰糖、白糖、红糖、饴糖等),称为“清膏”。
2.6 饮片 Ordinary Herbs指膏方处方中的常规药物,是膏方药材组成的主体部分。
2.7 细料 Valued Herbs是膏方处方中较为贵重药物的统称,是体现补益虚损的重要部分。
2.8 药胶 Medical Gelatin是常规膏方中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的统称,有补益虚损,助于膏滋固定成形的作用。
2.9 熬糖 Process Sugar in Advance是糖类在用于膏方制作前的预加工方法。
中药制作膏方药步骤详解中药制作膏方药步骤详解我很高兴为您撰写关于中药制作膏方药的文章。
中药膏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形式,具有方便使用、易于吸收和携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中药制作膏方药的步骤,并分享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1.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中药制作膏方药的第一步是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这包括中药材、辅料、容器、火源等。
中药材应根据膏方药的具体配方进行选择,辅料如蜂蜜、麦芽糖等可用于增加膏剂的粘稠度和稳定性。
容器应选择干净、无异味的玻璃瓶或陶瓷罐,并加盖密封以防空气和湿气的侵入。
火源可以选择电磁炉、燃气炉等。
2. 材料研磨处理将准备好的中药材进行研磨处理,以增加材料的表面积,有利于药物成分的提取。
研磨可以使用传统的研钵和研杵,也可以使用电动研磨机等工具。
3. 提取药物成分提取药物成分是中药制作膏方药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水煎法、蒸馏法、浸泡法、浸润法等方法进行。
具体的选择和操作方法应根据膏方药的配方和药材属性而定。
4. 过滤提取液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和悬浮物,以获得较为纯净的液体药物成分。
过滤可以使用纱布、滤纸等材料进行。
5. 浓缩提取液将过滤后的提取液进行浓缩,以去除其中的多余水分,增加药物成分的浓度。
浓缩可以使用低温浓缩、真空浓缩、薄膜浓缩等方法进行。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药物成分的损失。
6. 添加辅料和调味在浓缩后的提取液中根据需要添加辅料和调味品,以改善膏剂的口感和药性。
常用的辅料有蜂蜜、麦芽糖、植物油等,调味品可根据个人口味和膏方药的属性进行选择。
7. 搅拌混合将添加了辅料和调味品的提取液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其中的药物成分均匀分布,并保持膏剂的稳定性。
搅拌可以使用搅拌器、勺子等工具进行。
8. 装瓶贮存将搅拌好的膏剂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瓶或陶瓷罐中,并加盖密封。
密封的容器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成分不受空气和湿气的影响,延长膏剂的保质期。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滋养肝肾膏方【适应证】精神萎软,形体消瘦,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健忘,心烦,手足心发热,夜寐不安,盗汗,潮热,颧红升火,口干,干咳,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女子月经不调,经水量少,经色红,周期短,质稠,舌质红而干,舌苔薄白或少苔,甚或舌质中有裂纹,舌体萎缩,脉象沉细带弦或数。
【选用药物】熟地黄300克,怀山药300克,吴茱萸250克,枸杞子200克,炙龟版250克,炙鳖甲250克,麦门冬200克,菟丝子200克,牛膝200克,杜仲200克,沙参200克,女贞子200克,旱莲草200克,川石斛200克,何首乌200克,白芍药200克,五味子120克,酸枣仁150克,当归200克,桑椹子200克,骨碎补200克,狗脊200克,紫河车120克,金樱子200克,芡实200克,陈皮200克,佛手片150克,合欢花90克,桃仁200克,桂圆肉200克,茯苓200克,夜交藤200克,甘菊花120克,泽泻200克,知母200克,黄柏200克,灵磁石400克,石菖蒲200克。
【制备】将以上药物用清水浸泡一昼夜,其中灵磁石一味为矿物类药物,应先煎30分钟左右,然后将其他药物放入同煎,以快火连煎三汁后,用细纱布过滤,去渣取汁,再放到文火上慢慢煎煮浓缩。
另外用阿胶300毫升,浸于500毫升黄酒中烊化以备用,用冰糖或蔗糖400克,趁热一同冲入药汁之中收膏,待冷却后便可服用。
【分析】本方所适应的症状,属于肝肾之阴精亏虚的类型。
人体内的精与血是同出一源的,因此,在肝肾阴精亏虚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到体内的阴血,用药组方时在考虑到肝肾之精亏虚,又兼顾到阴血,以加强全方的效果。
分析具体的组方原则,全部药物可分成下面几个方面:一组为针对肝肾阴亏而设,以滋养阴精为主的药物,如熟地黄、怀山药、吴茱萸、枸杞子、龟版、鳖甲、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桑椹子等,这一组药物,具有较强的滋补肝肾之阴的作用,相互配伍后效果更佳,因肝肾之阴为全身阴液之根本,及时补益肝肾阴精,是本方的重要环节;另外,考虑肝肾之阴一亏,必然影响到全身其他各脏腑器官的阴液,见到全身阴精俱亏的症状,因而设立了对其他脏器具有补养阴液作用的药物,如麦门冬、石斛、沙参等,起到标本同治,双管齐下的作用;一组为补精血的药物,如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子、桂圆肉、当归等,主要协同补肝肾药物,以提高疗效;一组为补阳药物,其用意取决于“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的道理,如杜仲、狗脊、骨碎补等;一组为对症而下的药物,如见到腰膝酸软用牛膝、狗脊、骨碎补;见到遗精滑精用金樱子、芡实;见到心烦,手足心发热用知母、黄柏;见到夜寐不安用酸枣仁、夜交藤、合欢花;见有眼花耳聋用甘菊花、枸杞子、灵磁石、石菖蒲;见月经不调用桃仁、当归、阿胶;此外,全方中还设立了一组药性比较轻灵,具有理气作用,走而不守以防止滋阴药物过于黏腻作用的药物,如陈皮、佛手片、合欢花、茯苓、泽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