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单子叶植物根 一般具初生构造,从外而内:表皮、皮层 (凯氏带常明显)、维管束辐射型,无形成层,韧皮部与木质 部相间排列,通常有髓。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
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的特征
1)表层为木栓组织,少数为表皮; 2)一般初生皮层不存在,为次生皮层,韧皮部发达;形成层
层环多明显。 3)木质部有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 4)根大多无髓,少数有明显的髓部,如龙胆、乌头等。
色泽的变化与药材的质量有关。某些药材由于品种不同、加工 条件的变化、贮藏时间的不同或杀虫不当等,就会改变其色泽。
药材的颜色一般为复合色调,描述时以后一种颜色为主,前一 种颜色为辅。如小茴香呈黄绿色,即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辅。如果 所描述的药材具有2种不同的颜色,一般将常见的颜色写在前面。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
共已发行了9个版本:1953年版、 1963年版、 1977年版、 1985年版、 1990年版、 1995年版、 2000年版、 2005年版、2010年版。
基本内容:
1.药材及其制品标准 /名称、来源、性状、鉴别、 检查、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 主治、用法与用量、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等。
为中药品种的确定和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 依据;
在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用药的安全性及新 药源的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
《中国药典》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英文简称是Chinese Pharmacopoeia, 英文缩写是Ch.P.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11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法也叫直观 鉴定法,是用感官来鉴定中药性状是否与规定的 标准或对照品相符合的一种方法。药材性状包括: 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 气、味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