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的配制与接种培养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33
培养基的配制:由粉针车间按大豆胰蛋白胨每30g加1L纯化水的比例配制培养基(每批分装应>3000瓶,每瓶灌装5ml,每批至少配制18L-19L培养基)。
培养基:乳糖=5ml:1g 在百级下用规格为50ml的无菌针管分装8.2.1调整分装机步数,使分装装量为1.0g,分装于灭菌后的管制瓶中。
8.2.2在无菌分装室百级层流罩下,把准备好的无菌培养基用无菌注射器(规格为5ml)分装到各管制瓶中,每瓶分装5ml,然后加塞,轧盖。
8.2.3阴性对照:在模拟分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支装有培养基的管制瓶与试验样品同条件培养一起培养,作为阴性对照。
8.2.4阳性对照:在模拟分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支分装有培养基的管制瓶,其中5支接种浓度<100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液,另5支接种浓度<100cfu/ml 的白色念珠菌液,作为阳性对照。
培养基的配制:由粉针车间按大豆胰蛋白胨每30g加1L纯化水的比例配制培养基(每批分装应>3000瓶,每瓶灌装5ml,每批至少配制18L-19L培养基)。
培养基:乳糖=5ml:1g 在百级下用规格为50ml的无菌针管分装8.2.1调整分装机步数,使分装装量为1.0g,分装于灭菌后的管制瓶中。
8.2.2在无菌分装室百级层流罩下,把准备好的无菌培养基用无菌注射器(规格为5ml)分装到各管制瓶中,每瓶分装5ml,然后加塞,轧盖。
8.2.3阴性对照:在模拟分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支装有培养基的管制瓶与试验样品同条件培养一起培养,作为阴性对照。
8.2.4阳性对照:在模拟分装过程的前、中、后段,随机抽取10支分装有培养基的管制瓶,其中5支接种浓度<100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液,另5支接种浓度<100cfu/ml 的白色念珠菌液,作为阳性对照。
培养基的配制:由粉针车间按大豆胰蛋白胨每30g加1L纯化水的比例配制培养基(每批分装应>3000瓶,每瓶灌装5ml,每批至少配制18L-19L培养基)。
大肠杆菌培养引言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它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实验室模型生物,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大肠杆菌的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种方法、培养条件的控制等。
培养基配制大肠杆菌培养基的配制是培养大肠杆菌的重要前提,不同的菌株和研究目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培养基。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培养基配方:Luria-Bertani(LB)培养基LB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大肠杆菌培养基之一,它是一种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适用于一般的大肠杆菌培养。
配方:•水:800 ml•Bacto-tryptone:10 g•Yeast extract:5 g•NaCl:10 g•琼脂:15 g将上述成分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溶解,最后将pH调节至7.0 ± 0.2。
M9盐基培养基M9盐基培养基是一种缺乏有机碳源和氮源的无营养培养基,适用于研究大肠杆菌的生理特性或用于表达外源蛋白。
配方:•水:700 ml•Na2HPO4:12.8 g•KH2PO4:3 g•NH4Cl:1 g•NaCl:0.5 g•CaCl2:0.1 g•MgSO4:0.2 g•葡萄糖:2 g•琼脂:15 g将上述成分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热至溶解,最后将pH调节至7.0 ± 0.2。
接种方法大肠杆菌的接种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无菌接种环和无菌注射器接种法。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接种方法:无菌接种环接种法步骤:1.用火焰将无菌接种环烧红,冷却至适宜温度。
2.打开培养基瓶盖,用无菌接种环蘸取待接种的大肠杆菌菌株。
3.快速将无菌接种环插入含有培养基的琼脂平板(或试管)中,并迅速转动接种环1-2圈,使菌体均匀分布在琼脂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表面。
4.关闭琼脂平板(或试管)盖子,使琼脂凝固后,将琼脂平板(或试管)置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
无菌注射器接种法步骤:1.用火焰将无菌注射器的针头烧红,冷却至适宜温度。
微生物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可以根据其成分的类型来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1.琼脂培养基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含有琼脂作为凝胶剂的液体培养基。
其配制方法如下:1)称取所需的琼脂粉量,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并充分搅拌溶解。
2)将溶解好的琼脂液装入培养瓶中,用胶栓封口,与蒸馏水瓶一同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通常是121℃,压力为1.05kg/cm²,蒸汽灭菌时间不低于20分钟。
3)取出蒸汽灭菌后的琼脂液,冷却至温度不会杀死微生物,快速倒入培养皿中。
4)待琼脂凝固成凝胶后,可以用于菌株接种。
2.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是由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溶液,可以用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增殖。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如下:1)称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矿质盐等,分别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
2)将搅拌棒或磁力搅拌器放入培养瓶中,加热至微生物能够生长的温度。
3)将配制好的营养液煮沸2-3分钟,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同时带入一些空气中的微生物。
4)冷却至微生物能够生长的温度,迅速校准pH值。
5)将培养液分装入无菌试管或瓶中,用胶帽封口。
6)将分装好的培养液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通常是121℃,压力为1.05kg/cm²,蒸汽灭菌时间不低于20分钟。
7)取出蒸汽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可以用于菌株接种。
3.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是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琼脂来使其凝固。
配制方法如下:1)首先按照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制备好液体培养基。
2)在液体培养基凝固之前,将琼脂粉加入培养基中并均匀搅拌溶解。
3)将溶解好的琼脂培养基充分混合,并倒入无菌培养皿中。
4)待琼脂凝固成凝胶后,可以用于菌株接种。
这里只列举了常见的琼脂、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际上在微生物研究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培养基,如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和不同用途的专用培养基等。
每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和目的进行调整和改进。
培养基的配制实验报告说到培养基的配制,哎呀,这可是个有趣又重要的过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喜欢搞生物的小伙伴们。
想象一下,你的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营养液的香气,真是让人感到兴奋。
培养基就像是小细胞们的豪华餐厅,给它们提供了成长所需的一切。
你说,这多重要啊!配制培养基就像做饭,有时候得讲究些“火候”,要让这些小家伙们吃得舒舒服服,才能茁壮成长。
好吧,我们得准备好一切材料。
无论是琼脂、氨基酸,还是各种微量元素,都要准备齐全。
这个过程啊,别小看,搞不好就像挑剔的客人,要求特别高。
如果你遗漏了某种成分,那可就麻烦了。
就像做菜,盐放少了,味道就不好。
我们得把这些成分一一称量,准确得让人心惊肉跳。
有时候觉得自己简直像个化学天才,手里拿着天平,心里默念:“这次一定要完美!”接下来就是混合了,哇,那个感觉,真是像在调制一杯美味的鸡尾酒。
把琼脂粉倒入水中,搅拌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飞溅到四周。
这个过程可不能急,得慢慢来,像是在呵护你的宝宝。
水和琼脂混合后,你会发现,它们渐渐融合成了一种神奇的液体,仿佛在对你眨眼。
然后加热!注意了,要让它们彻底溶解,不然等会儿冷却了,就成了一块块“石头”,那就真得哭了。
我们得加点“调味品”,比如说,营养盐。
这个时候,别小看这些微量元素哦,它们就像是料理中的香料,让整个培养基的“味道”更加丰富。
加的过程就像是在给你的作品增添光彩,心里想着:“今天的配方一定要让小细胞们满意!”搅拌均匀之后,闻一闻,嗯,感觉就是不一样,简直想把它喝下去。
一切都准备好之后,我们得进行灭菌,这可是个关键步骤。
把混合好的培养基放进高压锅里,那一刻,你简直能感受到自己是个顶尖科学家。
高温高压的环境就像是给细胞们制造了一个“温室”,确保它们能在最干净的环境下成长。
过了几分钟,听着高压锅“嘭嘭”的声音,心里满是期待,想知道它们会变得多么茁壮。
等到冷却了,终于可以倒入培养皿,嘿嘿,那种感觉简直太棒了,像是在给小细胞们铺床。
大肠杆菌培养一、菌种冻存液的制备含有足量细菌的液体培养基离心后在沉淀中加入等量40%甘油,-80o C冻存。
二、培养基制备LB培养基配方(胰化蛋白胨(Trypton):10 g/L;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5 g/L;NaCl:10 g/L;pH 7.4)液体培养基胰化蛋白胨 10.0g酵母粉 5.0g氯化钠 10.0g水 1000mlpH 7.4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再加入1.5%-2.0%的琼脂三、平板的制备1)称取胰化蛋白胨10.0g,酵母粉5.0g,NaCl 10.0g,加入800mL二次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用1mol/L的NaOH调pH至7.4左右,定容至1L,调pH 7.4(若溶液pH大于7.4,用1mol/L HCl回调)。
2)分装在锥形瓶中,每瓶量不宜太多,没过瓶底一指左右。
如需固体培养基在分装后的液体培养基内加入约2%的琼脂(150mL液体培养基加入2.5g琼脂)。
3)在锥形瓶口依次覆盖带滤纸通气小孔的塑料膜和硬质纸,用皮筋捆好。
所有锥形瓶如上述操作。
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
4)高压蒸汽灭菌锅121 oC灭菌15min。
5)灭菌后的培养基取出置电热鼓风干燥器内60oC烘干,待锥形瓶的封口纸干燥后取出。
液体培养基可直接保存或使用,此时加有琼脂的培养基不会凝固,可在预先紫外杀菌30min以上的无菌操作台上,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内,每个培养皿培养基约10-15mL(直径90mm),在培养皿中厚度大约4mm左右。
将平皿叠放在无菌操作台上,放置10min左右,待琼脂基本凝固可涂平板。
6)若平板不直接使用,灭菌后将培养基在锥形瓶中保存,待需制备平板时,微波炉中火加热约3min,使琼脂熔化,室温冷却20min至不烫手可制备平板。
四、接种大肠杆菌1)取实验室储备的大肠杆菌BL21冻存液,管口用酒精灯灼烧,打开离心管。
2)接种方法一:用灭菌枪头蘸取冻存液在平板边缘上划横条,每三道为一组,旋转平皿一圈,最后中间划之字;接种方法二:用移液枪吸取100uL溶液于平板上,用酒精灯灭菌厚的涂抹棒划十字,涂布平板。
培养基的制备与细菌的接种的实验报告篇一:细菌的分离纯化和接种实验环工综合实验细菌的分离纯化和接种实验实验报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篇二:微生物实验报告细菌微生物实验报告题目年级专业实验者学号小组成员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 2021级临床医学八年制1.了解细菌生长的基本营养条件,熟悉培养基的类型,学习并掌握培养基的原则与方法。
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方法。
3.了解并比较细菌在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特征。
4.学习并掌握空气及人体细菌检测学方法。
5.掌握细菌涂片标本的制备以及革兰染色法,熟悉不同类型细菌的基本形态。
6.掌握糖发酵实验、抗菌素敏感性实验和血浆凝固酶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7.从脓汁和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和检测出病原体。
二、实验器材1.培养基的制备:干粉培养基、天平、蒸馏水、称量皿、药勺、锥形瓶、量筒、电炉、试管、洗耳球、试管筐、移液管、棉塞、牛皮纸、橡皮筋、手套、石棉网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琼脂培养基、酒精、碘酒3.细菌的分离培养:脓汁标本、粪便标本、伊红美蓝平板、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4.细菌的纯培养: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斜面培养基5.细菌的形态学检测:斜面培养物、营养肉汤、生理盐水、镜油瓶、拭镜纸、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革兰染色试剂、液体培养基6.细菌的生化试验: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接种针、酒精灯、打火机、中性笔、菌液、营养琼脂平板、接种环、药物纸片(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玻片、兔血浆、生理盐水7.细菌的血清学试验:玻片、福氏志贺菌诊断血清、生理盐水、接种环、酒精灯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称量琼脂粉→蒸馏水→加热溶化→分装→集中放在试管筐里→罩上硫酸纸、牛皮纸→ 用橡皮筋扎好→放入讲台边的灭菌桶或灭菌筐内→送到高压蒸汽灭菌室(洗刷室)→灭菌2.空气与人体体表细菌学检查2.1空气的细菌学检查每组1个营养琼脂平板,选择实验楼女厕所→将平板盖打开,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边→平板暴露于空气中15分钟→平板倒扣盖上→作标记→37℃温箱培养24小时→观察结果。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引言:细菌培养是微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技术,而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则是细菌培养的基础。
本实验旨在探究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灭菌技术对细菌培养的影响,为后续的微生物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是细菌生长和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其配制需要考虑细菌的营养需求和生长环境。
本实验选取了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进行配制。
1. 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基础成分和营养物质的添加。
首先,按照配方中的要求称取所需的基础成分,如蛋白胨、肉汤等。
然后,将基础成分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至沸腾,搅拌均匀。
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再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最后,用蒸馏水将溶液稀释至所需的体积,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
2.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固体培养基的配制相对复杂,需要考虑到培养基的凝固和固化。
首先,按照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将基础成分和营养物质溶解在蒸馏水中。
然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搅拌均匀。
接着,将溶液倒入试管或培养皿中,待溶液冷却至40-50℃时,添加适量的琼脂或琼脂糖,充分搅拌均匀。
最后,将试管或培养皿密封,放置于室温下,待培养基凝固后,进行灭菌处理。
二、灭菌实验灭菌是为了避免培养基受到外界细菌污染,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高温灭菌、滤过灭菌和化学灭菌。
1. 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最常见的灭菌方法之一,通过加热培养基使其中的细菌被杀灭。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中,盖上瓶盖,放入高压锅或高温灭菌器中。
加热至121℃,保持15-20分钟,使培养基充分灭菌。
待培养基冷却后,即可进行细菌接种。
2. 滤过灭菌滤过灭菌是一种物理灭菌方法,通过滤器将培养基中的细菌过滤掉。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滤器中,选择合适的孔径和材质的滤膜。
然后,将滤器连接到真空泵或压力泵上,启动泵进行过滤。
待培养基完全通过滤器后,即可得到无菌的培养基。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培养基制作实训,使学生掌握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等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和科学思维。
二、实训内容1. 培养基的配制(1)原料的选择与称量:根据培养基配方,选择合适的原料,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
(2)混合溶解: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烧杯或其他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溶解,不断搅拌。
(3)调整pH值: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培养基的pH值,用NaOH或HCl溶液调节至所需范围。
(4)加指示剂:对某些培养基,按要求加入一定量的指示剂。
2. 培养基的灭菌(1)高压蒸汽灭菌: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或三角瓶内,塞好棉塞,用牛皮纸包扎好,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21-126℃灭菌30分钟。
(2)干热灭菌:将培养基放入干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3. 培养基的接种与培养(1)接种:用无菌接种环或接种针,将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
(2)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根据菌株生长条件进行培养。
三、实训结果与分析1. 培养基的配制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包括原料的选择、称量、混合溶解、调整pH值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无菌操作,确保了培养基的质量。
2. 培养基的灭菌在灭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两种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杀灭培养基中的细菌、芽胞等微生物。
干热灭菌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培养基。
3. 培养基的接种与培养在接种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无菌操作,防止了污染。
在培养过程中,根据菌株的生长条件,我们成功培养出了所需的微生物。
四、实训体会与收获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培养等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规范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以及如何调整培养基的配方。
3.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无菌操作,防止了污染,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培养基配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培养基的灭菌技术,确保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3. 学习不同类型培养基的配制,了解其在微生物培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混合物。
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等。
本实验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为例,介绍培养基的配制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蒸馏水、pH试纸等。
2. 微生物接种工具:接种环、接种针等。
仪器:1. 电子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三角瓶、高压蒸汽灭菌锅、无菌操作台等。
四、实验步骤1. 称量:按照配方比例,准确称取牛肉膏3.0g、蛋白胨10.0g、NaCl 5.0g,放入烧杯中。
2. 溶解: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物质充分溶解。
3. 调整pH值:使用pH试纸检测溶液pH值,若pH值不在6.5-7.5之间,需用1mol/L的NaOH或HCl溶液进行调整。
4. 定容:将溶液转移到100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
5. 灭菌:将定容后的培养基倒入三角瓶中,用封口膜密封,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21℃灭菌20分钟。
6. 冷却:灭菌后,将培养基取出,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
7. 倒平板:将冷却至室温的培养基倒入平板模具中,均匀铺展,待凝固后,即可用于微生物培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配制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无杂菌污染。
2. 通过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验证了培养基的适宜性。
六、实验总结1. 培养基的配制是微生物实验的基础,掌握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对于微生物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2. 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3. 本实验成功配制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后续的微生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1. 在称量固体物质时,要准确称取,避免误差。
2. 在溶解固体物质时,要充分搅拌,确保溶解均匀。
培养基的配制及使用记录一、引言在微生物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基的配制及使用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步骤之一、正确的培养基配制可以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记录,以及注意事项和实验结果的记录。
二、培养基的配制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
常见的培养基有肉汤培养基、浓缩肉汤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等。
2.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取所需的物质,如蛋白胨、葡萄糖、酵母粉等。
3.将物质加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直至溶解完全。
4.调整pH值。
使用pH计将溶液的pH值调整到所需范围内,通常为6.8-7.25.配制完毕的培养基通过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灭菌,保持高温高压一段时间。
6.灭菌后的培养基应待其冷却到室温后使用或储存,避免细菌的再度污染。
三、培养基的使用记录1.填写培养基使用记录表。
记录培养基的配制日期、配制者、培养基批号等信息。
2.记录每次使用的培养基的用量。
可通过称重器或容量杯进行测量,确保使用的培养基量能满足实验需要。
3.记录每次使用的细菌菌种名称和数量。
用标准测量容器或移液器进行测量和记录。
4.注意培养基的贮存条件。
培养基应存放在阴凉、干燥、无菌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暴晒。
四、注意事项1.在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2.注意培养基的保存时间,过期的培养基会导致细菌的生长受阻。
3.培养基使用完后应及时清洗容器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的残留和传播。
4.注意培养基的pH值和温度控制,过高或过低的pH值和温度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五、实验结果的记录1.记录每次实验的细菌生长情况,包括菌落形态、菌液浑浊程度以及生长速度等。
2.对于培养基配制不当或实验操作失误导致的异常结果,要仔细记录并分析原因,以便调整实验方法和改进配制过程。
六、结论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记录是微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步骤之一,正确的配制和使用可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基配方1 斜面菌种保存培养基1。
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称取200g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000ml煮沸0.5h,纱布过滤,滤液补足1000ml,再加15g葡萄糖和15—20g琼脂,充分溶解后趁热纱布过滤,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 1.2麦芽汁琼脂培养基麦芽汁的制备:干麦芽首先进行粉碎(不能太粗,也不必太细。
太粗影响糖化效率,过细影响过滤速度),按麦芽重量的3~4倍加水,搅拌均匀后,37℃左右浸泡1小时,然后缓缓加温至55~63℃(在升温过程中应不断搅拌使温度均匀),保温4~6小时(用0.02摩尔/升碘液测定为黄色至无色时),糖化结束。
在糖化过程中,应每小时搅拌一次.取过滤后的清液,加1.8%琼脂,分装试管,每试管约5—10ml (视试管大小而定),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贮存备用.2基菌落总数检测2。
1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将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加入蒸馏水1000ml中,煮沸溶解后,调pH,然后在121℃下灭菌15min,取出,稍微冷却后,带热倒入培养皿中。
3志贺氏菌检测3.1 GN增菌液成分:胰蛋白胨:20g,葡萄糖:1g,甘露醇:2g,柠檬酸钠:5g,去氧胆酸钠0。
5g,磷酸二氢钾4g,磷酸氢二钾1。
5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
pH7.0制法:将上述物品加入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煮沸,调pH为7.0,分装,在115℃高压灭菌15min。
3。
2 HE琼脂成分:胨:12g,牛肉膏3g,乳糖12g,蔗糖12g,水杨素2g,胆碱20g,氯化钠5g,琼脂18~20g,蒸馏水1000ml0,0。
4%溴麝香草酚蓝溶液16ml,Andrade指示剂20ml.,甲液20ml,乙液20ml。
pH7.5制法:将上述前七种成分加入400ml蒸馏水中作为基础液,将琼脂加入到6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甲液乙液到基础液中,调pH,再加入指示剂,并与琼脂液合并,待冷却至50~55℃,倾注浇平板.注1:此培养基不能高温灭菌。
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1.准备培养基成分:-碳源:葡萄糖、果糖或琼脂等。
-氮源:氨基酸、蛋白胨或硝酸盐等。
-矿物质源:磷酸盐、硫酸盐或硫酸镁等。
-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或生物素等。
2.配制培养基溶液:将固体培养基所需的成分逐一称量,并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
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
3.调节pH值: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溶液的pH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通常,微生物培养的pH范围在6.5-7.5之间较为常见。
4.煮沸和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溶液倒入适当的容器中,如培养皿或试管。
接下来,将容器加盖,并使用自动压力灭菌锅进行煮沸处理。
5.添加琼脂:煮沸后的培养基溶液可添加琼脂作为凝固剂,以将其转变为固态。
通常,将琼脂加入培养基溶液时保持温度在50-60°C之间,并充分搅拌以确保均匀分散。
6.培养基保存:完成配制后,将固体培养基培养器皿密封好,并在室温下保存。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7.使用固体培养基:可以在固体培养基上直接接种微生物或细胞。
接种时,使用无菌的技术并避免对培养基表面造成污染。
稍微倾斜培养器皿,使培养基均匀覆盖。
需要注意的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细菌、真菌或其他外源微生物的污染。
在配制固体培养基之前,所有容器、仪器和试剂都必须经过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处理。
如果配制过程中发现任何异常如颜色变化、异味或异物,应立即停止使用。
同时,配制和接种过程中要确保使用洁净的技术和正确的操作步骤,以保证培养基的高质量和微生物或细胞的生长成功。
总结起来,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包括准备培养基成分、配制培养基溶液、调节pH值、煮沸和灭菌、添加琼脂、培养基保存和使用固体培养基。
这些步骤能够在无菌条件下制备高质量的固体培养基,并为微生物或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技术⼀、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技术培养基是将微⽣物⽣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法配制⽽成的⽤于培养微⽣物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种类很多,不同的微⽣物所需培养基不同。
就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按培养基特殊⽤途可分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按培养基制成后的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1.5 %-2.0 %琼脂作凝固剂; 半固体培养基则加⼊0.5 %-0.8 %的琼脂。
⼀般培养基除含有⼤量⽔分外, 还含有碳素、氮素、⽆机盐类和维⽣素等。
此外, 由于徽⽣物⽣长繁殖必须在最适的酸碱度范围内, 才能表现出最⼤的⽣命活⼒, 因此应根据不同种类的徽⽣物. 将培养基调节到⼀定的pH值范围。
培养基配制后还必须进⾏灭菌, 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所有微⽣物, 包括营养体、孢⼦和芽孢。
灭菌的⽅法很多,可分为物理⽅法与化学⽅法两⼤类。
物理⽅法包括湿热灭菌、⼲热灭菌、紫外线灭菌、过滤除菌等; 化学⽅法主要是利⽤化学药品对接种室空间、⽤具和其它物体表⾯进⾏灭菌与消毒。
消毒⼀般是指消灭有害微⽣物的营养体和病原菌。
(⼀) 培养基的配制⽅法⼀般培养基的配制⽅法如下 (各种天然培养基的配制⽅法略有不同):l. 按照配⽅的组分及⽤量先分别称量并配成液体;2. 根据要求调到⼀定的酸碱度(pH值);3. 若要制成固体则加⼊2%琼脂并加热融化;4. 根据需要的数量分装⼊试管或三⾓瓶中, 加上棉塞或盖上纱布;5. 包扎好灭菌后备⽤。
配制斜⾯培养基的⼀般操作步骤为:称量→溶解→调pH值→加琼脂→过滤→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摆斜⾯→⽆菌检查。
(图9-7)(⼆) 培养基及常⽤器⽫的灭菌培养微⽣物常⽤的玻璃器具主要有试管、三⾓瓶、培养⽫、吸管等, 在使⽤前必须先进⾏灭菌, 使容器中不含任何杂菌;培养微⽣物⽤的营养基质(培养基), 在接⼊纯种前也必须先⾏灭菌, 使培养基呈⽆菌状态。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实验报告引言: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步骤。
培养基是供养菌落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而灭菌则是为了杀灭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以及灭菌的效果,并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
一、培养基的配制1. 培养基的种类在微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两种。
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菌落计数、分离纯种菌落以及观察微生物生长形态等实验,而液体培养基则适用于大规模培养、生物化学分析等实验。
2. 培养基的配方培养基的配方根据不同微生物的需求而定,常见的培养基配方包括营养物、水和琼脂。
营养物可以是有机物如蛋白胨、肉汤,也可以是无机盐如硝酸钠、磷酸氢二钾等。
水的选择要注意纯净度,最好使用经过蒸馏或纯化的水。
琼脂是一种提供凝胶状基质的物质,常用于制备固体培养基。
3. 培养基的制备步骤(1)称取所需的营养物和琼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适量的水中。
(2)将容器密封,并在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以杀灭培养基中的有害微生物。
(3)取出灭菌后的培养基,待其冷却至适宜生长温度后,即可使用。
二、灭菌实验1. 灭菌的重要性灭菌是为了消除培养基中的有害微生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培养基未经灭菌处理,其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与待测微生物相互干扰,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2. 灭菌方法(1)高温高压灭菌:将培养基密封于容器中,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高温高压处理。
高温高压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2)化学灭菌:使用化学消毒剂如酒精、过氧化氢等进行灭菌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耐热菌种,但需要注意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避免对待测微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3. 灭菌效果的验证为了验证灭菌效果,可以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分别接种于无菌平板上,并进行培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