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大专课程设置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为了培养适应当前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我校制定了2024级五年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等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旅游学原理、旅游地理、旅游社会学、旅游经济学等,帮助学生建立对旅游行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旅游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运营管理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旅游企业管理、饭店管理、景区管理等,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4.实践教学:开设实习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掌握实践技能。
二、实践教学:1.实习岗位选择:学校与众多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选择。
2.实习岗位指导:为学生安排专业导师,提供实习指导与辅导,确保实习收获。
3.实践项目参与:学生可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学生能力培养:1.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践技能培养:通过举办旅游活动、调研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专业知识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和专业课程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四、毕业要求:1.专业技能: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
2.团队合作能力:毕业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3.创新能力:毕业生应具备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通过以上培养方案,2024级五年制旅游管理人才将全面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我,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
愿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旅游事业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潜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五年制大专)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性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全专业学生在入学一年级、二年级两学年的公共必修课。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它属于国家教委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中的第一层次,它为后续信息技术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行动领域和项目导向”的理念,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按照实际工作中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要求,设计教学任务和项目内容,注重实际案例在教学中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工学结合”的理念结合现代社会工作单位实际工作岗位中计算机的一些实际应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项目为导向设计大量的应用实例。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真实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教师分析任务需求,提出“解决方案”,然后教师详细讲解“任务实现”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完成后进行“效果展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的理念从学校、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办公”的实际工作出发,针对培养目标选取了六个项目,按照“学习情境----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办法----操作过程-----效果展示”的过程,带领学生逐步完成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全面训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以学习情境为基础,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数学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思维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1. 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整合教学内容本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注意跨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内容的特点,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
课程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三大模块。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修模块的内容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是最基本的,在应用中应是最广泛的。
限选、任选模块的内容,应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避免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
2. 关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必要调整与更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数学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发挥数学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
五年制高职生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初探一、背景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专业成为当今社会急需的人才之一。
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电工电子专业人才,我校开设了五年制高职电工电子专业。
本文旨在探讨五年制高职生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
二、课程设置五年制高职生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在基础课程中,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在专业课程中,主要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等课程;在实践课程中,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电工电子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电工电子领域的专业技能。
三、教学模式五年制高职生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大班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等形式;现代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在线教学、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形式。
通过这些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而系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五年制高职生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践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研究性教学法等。
在讲授法中,教师可以结合实例进行生动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在实践教学法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电路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讨论教学法中,教师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在研究性教学法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专业课题的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内容五年制高职生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器件、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等。
这些教学内容既包括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包括专业技能的培养,既包括理论的讲解,又包括实践的操作。
通过这些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电工电子领域的发展需求。
五年制护理大专课程设置1. 引言护理专业是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学科,它致力于培养具备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为了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大专院校开始设置五年制护理大专课程,以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2. 课程设置目标五年制护理大专课程的设置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护理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将能够独立进行护理工作,具备护理评估、护理干预和护理管理等能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3. 课程设置内容五年制护理大专课程的设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护理基础理论包括护理学基本理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理论,学生将掌握护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将来的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护理技术与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和高级护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掌握各种护理技术和技能,如体温测量、输液、换药、护理评估等,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3 临床实习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医疗机构进行实习,学生将亲身参与实际护理工作,学习与患者沟通、协助医生诊疗、独立完成护理任务等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4 专业选修课程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五年制护理大专课程还设置了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如心理护理、老年护理、儿童护理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4. 课程设置特色五年制护理大专课程的设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4.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
4.2 个性化选修课程设置提供了一定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和综合化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职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岗位技能能力,因此高职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一定要服从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建筑行业的日渐规范,适应工程建设市场需要的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体魄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大学专科水平的,面向生产第一线应用型、技术型的专门人才。
围绕这一目标,很多高职院校大同小异,在设置该专业课程的时候采取“三段式”的教学程式,但是从培养效果和用人单位对于已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来看,与培养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笔者结合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工作心得和调查研究,对于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作出如下探索。
一、现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存在的缺陷和不足1.现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培养程序安排学用不结合,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是按照学科体系组织教学,一至三年级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四年级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五年级专业课程的学习,即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程式。
按照这种程式教学存在学用不结合的问题,如学生学习文化课不知今后用在哪里;专业基础课也面向很多专业设置,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导致学用不结合的现象;专业课程学习存在系统性不够,技术实训投入不够,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现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单一,不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率很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出入,课程设置存在过多重复的问题,过分偏向于工程预算的编制,过多的安排土建、装饰、安装、市政等预算课程,使得培养对象过分的集中于相关专业的施工企业,限制了一部分同学进入咨询、开发、评估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3.现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实践环节投入不足,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很多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环节仅仅局限于预算的编制,对于组织、管理、施工等实训投入不够,使得学生在预算编制后实训的时候理论知识不够踏实、系统性不强。
1、学时要求
五年制专科专业全学程总学时应控制在3000-3500学时。
(含平时学科教学组织的见习及校外实习,不含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群等)。
2、课程设置
(1)公共课
公共基础课11门:经济政治、哲学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体育、语文、英语、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基础课5门(限教育类专业开设):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汉字书写训练(三笔字)
专业课总门数应控制在20—25门,其中应明确8门专业主干课。
其中必须开设:专业核心技能:36学时,实践课,(2)专业课
考查。
专业导论:18学时,每学期3学时,考查。
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主讲。
(3)其他课程与三年制各专业相同。
本专业开设有秘书学、公共关系学、档案管理学、现代礼仪、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基础与应用等8门主干课,10门专业必修课和6门自学课程,课时量饱满,课程设置合理。
五年制大专风力发电课程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基础•电路基础•风力发电概论第二学期•高等数学(续)•大学物理(续)•电子技术基础•材料力学与结构分析•风力资源评估与测量技术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风能利用技术与设备(上)•风能利用技术实训(上)第二学期•理论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续)•控制工程基础(续)•风能利用技术与设备(下)•风能利用技术实训(下)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发电机原理与应用•输配电工程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光伏发电技术与设备(上)•光伏发电技术实训(上)第二学期•发电机原理与应用(续)•输配电工程基础(续)•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续)•光伏发电技术与设备(下)•光伏发电技术实训(下)第四学年第一学期•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新能源经济与政策•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调度•风力发电工程实践(上)第二学期•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续)•新能源经济与政策(续)•电力系统自动化与调度(续)•风力发电工程实践(下)第五学年第一学期•风力发电项目管理•风力发电装备检修与运维•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创新设计•毕业设计(上)第二学期•风力发电装备检修与运维(续)•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创新设计(续)•毕业设计(下)以上是一个五年制大专风力发电课程表的安排。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风力发电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他们未来从事风力发电相关工作提供扎实的知识基础。
在第一学年,学生将学习基础的数学、物理和工程制图等课程,以及风力发电的概论和资源评估与测量技术。
这些课程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学年将进一步深入研究风能利用技术与设备,并进行相关实训。
同时,还将继续学习机械设计、控制工程等专业知识。
在第三学年,学生将开始接触光伏发电技术与设备,并进行相应的实训。
此外,他们还将学习发电机原理与应用、输配电工程等相关课程。
在第四学年,学生将深入研究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新能源经济与政策等内容,并进行风力发电工程实践。
五年制大专风力发电课程表
五年制大专风力发电专业的课程表可能包括以下科目:
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基础等。
这些课程为
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电机技术、电气控制与PLC
应用、电力系统基础、工程制图与CAD、公差测量与配合、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等。
这些课程提供了风电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专业核心课程:风力发电安全生产及防护、风电场规划与设
计、风力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风力发电系统控制技术、风电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继电保护技术、风电场运行与维护等。
这些课程专注于风力发电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实践课程: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
这些实践课程旨在提
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课程设置可能会因学校和专业方向而有所不同。
---------------------------------------------------------------最新资料推荐------------------------------------------------------
五年制大专课程设置
附件 2、九江职大学前教育专业五年制大专课程设置(前二年)教学平台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考查安排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按学年及学期分配考试考查理
论学时实践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一16 二 18 三 18 四
18 1 基础教育平台 1-1 政治 1/2 3/4 140 140 2 2 2 2 1-2 语文 1/2/3/4 140 140 4 4 4 4 1-3 数学 1/2/3/4 140 140 2 2
2 2 1-4 英语 1/2/3/4 140 140 4 4 4 4 1-5 历史 1 2 68 68 2 2 1-6 地理
3
4 72 72 2 2 1-7 化学 2 1 68 68 2 2 1-8 生
物 4 3 72 72 2 2 体育 1/2/3/4 140 140 2 2 2 2 小计 700 280 980 18 18 18 18 2 专业方向平教学台 2-1 乐理视唱/
声乐 1/2/3/4 140 140 1 1 2 2 2-9 钢琴/伴奏 1/2/3/4 140 140 2 2 2 2 2-10 舞蹈/舞蹈创编 1/2/3/4 140 140 2 2 2 2 2-11 美
术/手工 1/2/3/4 140 140 2 2 2 2 2-12 普通话 1/2 68 68 1 1 2-13 习字 1/2 34 34 1 1 小计 662 662 9 9 8 8 各项
数据统计学时数统计周学时统计 700 9421642 27 27 26 26 课
程门数 13 13 11 11 考试门数 5 5 4 4 考查门数 8 8 7 7 附
件 1、九江职大学前教育专业三年制大专课程设置教学平台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考试与考查教学学时分配课程总学
时按学年及按学期分配考试考查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五16 六 18 七 18 八 18 九 18 十 0
1 / 3
1 基础教育平台 1-1 概论/基础/形势 1/2/3/4 140 140 2
2 2 2 1-2 大学英语 1/2 68 68 2 2 1-
3 计算机基础 1/2
68 68 2 2 1-4 体育 1/2 68 68 2 2 1-5 大学语文 2 68
68 2 2 1-6 教师口语 5 36 36 2 1-7 乐理视唱/声乐
1/2/3/4 140 140 2 2 2 2 1-8 钢琴/伴奏 1/2/3/4 140 140 2
2 2 2 1-9 舞蹈/舞蹈创编 1/2/3/4 140 140 2 2 2 2 1-10 美
术/手工 1/2/3/4 140 140 2 2 2 2 小计 276 732 1008 18 18
10 10 2 2 专业方向平教学台 2-1 学前心理学 1/2 68
68 2 2 2-2 学前卫生学 1 2 2-3 学前教育学 3/4
72 72 2 2 2-4 幼儿园管理 5 36 36 2 2-5 幼儿营养
保健 5 36 36 2 2-6 幼儿活动设计 3 36 36 2 2-7
幼儿教育史 5 36 36 2 2-8 幼教五大领域 3/4/5 216 216 2 4 4 2 2-9 学前教育研究 5 36 36 2 2-10 中外幼
教动态★ 5 36 36 1 2-11 幼教政策法规★ 5 18 18
1 2-1
2 幼儿园课改 5 18 18 2 2-1
3 儿童文学 3
4 72 72
2 2 小计★为任选课程 676 676 4 4 8 8 14
3 专业选修平
台 3-1 社交礼仪 36 36 2 3-2 玩教具制作 36 36 2 3-3 国学修养 36 36 2 3-4 幼儿环境布置 36 36 2 3-5 幼儿家庭教育 36 36 2 小计 72 108 180 4
4 2 各项数据统计学时数统计周学时统计 1168 840 200822 22 22 2020 课程门数 11 11 12 1211 考试门数 3 3 3 1 4 考
查门数 8 8 9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