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脂质化学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8
第⼆章 脂质脂质是⼀类低溶于⽔⾼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物有机分⼦,其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物。
定义:脂肪酸根据饱和程度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双键越多,越不饱和。
理化性质烃链越长,溶解度越低。
双键越多(越不饱和),熔点越低。
⼀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 指⼈体不能合成,必须由膳食提供的对⼈体功能必不可少的脂肪酸,有3种:亚油酸亚麻酸,花⽣四烯酸。
亚油酸 18 : 2 两个不饱和双键亚麻酸 18 : 3 三个不饱和双键花⽣四烯酸 20 : 4 四个不饱和双键。
某些天然存在的脂肪酸1、饱和脂肪酸 碳原⼦数目 双键数目棕榈酸(软脂酸) 16 0硬脂酸 18 02、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 16C油酸 18C三酰甘油(T G )—⼀种特殊的脂质1、化学性质A、⽔解与皂化三酰甘油能在酸、碱或脂酶的作用下,⽔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皂化作用(saponification)油脂的碱⽔解作用称皂化作用。
△△△皂化值(价)(saponification v alue or num b er):皂化1g 油脂所需的KO H mg数称为皂化值。
中和1mol T G (三酰甘油)需要3 mol KO HT G平均M r =3—n KO H56—M r KO H M r —分⼦量皂化值用来判断三酰甘油(T G )平均相对分⼦质量,表示油脂中脂肪酸分⼦量的⼤小(即脂肪酸C原⼦多少), 皂化值越⾼,脂肪酸分⼦量越小,亲⽔性较强,易失去油脂的特性;皂化值越低,分⼦量越⼤或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油脂接近固体 。
B、氢化和卤化氢化:将液态的植物油转变为固态的脂,例如⼈造黄油。
卤化:吸收卤数的量反映不饱和键的多少。
碘值(iodine v alue): 100g 油脂卤化时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用来表示油脂的不饱和程度。
C、⼄酰化⼄酰值(价)(acetylation num b er):指中和从1g ⼄酸化产物中释放的⼄酸所需要的KO H mg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