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27.88 KB
- 文档页数:2
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一、本文概述翻译,作为语言交流的桥梁,在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英汉翻译,作为其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分支之一,其技巧与方法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词性转换是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其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现象,分析其必要性、常见类型及其在英语汉语言特点下的应用,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简要介绍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必要性,阐述为何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进行词性转换,以及这种转换对于提高翻译质量的重要性。
本文将详细分析英汉翻译中常见的词性转换类型,包括名词与动词之间的转换、形容词与副词之间的转换等,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本文将探讨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策略,结合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点,分析如何在实际翻译中灵活运用词性转换技巧,以实现译文的准确、流畅和地道。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技巧,提高翻译实践中的应变能力和翻译质量,推动英汉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词性转换的基本概念词性转换,即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另一词类,而不改变其原意,是英汉翻译中一种常见的翻译技巧。
这种技巧的运用,旨在使译文更加地道、流畅,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存在差异,因此,翻译时常常需要进行词性转换。
例如,英语中的动词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换为名词、形容词或副词;同样,汉语中的名词在英语中也可能需要转换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这种转换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基于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翻译原则的遵循。
词性转换的翻译技巧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完全转换,即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完全转换为目标语言中的另一词类;二是部分转换,即源语言中的某一词类在转换为目标语言时,仍然保留部分原词类的特性。
浅谈英译汉中的英汉词性的转换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在英译汉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翻译。
一方面,汉语词大部分是一词一类,而英语常用词有许多都是一词多类,有的甚至多达五类。
另一方面,汉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多,一般无须转换词类;而英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转换词类。
翻译时,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可以把一些英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如英文的名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动词、副词以及形容词;英文的动词可以转为汉语的名词及副词等。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
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些句子可以逐词翻译,有些句子则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不能以“挖个坑填个萝卜”方法来逐词对译。
翻译时原文的有些词在译文中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汉语译文通顺自然,即翻译时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可以在忠实原意的前提下将原文中有些词的词性转换为汉语的其他词性。
现将英语中的四类主要词性和汉语词性之间的转换介绍如下:一、英语名词的转换(一)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英语和汉语比较起来,汉语中动词用的比较多一些,在英语句中只用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句中可以几个动词连用,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把英语的名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这主要有下列两种情况:作为习语主体的名词往往可以转化为动词。
如:to have a rest中的rest,make no mention of中的mention,pay attention to中的attention,又如take care of中的care这几个词都是短语中的中心词,这些词虽然是名词,但几个短语表达的都是一种动作,再者,rest,mention和care本身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此这样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的动词。
因此这几个英语短语中的名词可以翻译成汉语动词休息、提及、注意和照顾。
浅析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由于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必须改变英语原文中某些词语的词类才能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
本文对主要的词类转换方式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语言;英汉翻译;词类转换A Brief Study of Convers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Abstract】Owing to the syntac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t is impossible to keep the original word class of the English words and convey their meanings precisely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herefore, a word belonging to a word class has to be converted to another word class in order to produce a readable and coherent sentence. In this paper, the major forms of convers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Key words】Language;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Conversion0引言翻译,是用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相同意思的一种语言活动[1]。
作为一种语言活动,翻译涉及不同的语言与文化,其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风格等忠实地重新表现出来。
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的转化策略分析
在英语翻译中,词性的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技巧,它可以通过改变词的词性来表达不同
的意思或者将句子翻译得更加准确。
一、名词转动词
将名词转化为动词可以使句子更加动态和有力,表达行为和动作。
例句:The sun shines brightly.(太阳明媚地照耀着。
)
分析:将名词“sun”转化为动词“shine”,使句子表达得更加活跃和生动。
二、名词转形容词
将名词转化为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起到形容和限定的作用。
例句:A cat-like smile appeared on her face.(她脸上浮现出猫一样的微笑。
)
分析:将名词“cat”转化为形容词“cat-like”,修饰名词“smile”,使句子更加
形象和生动。
三、名词转副词
将名词转化为副词可以修饰动词,表示方式、程度或者时间。
例句:He spoke softly.(他轻声地说。
)
分析:将名词“soft”转化为副词“softly”,修饰动词“speak”,表示说话的方式。
例句:The swim was refreshing.(游泳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
分析:将动词“swim”转化为名词“swim”,通过加上冠词“the”表示特定的动作,并将其形容为令人耳目一新的状态。
总的来说,词性的转化是英语翻译中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改变词的词性,可以使句
子更加具体、清晰和生动,从而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进行词性转化时,需要根据具
体的语境和需要进行选择,并且要注意转化后的词是否符合语法规则和上下文的逻辑关
系。
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技巧和策略。
通过深入讨论和实例分析,帮助读者学会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准确转换单词的词性,以保持语义的连贯和准确。
词性转换的定义和意义理解词性转换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解释词性转换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名词和形容词的转换名词转换为形容词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形容词转换为名词的常用策略和实例动词和名词的转换动词转换为名词的常见规则和实践名词转换为动词的常用方式和示例副词和形容词的转换副词转换为形容词的技巧和策略形容词转换为副词的常见方法和实例例句分析与实践提供一些实际例句进行分析和转换实践深入探讨例句中词性转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总结与扩展对本文档中所涉及的词性转换技巧进行总结和回顾提供更多补充资料和延伸阅读资源请注意,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简洁明了的指导,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并独立进行决策。
导言请注意,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简洁明了的指导,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并独立进行决策。
导言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是一本重要的翻译技巧手册,它涉及到了词性转换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词性转换指的是将一个词的词性从一种转换为另一种,以达到更恰当地表达原文含义的目的。
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是一本重要的翻译技巧手册,它涉及到了词性转换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词性转换指的是将一个词的词性从一种转换为另一种,以达到更恰当地表达原文含义的目的。
词性转换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可以帮助翻译者解决一些句子难以准确翻译的问题,提高翻译质量和可读性。
无论在文学作品、商务文件还是学术论文等领域,词性转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和技巧,旨在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掌握词性转换的方法。
我们鼓励翻译者发挥自己的优势,并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无论是英汉互译还是汉译英,词性转换都是一个关键技巧。
通过研究和掌握《英汉翻译技巧词性转换》,您将能够更好地处理词性转换的问题,提升翻译水平。
2342018年52期总第440期ENGLISH ON CAMPUS浅谈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转换策略文/张烨炜 牟雅韬容词翻译为汉语是如果在句子做表语要转换为动词词性。
例如“afraid,sorry”等词汇,“ He is very sorry for his behavior.”翻译为汉语是“他十分抱歉他的行为”,其中的story为形容词,意思为对不起,在这句话的中翻译为抱歉。
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通常名词与形容词、借此会进行经常转换,再转换时,应当充分重视英汉语言间的差异,词性转换应当结合语言特征与有效进行。
分析英语和汉语,我们能够看出汉语的动词使用频率明显高于英语。
英语语句中通常只有一个谓语动词,汉语语句中却能找到许多动词,所以在英语名词翻译中也应当重视汉语的对应动词。
例如pay attention to和to have a rest中的attention与test,虽然属于名词,但是在英语短剧中却表达的是动作。
也有部分短语,例如take measures的measures词汇在短语中当作动词使用,在具体的情况也可以翻译为名词,例如动词主要翻译为休息和照顾、注意。
2.名词转为形容词。
英汉翻译中,将由形容词转换的名词词翻译为形容词也极为常见。
例如:“ In everyone’s life, learning is essential.”翻译汉语的意思是“学习在每个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
”这句话如果将“essential”翻译为必需品,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为了迎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必须进行词性转换。
3.英语副词的转化。
英语语言结构中部分副词表示时间地点与方式,用于修饰动词。
但是副词如果表示程度,就修饰形容词。
如果英语句子由副词引导不同的英语语句中,词性也就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准确翻译出副词词性,必须结合英语句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翻译。
4.动词转为名词。
英语语句中动词也可以是名词,英汉翻译过程中如果难以找到相对应的动词,也可以翻译成名词。
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的转化策略分析
在进行英语翻译时,词性的转化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将从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副词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在这些词性转化时可能采用的策略。
名词的转化策略:
1. 插入冠词:当英语中的名词前没有冠词时,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来确定是否需要插入冠词。
英语中的“去学校”可以翻译为“go to school”,其中“to”是介词,没有冠词;而中文中的“去学校”通常需要加上冠词“去学校”。
2. 名词补充:对于英语中没有的名词,可以在翻译时加上相应的名词进行补充。
“喝酒”可以翻译为“drink alcohol”,其中“alcohol”就是对应中文中没有的名词。
接下来,动词的转化策略:
1. 时态转化:英语中的动词时态丰富,而中文中的动词时态较少。
在翻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时间和语境,选择适当的时态进行转化。
英语中的“我吃了早饭”可以翻译为“I ate breakfast”,其中的过去时态“ate”可以翻译为中文中的简单过去时。
然后,形容词的转化策略:
1. 属性转化:英语中的形容词通常在名词之前进行修饰,而中文中的形容词通常在名词之后进行修饰。
在翻译时,需要将英语中的形容词转移到中文名词之后。
“红苹果”可以翻译为“red apple”,其中的形容词“red”在中文翻译中移到了名词“apple”的后面。
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的转化策略分析
翻译中词性的转化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不同语言对于词性的表达和使用方式有所不同。
下面是对于词性转化的策略分析。
1. 名词的转化策略:
名词在中文中往往通过添加前缀或后缀的方式来表示不同的含义。
在英文中,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动词或形容词来表达相同的含义。
中文中的“居民”可以翻译为“residents”或“inhabitants”,而中文中的“电力”可以翻译为“electric power”或“electricity”。
2. 动词的转化策略:
动词的转化策略主要包括动词形式的转换和结果的转换两个方面。
动词形式的转换包括时态、语态和体态的转换。
时态的转换比较简单,一般可以根据英文中的时态规则进行转换。
语态的转换主要是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互换。
体态的转换则是指普通体和进行体之间的转换,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结果的转换是将中文中表达结果的动词转换为英文中表达结果的动词。
中文中的“做饭”可以翻译为“cook”,而中文中的“购物”可以翻译为“go shopping”。
3. 形容词的转化策略:
形容词的转化策略主要包括形容词性质的转换和程度的转换两个方面。
形容词性质的转换是指将中文中的形容词转换为英文中的形容词或副词。
程度的转换是指将中文中的程度词或形容词转换为英文中的形容词或副词。
中文中的“漂亮”可以翻译为“beautiful”,而中文中的“非常好”可以翻译为“very good”。
翻译中词性的转化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进行判断,并根据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进行转化。
需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句子的通顺性。
英语翻译技巧中词性的转化策略分析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其中词性的转化是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
个环节。
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中,同一词汇的词性可能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一个单词可
能可以作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多种词性使用,而在汉语中,同一个词汇的词性
往往比英语少。
在英语翻译中,需要注意将词性转化为目标语言所对应的词性,以保持翻译的准确性
和连贯性。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词性转化策略。
1. 名词转化为动词
在英语中,许多名词可以直接转化成动词使用,这在汉语中往往是不同的。
在翻译中,需要将名词转化为动词,以使句子更加准确和自然。
例如:
- The company implemented a new policy.(公司实施了新政策。
)
- 公司实施了新政策。
- They showed great courage in the face of danger.(他们在危险面前表现出了
巨大的勇气。
)
- 他们在危险面前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
- We need to develop a customer-centered approach.(我们需要开发一种以客户
为中心的方法。
)
- 我们需要开发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
- The weather was extremely cold.(天气非常寒冷。
)
- 天气非常寒冷。
总之,在英语翻译中,词性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仔细考虑和判断。
通过适
当的转化,可以使译文更加准确、自然和流畅。
- 220 -校园英语 /翻译探究浅析英译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技巧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研究生/贾思思【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和交流工具,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加,已经在沟通和交流文化及商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语翻译中,需要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形式,并利用一些技巧将文章通顺及合理地翻译。
文中阐述了英译汉翻译过程中的词类转换技巧,就某些翻译中频频出现的问题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这对于英译汉的翻译和英语更深层次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翻译原则 英译汉 词性转换一、翻译原则及词类转换的含义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也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翻译的主要标准:1.忠实。
要忠实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把原文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2.通畅。
译文规范,明白易懂,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
词类转换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译文语言的习惯进行相关的变换,不仅是指词类的转变,而且还包含词类功能的改变和一定词序的变换,英文和中文词类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英语单词有词性变换,中文没有,大学英语中经常出现的词类转换是名词,介词词组,形容词转译为动词。
二、词类转换的技巧分析英文翻译过程中,不少学生都将自己束缚在原文的语法结构、句型以及字数上,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翻译情况,使得译文的词组运动不当、语序不正确,很难将原文的含义表达出来。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译文的上下文连续性不强、没有达到语境要求以及死译等。
所以,英文翻译时需要事先比较英文和中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述习惯。
其中,英语以形式为主,而中文则以含义为主。
因此,在对这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时应根据语言的语言特征和逻辑性,尽量不要频繁对英文进行断句,否则将破坏英文的连贯性,还会降低文章的严谨性。
除此之外,针对词类转换中出现的词性或词序变化问题,需要学生明确英文词汇间的关系。
例如,英文单词词性的变化大都是通过词缀完成的,例如加前缀或后缀,从而产生不同的词性。
作者简介:黄净,硕士,讲师,系主任。
3.1.1介词短语翻译成动宾结构例1:The President submitted a budget that represented compromise and tough choices for Democrats, with broad-based de昀cit reduction achieved through a balanced approach.笔译译文:总统提交了一个反应民主党折中且艰难选择的预算,预算是通过一种平衡的方式达成的且以大力削减赤字为基础。
视译译文:总统提交了一个预算反映着民主党折中且艰难的选择,预算大力削减赤字,用平衡的方式达成。
【分析】这个句子中有两个介词短语,第一个with broad-based deficit reduction作后置定语来修饰预算,第二个through a balanced approach是方式状语,来表明预算达成的方式,如果按照笔译的方法,应该将方式状语提到动词之前,但是在视译中,将这个介词短语转换为动宾结构,则可以单独译成“用平衡的方式达成”,整个句子就顺译下来了。
3.1.2介词作后置定语视译成独立句子介词作后置定语修饰前面的名词时,我们往往可以把前面名词重译一次,将前面的名词和后面的介词短语划分成一个视译单位,然后组成一个独立的句子,这种情况的使用往往是在介词短语中修饰成分较多的情况下使用,如上面的例1中with broad-based de昀cit reduction作后置定语来修饰预算,我们则将预算再重复一遍,作这个介词短语句子中的主语,而后将介词按照搭配习惯替换成相应搭配的动词,于是翻译过来便是“预算大力削减赤字”。
3.1.3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整句视译成独立句子介词作状语放在句子结尾的时候,在视译中常用的处理方式就是加进动词和相应的主语,将介词短语翻译成独立的句子。
其中加入的主语主要是在对整句主谓宾翻译之后,找出相应的名词来代替上面那句话,一般情况下会选用代词。
如何在英汉互译中灵活运用词类转换法词类转换法是最常见的词汇翻译技巧之一,所以在词汇的翻译技巧中,经常借用词类转换法把源语更好地译成目的语,以求译文通顺自然。
通过详细解说和举例,让读者能够对词类转换法有深刻了解并能灵活应用。
词类转换翻译技巧源语译入语学习英汉互译的技巧,一般都是沿袭先学习词汇翻译,句子翻译、段落翻译和篇章翻译的步骤。
而词汇翻译的技巧又可分为词汇增减法、移植法、词类转换法、词义引申法,反译法,分译法,释义法等。
其中,词类转换法最为常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词汇使用的范围和表达方式不一样,所以在词汇的翻译技巧中,经常可以借用词类转换法把源语更好的译成目的语,以求译文通顺自然,合乎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但是一些翻译的初学者对词类转换法掌握片面或者不够灵活。
本文试图通过详细解说和举例,让读者能够对词类转换法有深刻了解并能灵活应用。
一、英语和汉语中名词和动词的互相转换1.英语的名词转换为汉语的动词这个现象是翻译中最常遇到的。
具有动作意义或有动词转化过来的名词,如果后面跟着起引导作用短语,前后两个名词往往是属于动宾关系,可译成汉语的动宾短语。
例1.his real mission in life was to contribute to the overthrow of ruthless dictators.他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了推翻无情的独裁统治。
在这句话中,overthrow是名词词性,但是这个单词本身有动作意义,所以在这里把它翻译成动词效果更好。
例2.after six months of separation i still missed her as much as ever.分别了6个月之久,我依然一如既往地想念她。
此句中如果翻译成“在6个月的分别之后”,就显得逊色。
例3.his acceptance of bribes led to his arrest.他因受贿而被捕。
试比较:他的贿赂的收受导致他的逮捕。
62语言研究浅谈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的方法和技巧曲乐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摘要:英语是国际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英语在科技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语国家和英语国家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语言上形成了很大差异。
因此,在英汉翻译中需要把握汉语与英语的特征与形式,运用相应技巧,合理、通顺地对文章进行翻译。
词类转换是英汉翻译很重要的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使译文通顺流畅,既符合英汉语言习惯,又保留原文风格,提高翻译水平,确保译文质量。
关键词:英汉翻译;词类转译;技巧一般来说,词类转换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注意。
一、转译成名词英语中的某些动词、形容词、副词在翻译时可转换成汉语中的名词。
1、动词转译名词汉语中的动词可转换成英语中的名词。
汉语中动词用的较多,除了动宾结构外,还有连动式、兼语式等两个动词以上连用的现象。
英语则不然,一句话往往只有一个谓语动词,基于两种语言的这一特点,在汉译英时常把汉语中的动词转换为英语中的名词。
如:你必须好好地照顾病人。
You must take good care of the patient.由动词转化成的名词可以指动作的执行者,即从事某种工作的人;他善于观察。
He is a good observer.现代英语中有不少的动词能不通过加词缀直接转化成名词。
这一点更能表现出英语的独到之处。
来自动词的名词大多表示原来的动作或状态:attempt (尝试),bend (弯曲部,曲处),cut (切口,一切,一刀),desire (愿望),等。
这些由动词转化而来的名词的用途往往受到相当的限制,但它们能与 to have,to take,to give,to make 等动词连用,构成表示短暂或一次性动作的习用短语。
2、形容词转译名词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加上定冠词表示某一类人、或东西,汉译时常译成名词。
如:The local government is going to build a school for the deaf and the blind.地方政府准备给聋人和盲人建学校。
浅谈英汉翻译中词性转换的应用技巧
摘要: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多差异。
在英
汉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保持原文的内涵,经常会发生词性转变的现象。
换句
话说,词性转变既是为了忠实地再现原文信息,又是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习惯,
英汉翻译中的词汇转换问题主要源于两种语言的语言结构差异。
本文主要从介绍
英汉翻译的四大词性转换技巧角度,分析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应用技巧。
有助
于译者灵活、合理地使用各种翻译技巧以达到译文语义连贯、信息完整的目的。
关键词:英汉翻译;词性转换;技巧
一、引言
由于英汉在语法、表达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英汉翻译中必然存在一些问题,给英汉翻译带来很大的困难。
语言的表达有很大的差异。
翻译不流利,欧化现象
明显,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善于运用词转换和句子成分转换的翻译方法。
本文论
述了英汉翻译中部分语音转换的特点和技巧,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使原
始信息更准确、更有效地被接受。
二、国内外翻译中词类转换技术的文献综述
词类转换作为最常用、最重要的翻译技术之一,在英汉翻译中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国内外许多翻译专家学者对词类转换进行了研究。
中国的汉英翻译研究比较全面,对翻译技术和形态转换在各个方面的应用进
行了研究。
一种是根据语音转换类型分析的不同部分进行的,如吴重阳在《英汉
翻译中的汉字语音转换》一书中进行了分析(2014年),案例描述的类型有4种。
此外,张扬在《简论英汉翻译中的词转换》(2016)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英汉四
字转换、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的转换。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总的来说,经过许多理论成果的翻译转化,随后的经验
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理论支持,而且在技巧上,国内文献也倾向于按照词类的分类,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探讨。
三、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技术
由于英汉表达方式的不同,英语不可能总是机械地翻译成汉语中的同一部分,例如,把名词翻译成名词,把动词翻译成动词等等。
为了表达原文的内容,有必
要改变英语的语言形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词类的转换是不可避免的和普遍的。
3.1汉语动词的转换
英语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在英语中使用名词,在汉
语中使用动词。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有必要把常用的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和
副词翻译成汉语动词。
在一个英语句子中,谓词不止出现一个,在英语语义的表达中,有必要从不同的介词和其他词中丰富语义。
然而汉语是不同的,但通过引入
不同的动词,从语义上连贯这些动词来形成特定的意义。
通过英汉对比,有些英语句子中动词多用于动词,而汉语句子中动词多用于
动词。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把英语名词翻译成汉语动词,主要有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名词作为习语的主语,常常可以转化为动词。
英语中的许多名词是由
动词派生的,例如:废除、连接、结论、治疗和检测都是由动词废除、连接、结束、治疗和检测而来。
这些名词在翻译成汉语后可以恢复其动词部分。
二是英语介词词义灵活,搭配复杂。
翻译应根据其搭配和语境灵活处理。
一
般来说,带动词的介词通常可以不经翻译而省略。
在英语句子中,up、across和
into是介词,但当翻译成汉语时,它们就变成动词。
3.2转化为汉语名词
英语被动句中的一些动词可译为“by(by)”to…+名词这样的结构。
这也是英
语被动句的翻译技巧。
英语中有许多从名词派生的动词,有些名词本身可以用作
动词。
这些词在翻译时往往不容易找到汉语中对应的动词,或者根本没有对应的
动词,可以把动词变成汉语名词。
英语中的副词经常使用,而且种类繁多。
有些指示时间、地点和修改动词的
方法。
有些表示修饰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程度;另一些表示引导从句的连接;另
一些表示修饰整个句子。
英语副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比较灵活,有时在第一句,
有时在动词前后,有时在词的中间。
翻译时,应明确其修改的关系,正确理解其
含义,并根据中国的习惯灵活处理。
在英语中,有些形容词加上定冠词可以代表一类人。
这些形容词可以译成一
个名字,如穷、年轻、富有、盲目等等;另外,用来表示特征或性质的形容词可
以根据中国人的习惯译成名字。
3.3汉语形容词的转换
副词转化为汉语,英汉句法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副词的使用在英语中占主导地位。
因此,英语中副词的使用要比汉语中的多。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汉语表达
习惯,英语中的其他单词可以在汉语中转换成形容词。
在翻译过程中,当动词变
成名词时,它修饰动词的副词,成为形容词。
副词在英语句子中名词前后使用,
意义相当,翻译成汉语后成为形容词。
这样使用的副词必须根据英语用法来确定,并非每个副词都能这样使用。
3.4汉语副词的转换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名词转化为动词和副词。
在英语翻译中,译者可以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实现准确的翻译。
在词汇转换过程中,必须尊重原文
的意义,尊重译文意义与语境的关系。
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要尊重语言的客观
规律,不要进行口头翻译。
四、结论
翻译方法多种多样,不仅限于上述翻译,在进行英语翻译之前,必须先了解
英语的本义,然后根据中国的习惯进行翻译,打破原句结构,翻译成流利的汉语。
对于英汉翻译来说,理想的翻译是“忠实、表达和优雅”。
通过对这两种语言
的深入理解,结合文本的不同表达方式,在保留原意和形式的同时,可以帮助译
者更好地进行本土化翻译。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译者在任何时候都不
能忽视这两种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他们必须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增加未来两种语言
的译者表达。
这不仅使译文易于理解,忠实于原意,而且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进一步发展对部分语音转换方向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在翻译实践的各个方
面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7.
[2]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
[3]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6.
[4]方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7.
[5]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