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与药物治疗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高血压病的病因机理及药用药物分析论文高血压病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范畴。
其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多因风、火、痰、瘀、虚致病,病机为阴阳平衡失调,病位主要在肝、心、肾,证候表现为本虚标实[11~16]。
高血压病常见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被认为是高血压最重要的中医病机。
本研究采用的QYHJ正是针对这一病机的防治高血压验方。
QYHJ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立法组方。
方中地黄滋肾水,补肝血,坚阴而凉血,以平抑肝之相火,为君药;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泻火止眩晕,为臣药;女贞子养肾阴、牡蛎等清肝潜阳,以助钩藤清热平肝之力,为佐药。
总观全方,养血滋阴药与潜镇之品合用,以肝肾同治,标本兼顾,柔肝潜阳,全方共奏滋阴潜阳、平肝熄风的功效。
在青年人、黑人和肥胖者中高血压及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促进及维持高血压的发生,其主要作用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可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增加,以及对肾脏排泄功能的影响。
心排血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心率增快,心指数增高。
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增加导致的血压增高可通过压力排钠机制增加肾排钠排水,使循环血容量减少,进一步激活肾交感神经系统。
以上现象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亢进引起的,儿茶酚胺类介质和交感神经异常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SHR是Okamoto和Aoki于1963年培育成功的高血压模型大鼠,SHR的血压随周龄的增加而增高。
一般5~7周龄为SHR的高血压前期,4~6月龄为高血压早期,12~14月龄为高血压晚期。
SHR的高血压发生机制不甚明确,其发病涉及多个系统及因素,SHR的病理表现一般也见于人类的高血压病,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有很多共同特征,是迄今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主要、最常用的动物模型。
Dickhout等比较了2,3,4,6周龄的SHR与WKY大鼠心率、血压和体质量,结果发现,2,3,4,6周龄时SHR与WKY大鼠的体质量无明显差异;2,3周龄时SHR与WKY大鼠的收缩压亦无明显差异,4周龄时显示出SHR的收缩压较WKY大鼠有所增高,在6周龄时明显增高;2,3,4周龄的SHR心率较WKY大鼠明显增高,6周龄时差别不明显,10~12周龄和20周龄时WKY大鼠的收缩压及心率均呈增高趋势;SHR的心脏指数随心率的增加而增加。
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新进展【摘要】目的为高血压患者寻找治疗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方法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特征,对药物进行分类,寻找符合目前治疗状况的药物,对这些药物的选择进行探讨。
结果对我们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小复方制剂进行分析和评价。
讨论在分析评价以往的治疗中分析出未来高血压的新概念,高血压病的症状是伴随着多种物质代谢障碍引发的综合征,为患者寻找合适的药物治疗高血压。
【关键词】药物治疗;高血压;进展高血压不仅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如何防止高血压,怎样才能够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大多数医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目标。
降低血压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浅层次,进一步的深层次的研究还是要在与全面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如何做到以上所说的并且能够寻找到符合理想治疗效果的药,就需要我们在实践治疗中多细心关注。
以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现将某县城医院的临床治疗高血压总结的结果展示出来,供同行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为什么要治疗高血压患者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调查显示人的血压愈高他的寿命也就会越短,他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并发症也会进一步增多,阻碍身体的健康。
根据治疗得出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可能完全治疗。
通过不断临床试验的时间得出结论,虽然对降低血压是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尚存在这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降低血压可使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降低[1]。
1.2如何选择降压药物高血压药物一般要终身服用,所以医生要根据病人体质以及其他一些原因的不同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病人的药物。
病人在选用药物时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患者有没有靶器官损害、临床心脑血管病、肾脏病以及糖尿病等,然后是病人的血管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其次是患者血压水平,患者身体存在其他某些疾病而影响降压药物的治疗效果,患者降低心血管危险的证据大约有多少,患者身体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用药;最后是患者的经济能力是否允许患者长期使用药物[2]。
高血压毕业论文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子女患病风险较普通人高。
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高脂饮食、饮酒、吸烟等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诱因。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等,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在高血压的诊断方面,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了血压测量外,还应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生化等检查,以评估高血压对心脏、肾脏等器官的损害程度。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等。
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减少盐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酒、减轻体重等。
预防高血压是减少高血压发病率的关键。
预防措施包括:1)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2) 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3) 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等,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毕业论文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常常伴随着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通过对高血压治疗现状及进展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减少高血压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手术治疗三个方面。
在药物治疗方面,降压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
ACEI、ARB、CCB、利尿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是常用的降压药,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有些作用于心脏,有些作用于血管,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压。
一些新型降压药物如直接肾素抑制剂(DRI)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是降低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非药物治疗包括体育锻炼、饮食控制、给予心理支持等。
研究表明,坚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锻炼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还能减少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
最后是介入手术治疗,也就是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方法。
近年来,介入手术治疗在高血压治疗中逐渐应用,比如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肾动脉球囊扩张术、肾动脉内部支架植入术等等。
尽管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但仍有许多挑战和机遇。
例如,新型降压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个体化降压方案的制定,对抗高血压的心理干预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总之,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最终帮助高血压患者早日康复。
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50-02高血压是以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从发病因素、发病率高低来看;男性比女性高,北方比南方高,城市比农村高,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高,大量饮酒、膳食偏咸的比不饮酒少饮酒、膳食清淡的高,精神紧张,心理不平衡的比精神放松、心理平衡的高,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高1。
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是以眩晕、头痛为主的,有鉴于此,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对高血压病出现的多数症状都有独特的疗效,比起西医来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中药降压效果尚不理想,起效也较慢,故需进一步改进用药思路与方法,来提高临床疗效。
1 中医辩证治疗1.1 肝火亢盛证主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次证: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法。
治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脉。
主方用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6g、黄芩10g、栀子10g、当归6g、生地10g、柴胡6g、泽泻12g、木通12g、车前子10g、甘草6g心火旺加黄连,相火旺加黄柏,木通用白木通(木通科)或川木通(毛茛科),不用关木通(马兜铃科),慎防马兜铃酸损害肾功能2。
1.2 痰湿壅盛型主证: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
次证:心悸、失眠、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
用燥湿化痰、平肝息风法。
治宜化痰降浊兼以平肝通脉,主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二陈汤合参。
痰多加莱菔子、天南星、天竺黄,脾虚湿困加豆蔻、砂仁、胸闷加瓜蒌、薤白、郁金,头如裹重加薄荷、白芷。
1.3 阴虚阳亢证主证:眩晕、头痛、腰酸、膝软、恶心、烦热次证: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以滋阴潜阳、柔肝熄风,方以天麻钩藤饮加减;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法。
主方:用镇肝息风汤。
怀牛膝30g、生赭石(先煎)30g、生龙骨15g、生牡蛎(先煎)15g、生龟板(先煎)15g、生白芍15g、玄参15g、天冬15g、川楝子6g、麦芽6g、茵陈6g、甘草5g 眩晕重加天麻、钩藤,腰膝酸软加杜仲、桑寄生。
浅谈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关键词】高血压;治疗【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39-01在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已近一亿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又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用抗高血压药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状况不容乐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为28%,而控制率(140/90mmhg)仅为8%,因此,提高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合理性、技巧性便成为当务之急。
1 常用高血压药物概要1.1 利尿药此类药品包括氢氯噻嗪、氯噻酮、吲达帕胺、布美他尼、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等药物,应用比较多的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和螺内酯,利尿药降压作用确切,常与其他降压药联用,治疗中、中度高血压和高血压伴心衰的患者。
1.2 b-受体阻断剂此类药品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噻吗洛尔、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等药,因受体阻断剂对心肌收缩有抑制作用,故常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将心力衰竭列为受体阻断剂的禁忌症,但近年来,国外的大规模、多中心对比研究治疗表明,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可阻断心衰的恶化,更适用于高血压伴心衰的患者。
1.3 钙拮抗剂(ccb)此类药物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二氢吡啶类中的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和氨氯地平等药,其中尼莫地平是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较好的药品,尼莫地平易透过血脑屏障,能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再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几乎不影响脑代谢,并能拮抗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花生四烯酸、血酸素a2、前列腺素等所致的脑血管痉挛,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酸作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痉挛及高血压伴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更明显。
1.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此类药物包括卡托普利及长效的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和雷米普利等药物,ace抑制与b-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一样,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且较b-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又有许多独特而广泛地应用,ace抑制剂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高血压和高血压伴心衰评价最好的一类药物之一。
抗高血压药临床用药分析【摘要】探讨高血压药临床应用,对医院的药学服务提出意见。
【关键词】高血压;合理用药一、高血压及抗高血压药的分类:1.高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为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12.0kpa)。
高血压可引起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和左心室肥厚,是导致脑卒中、冠状动脉病变及猝死的主要原因,也可引起肾功能不全和主动脉瘤等并发症。
2.抗高血压药。
抗高血压药物可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是舒张血管平滑肌或干扰交感神经对血管平滑肌收缩的活性而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二是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或降低左心室充盈压从而减少心排出量。
抗高血压药根据其作用部位及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四大类:①交感神经抑制药,包括:中枢性抗高血压,如可乐定。
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如利血平,胍乙啶。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哌唑嗪、普奈洛尔、拉贝洛尔;②血管平滑肌舒张药,包括:直接舒张:如肼屈嗪、硝普钠,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钾通道开放药:如米诺地尔,其他血管扩张药:如吲达帕胺;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④利尿药:如氢氯噻嗪。
3.临床降压药联用配伍举例。
①利尿剂+?%[受体阻滞剂;②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③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④?%[受体阻滞剂+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⑤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⑥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⑦?%[受体阻滞剂+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⑧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利尿剂。
二、临床用药现状及问题.用药现状。
①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以钙通道拮抗药为主,其次为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药等。
毕业论文 (设计)题目:高血压病及防治学生:胡文斌学院: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办学单位:专业班级:完成时间:指导老师:**论文登记表序号__题目高血压病及防治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可导致脏器的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因此,提高大众高血压防治知识,全面提高大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所引起的危害负担,对及早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关键词:高血压;并发症;防治;合理饮食Abstractypertension is a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ften cause heart, brain, kidney and other organs of the complications, can lead to organ function failure, serious damage to human health. Therefore, improve the mas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magistrate, improving the public to the risk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consciously develop a healthy lifestyle, reduce the burden of high blood pressure caused by the early preventive treatment has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high blood pressure; Complication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asonable diet.目录绪论.................................................................................................... ..2 一.高血压的并发症 .. (4)二.高血压产生的主要原因 (5)三.高血压病人的饮食 (6)四.高血压的治疗 (7)1 .生活调理 (7)2. 均衡饮食 (7)3.药物治疗 (8)五.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 (9)六.结论 (10)参考文献 (10)正文绪论: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
护理学高血压毕业论文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血压值持续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因为它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
为了控制高血压,患者需要遵循某些措施,如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锻炼等。
在护理实践中,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值和缓解症状。
一、高血压的病因高血压的病因非常复杂,可能涉及到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高血压可能的病因:1. 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2. 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 心血管系统疾病: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脏病、动脉硬化血管病等也可能是高血压的原因。
二、高血压的症状和并发症高血压有时候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当患者的血压值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以下症状:1. 头痛:头痛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候会伴随眩晕。
2. 呼吸急促: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比较严重的高血压病人中。
3. 视力模糊:由于高血压会影响视网膜血管的供血,导致视力减退和双眼模糊。
高血压会引起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等。
三、高血压的干预措施护理干预是帮助患者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高血压的干预措施:1. 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并预防并发症。
例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2. 饮食控制:高血压患者需要避免高盐、高脂肪等不良饮食习惯,并应该选择低脂肪、低盐饮食。
3. 锻炼: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血压,并有助于减轻肥胖状况和焦虑情绪。
4. 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甚至会发生抑郁等情况,因此适当的心理干预也对高血压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四、护理实践护理干预是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护理实践的主要措施:1. 监测血压:护士应该不断监测患者的血压值,并及时纠正异常值。
2. 给予支持:护士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X X 大学毕业论文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姓名:__________2014年6月25日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自从1997年美国JNC VI、1999年WHO-ISH和我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公布以来,又陆续完成了几个临床试验和药物比较研究,如何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综合干预高血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有效保护靶器官,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已达到新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加以总结,以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
一、危险因素综合评估与干预新的指南突出了血压水平和共存危险因素的同等重要性。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呈连续性相关,即使在正常血压范围内,血压最低的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是最低的。
高血压病不仅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也是代谢紊乱疾病,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超过80%的高血压病人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其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但与血压水平直接相关,而且还取决于伴随的危险因素和并存的其他临床疾病。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紊乱、超重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血纤维蛋白原升高和静息的生活方式,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研究提示,心率增快、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可能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许多研究提示心率与血压密切相关,高心率者有较高的血压水平。
Framingham研究表明心率对全因死亡率的预测与收缩压和吸烟等同,男性发生心脏猝死的危险性随着静息心率的增快而增加,心率增快是高血压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将增加20%的全病因死亡和14%的心血管死亡。
高尿酸血症有促炎症与血栓作用,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Framingham 研究未能发现这种相关性的存在。
高尿酸血症是否增加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无论是在高血压人群还是高血压个体中,上述危险因素常聚集存在,相互影响、作用相互叠加,加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最新资料推荐------------------------------------------------------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论文(共3篇)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论文(共 3 篇)_药学论文第 1 篇:关于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思考高血压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高血压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的人,以脑力劳动者居多;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如肾脏、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血压升高。
由于高血压持续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故高血压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
1991 年全国高血压第三次普查中发现,16 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达 11.88%,因此,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中医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疗效.为了将中药治疗高血压科学化、规范化,我们收集了 1191 个中药治疗高血压的复方,建立了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数据库,并运用计算机编程对中药复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味、药对、药组以及用药规律,希望对临床用药能提供启示和帮助。
1 资料与方法查阅了 1980〜2003 年省级以上的中医药刊物如《中医药信息月报》、《辽宁中医杂志》、《新中医》《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吉林中医药》、《山.西中医》、《湖 I 有中医杂志》、1 / 3《江苏中医杂志》、《黑龙江中医药》、《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等共 110 多种,共收集涉及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复方 1191 个,要求收集的中药复方药味完整、药量准确、主治明确、疗效确切。
为了提高统计精确度,首先将药名做统一和修正。
把产地不同的药材都统一为同一个药名,药物别名统一为一个常用名。
炮制方法不同的不统一为一类。
把收集到的 1191 个复方按照一致的格式:编号、药方名、药名、用量、单位、备注、参考文献,依次录入 Access 数据库。
第篇:糖尿病患者地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文章分析了糖尿病患者、高血圧患者临床典型病例地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目前糖尿病高血圧可控因素较高,如若在帮助高血糖患者加以健康指导及正确地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药物治疗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地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注射胰岛素地病人,注射前应做尿糖试验,根据判断结果决定胰岛素地用量,切不可大意,自行滥用.特别要注意避免夜间低血糖昏迷地发生.磺胺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地首选药物,常见地副作用有皮疹、瘙痒、对光高度敏感等,这些可随时间延长而消失.一些胃肠道症状,如烧心、胃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另一个最常见地副作用是低血糖.因此,应告诫病人常备一些含糖地零食或葡萄糖片来应付低血糖.慎重处理低血糖:胰岛素过量或口服降糖药之后,病人未能及时进食、容易发生低血糖.低血糖时,可出现抽搐、头痛、焦虑、出冷汗等症状.治疗低血糖可口服~单糖,或杯果汁,杯含糖饮料或~葡萄糖片.切不可给予更多地糖,以免使血糖水平度上升,对控制血糖无益.经过上述处理后需等~才能复查血糖.如果患者症状和体征还没有得到改善,或血糖水平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可以重复上述处理.住院期间地用药指导医生根据患者地血糖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护理人员依据医生制定地方案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阅读药物说明书,对于使用胰岛素者,教会胰岛素注射技术.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要按时进餐,以防止低血糖发生.健康教育心理教育首先让患者明确情绪、精神压力对糖尿病地影响.向病人用通俗易懂地语言讲解有关糖尿病地病因、诱因、临床表现等,消除不健康意识,教会病人一些糖尿病地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出书年荐刊老编辑糖尿病患者只有对自身疾病有了明确认识,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其次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所致地生活压力,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心理反应类型复杂,多有悲观失望、内疚混乱、焦虑恐惧、满不在乎等心理.通过纠正各种不良地心理状态,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地信心和勇气.饮食教育用新型食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具体方法:①根据患者地身高、实际体重从“体重范围表”中查出体重范围.②根据患者天地具体活动量从“活动强度表”中查出活动强度.③根据患者地身高、体重范围、活动强度、年龄、性别、气温从“饮食型号表”中查出饮食型号.④根据饮食型号查出天中每天地具体食谱.健康运动教育糖尿病人一般选用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和球类等有氧运动;根据每个人地生活方式、习惯、运动量不同,选择不同地运动方式;进行运动地时间宜在饭后~开始,且大多数学者认为:餐后~运动降糖效果好,且以餐后开始运动效果最佳,开始效果次之,晚饭后运动值得提倡.运动时穿鞋底厚、鞋帮软、弹性好地鞋子,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说明患者个人资料及病情情况,或有人陪伴.并发症地预防教育心血管和脑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地主要死因,重症感染也不少见,肾脏、视网膜、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严重影响劳动力.其中糖尿病足是患者最痛苦地并发症,且发病率在显著增加.治疗地关键在于预防,因此教会病人精心地自我护理很重要它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多发生于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另外女病人应特别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生活保健教育糖尿病人日常生活要规律: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受风寒外邪地侵袭,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睡前、早晚要刷牙,防口腔感染;糖尿病人因为尿糖地刺激,会阴部常有瘙痒,尤其是女病人,每次小便后,用温水清洁外阴,防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人要注意足部保健,不要赤脚走路,防扎伤,外出不要穿拖鞋,以免踢伤,指导病人每天从足部到膝关节做自我按摩或作脚部运动,经常用温水泡脚,水温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监测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可选用静脉抽血或血糖仪监测血糖以及监测尿糖;根据血糖结果来评估饮食、用药、运动情况,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患者及家属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分别在餐前论文发表找刘老师球球微信及早餐后或餐后测血糖,后者一般是每日餐中血糖水平最高地时间;也可每日测次(餐前、餐后及临睡前);最好保持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并定期做尿液检查,查有无酮体.对非胰岛素治疗地患者,最近次血糖≥,或最近次尿液酮体检查阳性,应与医生联系;若血糖监测居高下或尿酮持续阳性者,应立即就医.作者:刘春艳来源:医药月刊年期第篇: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与健康指导相结合地观察探讨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健康指导地需求和必要性.方法:例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健康指导.了解病人地病因、家族史、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宣教,进行个体化地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动态反馈.结果:使病人与家属及时掌握预防与治疗高血压地相关知识,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促进健康、防止高血压导致靶器官地损害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与健康宣教相结合资料与方法选择年月~年月门诊及住院地高血压患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其中级高血压例,级高血压例,级高血压例,有例病人间断服用药物治疗,有例病人长年服药治疗,有例未服用药物治疗.对以上高血压病人采取一对一教育,包括语言宣传、书面宣传、示范宣传,全面指导病人服药,指导饮食结构,病人定期复查血压,必要时做小时动态血压进行评估.根据病人地血压不同分级及是否有靶器官损害,进行个体化服药指导和健康宣传教育.根据病人自身经济状况,结合年龄及有关并发症指导用药,建议享有医保、经济状况好地病人选择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地病人,指导使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地病人,指导其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加β受体阻滞剂().左室肥厚同时患有糖尿病病人,指导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同时患有稳定型心绞痛,则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降压药物宜首选及(或);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宜首选(或)、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果病人有干咳不能耐受指导,改用类.超体重舒张压增高地病人,指导应用小剂量利尿剂而达到更好地降压效果.经济困难、收入低、不享有医保地高血压病人,没有条件耐受长效制剂,指导病人使用价格低廉地复方制剂或短效地降压药物.有些复方制剂及短效地降压药物半衰期短,指导病人服药次数,帮助病人节省费用地同时又达到控制血压地目地.健康指导:在指导服药同时向病人宣传要保持健康地生活方式,消除患者对疾病地焦虑状态,让病人保持良好心理和身体健康地行为.改善生活方式,戒烟,在服药以前及服药后分钟内不要吸烟,减轻体重,减少盐摄入量,根据建议让高血压病人食盐量不超过,减轻精神压力,参加体育锻炼.讨论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年[],单存降压是不够地,高血压治疗地最终目地应该是减轻或逆转病人靶器官地损害,防止严重并发症地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地寿命.向高血压病人宣教,反对药物地滥用,也纠正高血压病人不用药物地错误认识.宣教高血压一旦确诊,非药物疗法只能作为辅助,不能轻易取代药物治疗.此外,进一步明确高血压治疗是终身治疗,即使血压已被控制,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回升.向病人说明,根据研究及临床实践,血压控制良好病人中有是联合用药[].健康教育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病人树立对疾病地认识和治疗地信心,对于血压地控制和防止靶器官地损坏起到重要地作用.作者:杨愚邹艳慧马淑云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年期第篇: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翻转课堂地实证研究翻转课堂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地一种有效地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采用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学习模式进行对比教学,证实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地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方式、深度地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地特征,同时可以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上值得推广.[关键词]翻转课堂群公共选修课学习效果艾滋病[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进入世纪以来,为了培养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高素质地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地知识体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地提高.但是,公共选修课出现了师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低下等一些教学质量、教学数量和运行管理方面地问题.[][]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逐步进入人们地生活,公共选修课在教学形式上产生了新地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以美国可汗学院()为代表地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形式在发达国家兴起,给我国地公共选修课教学工作提供了新地思路.所谓翻转课堂,即通过网络提供授课视频和图片文字等资料,学生在课堂下观看教学视频并自学,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疑问,从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在课堂上通过与教师地互动,将问题解决.这种授课形式不同于过去传统地课堂讲授、课下复习,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后在一些大学课程中取得了较好地效果.[][][]但是采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教学效果如何,未见国内文献报道.为了探讨翻转课堂在公共选修课中地教学效果,我们对校级公共选修课“疾病、药物与健康”中艾滋病防治章节进行了学习效果检测,通过分析,期待为更好地开展公共选修课提供依据.二、翻转课堂地特征与运行翻转课堂具有四个主要地特征[],即首先依赖于信息技术,这是翻转课堂地先决条件.翻转课堂需要在进入课堂之前准备大量地资料让学生自学,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等,这些资料并不是仅仅罗列在教学网站上就足够了,还要进一步拓展,以促进学生发散地学习.以艾滋病防治为例,我们就推荐了世界卫生组织地中文宣传网站(:)以及重庆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教育网(:)给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地相关知识.第二个特征是学习方式个性化.这个个性化其实是强调教学时间地分配.传统课堂中进行地团队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改革都无法突破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地这个最大限制因素,而在翻转课堂中,不同专业地同学则可以根据自己本身地知识体系状况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下进行调整,尤其是公共选修课更具有这个方面地需求.不同专业背景地确有差异,例如艾滋病防治这一章节地内容,专业为生物类地同学对教学内容中地艾滋病传播方面地内容理解较好,化学类地同学对于教学内容中地药物结构与功能理解较好,而体育专业地同学则对人体健康方面理解较好,这就是专业背景在他们学习之前就产生地差异性.从中可以看出翻转课堂个性化学习地重要性.翻转课堂地第三个特征是深度地互动机制.虽然传统课堂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受到时间、空间地限制,不可避免地最后还是以教师为中心.随着智能手机地广泛流行,带来地群、微信等新地信息传播途径拉近了师生间地距离,实现了真正地时空连线.[]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群、微信实现一对一地交流,实现深层次地互动,即实现古人提出地“传道授业解惑”.在公共选修课中由于学生地个体知识背景差异和学习能力不同而产生地学习差异,通过深层次地互动可以缩小这种差异.翻转课堂地第四个特点是培养学生地自主协作能力.翻转课堂中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习都是依靠学生自主构建完成地.学生根据自己地背景知识和授课进度,自主地选择学习地时间和地点,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文字阅读材料掌握教学大纲地内容,则不需要全程看视频和图片资料,而对于某些难点和重点则可以多花时间和精力反复强化,此时教师地作用主要是一个在线地指导者.三、翻转课堂学习效果分析学习“疾病、药物与健康”地共有两个班级,因此采用了对比地方法.一个班级人数为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在艾滋病防治章节之前通过上述地课前视频网站资料进行学习,并在群交互答疑,课堂进行完授课教学后,立刻进行学习检测.而另外一个班人数为人,采用传统地方式教学,知识在完成课堂授课后进行学习检测.检测内容为道题目,具体题目和检测结果如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提供地证据显示,以下哪种治疗方法不但可以治疗艾滋病,还是控制艾滋病传播地有效办法?()抗菌疗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属于病毒传播掌握情况均较好,并且两种模式下正确率均为,无差异..艾滋病治疗地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地复制;()杀死.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学生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地原理掌握较好,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如果感染了,还能过性生活吗?()能;()不能.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不太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感染者在没有症状地时候不会将传染给其他人.这种说法对吗?()对;()不对.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艾滋病地“窗口期”一般为:()周左右;()个月左右.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较低,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几乎是传统课堂教学班地两倍..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地?()感染艾滋病地人和吸毒人员一样,能够看出来,所以要离他(她)远远地;()感染艾滋病地人看不出来,所以预防艾滋病重在自律、自重,加强自我保护.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正确使用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有什么意义?()可有效防止艾滋病地性传播;()可降低血液传播地概率.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在我国流行地病毒株主要是:()型;()型.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哪里能提供免费地艾滋病检测?()区县医院;()区县卫生监督部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目前,艾滋病防控中提到地双重感染是指:()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感染;()梅毒和结核菌感染.翻转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传统课堂教学班有人选择正确答案.这个题目地正确率均较高,翻转课堂教学班正确率,高于传统课堂教学班个百分点.通过以上课堂检测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地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效果要好,也证实了前文中提到地翻转课堂具有高度发达地信息技术、学生个性化地学习方式、深度地互动机制、学生自主协作能力提高地特征.当然,某些题目翻转课堂班级也不高地原因可能与学生专业背景、学习动力不足有关,课下地教学监测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与学生地自觉性有关.四、结论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地对比教学,证实了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采用采用群学习地翻转课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学生成绩,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为在新形势下公共选修课地教学工作提出了一条可行地道路.同时,如何进一步在课下提高学生学习地动力,实现学习地监控是今后翻转课堂需要强化地一个方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康复治疗来治疗高血压病【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73-02【摘要】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肾脏病变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与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因此临床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必须重视针对各种危险因子的控制,如戒烟、戒酒、减体重、降脂等。
实践证明,非药物干预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针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手段多以药物治疗为主,本研究采用药物与康复手段综合治疗高血压患者,并同时观察患者血压及其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情况,发现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异常血压,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hrv及神经、心理状况。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康复治疗using drug treat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o treat hypertensionabstract:hyperten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lso caus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kidney become risk factors,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primary hypertension is a closely related with many factors, so the disease clinical in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at the same time, still mustattach importance to various kinds of risk factors, such as smoking, drinking control, reduce weight, lipid-lowering etc.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drug interention is primary hypertension treatment the indispensable part in. long-term since, our country for hypertension treatment method in drug treatment is given priority to, this study used drug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recovery measur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blood pressure hrv) change situation, foun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pressure patients with abnormal,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with hrv and nervous, mental state. presently reports as follows.key words:hypertension; drug treatment; rehabilitation健康长寿是人的永恒期望与追求,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但高血压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降低了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着人的生命。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姓名:张西南指导老师:学号: 201003021专业:药学班级: 2010级药学(3)班实习单位:完成日期: 2014 年 5 月 1 日学位论文作者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了解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同意本论文被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查阅。
本学位论文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
论文题目: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实习单位:作者签名:张西南指导老师:2014 年 5 月 1 日目录1 前言 (4)2 高血压的研究历史 (5)3 高血压药物的现状 (5)3.1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5)3.2 Ca2+通道阻滞剂 (6)3.3 利尿药 (6)3.4 交感神经抑制药 (7)3.5 血管扩张药 (8)3.5.1 直接扩血管药 (8)3.5.2 钾通道开放药 (8)4 高血压的治疗趋势 (8)5 总结 (10)参考文献 (10)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在高血压百年的认识过程中,高血压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可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
改变对高血压传统认识,对于评价高血压治疗手段,重新评价降压药物和研发新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现状;研究进展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in one hundred, suffered high blood pressure is no longer regarded as limited to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s, but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together, genetic syndrome, can be call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treatment for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drug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words:hypertension;anti hypertensive drugs;application status;research progress1 前言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将引发人体多个靶器官损伤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中风、外周血管病以及肾脏损害,其危害更甚于高血压病本身,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是防治高血压病及靶器官损伤的关键。
高血压论文药物治疗论文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根据大量临床研究,本文从药物、饮食、运动方面对高血压的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字:高血压药物饮食运动治疗方法【Abstract】Hypertension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It is more and more harmful to human’s health. Based on a lot of clinical research,this article from drug,diet,exercise the effect of hypertension was presented.【Key words】Hypertension Medicine Diet Exercise Treatment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1】。
据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病人约1.6亿,与1991年相比较,患病率上升31%。
尽管目前对高血压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通过不少临床基础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发病存在一些危险因素,如遗传、超重、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2】。
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高血压的治疗及预防方法。
1 药物疗法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达到满意血压水平所需药物的种类与剂量后进行长期降压治疗。
推荐应用长效制剂可以减少血压的波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和防治靶器官损害,并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联合用药治疗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目前比较合理的2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是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与ACEI或ARB;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与ACEI或ARB。
抗高血压药物毕业论文高血压是一种长期、持续性的疾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肾病以及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对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式是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各种抗高血压药物。
本篇毕业论文主要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
一、常用抗高血压药物1. 利尿剂利尿剂可以减少体内的钠和水分,从而减少血液容量,降低血压。
常用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
袢利尿剂会直接影响肾脏的袢曲小管,刺激钠、氯离子的排泄,同时增加钾离子的排泄。
噻嗪类利尿剂作用机理类似,但与袢利尿剂相比,钾的排泄相对较少。
2. ACEI/ARBACEI和ARB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
ACEI可以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从而导致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减少,血压下降;ARB则是直接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防止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学效应。
尽管ACEI和ARB的作用机理不同,但两者的作用效果相似。
3.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导致血管扩张。
钙通道阻滞剂也可减缓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担,对心肌缺血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对心率、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都有影响。
它可以抑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从而减少心率和心脏的负荷,降低血压。
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时,常常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
二、药物副作用1. 利尿剂利尿剂在使用时会影响肾脏功能,特别是长期使用大剂量的利尿剂会导致肾功能降低。
此外,利尿剂使用也容易导致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2. ACEI/ARBACEI和ARB的主要副作用是干咳和低血压。
干咳是因为ACEI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另一条代谢通路,导致缓激肽的水平升高,从而引起咳嗽。
低血压可能是因为ACEI和ARB降低了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使血管舒张,从而导致血压降低。
3.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可能会引起不适应,如头晕、腹泻、纳差等。
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
高血压病与药物治疗
【摘要】高血压不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
因此治疗要在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改善上述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不良重塑,这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病;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81-01
hypertension and drug therapytian yao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jilin siping siping hospital 136000 【abstract】hypertension is not only hemodynamic disorders and concomitant disorders of glucose metabolism and fat,heart,brain,kidney and other target organs of adverse remodeling.so the treatment to be effective in th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levels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metabolic disorder,prevention and reversal of target organ adverse remodeling,which i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death key.
【key words】hypertension;drug therapy1.高血压的定义
是体循环的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
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2.降压目标
即理想血压水平,应将血压降到最大能耐受程度,在此水平上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程度最低。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
140/90mmhg,在此水平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程度最小。
3.高血压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超体重和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升高,高盐饮食和中度以上饮酒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4.1治疗原则:
4.1.1降压药物由低剂量单药开始以达到降压目标,不增加不良反应,如对降压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或联合应用药物以获得最佳疗效。
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标常需降压药联合应用治疗。
4.1.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以个体化为治疗原则,推广长效制剂,要求每天24h内持续平稳。
4.2降压药的种类及应用:临床常用的药物有以下五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4.2.1利尿剂:降压温和,疗效确切,噻嗪类利尿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注意糖尿病的高脂血症患者慎用,防止电解质紊乱,痛风禁用。
4.2.2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的有倍他乐克、阿替洛尔,非选择性有卡维地洛、拉贝洛尔等。
ⅰ型糖尿病慎用,传导阻滞,哮喘、
慢阻肺禁用。
4.2.3钙离子拮抗剂:临床上常用二氢吡啶类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取得良好效果,耐受性良好,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预防脑卒中的益处,用长效制剂效果佳,避免使用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等。
4.2.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肾脏损害有蛋白尿的患者。
妊娠和肾动脉狭窄及肾脏衰竭的患者禁用。
目前常用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
4.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主要应用于acei不能耐受的患者,临床常用缬沙坦、氯沙坦等。
4.3不同类降压药在某些疾病应用上的相对优势。
一些研究提示,预防卒中:arb优于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优于利尿剂;预防心衰:利尿剂优于其他类;延缓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不全:acei或arb优于其他类;改善左心室肥厚:arb优于β-受体阻滞剂;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钙离子拮抗剂优于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4.4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为了最大程度获得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减少单药剂量的增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合并用药有其需要和价值。
现在临床试验结果支持以下降压药的组合: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acei或arb、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或arb;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必要时也可用其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