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气≈10u液,动能项大;
(3)管径 d
q m
π u
4
,qm相同时,
u↑10倍,
1
ρ↓ 1000
倍,
d↑10倍
2.5.2 气体输送机械分类
按结构分:
离心式 例:离心风机
往复式
往复式压缩机
旋转式
罗茨风机
流体作用式 喷射泵
一般按进出口压强差分 :
通风机:出口压强≤15kPa(表)
鼓风机:出口压强15kPa~0.3MPa(表)
解:应当满足①安装高度②扬程
①
[Hg ]
p0
g
pV
g
H
f
01
[( NPSH
)r
0.5]
=10.33-0.24-1-3.5=5.59m>Hg=3m ②两槽液面之间列管路方程
H=ΔZ+ΣHf=20+1+6=27m<32.6m 该泵可以用,在使用中用阀门调去多余的能量。
2.2.5 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2.2.5.1 类型 (1)清水泵——单级、多级、双吸 (2)耐腐蚀泵——用耐腐蚀材料 (3)油泵——密封良好 (4)液下泵——转轴特别长 (5)屏蔽泵——无密封、无泄漏 2.2.5.2 选用 (1)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如腐蚀性、潜水等
鼓风机 压缩机 真空泵
流体输送机械的主要技术指标 压头H——扬程,即提供给单位重量流体的能
量,单位m 风压,即提供给单位体积流体的能 量,单位Pa 流量qv——规定的输送量,单位m3/h, m3/s。 效率η——选择输送机械必须考虑的指标。 (本章的主线)
2.2 离心泵 2.2.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2.2.1.1 主要构件(录像) 叶轮:迫使液体高速旋转,形成离心力场 中心加入低势能、低动能液体 外缘输出高势能、高动能液体 蜗壳:流道逐渐扩大,将动能部分转化成势能
2.2.3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和组合操作 2.2.3.1 工作点 工程处理方法:过程分解法
2.2.3.2 流量调节 (1)出口阀开度 优点:调节简便、灵活 缺点:能耗 (2)改变转速n 节能,但不方便
新老泵特性曲线关系
q'V qV
n' n
时,H '
H
n' n
2
q'V qV
2
∴
H'
H qV2
2.3.3 流量特点: (1)正位移特性:流量由泵决定,
与管路特性无关。
(2)流量: qV = A L n ηV A泵缸截面, L活塞行程, n转速, ηV容积效率。
(3)不均匀性: 加气室, 双动, 多缸。
(4)流量调节 ①旁路阀 ②改变转速和行程
2.3.4 扬程 在电机功率范围内, 由管路特性决定 2.3.5 操作 一般无气缚,能自吸 2.3.6 安装 不装出口调节阀 也有汽蚀问题
如果 q'V n'
qV n
则有
H 'e He
n'2
n
P'a
n'3
Pa n
液体黏度对特性曲线的影响 泵厂是用20度清水标定泵的。 如液体黏度发生变化,
特性曲线也将发生变化。 从右图可见,黏度上升 扬程(压头)下降; 效率下降; 所需功率上升。 所以在选泵的时候要对
特性曲线进行修正。 具体方法可查有关手册。
应用过程分解法,将整个问题分解为泵特性 和管路特性,分别加以研究,然后通过供需平衡 的原则加以解决。
2.1.3 流体输送机械分类 按作用原理分:
动力式(叶轮式):离心式,轴流式; 容积式(正位移式):往复式,旋转式; 其它类型:喷射式,流体作用式等。 按流体可压缩性分: 液体输送机械:统称为泵; 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
2.4 其它化工用泵 2.4.1 非正位移泵 2.4.1.1 轴流泵
2.4.1.2 旋涡泵
2.4.2 正位移泵
隔膜泵
计量泵
2.4.2 正位移泵
齿轮泵
螺杆泵
2.5 气体输送机械 2.5.1 气体输送特点 (1)流量:ρ液≈1000ρ气,当质量流量相同
时,qV气≈1000qV液; (2)经济流速:水1~3m/s;空气15~25m/s
压缩机:出口压强>0.3MPa(表)
真空泵:生成负压,进口<0.1MPa, 出口0.1MPa
2.5.3 通风机 2.5.3.1 常用类型
轴流式通风机
离心式通风机
2.5.3.2 离心式通风机(录像) 原理与离心泵相同,不同之处:
(1)风压 pT∝ρ (2)动能在总机械能中所占比重明显
2.5.3.3 特性曲线 参数:风量qV, 风压pT,pS, 功率P, 效率η
Pe=ρgqVHe Pa基本上随流量qV单调上升 泵启动时关出口阀 (3)泵的效率 Pe
Pa
容积损失: 根据需要可选用不同类型的叶轮
v 0.85 ~ 0.95 水力损失:流体的粘性而产生的阻力损失(主要部分)
h 0.8 ~ 0.9 机械损失:轴与轴封,叶轮与流体间磨擦。
M 0.96 ~ 0.99
由点3至2排能量方程
②管路特性曲线下移,
p
因 g ↓,图解思维
qV↑,H↓,η不定
例2 图示管路输送液体, 泵转速n=2900r/min时, 泵特性曲线为 He=40-0.1qV2 (He单位为m,qV单位为m3/h) 流量为10m3/h, 现欲采用 降低转速的办法使流量
减少30% (流动处于阻力 平方区) 。 求:转速n’应降至多少?
g
2g
2g
2.2.1.3 理论压头 以静止系考察:势能
P
,动能
c2
c绝对速度
g
2g
总机械能变化
HT
P2 P1
g
c22 c12 2g
u22
c22 w22 2g
u12
c12 w12 2g
u2c2 cos 2 u1 c1 cos1
g
通常,泵设计点(额定流量下)α1=90°
流量 qV A2w2 sin 2
出厂标准:0.1MPa, 20℃空气, ρ=1.2kg/m3 以入口状态为基准:
①qV ②ρ ③pT 使用中注意换算
p'给出全压 1.8×103Pa, 现用于输送ρ’=1.5kg/m3 的气体。 求:PT’=?
2.2.1.2 等角速度旋转运动的流体能量关系 假定:①理想流体,定态流动
②叶片无限薄,无限多
dp w2 Xdx Ydy Zdz d( )
2
X 2x,Y 2y , Z g
u r
得
p1
g
z1
u12 2g
w12 2g
p2
g
z2
u22 2g
w22 2g
或 P2 P1 u22 u12 w12 w22
或 w2 A2
qV sin
2
H
u c cos u2
22
2
2
u 2
q ctg
T
g
g gA V
2
2
2.2.1.4 理论压头的影响因素 (1)叶片弯角β2和流量qV
(2)叶轮转速n u2=nπD2 如果qV∝n,那么HT∝n2
(3)液体密度不出现 Δp∝ρgHT , 气缚现象(录像) 灌泵——吸入管装单向阀, 泵启动前:灌泵排气
泵的特性曲线测定(录像)
d吸=38mm,d出=25mm, 测得水流量 qV=5×10-4m3/s, p压=0.2MPa, p真=27kPa。
求:He=?
解:由泵进、出口列方程
(4)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
①密度: ρ对He~qV,η~qV无影响;对Pa~qV有影响 ②黏度: μ对He~qV,η~qV,Pa~qV都有影响 ③转速: 当n变化<20%时,比例定律:
得新泵特性方程
H 'e
40( n')2 n
0.1q'V2
将B点qV’=7m3/h; H’=20.82m代入 得 n' 0.8018
n
n’=0.8018×2900=2325 r/min
易犯错误:
解:n' n q'V 2900 7 =2030r/min
qV
10
对工作点的含义毫无认识。
2.2.3.3 组合操作 (1)串联组合 同样流量下,两泵压头相加
确定泵的类型; (2)根据管路所需的qV,H,确定泵的型号。
选用泵型号最方便的图—型谱图
查qV=10m3/h, He=30m, 可选50-32-160,n=2900rpm
或65-40-315,n=1450rpm
2.3 往复泵(录像) 2.3.1 主要构件:泵缸、活塞、活门 2.3.2 工作原理:直接提供压强能(动画)
2.2.4.2 汽蚀余量NPSH
由1至K:pg1
u12 2g
pk
g
uk2 2g
H
f 1 K
pK=pV, 发生汽蚀, 这时p1最小,
定义临界汽蚀余量(NPSH)c
( NPSH )C
p1min
g
u12 pV
2g g
uk2 2g
H
f
1 K
由0至K:
p0
g
Hg
H f 01
H f 1K
pk
g
uk2 2g
q'V2
(等效率点)
例1 已知:充分湍流, λ=常数,现将离心水泵 由输水改为输送CCl4, ρ=1630kg/m3 求:①当p1=p2时,
qV ,H ,η ,p出 ,Pe ; ②当p1<p2时, qV ,H ,η ,p出 ,Pe 。
解:①管路特性不变,工作点 不变, qV不变, H不变, η不变。
第2章 流体输送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