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基础理论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14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论知识产权法是指对与人类创造的智力成果相关的权利进行保护和调整
的法律规范体系。
知识产权是一种由法律授予的权利,以保护创新、创造
和发明所产生的智力产权。
知识产权的核心目标是鼓励创新和创造,促进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包括多个领域,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版权等。
每个
领域都有各自的法律规范和特点。
专利权是对发明者为实现技术进步而创造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一种专有
权利。
通过专利权的保护,发明者可以获得一定期限内的市场独占权,使
其能够获得经济利益并获得技术投资回报。
知识产权法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依法平衡各方的利益。
例如,在专利法中,除了对发明者的专利权进行保护,还对公众的使用权、竞争
权等进行限制。
在著作权法中,除了对著作权人的权利进行保护,还对公
众的合理使用权、学术研究权等进行保护。
总之,知识产权法是重要的法律领域,涉及到各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
调整。
它在促进创新和创造、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产权法概论部分(无答案)知识产权法概论部分判断题:难度:容易1.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的特征。
2.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的特征。
3.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应当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4.知识产权的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它属于有形财产权。
5.智力成果是人们脑力劳动成果中具有创造因素的那部分,由知识产权法律加以保护。
难度:中等1.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无形智力成果。
2.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
3.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4.知识产权的权能可分别授予多人行使。
5.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包括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归属关系、利用关系和交换关系。
6. 知识产权法是私法、国内法、强行法。
7.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反对不正当竞争和促进社会发展。
8.著作权人不得将同一作品的公开表演权同时授予两个以上的表演团体。
9.我国公民甲就一项发明创造在中国、日本分别取得了专利权,在专利权的保护期内甲放弃了在中国的专利权,他在日本的专利权同时消灭。
10.美国和日本都是巴黎公约的成员国,美国公民甲的一项发明创造在日本获得了专利权,则他在美国当然获得该发明创造的专利权。
11.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
难度:困难1.知识产品之无形是相对于动产、不动产之有形而言的,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
2.当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或者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时,知识产权即归于消灭,知识产权的客体也随之灭失。
3.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静止不变的,即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它也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
4.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原则包括国民待遇原则、最低限度保护原则、独立保护原则、优先权原则。
单选题:难度:容易1.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A 智力成果B 书C 汽车D 房屋2.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A 知识产权由特定人享有,未经其许可任何他人不得行使B 知识产权由国家专有,是公权力C 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智力成果,都具有可以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特性D 知识产权是法定的3.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不包括()A 可复制性B 独占性C 排他性D 垄断性4.以下不是我国民法体系中保护的知识产权形式的是()A. 著作权、专利权B. 商标权、发明权C. 发现权及其他科技成果权D. 制止不正当竞争权5.“知识产权”在我国正式作为法律用语,最早出现在下列哪部法律当中?()A.《民法通则》B.《宪法》C.《商标法》D.《著作权法》6.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知识产权概论范文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产生的一种权利制度。
它指的是一切与人的智力创造有关的资产,包括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商标、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当时的制造业暴涨,知识创造的重要性开始被社会认可。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知识和技术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
为了保护创新者的权益,出现了相关的法律制度,最早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追溯到1403年的英国。
知识产权的核心就是为了保护创新者的权益和鼓励创新。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它推动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者的努力就可能受到侵权者的剽窃和盗用,对其产生的财富和创新动力将遭到侵犯,从而削弱了人们对知识创造的积极性和创新的激励,也限制了创新的速度和深度。
目前,主要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和商业秘密等。
专利权是保护发明创造的独特性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权利,它可以让创新者在一定的时期内独占利益,并对他人的侵权行为采取法律手段;商标权是保护商标所有者对其商标的独占使用权,并防止他人未经许可使用相似商标的权利;版权是保护文学、艺术和学术作品的独特性和原创性,包括文学作品、音乐、电影、艺术作品等;商业秘密是指特定的商业信息,包括技术、工艺、销售策略、客户清单等,它不能被公众所知晓,否则将对持有该商业秘密的商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助于创新者获得合理的回报,鼓励他们继续进行创新和研发。
同时,它还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交流和分享,推动了全球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者可以吸引投资并获得商业支持,从而将其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上的成功。
然而,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自由获取知识的权利之间存在着权衡。
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可能会限制其他人的创新和发展,阻碍了全社会对知识的开放和分享。
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手册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手册第一章:概论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作用1.2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2.1 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2.3 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第三章:知识产权保护策略3.1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3.2 知识产权监测与预警机制建设3.3 知识产权维权和打假工作策略第四章:专利管理4.1 专利策略的制定和实施4.2 专利申请和审查管理4.3 专利维权和盗版打击第五章:商标管理5.1 商标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5.2 商标注册和维权管理5.3 商标运营和市场监管第六章:著作权管理6.1 著作权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6.2 著作权登记和保护管理6.3 著作权使用许可和侵权打击第七章:商业秘密保护7.1 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7.2 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建设7.3 商业秘密泄露的应对和维权第八章:网络知识产权保护8.1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和对策8.2 网络知识产权的监测和维权8.3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第九章:知识产权培训与宣传9.1 知识产权培训计划和内容9.2 知识产权宣传材料和活动9.3 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第十章:知识产权与企业创新10.1 知识产权与企业创新的关系10.2 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创新10.3 知识产权与市场竞争的关系通过本手册,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加强对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概论1.1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作用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创造或投入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法律保护。
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优势方面,还涉及到保护创新和鼓励创造性活动的社会价值。
知识产权学习心得体会800字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
最主要的三种知识产权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也被统称为工业产权。
今天本文库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知识产权学习心得体会800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知识产权学习心得体会800字1我们有一个也是在关注这个网络的知识产权的方面的事情,我们就是所有的网络的公民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第一肯定是普通的网友,我们是最为弱势的普通网友服务。
第二个为名人的网友服务,当然我们还会为网站、网吧和网站的管理部门服务。
但是我们可能更关注弱势这一块,当然今天我们涉及到富士康这个案件的话我想确实是有很多造作的余地在里面,我们其实也涉及到几个我们网络的案子。
因为我不是法律方面的人士,但是通过做几个案子有了一些亲身的体会才知道,我们就是提一些我们的看法和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觉得应该在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包括或者是公司的知识产权方面,一个是证据的保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涉及到网络,网络法律现在应该说还不是那么的齐备,国外的网络法律是比较完善的,我们看到最近也报了很多的案子,涉及到很细节的。
我们这一块网络的侵权的事件是马上会消失的,所以这个证据的保护很重要。
比如说发表一个帖子一定要公正下来做充分的准备。
第二个要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的律师来负责,专业的律师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应该说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个应该寻求网络,因为网络的知识产权的侵权可能要更多的涉及到网络的审判,可能不是事实的审判的问题。
网民也是会提出他们自己的审判的观点,我们看到最近凯蒂不断的有案例在报,包括国学辣妹我和张星水联手做的案子在丰台法院获得了初审的胜利。
但是我们在这里面也看到舆论和网友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他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虽然可能判决不一定有利,但是我们还是推荐大家用网络的力量寻求网络意见领袖的支持,我们想刚才方总这里聚集了一万多名的意见,他们发言的重要性更大了,在法理上和娱乐上有帮助。
知识产权(法)复习(一)知识产权概论多项选择题:1.自1980年以来,我国加入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其中包括[BCD]A.《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议》;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D.《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E.《欧洲联盟商标注册条约》。
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法:狭义的知识产权法,仅指独立的知识产权法法典,是为形式上的知识产权法。
广义的知识产权法,指涉及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视为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显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仅指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知识产权的法律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地域范围,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具体体现①知识产权只能根据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并且只能在其产生的地域范围内有效;②知识产权相互独立,同一智力成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获得的知识产权相互无关;③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
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也称排他性、垄断性或独占性。
其基本含义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
(1)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
(2)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一般特征是:①国家授予性;②专有性;③地域性;④时间性。
(二)著作权选择题:1.甲完成乙委托设计的厂徽,但双方并未约定其著作权的归属。
因此该厂徽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C]A.乙;B.乙的主管机关;C.甲;D.甲与乙。
2.画家甲将其名画以2万元卖给乙。
乙因此取得[A]A.该画原件所有权和原件展览权;B.由该画产生的著作人身权;C.由该画产生的著作财产权;D.该画原件所有权和著作权。
3.甲经乙许可将其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本。
甲从乙处所获得的是[D]A.邻接权;B.汇编权;C.翻译权;D.改编权。
4.张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
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B]A.张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D.张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知识产权培训总结根据《____》,我参加了为期____天的知识产权培训,通过这次培训,系统的学习了知识产权基础理论、专利概论、商标概论、著作权概论、知识产权战略概述等相关知识,特别是针对我们设计人员切合度更高的专利申请和专利答辩部分进行了重点学习。
心得总结如下:一、总体概述(一)知识产权概念及特征在当今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涉及知识产权的争议和纠纷显得越来越多,知识产权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繁荣等方面逐渐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产权,概括地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____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主要特征,此外,还具有法律确认性、可复制性等特征(二)知识产权分类知识产权有两类。
一类是版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
版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
按照内容组成,知识产权由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部分构成,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
有人身权利和财产权两类。
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
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
(三)知识产权的特点一是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
二是知识产权的对象是人的智力的创造,属于“智力成果权”,它是指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三是知识产权取得的利益既有经济性质的也有非经济性的。
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不可分。
知识产权(法)复习(一)知识产权概论多项选择题:1.自1980年以来,我国加入了许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其中包括[ BCD ]A.《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B.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议》;C.《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D.《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E.《欧洲联盟商标注册条约》。
名词解释:1.知识产权法:狭义的知识产权法,仅指独立的知识产权法法典,是为形式上的知识产权法。
广义的知识产权法,指涉及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视为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显然,我国的知识产权法仅指实质上的知识产权法。
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知识产权的法律效力原则上只及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地域范围,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具体体现①知识产权只能根据一定国家的法律产生,并且只能在其产生的地域范围内有效;②知识产权相互独立,同一智力成果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获得的知识产权相互无关;③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行使。
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也称排他性、垄断性或独占性。
其基本含义是: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独占使用智力成果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简答题:1.简述知识产权与有形财产权的区别。
(1)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是该项权利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最根本区别。
(2)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一般特征是:①国家授予性;②专有性;③地域性;④时间性。
(二)著作权选择题:1.甲完成乙委托设计的厂徽,但双方并未约定其著作权的归属。
因此该厂徽的著作权应当归属于[ C ]A.乙;B.乙的主管机关;C.甲;D.甲与乙。
2.画家甲将其名画以2万元卖给乙。
乙因此取得[ A ]A.该画原件所有权和原件展览权;B.由该画产生的著作人身权;C.由该画产生的著作财产权;D.该画原件所有权和著作权。
3.甲经乙许可将其小说改编为电视剧本。
甲从乙处所获得的是[ D ]A.邻接权;B.汇编权;C.翻译权;D.改编权。
4.张某独立创作出一篇学术论文。
依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B ]A.张某只有在其论文发表后才能享有著作权;B.张某的论文不论是否发表都能享有著作权;C.张某的论文须经登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D.张某的论文须经做上版权标记后才能享有著作权。
2024年知识产权培训学习心得知识产权是当今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提高我国企业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我参加了一次专门的知识产权培训。
在培训中,我深入学习了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管理方法和案例分析等内容,收获很多。
首先,通过知识产权培训,我对知识产权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创造、发现和开发新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知识产品时所获得的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不仅涵盖了专利、商标和版权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商业秘密和地理标志等。
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够鼓励创新和创造,促进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其次,通过知识产权培训,我深入了解了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和实施情况。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知识产权的获取、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体系日益完善,并且在实施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已经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维权机构和纠纷解决机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中,我还学习了知识产权的申请、权利评价和侵权纠纷解决等方面的实际操作,对我今后的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通过知识产权培训,我学习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巧。
知识产权管理是将知识产权与企业的战略、创新和市场等方面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知识产权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培训中,我学习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四个环节:知识发现、知识评价、知识保护和知识转化。
我了解了如何在企业中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如何有效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如何进行知识产权的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等。
这些知识对于我今后在企业中的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通过知识产权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知识产权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概论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 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是:A. IPRB. ITRC. IARD. IER2. 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A. 商标权B. 著作权C. 专利权D. 财产权3.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客体不包括:A. 文学作品B. 科学发现C. 艺术作品D. 思想本身4. 著作权自何时产生?A. 作品创作完成时B. 作品发表时C. 作品登记时D. 作品销售时5.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通常为:A. 10年B. 20年C. 30年D. 50年6. 商标权的注册有效期通常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7. 下列哪项不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A. 鼓励创新B. 促进技术发展C. 保护消费者利益D. 维护创作者权益8.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主要依据是:A. 世界贸易组织协议B. 联合国宪章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D. 国际劳工组织协议二、多项选择题9. 知识产权的类型包括:A. 著作权B. 商标权C. 专利权D. 商业秘密10.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包括:A. 文学作品B. 表演艺术C. 计算机软件D. 建筑设计11. 专利权的类型包括:A. 发明专利B. 实用新型专利C. 外观设计专利D. 商业模式专利12. 商标权的注册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A. 独特性B. 显著性C. 合法性D. 先申请原则13.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可能包括:A. 未经授权使用B. 未经授权复制C. 未经授权销售D. 未经授权传播三、判断题14.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排他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
()15. 所有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都是全球性的,不受地域限制。
()16. 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仅限于文字作品,不包括音乐、绘画等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
()17. 商标权的注册是自动的,不需要经过任何审查程序。
()18.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无限的,只要专利权人愿意,就可以无限期地享有专利权。
()19. 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第一章测试1.知识产权是公权。
()A:对B:错答案:B2.各国对于知识产权的立法例有所不同,知识产权单独立法的国家是()A:中国B:法国C:越南D:美国答案:D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的工业产权是()A:植物新品种权B:版权C:商标权D:专利权答案:CD4.中国加入《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时间是()A:1992B:1984C:1990D:1982答案:A5.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有()A:时间性B:地域性C:非物质性D:专有性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世界上第一部现代著作权法发布于()A:1662B:1722C:1689D:1709答案:D2.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A:对B:错答案:A3.著作权不保护的竞技体育活动有()A:瑜伽术B:艺术体操C:花样滑冰D:广播体操答案:ABCD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的是()A:某幼儿园小朋友的绘画B:某游客用手机拍摄的黄山风景照片C:某农民在民歌节上即兴创作的歌曲D:某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整顿市场的通知答案:ABC5.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表演权是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权利。
()A:错B:对答案:B6.李某于2014年12月9日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并于2016年7月25日发表,2020年6月11日李某去世。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该小说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保护期截止于()A:2070年12月31日B:2066年7月25日C:2064年12月9日D:2070年6月11日答案:A7.著作权中的改编权可以转让。
()A:对B:错答案:A8.电影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其发表权和财产权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
()A:对B:错答案:A9.王某在某报刊发表了一篇如何节约用水的短文,未作任何不许使用的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正确的说法是()A:其他出版社可以不经王某同意,在其出版的刊物中转载该短文,且无需支付报酬B: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的,可以不经王某同意使用该短文,且无需支付报酬C:其他出版社可以不经王某同意,在其出版的刊物中转载该短文,但需支付报酬D: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教科书的,可以不经王某同意使用该短文,但需按照规定需支付报酬答案:CD10.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所享有的权利包括()A:表明表演者身份B: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C: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D: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答案:ABCD第三章测试1.专利法是调整由发明创造活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引起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课程介绍第一讲知识产权概念和分类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二、知识产权的分类第二讲知识产权的性质分析一、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二、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属性第三讲知识产权的特征说明一、知识产权特征的争论二、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三、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四、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五、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六、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第四讲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一、知识产权侵害行为二、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政救济措施四、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知识产权基础理论概述第一讲知识产权概念和分类讲授重点:TRIPS协定中的知识产权创造性智力成果权和商业标记权讲授难点:商业标记权一、知识产权的概念选择:以下哪些选项属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范畴?A 企业专利研发;B企业商标转让;C企业商业秘密管理;D企业劳动合同管理。
答案:A B C(一)“知识产权”术语简介1.术语由来据学者考证,广泛使用“知识产权”术语是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
2.术语翻译知识产权与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二)“知识产权”概念的界定1.概念说明知识产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对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等享有的排他、支配的权利。
2.概念理解(1)知识产权的主体是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知识产权主体资格不受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
(2)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即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等知识、标记和信息。
物权客体,为物;债权客体,为行为。
(3)知识产权具有对世权和支配权的属性。
对世权,义务主体为除权利人之外的任何人;支配权,权利人以自己之单方行为即可行使权利。
(4)知识产权在权利的创设上采法定主义,即知识产权非依法律规定或确认,不得自由创设其种类和内容。
(三)知识产权的范围1.《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根据《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规定,知识产权包括:(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类的一切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关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厂商名称和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7)与防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8)一切来自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创造活动所产生的权利。
2.《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以下简称为TRIPS协定)根据TRIPS协定第1.2条:就本协定而言,“知识产权”一词指作为第二部分第1节至第7节主题的所有类别的知识产权。
(1)版权与相关权利(各成员应遵守《伯尔尼公约》(1971)第1条至第21条及其附录的规定);第 1 页共14 页(2)商标(任何标记或标记的组合,只要能够将一企业的货物和服务区别于其他企业的货物或服务,即能够构成商标。
此类标记,特别是单词,包括人名、字母、数字、图案的成分和颜色的组合以及任何此类标记的组合,均应符合注册为商标的条件);(3)地理标志(“地理标识”指识别一货物来源于一成员领土或该领土内一地区或地方的标识,该货物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归因于其地理来源);(4)工业设计(各成员应对新的或原创性的独立创造的工业设计提供保护。
各成员可规定,如工业设计不能显著区别于已知的设计或己知设计特征的组合,则不属新的或原创性设计。
各成员可规定该保护不应延伸至主要出于技术或功能上的考虑而进行的设计);(5)专利(专利可授予所有技术领域的任何发明,无论是产品还是方法,只要它们具有新颖性、包含发明性步骤,并可供工业应用);(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7)对未披露信息的保护(在保证针对《巴黎公约》(1967)第10条之二规定的不公平竞争而采取有效保护的过程中,各成员应依照第2款对未披露信息和依照第3款提交政府或政府机构的数据进行保护。
第2款:(a)属秘密,即作为一个整体或就其各部分的精确排列和组合而言,该信息尚不为通常处理所涉信息范围内的人所普遍知道,或不易被他们获得;(b)因属秘密而具有商业价值;并且(c)由该信息的合法控制人,在此种情况下采取合理的步骤以保持其秘密性质。
第3款:各成员如要求,作为批准销售使用新型化学个体制造的药品或农业化学物质产品的条件,需提交通过巨大努力取得的、未披露的试验数据或其他数据,则应保护该数据,以防止不正当的商业使用);(8)对协议许可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
二、知识产权的分类(一)文学产权与工业产权1.分类依据对知识产品的消费方式进行划分:用于精神消费的知识产品所对应的权利是文学产权,典型代表为著作权;用于物质消费的知识产品所对应的权利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
2.工业版权工业版权的特点:受保护对象必须具有新颖性(专利法要求)和独创性(著作权法要求);实施工业产权法中的注册保护制和较短保护期;专有权人主要享有著作权法中的复制权和发行权,但没有著作权主体的广泛权利。
典型代表为集成电路布图权。
(二)创造性智力成果权与商业标记权1.分类依据知识产权的价值渊源进行划分:权利的价值直接来源于智力成果本身的利用,是创造性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和专利权;权利的价值主要直接来源于权利主体的商业信誉(即后续活动所产生的价值的),是商业标记权,包括商标权。
2.商业标记权对注册商标有效期的影响(1)注册商标有效期的说明;(2)注册商标的续展次数无限制;(3)如果对注册商标予以有限期的保护,其不良影响的说明:强制企业定期更换识别标志,不当增加了竞争成本知识产权基础理论概述第二讲知识产权的性质分析讲授重点: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属性讲授难点:意思自治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内的适用一、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一)国内外的认识1.TRIPS协定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re private rights.知识产权属私权。
2.我国学术界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根据权利客体不同,可以分为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二)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意义1.任意性规范TRIPS协定宣告知识产权属私权,一方面揭示了知识产权权利性质的争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任意性规范在知识产权法中的实际存在。
2.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内中的适用。
(三)规范的实证分析1.《专利法》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的申请、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专利权的保护。
任意性规范的适用:专利申请权的转让、专利申请权共有、专利转让和许可使用、委托专利、合作专利和职务专利等领域。
2.《商标法》商标注册的申请、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许可适用、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商标使用的管理、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任意性规范的适用:注册商标的转让和使用许可等领域。
3.《著作权法》著作权(著作权人及其权利、著作权归属、权利的保护期、权利的限制)、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任意性规范的适用:著作权及邻接权的转让和许可使用等领域。
(四)小结1.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范围知识产权的转让和许可使用等领域为主。
2.质疑意思自治原则是否可以延伸适用到知识产权创造领域。
例如:第三人成为发明创造的发明人。
3.提前的结论知识产权的特征决定了知识产权产生、知识产权内容和知识产权限制的法定性。
第 3 页共14 页(五)举例说明:意思自治原则与职务发明创造1.法律规范1984年《专利法》第6条与1992年《专利法》第6条:2000年《专利法》第6条与2008年《专利法》第6条。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2.分析说明(1)第3款的“利用”如何界定以及对第1款性质的影响?如果将主要利用涵盖其中,则第1款即为部分性质的任意性规范;如果不将主要利用涵盖其中,则第1款即为强行性规范属性。
(2)在第3款中,没有“约定”之时,技术成果权利主体的确认?理论上可有三种选择,即为单位单独所有或发明人单独所有或单位与发明人共有。
(3)企业如何保护自己的职务发明创造权益?①企业章程中对法定代表人的权利限制条款;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章中就“主要利用”的说明;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中的补偿机制设立。
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章中的“擅自利用企业资源研发”的相关条款。
二、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属性(一)知识产权性质的双重论1.知识产权性质的双重论知识产权既为财产权又为人身权;2.知识产权性质的单一论知识产权属于财产权,但是,著作权兼具财产权与人身权的双重性质。
专利权就是单一的财产权,虽然发明人享有人身权,但是由于发明人与专利权人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主体,所以发明人的权利性质不能影响到专利权人的权利性质。
(二)知识产权财产权属性的意义1.知识产权主体可以通过利用知识产权客体直接获取财产收益2.知识产权主体的意思自由在财产权范围内有效3.知识产权主体因财产权获益时的权利义务平衡(1)权利瑕疵担保责任;(2)其他义务的承担。
例如,《商标法》第40条第1款: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
①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是否会因产品质量缺陷致人损害承担责任?②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如何承担上述责任?③企业如何在注册商标使用许可中保护自己的利益?(3)物权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在知识产权取得方式中的适用知识产权基础理论概述物权的原始取得又称物权的固有取得,是指民事主体非依据他人的权利及意思表示而直接依据法律规定取得物权。
物权的继受取得又称为物权的传来取得,是指基于一定法律事实,依赖于他人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权。
(三)知识产权财产权属性的表现1.知识产权的转让(1)知识产权转让的效力说明(2)著作权:转让著作财产权,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3)注册商标: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
转让注册商标经核准后,予以公告。
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
(4)专利: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
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转让费分期付款型专利转让合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