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精选(文档)
- 格式:pdf
- 大小:7.94 MB
- 文档页数:41
云台山旅游区规划案例10级旅游管理,樊冬平景区简介云台山位于河南省距省会郑州西北70公里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云台山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狝猴自然保护区七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314米)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
1、规划的背景及意义1.1背景:云台山景区生态环境规划的目标是保护云台山地质地貌景观,恢复云台山原始的生态环境, 同时也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县域旅游的品位,围绕把景区建设得更好的目标,修武县委、县政府于2002年11月底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派出专家组,前来对云台山与青龙峡进行实地考察,要求在全面整合两大景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景区的下步发展编制一部完整、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方案。
1.2意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是提升旅游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打造世界地质公园的必要方式。
2、云台山旅游景区的SWOT云台山的机遇与挑战:3.1自然资源: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
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之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妆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
景区内有单级落差314米的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有被誉为华夏第一奇峡的红石峡;有华夏第一秀水之称的潭瀑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峰;有融山的隽秀、水的神韵为一体,被赞为“人间天上一湖水,万千景象在其中”的云台天池—峰林峡;有生态旅游最佳去处“云台第一大峡谷”——青龙峡等精品景点。
经典规划案例之龙宫风景区旅游规划案例“吞⽯为洞,吐⽯为花,神宫赖⽔造;聚⽔成渊,覆⽔成瀑,胜景依⽯⽣”,是龙宫景观的真实写照。
有着中国最长、最美丽的⽔溶洞、中国最⼤的洞⽳佛堂、中国最⼤的洞中瀑布、全世界最低的天然辐射剂量率、全世界最多、最为集中的⽔旱溶洞等⾼品位风景资源。
熊⼤寻旅游规划公司此次受邀为景区打造全新旅游规划。
项⽬规划背景2016年,国家旅游局将贵州省安顺市列为⾸批“国家全域旅游⽰范区创建单位”,这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龙宫旅游升级版建设以龙潭核⼼景区内⼴场、游览步道等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景观打造为主要内容。
美丽乡村建设以龙潭村、漩塘村、桃⼦村三个⾏政村基础设施、村民房屋景观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等为重点。
龙宫风景名胜区的发展需借助全域旅游发展的机遇,借势⽽为、乘势⽽上,推动全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井喷式”增长。
加强景区规划建设、注重旅游产品创新、提升旅游服务层次和⽔平、加⼤旅游宣传营销推介⼒度,全⼒打造“梦幻龙宫、极致龙宫”,全⼒打造“世界知名、国内⼀流”的旅游⽬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龙宫规划设计景观图)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龙宫风景名胜区,重点规划区域为龙潭景区、漩塘景区及两⼤景区周边区域,重点规划⾯积为10平⽅公⾥。
总体⽬标充分保存和保护龙宫风景名胜区的⾃然资源、⽂化资源和⽣态系统,科学合理的体现龙宫⾃⾝的地理奇观特征和龙宫的独特魅⼒优势。
在环境承载⼒限度内进⼀步提升龙宫风景名胜区知名度。
将龙宫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景观优美、特⾊鲜明、⽣态健全、环境优良、服务优质、⼈与⾃然协调发展,国内⼀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相关规划分析《全国⽣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龙宫作为重点⽣态旅游⽬的地被写⼊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
《规划》按照全国⾃然地理和⽣态环境特征,将全国⽣态旅游发展划分为⼋个⽚区。
阳山文化地质生态休闲景区总体规划批本次规划范围西起大阳山,东至狮子山,北起锡陆公路-阳中路,南至桃源路,总面积5.6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为以阳山水蜜桃产业为依托,以大阳山为空间载体,以阳山桃文化生态观光园为核心,以生态山水、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都市农业中心核。
规划以中国园林拓扑向心的传统布局结构,依山抱湖安排各功能区块;功能分区主要为自然山体景区、宾馆区、商业街区、企业家会所、农家乐、旅游度假区、生态社区、桃园社区、生态桃林观赏区等;主要用地为旅游设施用地、生态观光园用地、居住用地、公建配套用地等。
宗教遗产文化的开发——以空相寺禅宗文化开发为例文化往往是一个景区的灵魂所在,因此也就成为了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塑造的一个核心所在。
我们在对于这些拥有这核心文化的进去在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于这一核心文化的打造,在这一过程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就成为一种可行的开发思路。
本文将以空相寺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对于禅宗文化的塑造为例,对“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这样一种开发思路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背景介绍空相寺古称定林寺,俗称西山寺。
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李村乡境内熊耳山下,故又称熊耳寺,空相寺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是我国建筑时间较早的寺院之一,素有“陕郡之圣地,天下之名蓝”的美誉。
公元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
公元535年,初祖又来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次年在此圆寂,终年150岁。
公元538年,众僧徒为纪念达摩初祖,又建造了达摩造像碑。
寺院历代都有维护和扩修,但是,寺内大部分建筑,自抗日战争以来,或毁于战火,或人为破坏,寺院原貌已荡然无存。
目前空相寺的建造主要是在1994年由释永信大和尚力促恢复空相寺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之后逐渐恢复建设的,目前已经完成山门殿、接迎殿、达摩殿、达摩墓的修建。
二、文脉研究笔者认为对于景区核心文化的一个文脉分析正是文化开发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的一个必由之路。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案例1:福建省区域竞争力结构评价区域竞争力是当代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课题。
它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方法切入,将所研究的对象(区域)置于一个更大的范畴(大区域)中,运用比较经济学的方法和经济竞争原理进行比较分析。
判断出其相对优劣势,进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999年《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的研究者们从“区域竞争力定义“与”区域竞争力模型”两方面对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进行了考察和评价,井立足省级区域竞争力这一范畴,选择了七大类别69项指标组成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该研究还采用了雷达图对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进行结构分析(如下图所示)。
福建区域竞争力全国雷达总图是根据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7个竞争力指数在全国的排名情况绘制而成,雷达图的中心为排名第一,竞争力指数排名由里向外逐渐增加,最外围排名为25。
可见,竞争力指数越接近雷达图的中心,该项指标的竞争力越强。
因此,上图清晰地反映出,福建省区域竞争力在涉外竞争力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在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以及企业竞争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案例2:海南省保亭县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深入开发的SWOT分析(改写)项目概况:1、项目区位七仙岭温泉度假村位于海南岛中南部的保亭县,是当地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同时,保亭也是岛上最贫穷的县。
其面积约为1126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其中少数民族约有1.05万。
保亭一度处于海南南北交通的主要道路上,但是1994年之后,由于海南旅游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此南北交通公路逐渐被东部快速交通道所取代。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保亭县有许多良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如美丽的风景、迷人的温泉、多情的少数族群以及配套的住宿和餐饮设施。
2、资源状况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成立于1993年,内有小型的游泳池和客房,这个度假村享有许多的优势:①温泉:这里的七个温泉是海南最大同时也是最好的温泉,水温高达摄氏93度,每秒流速3600立方公尺。
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中心环节,其品位高低、对旅游者吸引力幅度大小,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强弱。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供大家阅读!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篇1:案例1、重庆市武隆天生三桥景区针对这个世界遗产地景区不缺乏游客,却面临环境保护、遗产地保护等法律法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消费、扩大景区容量等开发难点,由清华同衡设计院承担,从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一直到产品细节乃至观光电梯,都仔细布局开发,获得了市场的认同。
其成功之处:一是聚焦亮点,突显遗产魅力;二是打造了一台演出,消灭暗点,丰富夜间活动;三是疏导热点,扩大景区容量。
开发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一是从规划到落地都应十分慎重。
在遗产地的开发项目做多了,可能就做错了;不做项目,游客又不来。
处理这对矛盾需要开发智慧,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因噎废食。
二是开发的景区产品,既要符合国际潮流,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为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试点、遗产地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提供了启示。
案例2、广东白水寨景区这项目是位于广州近郊的4A级风景区,以落差428.5米的中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著称,备受珠三角市民青睐的生态休闲胜地。
其成功之处:一是高水平策划与设计,突出标志景观吸引力;二是应对“蓝海”市场需求,开发多元产品;三是认真调查市场,找准区域市场空隙;四是着力旅游产业的上下整合,让旅行社输送客源。
该项目最早利用了一项关于该景区的游客问卷调查表明的缺乏吃、住等餐饮设施的研究报告,围绕吃住项目开始进行景区开发,具体做法有:一是立足广州市民及大众旅游市场,围绕温泉、吃住进行多元产品打造和组合。
二是及时扩大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村民菜地观光与蔬菜采摘,开拓漂流项目。
三是联合旅行社,通过“广之旅”的进入合作开发,带动了景区发展。
使游客从开发前不到10万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万人,成为一个都市周边市场火爆的休闲观光景区。
旅游景区规划与建设案例分析旅游景区是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心,它能够吸引大量游客来到该地区,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开始规划和建设自己的旅游景区,旨在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提高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将分析几个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经验和值得改善之处。
1. 阳朔西街景区阳朔西街景区位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街区,是阳朔县旅游业的核心区域之一。
阳朔西街景区从2004年开始规划,历经多次规划和调整,于2011年正式开业营业。
目前,阳朔西街景区已成为阳朔旅游业的主要品牌之一,每年吸引数百万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和休闲。
阳朔西街景区的建设与规划注重了游客的体验和景区的文化内涵。
在景区内部,有许多充满着传统特色的建筑和街道,如古色古香的苏式建筑、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保留着原始风貌的老街巷等等。
此外,景区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店铺、展示馆等,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有特色的纪念品、地方小吃等等。
此外,景区规划还设置了一些旅游项目,如夜游景区、婚礼拍摄等等,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尽管阳朔西街景区已成为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但仍然有一些方面需要改善。
首先,景区内的交通状况仍然不够便利,导致游客的停车和出行较为麻烦。
其次,景区内的一些商家存在价格不透明等问题,造成游客的不信任。
因此,建议对景区内的商家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 黄龙风景区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四川省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
黄龙风景区从1982年开始建设,历时数十年,于2007年获得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景点之一。
黄龙风景区的建设和规划注重了自然景观和环保。
景区内有许多自然奇观,如古老的冰川、湍急的瀑布、蔚蓝的湖泊等等。
此外,景区内的各种设施和服务都建设在环保的基础上,如垃圾分类、垃圾清理、节能措施、资源回收等等。
黄龙风景区在建设和规划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景区规划案例某市A景区规划案:某市A景区位于市中心,周围环境优美,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为了更好地吸引游客,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市政府决定对景区进行规划和改造。
首先,为了提升景区的绿化率和生态环境,规划部分区域建设草坪、湖泊和花园,并引进一些珍稀植物和花卉。
同时,为了保护现有的树木和动植物资源,禁止游客采摘、破坏植物,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其次,景区内的道路和步道需要重新规划,并增设骑行道和观景台。
骑行道可以方便游客骑行观光,增加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度;观景台可以提供更好的观赏景色的地方,游客可以在此欣赏整个景区壮丽的景色。
为了提高景区的吸引力,还计划在景区内建设一些特色的游乐设施。
比如,设立儿童游乐场,供家庭出游的游客和带孩子的游客使用;建设攀岩场和漂流项目,吸引喜爱挑战和刺激的游客参与。
同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救援力量,确保游客的安全。
景区还将建设一些休闲设施,如茶座和餐饮区,供游客放松休息。
同时,规划一个开放式的广场,可以举办一些表演和活动,增加游客的娱乐体验。
为了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计划增加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增设信息中心和导游站,方便游客获取相关信息和导游服务。
并且,在繁忙时段增加游客进出口,并规划停车场,方便游客的交通出行。
最后,加强宣传推广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向市民和游客宣传景区的美丽风景和特色文化。
在互联网上建设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景区的实时资讯和活动信息,吸引更多游客进行关注和参观。
通过对A景区的规划和改造,将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品质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区域经济的活力。
同时,借助景区规划的推动,也可以促进周边市区的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
旅游资源的开发案例【篇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案例】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篇1:案例1、重庆市武隆天生三桥景区针对这个世界遗产地景区不缺乏游客,却面临环境保护、遗产地保护等法律法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消费、扩大景区容量等开发难点,由清华同衡设计院承担,从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一直到产品细节乃至观光电梯,都仔细布局开发,获得了市场的认同。
其成功之处:一是聚焦亮点,突显遗产魅力;二是打造了一台演出,消灭暗点,丰富夜间活动;三是疏导热点,扩大景区容量。
开发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一是从规划到落地都应十分慎重。
在遗产地的开发项目做多了,可能就做错了;不做项目,游客又不来。
处理这对矛盾需要开发智慧,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因噎废食。
二是开发的景区产品,既要符合国际潮流,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为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试点、遗产地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提供了启示。
案例2、广东白水寨景区这项目是位于广州近郊的4a级风景区,以落差428.5米的中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著称,备受珠三角市民青睐的生态休闲胜地。
其成功之处:一是高水平策划与设计,突出标志景观吸引力;二是应对蓝海市场需求,开发多元产品;三是认真调查市场,找准区域市场空隙;四是着力旅游产业的上下整合,让旅行社输送客源。
该项目最早利用了一项关于该景区的游客问卷调查表明的缺乏吃、住等餐饮设施的研究报告,围绕吃住项目开始进行景区开发,具体做法有:一是立足广州市民及大众旅游市场,围绕温泉、吃住进行多元产品打造和组合。
二是及时扩大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村民菜地观光与蔬菜采摘,开拓漂流项目。
三是联合旅行社,通过广之旅的进入合作开发,带动了景区发展。
使游客从开发前不到10万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万人,成为一个都市周边市场火爆的休闲观光景区。
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篇2: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仁化县和韶关浈江区境内,总面积达290平方公里,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
借力南水北调,做大度假文章――丹江口? 五指湖主题度假区总体策划2012-12-13 15:42:03绿维创景字号:T |T难点聚焦:该项目地紧邻知名景区丹江口水库和武当山,但自身知名度较弱,如何在借势发展的基础上,寻找差异化发展,使本项目成为武当山- 太极湖生态旅游区的重要支点?项目业主:丹江口汉和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完成时间:2012 年 8 月项目背景:项目地位于鄂西北、陕东南、豫西南地区典型的中西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
本项目库区蓄水后会形成星罗棋布的岛屿、绵延多变的岸线,旅游魅力将大大增强,再加上南水北调工程的世界瞩目,丹江口的开发必将被推向一个高潮。
在此背景下,绿维创景承接了丹江口? 五指湖主题度假区总体策划及修规工作,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顶级的滨湖旅游度假区。
核心思路:通过对竞争对手及旅游资源的分析,绿维创景认为本项目在依托周边丹江口、武当山等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势”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上,应打好两张差异牌――五行养生、水资源,并坚持走高端路线。
项目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乙五行拳的传承基地,这是本项目最有潜力实现差异化的资源。
绿维创景以此为核心,深入挖掘五行养生文化,并融入“生态” 、“画院” 、“汉水文化”等元素,创造高端氛围,打造以五行养生为主题的高端度假区。
另外,水体对于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本项目应依托水质优良、生态意义重大的丹江口水源地,打好“饮水思源”这张牌。
同时,还要从市场对于水休闲、水游乐需求的发展趋势入手,在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独特的游憩方式的设计,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水休闲项目,留住游客。
最终将本项目打造成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功能为核心,同时兼具文化体验、文化传承、艺术创作、高端度假、健康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
大门设计效果图鸟瞰图如意岛五行文化交流中心建筑组团方案图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典范――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2012-12-06 13:03:05绿维创景字号:T |T难点解读:如何定位城市的功能与特色,为云南特色城镇化战略实施推波助澜?在泛旅游产业整合发展思路之下,如何构建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在旅游开发与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文化与生态资源的原真性?项目业主:普洱市西盟县人民政府建设局完成时间:2012 年 11 月项目背景:在云南省提出发展“两强一堡”、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普洱建设“边三县”“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的形势下,上轮规划对西盟县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城市定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产业、区域联动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经典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案例(⼀)⼗⼤经典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案例(⼀)熊⼤寻旅游规划公司⽂章熊⼤寻策划机构由“中国旅游策划第⼀⼈”熊⼤寻领军,亲⾃策划创意每个项⽬,为客户提供超常规旅游策划、规划和营销服务。
熊⼤寻简介:* 中国⼗⼤策划⼈第⼀名,策划最⾼奖“⾦钥匙”持有者* 被第三届中国策划⼤会授予“中国策划新⼀代掌门⼈”称号* 中国策划20年⼗⼤策划专家* 《风光》报道“中国旅游策划第⼀⼈”* 《⽺城晚报》报道:“中国策划第三阶段的代表⼈”* 策划⼤理、遵义获“中国策划⾦奖”* 著作《拳打策划,脚踢⼴告》、《江⼭⼊划》、《谁在策划旅游》、《我为旅游规划》我们的定位:中国旅游王牌的策划者!中国旅游策划第⼀品牌!我们的理念:我出奇招,您出奇迹!成功策划中国旅游王牌:⼤理、⾹格⾥拉、怒江、昆明、遵义、井冈⼭、南岳衡⼭等数⼗个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
被誉为“中国⼗⼤经典旅游策划案例”。
策划⼤理:定位“风花雪⽉”,⼤理游客翻倍!2002年熊⼤寻旅游规划公司受邀策划⼤理旅游,我们⽤“定位三个⼀”法则,即唯⼀、第⼀和专⼀,否定了⼤理原有的旅游形象定位“东⽅威尼斯”、“五朵⾦花的故乡”等,找到了⼤理最独⼀⽆⼆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下关风、上关花、苍⼭雪、洱海⽉,形成上半句定位“风花雪⽉”。
进⼀步推论“风花雪⽉”给⼈带来的好处是“逍遥⾃在”。
提炼出⼤理旅游形象⼝号“风花雪⽉,⾃在⼤理”、“风花雪⽉,逍遥⼤理”,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旅游形象⼝号!点击浏览图⽚⼤理旅游整体策划⽅案:第⼀部分:定位策划.策划⽬的:借天龙⼋部影视城及影视剧的拍摄,以之为杠杆,以之为契机,整合、创新⼤理旅游品牌形象,让⼤理旅游形象再上新台阶,在全国(甚⾄世界)范围掀起⼤理旅游继电影《五朵⾦花》之后的第⼆次⾼潮,撬动⼤理经济和⽂化板块。
⼀、⼤理有什么?1、《五朵⾦花》的故乡——浪漫风情;2、《天龙⼋部》的故乡——武侠传奇3、风花雪⽉——富有诗意的⾃然景观4、三塔、太和城、⽯宝⼭⽯窑、南诏铁柱——历史⼈⽂5、南诏国、⼤理国——古王国6、三道茶、三⽉街——⽩族风情7、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亚洲⽂化的⼗字路⼝8、佛之齐鲁、儒释道巫本主——开放、包容、⼀团和⽓的“妙⾹国”⼆、⼤理是什么?如果主打民族风情?(民族性)虽有⽩族风情,但⼤理独特的历史⽂化和奇美的⾃然⼭⽔才是旅游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