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来了!互联网+建筑设计=建筑表现大师
- 格式:docx
- 大小:485.11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建筑五大师——对格罗皮乌斯、柯布、密斯、赖特、阿尔托的分析内容摘要:瓦尔特•格罗皮乌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阿尔瓦·阿尔托作为现代建筑的五位大师坚决反对复古,创时代之新,他们的建筑有新功能、新技术,形式符合抽象的几何美学,他们承认建筑的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并提出了要反对外加装饰的建筑表现形式。
他们确定了现代建筑的为现代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功能空间异同有机人情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许多国家中复古主义建筑仍然相当流行,并且出现了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等流派,它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和解决当代建筑发展所涉及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由于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法;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
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
人心思变,大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
新观念、新方案、新学派层出不穷。
这一切都未现代建筑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现代主义自30年代起迅速向世界其他各地区传播,终于成为20世纪中叶现代建筑中的主导潮流。
现代建筑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先锋派,他们是现代运动的主力。
另一是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
此外有一些派别人数并不多单十分重要,他们在建筑观点上特别是在建筑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上,赞成欧洲的现代建筑派,也参加了他们发起的CIAM组织,但在设计手法上则倾向于有机性。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有一个人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
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
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他就是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格罗佩斯。
沃尔特·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1907至1910年间,他师从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B ehren s),也是他一生中所受的最大影响。
后来他也受到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经常与建筑大师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进行合作。
1911年,他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成员,同时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即:将创造性的设计师与机器作品相结合的制作方式。
该组织反对模仿,同时讨厌为功能而行的简单理论。
1919年,格罗佩斯成为G rand Ducal Saxon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Crafts Academ y of Arts and School of Arts)的主任,并创立了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S taatl iches Bauhau s Weimar)。
后来包豪斯成为“建筑的家园”,学校的座右铭是“艺术和建筑的新统一”。
沃尔特·格罗佩斯设计思想在设计思想方面,格罗佩斯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压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
《Sketchup建筑设计》教学大纲一、教程的性质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
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SketchUp让建筑师能够像使用钢笔或者铅笔一样随心所欲的进行概念设计。
SketchUp通过3D的形体表现让设计师和业主进行直观的沟通,并且可以快速的修改设计作品,让作品符合最后的设计要求。
SketchUp对于一些建筑细部的表现,甚至复杂曲线和曲面都毫不逊色,关键在于设计师是否灵活掌握SketchUp。
二、教程的目的和任务“SketchUp建筑设计”课程的培训目的是:(1).明确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展示设计过程中的任务,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美学原理。
(2).通过各种基本图形的绘制,使学员掌握软件中各种命令的综合使用方法。
(3).通过各种已经存在的优秀作品,熟练掌握使用SketchUp软件进行建筑设计的方法。
三、学时安排本课程共包含10部分内容,第1部分为概述部分,让培训学员了解关于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第2部分为设计理论部分,需要培训学员掌握建筑设计理论的内容,明确建筑设计的特征、原理和环境构成要素;第3部分为设计必备常识部分,需要培训学员掌握建筑设计色彩学理论与建筑设计有关的人体工程学知识,明确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第4~8部分则需要结合SketchUp软件,培训学员掌握建筑设计中绘图工具的用法;第9~10部分则通过经典案例培训学员认真思考整个建筑设计的制作方案,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路进行适当的调整。
有兴趣的学员,可以结合相关的资料加以研究。
学时数: 72学时学时数具体分配:四、考核目标与考核要求第1部分建筑设计概述(1) 了解建筑设计的发展(2) 了解建筑设计的定义(3) 了解建筑的分类第2部分建筑设计理论基础(1) 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2) 懂得建筑设计的程序第3部分建筑设计与人体工程学(1) 了解建筑设计的依据(2) 掌握建筑设计的材料的特性(3) 明确人体工程学的重要性第4部分SketchUp建筑设计软件认识(1) 明确SketchUp建筑设计软件的主要功能(2) 掌握SketchUp建筑设计软件绘图环境设置(3) 掌握SketchUp建筑设计软件的文件命令(4) 掌握建筑设计图的输出与打印第5部分SketchUp建筑设计软件入门(1) 掌握选择物体的方法(2) 掌握命令的执行方式(3) 熟练图形窗口显示控制(4) 熟练SketchUp建筑设计软件图层的使用第6部分SketchUp建筑设计软件上手(1) 熟练掌握常用基本绘图命令的使用(2) 掌握使用材质与贴图的方法(3) 掌握辅助定位工具的使用(4) 掌握插件的使用方法(5) 掌握动画的应用第7部分SketchUp建筑设计软件加速(1) 掌握物体变换(2) 掌握群组与组件的使用方法(3) 掌握阴影的使用方法第8部分标注建筑图形(1) 掌握标注(2) 通过小实例练习标注命令的使用方法第9部分居住建筑实例方案通过居住建筑的设计,掌握居住建筑方案的制作流程以及工具的运用第10部分公共建筑实例方案通过某公共建筑方案的设计,掌握公共建筑方案的制作流程以及工具的运用5. 教材及参考书(1) 王崇杰编写《建筑设计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2) 卫涛陈李波王松编写《SketchUp建筑设计草图大师》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05月。
创新与灵感当代建筑设计师访谈在当代建筑的舞台上,设计师们如同艺术家般,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灵感,将现实与梦想交织在一起。
建筑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结构,更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与科技发展的缩影。
为了探讨当前建筑设计中的创新与灵感,我们采访了几位在业内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他们以独特的方案和深厚的理念,引领着这一领域的发展。
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在与这些设计师的交谈中,灵感的来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很多建筑师表示,灵感往往来自于他们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正如某知名建筑师所言:“每一座建筑都在讲述一个故事,而这故事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从街头的小店到自然界的形态,设计师们通过观察不同的事物,将其再加工,构建出新的空间体验。
此外,自然界也是无穷无尽的灵感源泉。
一位专注于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强调:“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灵感,它还是我们的老师。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生长模式、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师们开始将可持续性原则融入到设计中,以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创新技术在建筑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设计流程。
一位将新技术纳入工作流程的年轻建筑师分享道:“3D打印技术让我可以快速地展示想法,与客户进行互动并迅速调整方案。
”这种技术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让创意能够更快地转化为现实。
虚拟现实(VR)同样在此领域占据重要位置。
例如,在一项大型项目中,团队使用VR设备进行项目演示,客户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空间布局和光线变化,从而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思路。
这种新方式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还进一步完善了设计质量。
同时,人工智能也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辅助工具,通过对大量数据分析,为建筑师提供优化建议。
这些技术不仅让设计变得更加精准,也为一些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变为现实开辟了新的路径。
设计哲学与人文关怀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许多设计师更加关注人文关怀。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965年8月27日,勒·柯布西耶在Cap Martin海湾游泳时因心脏病发作而与世长辞。
中文名: 勒·柯布西耶外文名: Le Corbusier国籍: 法国出生地: 瑞士拉绍德封出生日期: 1887年10月6日逝世日期: 1965年8月27日职业: 建筑师主要成就: AIA金奖代表作品: 朗香教堂\《走向新建筑》目录1 人物生平▪成长之路▪建筑思想2 主要成就人物生平1887 出生于瑞士拉绍德封,钟表工人家庭1902年柯布西耶在都灵国际装饰展上以一只雕刻手表获奖。
1905~1908 在家乡的一所艺术学校学习,柯布进行第一次学习旅行,目的是去看欧洲的一些杰出的建筑与艺术。
旅途中柯布绘制了许多精美的速写与水彩画。
同时拜访了嘎涅、贝瑞以及霍夫曼。
1908~1909 在法国建筑师贝瑞的事务所工作1910年柯布结束旅行回到母校,并受学校之托再次出行到柏林研究德国装饰艺术。
在德国接触到德意志制造联盟,并接触到彼得·贝伦斯、格罗皮乌斯以及密斯·范·德·罗。
勒·柯布西耶 1911年柯布再次到中欧和东方旅行,并于年底回到母校-拉香·德·芳艺术学校。
1913年柯布在拉香·德·芳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信息时代建筑设计的互动性共3篇信息时代建筑设计的互动性1信息时代建筑设计的互动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筑设计行业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
为了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建筑设计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增加建筑设计的互动性,与时俱进。
什么是建筑设计的互动性?建筑设计的互动性是指建筑设计师、业主和用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交互的过程。
传统的建筑设计是由设计师单方面决定,而互动式的建筑设计则更多地考虑了业主和用户的需求,更加实用、符合市场需求。
为什么建筑设计需要具有互动性?建筑设计的目的是让业主和用户感到满意,但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是设计师自己独立完成设计,很难考虑到其他人的需求。
而有了互动性后,用户和业主可以更好地了解设计流程,并为设计师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以便于设计师更好地考虑他们的需求。
这样一来,建筑设计将更具有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信息时代下,在设计师和用户之间建立互动性可以让设计师更快更准确地获取用户的反馈和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利用资源和进行优化。
建筑设计的互动性如何实现?1. 3D建模技术传统的建筑设计是依靠平面设计图纸,而3D建模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制作出非常逼真的虚拟建筑模型。
这样,业主和用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效果,从而更容易进行沟通甚至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
2. 互动式设计软件除了3D建模技术外,现代社会还有很多互动式设计软件,例如SketchUp、Rhino和Grasshopper。
这些软件可以让设计师和用户直接对设计进行操作和修改,让设计更符合实际需求。
3.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设计师和用户带到一个虚拟的场景中,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效果。
虽然虚拟现实技术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知识,但它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建筑设计也逐渐开始使用这种技术。
总之,在信息时代下,建筑设计需要借助互动式的技术工具来增加互动性,让设计更加贴近客户需求,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老师来了!互联网+建筑设计=建筑表现大师
新华互联网科技联合优酷土豆强强推出的大型线上演讲节目《老师来了》又开拍啦!
这一期,《老师来了》邀请电商、设计、动画等领域的互联网榜样人物走进新华互联网科技,为在校学子开展有故事、有智识的分享。
主题演讲毫无繁杂冗长,观点响亮,开门见山,种类繁多,看法新颖。
建筑设计是什么
谈起建筑设计,故宫、鸟巢、金字塔等耳熟能详的地标建筑不绝于耳,林徽因与梁思成两位建筑大师的爱情故事也逐渐清晰,陈栋老师将古今建
筑史、东西方建筑区别、未来建筑发展趋势娓娓道来,像极了与建筑的灵魂对话。
什么是设计
“如果把设计比作一种修行,那么建筑就是修行的最终成果。
”因为建筑设计的过程总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等待你去解决!这其中的艰辛只有建筑师自己才能体会!从陈栋老师禅意的表达中,能感受到古建筑飞檐、琉璃瓦、斗拱等诗意般的存在。
如何成为一名建筑师
建筑设计过程是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斗争与妥协,再斗争、再妥协的过程,是高度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设计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因为施工配合等过程并非设计之初就完全可预控,再加上国内对于设计错误的零容忍,高薪下面的激烈竞争,所以建筑设计师这么酷的行业,还真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了的。
但,将自己的想法、头脑中的画面,跃然于纸上,之后通过后期的建造与实践,让想法变成现实。
做未来的筑梦设计师
还在为画图纸而烦忧吗?还在拿着效果图跟开发商汇报么?现在的建筑设计早已引入BIM设计理念,成功利用BIN信息平台,将设计方、开发商、施工方、物业方联系起来,通过互联网渠道的直接化、公开化、透明化,共享建筑当中的所有信息。
相比二维图纸上很多东西是体现不出来,只有到了施工现场,比如梁和柱出了问题,或是专业的管线“打架”了才能被发现,有了BIM模型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传统的图纸交流,效果图团队根据建筑师的平面设计生成立体模型,生成效果图,再交由开发商,最后返给设计,整个时间周期非常长,但有了VR技术的融合,戴上虚拟设备,将体会到真实空间中体会不到的场景,所有的设计都展现在大家眼前,就像是时空穿越。
马云曾预言:互联网时代,将不再有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之分,只有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思维的进化与较量。
未来建筑怎么构造?复古?文艺?摩登?这些通通都不在话下。
材料选取用什么?节能数据多少?人性化设计、个性化打造,全方位的知识积累等你来爆发!节能、环保、舒适的绿色建筑等你来造!南京新华建筑表现大师专业等你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