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精要
- 格式:ppt
- 大小:9.71 MB
- 文档页数:7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概述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1.组织行为是指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三者之间以及整个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各种行为。
2.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3.研究对象: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以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
4.本质:1)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方式2)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5.研究组织行为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员工的行为二、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特征有:1)边缘性、综合性、跨学科性2)两重性:艺术性,科学性3)实用性2.相关学科和组织行为学的关系:p83.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内容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与异同5.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p10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1.管理科学的发展p2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主要理论有: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的操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主要集中于高层的管理原则,如企业的计划、不同层次组织的协调、控制等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应是一个等级森严、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金字塔结构,为“直线式”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缺点是,轻视或忽视组织中人的因素,仅仅把人看成是一台机器,而完全没有考虑人的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
2.行为管理理论的产生p4产生原因——古典管理学派缺陷:强调物质因素作用,忽视人的主观能动;强调物质鼓励,忽视了社会需要;强调正式组织,忽视非正式组织。
单纯科学设计、奖金刺激、等级分明指挥系统不能带来持久活力。
紧张而单调劳动和日益严重剥削激起工人们有组织反抗。
标志性事件——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试验(1924年~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霍桑电话机工厂中进行的试验。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重要知识点总结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和组织研究的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个体与组织的互动以及组织内外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个体行为个体行为是指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的行为表现。
个体行为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个体动机与满足个体在组织中表现出的行为受动机和满足程度的影响。
有三种主要的动机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维尔德的期望理论。
这些理论揭示了人们在工作中追求满足的动机来源,有助于组织管理者理解和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2. 个体决策与判断个体在组织中需要做出各种决策和判断。
决策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和决策错误的风险。
个体决策行为可以通过启发式和评估思维等策略来改进,提高组织决策的效果。
3. 个体情绪与情绪劳动个体在工作中会产生情绪,并将其传递给他人。
情绪劳动是指个体在工作中主动管理情绪的能力,对组织绩效和员工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管理者可以通过情绪智力和情绪劳动策略来促进员工情绪的积极表达和管理。
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内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组织整体的行为表现。
以下是组织行为的重要知识点:1. 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中不同个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方式。
组织设计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制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组织结构和设计的合理性对组织的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2. 组织文化与认同组织文化是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
组织认同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和归属感。
组织文化和认同可以促进员工凝聚力和组织承诺,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
3. 领导与权力领导是指影响他人行为、管理组织的过程。
权力是领导者在组织中影响他人的资源和能力。
不同的领导风格和权力类型对组织绩效和成员满意度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指组织外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
以下是组织环境的重要知识点:1. 组织变革与适应组织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下需要进行变革和适应。
简述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个体、团队和组织整体的行为、心理和战略的学科,主要探讨组织中人员的行为、决策、沟通、合作和冲突等问题,旨在提高组织的效率和绩效。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组织理论:组织理论探讨了组织的结构、功能、变革和管理等问题,包括经典的组织结构理论、职能理论、领导理论等。
2. 人员行为:组织行为学关注组织中人员的行为,包括员工的动机、态度、行为和压力等问题,研究员工如何在组织中工作,如何激励和引导员工。
3. 组织决策:组织行为学探讨组织如何做出决策,如何评估和解释决策结果,以及员工对决策的反应。
4. 沟通与合作: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沟通和合作的方式、效果和影响因素,包括口头沟通、非口头沟通、合作和团队行为等。
5. 冲突管理:组织行为学探讨组织中冲突的发生、管理和解决方式,研究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冲突,以及如何处理员工之间的冲突。
6. 战略与变革:组织行为学关注组织的战略和变革,研究组织如何制定战略、实施变革和管理变革过程,以及员工对战略和变革的反应。
拓展:
组织行为学的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各种组织。
研究组织行为学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绩效、降低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强组织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还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实用工具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
管理和领导组织中人员的行为和决策。
例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识别和解决员工之间的冲突,提高团队的协作和合作能力。
组织行为学要点(推荐五篇)第一篇:组织行为学要点组织行为学要点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基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历史(系统地开展组织行为研究标志)组织行为学的学科边界(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行为产生的机制个体行为规律人类行为的一般规律组织行为分析群体行为分析组织行为分析人性的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个性的构成(定义、形成的过程)个性的心理特征(气度、性格、能力、相互关系、含义、对管理上的启发)个体差异及测量个性心理倾向:1.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定义,构成(人知-情感-行为倾向)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价值观与行为关系压力与绩效关系感觉、知觉的定义、关系感觉、知觉与管理知觉的偏差知觉的影响因素(内容型,过程型,改造型,综合型))群体基本知识(定义,分类,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群体发张规律,角色XXXX)冲突(概念,来源。
解决方式,冲突管理原则)凝聚力与团队(定义,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领导理论(领导定义,影响力构成)理论(本质,行为、权变)组织文化(定义、内容(洋葱模型)表现形式,特征)沟通管理(定义,类型,障碍,沟通模型,有效沟通措施)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生命周期、变革定义、类型,难点(关键点)变革过程(勒温的三阶段模型)变革方法)第二篇:组织行为学1.同质群体与异质群体在何种条件下工作效率较高答:1、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同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会计小组编制职工工资表的工作;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体较为有效;3.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
由上述条件可见,一般来说,工作组织中的基层群体应为同质结构。
2、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异质结构的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1.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2.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结构为好;3.凡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利。
最新组织行为学知识点整理-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行为(behavior):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外显的运动、动作、活动或者反应行为特征:1.行为是外显的、可以观察的;2.行为是有目标指向性的; 3.行为是在情景中发生的组织是在追求集体目标时,为了使行为表现可以被控制而做的一种社会安排。
组织存在的条件; (1)使命和目标(2)组织是多人组成的集合(3)专业分工和协作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结构等因素对组织内部行为影响的规律;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来提高组织的效能。
个人经验个人对管理规律的总结;是基于自身体验的规律系统性研究(systematic study)通过系统的观测和分析得出管理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2 用系统研究完善直觉系统研究:通过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来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和结果,并把结论建立在科学论证之上。
对组织行为学模型的理解:因变量(六个关键的因变量)自变量(三个水平的自变量)系统的研究(systematic approach )权变的观点(contingency approach)2.1 组织行为学的核心主题六个关键因变量:1.生产率效率效果2.缺勤率3.流动率4.工作满意度5.组织公民行为(最早由Organ 在1988 年正式提出的,是指个体可自由决定是否实施,不被组织正式奖励系统直接或明确地承认,但在总体上能够提高组织效能的行为.)6.工作场所越轨行为(Kapla(1975)认为,工作场所越轨行为是指员工在各种情况下对组织成员、组织生存及其规则有着明显危害的主观行为)2.3 系统性研究直觉(intuition)对行为的“直观”理解。
系统性研究是试图解释行为的因果关系。
根据科学证据做出结论。
在控制条件下收集数据用合理、严谨的方式测量和解读数据2.4 权变的视角权变:对组织很难找到一套适用的管理原则,在所有的情境下都有效。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点梳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团队和组织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它涉及到了人的特点、动机、个体决策、人际关系、团队协作、领导力等众多方面。
下面将对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个体行为与决策个体行为和决策是组织行为学的基础。
个体行为研究个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特点和表现形式。
在这一领域中,有三个主要的知识点:1. 人的特点:研究人的性格、智力、价值观、能力等与组织行为相关的方面。
例如,人格特质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人的差异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等。
2. 个体动机:研究个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驱动力。
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奖励和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3. 个体决策:研究个人在组织环境中做出的决策过程。
包括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决策的效果评估等。
二、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它关注的是个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方式。
以下是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的关键知识点:1. 沟通与交流:研究人际沟通的过程和技巧,以及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包括有效听取、清晰表达、有效反馈等方面。
2. 冲突管理:研究冲突的类型、原因以及冲突如何影响团队的协作效果,同时探讨解决冲突的方法和策略。
3. 团队协作:研究团队的形成、发展和运作方式。
包括团队角色分配、任务分工、团队动力和团队文化等方面。
三、领导力和组织构建领导力和组织构建是组织行为学中的两个重要主题,它们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管理和运营。
以下是领导力和组织构建的核心知识点:1. 领导力理论:研究领导者的特质、行为和风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包括传统领导力理论、情境领导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等。
2. 组织结构与文化:研究组织的结构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包括组织的形式、权力结构、沟通渠道和组织文化等方面。
3. 管理变革:研究组织变革的过程和策略。
探讨管理者如何应对组织变革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以及如何有效地推动变革的实施。
组织行为学精要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人、集体和组织之间相互影响和行为模式的学科。
以下是组织行为学的精要:
1. 个体行为模式:研究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并探讨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他们在组织内的表现。
2. 组织结构和设计:探讨组织的机构、架构和内部设计,并研究它们如何影响个人和团队的行为。
3. 领导力和管理:研究管理人员和领导者如何激发员工的动机、推进战略和发挥影响力。
4. 团队和协作:研究如何组成高效的团队,如何促进协作和合作,以及如何克服团队冲突和消极行为。
5. 组织变革和创新:研究如何管理组织变革和创新,以便实现组织战略和目标,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6. 行为伦理和社会责任:研究组织如何管理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及组织行为如何影响社会和环境。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结果可以应用于管理实践中,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员工、团队和组织内部的各种复杂和多样化的行为模式。
《组织行为学精要》简介
《组织行为学精要》简介
《组织行为学精要》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三个层面探讨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阐述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精要》简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组织行为学精要(原书第七版)——MBA教材精品译丛》
作者:(美)斯蒂芬·P·罗宾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年4月
ISBN:7111117131
定价:39元
部分目录
第一部分绪论
第1章组织行为学简介
第二部分组织中的个体
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第3章人格与情绪
第4章基本激励概念
第5章激励:从概念到应用
第6章个体决策
第三部分组织中的群体
第7章群体行为基础
第8章理解工作团队
第9章沟通
第10章领导与创造信任
第11章权力与政治
第12章冲突与谈判
第四部分
第13章组织结构基础。
组织行为学---精要笔记1.科学管理的作用在于流程的完善,通过提高效率来提升产出。
而人性化的管理在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升士气保证组织的持续产出。
2.组织如果依赖个体的经验和智慧的话,就做不到,因为不可复制,不可传承。
3.中国思想主要解决修身,追求的不是必然性,而是适应性。
西方思想解决的是事情,是如何让事情按照一般的规律和计划去发生。
4.组织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秘诀是1W2H,What(目标) How(流程)How(考核)。
简而言之就是:确定目标,流程做事,考核激励。
5.高价值的工作,要更加人性化管理;低附加值的工作,要更加工具化。
6.压力管理---压力的本质是因为:期望和现状有差距。
缓解压力不是在于要调节期望,而是要积极努力,改变现状。
7.人生就是在无聊和痛苦中徘徊。
---叔本华。
(看透了,你就能更好地去处理:知道追求完美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事情完美了,享受不多久就会陷入无聊中。
)8.组织建设第二条原则:别给他犯错的机会。
制度有缺陷,别让个体承担责任。
9.公司上市后创业元老离开公司很多原因是因为公司没有兑现创业期的诺言。
所以对员工的承诺要非常小心。
与其承诺不兑现,不如不承诺。
10.用奖金去激励员工,无疑于进入无底洞。
因为奖金不能解决激励问题,解决的是:公平问题。
公平问题的核心是:比值(我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收益)与他人的对比。
11.正确高效的激励:销售额越多,提点越高。
12.想让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矫正,如果是外驱行为,则不让外驱环境产生即可;如果是内驱,先转化为外驱,再减少外驱因素即可。
13.制度不可违反人性,制度不重要,对人的预期最重要。
14.成长是有路径:需要认可关注的是行为和态度。
认可不关注结果。
做成咋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做?如果成功是随机和运气的,则不要夸奖。
15.男人:不要夸聪明女人:不要夸漂亮。
男人:为了证明自己更聪明,而不敢接受失败;女人:为了证明自己更漂亮而过分关注。
16.推荐书目:《制度经济学》《心理学与生活》《发展经济学》--《进化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史蒂芬人民大学》《管人的真谛—史蒂芬》--《发展心理学》--《伦理学》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
组织行为学精要读后感《<组织行为学精要>读后感》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最近我读了一本超级厉害的书,叫《组织行为学精要》。
刚开始,我还在想,这书会不会很枯燥啊?毕竟“组织行为学”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有点让人头疼。
可当我真正翻开它,哇塞,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书里讲了好多好多关于人的行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
这就好像是一个大大的拼图,每一块拼图都是一个小故事,拼在一起就成了一幅超级精彩的画面。
比如说,它讲到了团队合作。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一次足球比赛。
当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人想进攻,有人想防守,乱成了一锅粥。
这不就像书里说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分工,团队就没法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吗?还有啊,书里提到了领导的重要性。
这就好比一艘船在大海里航行,要是没有一个好的船长,能行吗?我们班的班长就像是一个好船长,能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前进。
我还记得书里说的关于沟通的部分。
哎呀,这可太重要啦!就像我和我的好朋友,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闹别扭,就是因为没好好沟通。
如果能像书里说的那样,坦诚地交流,很多误会不就都能解开了吗?再说说激励这一块。
老师经常表扬我们,这是不是就是一种激励呢?就像给我们加了油,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学习。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停地在想,我们的班级不也是一个小小的组织吗?大家的行为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不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吗?我就在想啊,要是大人们在工作的地方也能按照书里说的做,那他们的工作是不是会更顺利,更开心呢?反正,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收获特别大。
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人与人相处的道理,也让我知道了怎么才能让一个集体变得更好。
朋友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吧,说不定也会有让你们意想不到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