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概论)第三章特殊儿童观.
- 格式:ppt
- 大小:311.00 KB
- 文档页数:3
《特殊教育概论》目录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概念(P1-2)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对象(P2-6)第三节特殊教育的意义(P6-7)第二章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融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特殊儿童观第一节特殊儿童的存在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发展第三节特殊儿童的教育第四章特殊教育的体系第一节国际上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二节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五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一节视力残疾学生第二节听力残疾学生第三节智力障碍学生第四节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六章特殊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第一节特殊教育的目标第二节特殊教育的课程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学组织第七章特殊教育教师第一节教师的职业性质第二节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的基本条件第四节特殊教育教师的结构和培养第八章特殊教育的多方支持与合作第一节特殊教育多方支持与合作的意义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多方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特殊教育的对象范围,熟悉我国特殊儿童的基本状况,了解特殊教育对象称谓变化的原因,明确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称谓的演变,特殊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广义的特殊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狭义的特殊教养对象、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缺陷、残疾、障碍;特殊教育。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
教学课时:4导言自有人类,就有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自有人类,就有教育的活动。
然而,残疾人教育并没有因残疾人的客观存在而随之发生,特殊教育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至今也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
幸运的是,人类始终是在朝着科学、文明的方向前进着,特殊教育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的特殊教育已不是最初意义上的特殊教育。
因此,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了解特殊教育,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教育。
《特殊儿童教育》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特殊儿童教育》教材的第3章“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需求”,具体内容包括: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发展特点,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与普通儿童的区别。
2. 掌握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制定合理教育策略的方法。
3. 培养关爱特殊儿童的意识,提高教育公平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理解与教育策略的制定。
教学重点:特殊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特殊儿童教育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特殊儿童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之情,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a. 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详细讲解认知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b. 特殊儿童的情感发展特点分析情感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c. 特殊儿童的社会发展特点阐述社会发展特点,讨论如何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制定教育策略。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特殊儿童案例,设计教育策略。
六、板书设计1.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2. 特殊儿童教育策略针对认知发展的策略针对情感发展的策略针对社会发展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一位特殊儿童设计一份教育方案。
答案要求:包括特殊儿童的基本情况、教育目标、具体教育策略等。
2. 作业提交:下周上课前提交纸质版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书籍,提高对特殊儿童教育的认识。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生活,提高关爱特殊儿童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导入阶段视频的选取与讨论。
2. 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讲解与案例分析。
3. 教育策略的设计与随堂练习。
特别少儿的观点、种类及其特别少儿的教育一、特别少儿观点 (1)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正常少儿在各方面有明显差别的各种少儿。
这些差别可表此刻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语言等方面,既包含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少儿,也包含高于正常发展的少儿以及有稍微违纪犯法的少儿。
在《美国特别教育百科全书》中分为天才、智力落伍、身体和感官出缺点(视觉阻碍、听觉阻碍)、肢体残疾及其余健康伤害、语言阻碍、行为异样、学习阻碍等种类。
(2)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少儿,即身心发展上有各样缺点的少儿。
又称“缺点少儿”、“阻碍少儿”。
包含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语言阻碍、情绪和行为阻碍、多重残疾等种类。
各个国家规定的详细种类数目和名称不尽同样,比如美国的法律规定残疾少儿有 11 类,日本的法律规定有 8 类。
能够在发现残疾后即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达到最正确的痊愈水平、减少残疾的不良结果,进而获得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同等的成员二、种类:包含: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语言阻碍、情绪和行为阻碍、多重残疾等种类。
三、特别少儿的教育过程特别少儿的教育应充足考虑其身心特色,既要注意发展其正常器官的代偿能力,又要全力填补其天生不足,教育活动的进度可适合放慢。
生活与教育过程中,对特别少儿应有很大的耐心,要实时抚慰他们经常出现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和伙伴,对他们获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实时进行赞誉。
(1)盲童①盲童因为缺少视觉形象,认知范围遇到极大限制,应经过点字盲文的学习,加强观点与实物的联系。
② 熟悉生活环境,提升生活技术,增进语言沟通,发展思想能力。
③ 应赶快发展盲童听觉、方向知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代偿能力,经过音乐活动增进听觉的发展,经过体育活动提升盲童的动作协调能力。
(2)聋哑少儿应借助助听器侧重进行各样听力训练,逐渐进行发音、说话、看话、读写的学习,增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育过程中,可侧重聋哑少儿视觉和精美动作能力的发展。
特殊教育答案:第一章:邱举标1、“正常化运动……” A,北欧2、融合教育者主张: ABCD第二章:彭飞1、智力障碍学生的特质,认识功能方面包括: ACD (B自我检测能力较低)X2、某小四学生胡某,IQ为72,属: A,正常3、智力障碍儿童没有明显的社会生活…… A,非第三章:曹丽敏1、自闭症最早是()学者发现的。
A,Leo. K……2、我们普遍认为自闭症在()岁之前…… D,3岁3、既然自闭症……意义不大 A,非4、我国()法保障自闭症…… D,《……残疾人保障法》5、融合教育中,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做: ABD (C调到第一位)X第四章:张俊华1、积极的面对情绪行为障碍……和同感关系的建立。
B,是2、下列哪一个属于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鉴定标准之一: D,学习困难3、班级经营是为特殊……班级经营包括: C,(最长的答案)4、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特殊需求:(全选)5、情绪行为障碍的特征包括: A,(最长的答案)第五章:梁颖茵1、学习障碍的实质是: D,学习不用功……2、学习障碍者都存在: C,智力结构……3、学习障碍是一种遗传疾病 A,非4、学习障碍具有……行为特征 B,是第七章:高珂娟1、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主要益处有: ACD (B,开展学生竞赛)X2、助听器保护最重要的因素是: D,防潮3、频率越高……也越低(是)4、一个听力损失90dB的人,可以听到较大声的谈话(是)5、听障是否导致言语障碍,取决于: D,障碍发生的年龄6、听障学生思维最大的特点是: A,抽象思维7、听障学生的教育目标……成长规律(否)8、语言残疾……这一概念包括: ABCD第八章:邱举标1、生活自理是一般儿童……一样可以掌握好(否)2、某校一年级新生……0.05与0.1属于: D,一级低视力3、视觉障碍导致的问题有: ABCD。
特殊教育概论1.特殊儿童:广义:把正常发展之外的各类儿童都包括在内,有各种能力超常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包括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智力发展低落的儿童,视觉或听觉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儿童(包括盲童、低视力儿童、聋童、重听儿童)肢体障碍儿童、言语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感障碍儿童、多重障碍儿童等。
狭义:专指生理或心理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包括的仅是智力、视觉、听觉、肢体、言语、情绪等方面发展障碍、身体病弱、多种残疾等儿童,又可称“缺陷儿童,残疾儿童。
2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由英国的沃那克首先提出。
在1978年他的《特殊教育需要报告》中提出的。
他是这样解释的:它存在与这样一些场合:学生在教学中或学习中对掌握大纲内容产生的一些困难,这些困难与其他的同龄儿童相比,与地方教育机关向所有儿童提供的教学过程相比,都显得颇为严重。
这个特别的群体是流动的,个体需要既随时间又随满足需要的条件而变化。
3特殊教育的定义朴永馨定义: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指使用一般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汤盛钦等人定义:特殊教育是又实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普通和特殊教育机构提供的,以满足特殊儿童的独特教育需要而设计的教育、教学和相关的服务。
4听觉障碍教育美国的聋教育开始于加劳德特。
1817年加劳德特和克拉克共同建立了美国第一所聋校。
1767年,英国的数学教师布莱德沃在爱丁堡创立了英国第一所聋校。
其教育方法融合了口语和手语教学的元素。
•第一所聋哑学校:登州启音学馆•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特殊学校之一:1916年,张骞创办南通盲哑学校。
•中国第一所公立盲聋教育机构是南京市盲哑学校。
教学策略(口语、手语)(一)交流技能全面交流法•(1)认为手语和口语各有优点和不足之处,都是聋人语言教育和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2)手语有其结构和完整性,从认知的观点来看是一种真正的语言;•(3)长期以来,所谓手语使用必然会阻止口语学习的观点没有得到实验的支持;•(4)要根据聋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主要的语言学习的手段,采用全面交流的方式来发展聋童的语言和认知。
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1.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的定义。
P2-P42.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8-113.我们国家特殊教育的基本方针是什么?P174.世界特殊教育进展的主要趋势怎样?P18-P235.何为零拒绝?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目标的?P8其次章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1.什么叫随班就读?P242.随班就读有哪些性质和作用?.P26-293.随班就读同学有哪些安置原则?P334.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职责是什么?P43第三章教育法规和特殊教育的服务1.你了解上海市有关随班就读的法规、文件吗?P50-532.当你面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你知道应用什么工具和方法去进行教育诊断吗?P61-633.对特殊教育影响较大的法律法规有哪些?P47-494.教育诊断中应留意哪些问题?P66-685.什么是资源老师方案?它有哪些性质和功能?P73-76第四章有效的学校管理与教学1.举例说明课堂教学中的胜利性原则及应用。
P872.举例说明课堂教学中的个别性原则及应用。
P883.什么是合作教学?并说明其理论依据。
P106-1074,什么是伙伴教学?并说明详细做法。
P111-1125.什么是个别化教学?一份完整的个别教育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P102-105第五章早期干预1.什么是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何作用?P125-1302.常用的婴幼儿评估工具有哪些?评估中应留意些什么?P132-1363.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如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P136-1394.早期教育有哪几种模式?各有哪些优缺点?P144-1475.如何对■智力落后幼儿进行早期干预?P148-1526.如何对听觉障碍幼儿进行早期干预?P152-156第六章学习困难同学1.学习困难的定义。
P1602.学习困难的鉴别标准。
P16LP1633.造成学习困难的缘由有哪些?P166-1704.训练学习困难同学可用哪些方法?P175-1775.鉴别学习困难有哪些方法?P164-165第七章弱智同学1.试述弱智的定义。
特殊教育概论》目录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概念(P1-2)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对象(P2-6)第三节特殊教育的意义(P6-7)第二章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融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特殊儿童观第一节特殊儿童的存在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发展第三节特殊儿童的教育第四章特殊教育的体系第一节国际上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二节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五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一节视力残疾学生第二节听力残疾学生第三节智力障碍学生第四节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六章特殊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第一节特殊教育的目标第二节特殊教育的课程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学组织第七章特殊教育教师第一节教师的职业性质第二节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的基本条件第四节特殊教育教师的结构和培养第八章特殊教育的多方支持与合作第一节特殊教育多方支持与合作的意义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多方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特殊教育的对象范围,熟悉我国特殊儿童的基本状况,了解特殊教育对象称谓变化的原因,明确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称谓的演变,特殊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广义的特殊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狭义的特殊教养对象、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缺陷、残疾、障碍;特殊教育。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
教学课时:4导言自有人类,就有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自有人类,就有教育的活动。
然而,残疾人教育并没有因残疾人的客观存在而随之发生,特殊教育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至今也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
幸运的是,人类始终是在朝着科学、文明的方向前进着,特殊教育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进入21 世纪的特殊教育已不是最初意义上的特殊教育。
因此,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了解特殊教育,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教育。
国家开放大学浙江分部纪雪聪2016年9月(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特殊教育诊断与安置学习目标:了解特殊教育的诊断评估;掌握特殊教育诊断评估的内容、方法;了解特殊教育安置的形式;能根据个案特点和需求做出适当的安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个案特点和需求做出适当的安置本章主要内容:特殊教育诊断是对具有显着个别差异的学生在接受特殊教育中进行心理特点、教育需求和成效的测评与分析,为作出相关的教育看决策提供依据。
特殊教育诊断分为安置诊断与教育诊断。
安置诊断为教育安置决策提供依据,教育诊断为拟定与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教育安置就是特殊儿童入学招生的过程,由于特殊儿童具有显着的个体差异,通过安置诊断,客观、充分地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儿童的教育优势及问题,预测未来发展状况,提出合理的教育安置。
我国的特殊教育安置目前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融合教育安置(含随班就读)、特殊教育班级安置、特殊教育学校安置和送教上门。
这四种教育安置,前面的受限制少,越往后面的安置形式受限制越大,因此,在安置中应该尽力将儿童安置在受限制少的教育形态中。
在教育安置的基础上,为每个具有显着差异的儿童建立个人档案(简称“个案”),个案是后续建立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基础。
个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儿童的基本情况;(2)儿童安置诊断的资料,对儿童教育安置测评的相关资料;(3)儿童的过往的病历和相关记录;(4)儿童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记录的各种资料,安置的建议和安置形式的记载等。
一、特殊教育诊断特殊教育诊断的含义分析研判影响特殊需要儿童在学习、生活、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生理发展、心理特点、学习过程与行为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对教育安置、教育过程、教育策略与方法、教育成效作出评价。
特殊教育诊断的类型第一种为“安置诊断”,用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第二种为“教育诊断”,用于为特殊儿童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安置诊断的含义确认一个儿童是否属于特殊教育的服务对象,以及是否具有相应的身心特征,据此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教育安置。
[1101]《特殊教育概论》第一批次[单选题]2.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始建于()。
A:1874B:1887C:1916D:1927参考答案:A[论述题]1.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将残疾人分为哪些类别?2.特殊教育学校为什么要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3.面对一位绝望而内疚的特殊儿童母亲,专业人员可以为她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4.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基本素质?5、特殊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什么?6.结合以下两个案例谈谈,为什么要积极开展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案例1:小明三岁了,还不会说话,家长总是认为:贵人语迟。
到四岁时被诊断先天性耳聋。
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痛苦后,家长之间开始相互指责与埋怨。
爸爸从来不带孩子外出,怕带到外面没有面子;奶奶怕亏待孩子,而百般爱护,不让孩子自己吃饭,每顿饭都给他喂,又担心地上不卫生,从不让孩子接触地面,也不让孩子玩玩具……完全剥夺了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由于受到家庭的过度保护,孩子既错过了语言教育的关键期,同时智力水平、交往能力也远远低于同龄儿童。
案例2:当儿子被诊断为先天耳蜗发育不全,听力损失在120分贝,家长通过学习了解了听力语言学的知识,接受了双语教学的理念,让儿子在学前就接受双语学习。
让孩子学习手语,家长也主动学习手语,多和孩子用手语交流,现在进入聋校学习,孩子擅长绘画、游泳,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2.结合实际经验谈谈,你如何理解特殊教育的"特殊”?参考答案:1.分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
2.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环境管理的重要性:《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搞好校园的绿化和美化,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教职工工作、生活的场所,一所学校的环境如何,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每一名学生,也同样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老师。
特殊教育概论》目录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第一节特殊教育的概念(P1-2)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对象(P2-6)第三节特殊教育的意义(P6-7)第二章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国外早期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中国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融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特殊儿童观第一节特殊儿童的存在第二节特殊儿童的发展第三节特殊儿童的教育第四章特殊教育的体系第一节国际上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二节我国的特殊教育体系第五章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一节视力残疾学生第二节听力残疾学生第三节智力障碍学生第四节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第六章特殊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第一节特殊教育的目标第二节特殊教育的课程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学组织第七章特殊教育教师第一节教师的职业性质第二节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特点第三节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的基本条件第四节特殊教育教师的结构和培养第八章特殊教育的多方支持与合作第一节特殊教育多方支持与合作的意义第二节特殊教育的多方合作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特殊教育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特殊教育的对象范围,熟悉我国特殊儿童的基本状况,了解特殊教育对象称谓变化的原因,明确特殊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特殊教育的概念,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称谓的演变,特殊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广义的特殊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象、狭义的特殊教养对象、一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缺陷、残疾、障碍;特殊教育。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
教学课时:4导言自有人类,就有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自有人类,就有教育的活动。
然而,残疾人教育并没有因残疾人的客观存在而随之发生,特殊教育的产生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至今也只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
幸运的是,人类始终是在朝着科学、文明的方向前进着,特殊教育也正是在这种进步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进入21世纪的特殊教育已不是最初意义上的特殊教育。
因此,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不了解特殊教育,就不能全面地了解教育。
关于特殊儿童观的思考
特殊儿童观是指对特殊儿童的看法。
特殊儿童指的是智力、肢体、听力、视力、语言、行为等方面发育迟缓的儿童。
首先,我们应该接受和理解特殊儿童,不要歧视他们。
特殊儿童也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
其次,我们要给特殊儿童提供充分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们要建立一个有利于特殊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他们能够得到正确的教育和照顾。
总之,我们应该以积极、包容、尊重的态度,关注特殊儿童的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特殊儿童的学生观1、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符合关键期理论。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理论认为人类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环境影响。
0,6岁是儿童语言、智力和身体其他器官发育的关键期。
”柳因此学前期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特殊儿童的发现、鉴别和早期干预的关键时期。
例如:“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在出生至四五岁,对于有言语障碍的幼儿来说,错过了这一时期,由于言语运动器官得不到适当的训练,10岁以后就很难再学会讲话了”。
而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来说,早期干预是听觉言语康复的有效措施,这已为国内外听觉言语康复实践所证明。
“美国学者的研宄表明,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的儿童,如果能在学前期就接受诊断和干预,并一直贯彻到他的整个教育过程的话,就能成功的掌握一些技能,并学会处理好自我效能以及学业、社会方面、生理和行为上的困难”。
因此,如果能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早发现幼儿的身心障碍并加以恰当的干预,就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特殊儿童的发展权利,从而为教育的公平、社会的和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有助于特殊儿童自身康复。
早期干预的生物学理论基础即器官的用进废退说和功能代偿说表明人的器官的发育完全及功能的完善离不开对其适度的使用,不用则退是器官用进废退说的基本观点,残障儿童大多是由于器官的损伤或功能的丧失所致,但他们其他器官的功能并没有全部丧失,应该通过早期训练这些器官的功能,以使这些残存的功能维持并发展。
如对听力障碍儿童进行声音感知训练和发音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听障儿童的残余听力,帮助他们尽早形成完善的语音体系。
对视力残疾儿童进行运动技能训练、生活自理训练,以及定向行走能力的训练,可以帮助视力障碍儿童学会辨别方向和独立行走,从而提高视障儿童的生活能力。
但是,如果对0,6岁的特殊儿童采取顺其自然、自由发展的态度,就很有可能使他们残存的功能由于长期不用而逐渐萎缩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