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儿引起思索共31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6
巨大儿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巨大儿(macrosomia)是指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巨大儿的出生体重超过4千克(8.8磅)。
巨大儿的出现可能是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下面将详细介绍巨大儿常见的原因。
1. 孕妇糖尿病:孕妇患有糖尿病是引起巨大儿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糖尿病会导致胎儿胰岛素过度分泌,促进胎儿脂肪和蛋白质的沉积,从而导致胎儿体重增加。
2. 孕妇肥胖:孕妇过度肥胖也是引起巨大儿的常见原因之一。
肥胖的孕妇往往伴随着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这会导致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胎儿体重的增加。
3. 孕期营养过剩:孕妇在孕期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营养素,尤其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会导致胎儿体重过大。
4. 孕期胎儿遗传因素:胎儿自身的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巨大儿的出现。
有些胎儿可能具有高胰岛素敏感性或其他遗传特征,使其更容易发展为巨大儿。
5. 孕期胎儿性别:男性胎儿相对于女性胎儿更容易出现巨大儿。
这可能与男性胎儿的生长速度更快有关。
6. 孕期胎龄:孕妇怀孕时间过长,胎龄过大也会增加巨大儿的风险。
胎龄过大可能与胎儿生长过快有关。
7. 孕期多胎妊娠:多胎妊娠也是巨大儿的一个常见原因。
多胎妊娠会导致子宫内空间有限,胎儿生长受限,从而导致胎儿体重增加。
8. 孕期胎儿先天性疾病:一些胎儿先天性疾病,如胎儿巨舌症、胎儿肥胖症等,也可能导致巨大儿的出现。
9. 孕期胎儿环境因素:孕妇在孕期暴露于某些环境因素,如母体吸烟、酗酒、暴露于有害物质等,可能会增加胎儿巨大儿的风险。
10. 孕期胎儿其他疾病:一些胎儿疾病,如胎儿心脏病、胎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导致巨大儿的出现。
总结起来,巨大儿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孕妇糖尿病、肥胖、营养过剩,胎儿遗传因素、性别、胎龄,多胎妊娠,胎儿先天性疾病,孕期环境因素以及其他胎儿疾病等都可能导致巨大儿的出现。
对于孕妇来说,保持合理的体重增长,均衡的饮食,定期产检和控制慢性疾病等都是预防巨大儿的重要措施。
孕期胎儿巨大儿知识了解胎儿巨大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孕期中,当胎儿的体重和体型明显超过同龄胎儿的平均水平时,被称为巨大儿。
妊娠后期出现巨大儿的情况相对较为常见,但仍然需要引起妇女和医生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胎儿巨大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一、巨大儿的原因1. 遗传因素:父母身材高大或巨大儿家族史可能增加巨大儿的发生概率。
2. 孕妇饮食因素:孕妇过度营养、大量进食高热量和高血糖食物可能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增加出现巨大儿的风险。
3.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高血糖状况。
高血糖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胎儿的生长。
若未得到及时控制,有可能导致巨大儿的产生。
4. 孕期超重或肥胖:孕期超重和肥胖的孕妇容易出现代谢异常,造成胎儿巨大化。
二、巨大儿的处理方法1. 孕期管理和监测:及早妊娠保健和规范的孕期管理对于监测胎儿体重和大小至关重要。
定期产检和超声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巨大儿的征兆。
2. 合理饮食控制:孕妇应保持适度的营养,避免过度饮食和高糖高脂的食物摄入。
合理控制饮食可以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胎儿的过度生长。
3. 运动和锻炼:适度的体能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控制孕妇的体重和代谢状态。
可选择适合孕妇的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但务必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4. 糖尿病管理:对已诊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至关重要。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规律的胰岛素注射等,以避免胎儿巨大化的风险。
5. 分娩方式选择:对于巨大儿的母亲而言,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尤为重要。
对于单胎巨大儿,足月时可以考虑剖宫产,以减少分娩过程中的风险。
对于经阴道分娩的巨大儿,医生和助产士应密切监测分娩过程,确保安全。
6. 高风险妊娠的专业照护:在胎儿巨大儿的情况下,妇女需要更密切的产前和产后医疗照护。
及早与专业团队进行咨询和讨论,以寻找最佳的处理方式。
结语:总之,胎儿巨大儿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和处理的问题。
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探讨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方法对在该院住院分娩的815例巨大儿进行回顾分析,就其发生率、相关因素、母婴临床特征、妊娠并发症与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儿进行比较。
结果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巨大儿组母亲的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妊娠合并糖尿病、延期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巨大胎儿危害母婴安全,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合理膳食,适时分娩是预防巨大儿发生的有效措施。
标签:巨大儿;相关因素;并发症;有效措施巨大儿是指出生体重≥4000g的活产儿[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诊断以及其在分娩过程中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为今后指导产前保健和做好产前诊断以及分娩期处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现将该院2007—2011年住院分娩的巨大儿815例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特征、诊断以及分娩时并发症等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该院住院分娩巨大儿815例(体重≥4 000 g)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胎儿800例(体重≥2 500 g,0.05),见表3。
表3 母亲妊娠晚期并发症比较2.4 分娩方式及其对母婴健康影响的比较巨大儿剖宫产、胎吸及产钳助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3.1 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该院5年来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平均为8.08%。
从每年的发生率来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该资料表明,巨大胎儿的发生与过期妊娠、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身高≥165 cm、宫高(cm)+腹围(cm)≥140 cm的孕妇巨大胎儿发生率显著增高。
3.2 干预巨大儿发生的重要意义由于胎儿过大导致分娩期并发症显著增加。
巨大儿分娩母婴并发症【摘要】巨大儿分娩具有较高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最常见的母婴并发症包括:产程的延长或停滞、产褥感染、肩难产和产道裂伤(母亲方面)和新生儿出现窒息、骨折和颅内出血(巨大新生儿方面)。
根据各种母婴并发症的特点和产妇实际生产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对于提高分娩预后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积极预防新生儿的发生是防治巨大儿分娩母婴并发症最根本的措施,基本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孕期保健,转变基本观念和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关键词】巨大儿,分娩,母婴并发症,孕期保健巨大儿指的是体重超过4公斤的新生儿[1].近些年来,临床巨大儿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北京某三级医院数据显示[2],二十年来,该院新生儿的发生率由4。
57%上升到了9.91%,约增长5%左右,国外学者研究报道[3—4],美国巨大儿发生率约为10%,而芬兰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18%。
巨大儿的近期负面影响是增加产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5],在母亲方面来看,巨大儿分娩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产程的延长或停滞、产褥感染、肩难产和产道裂伤等,对于新生儿来说,巨大儿分娩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骨折和颅内出血等[6],因此巨大儿的分娩在临床中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对巨大儿分娩母婴并发症的类型和处理方法总结综述如下:1母亲方面1.1产程延迟产程延长(甚至停滞)主要是指强烈的宫缩也不能达到预期的临盆状态,这是巨大儿分娩过程中最常见的母婴并发症之一,由于巨大儿头部过大(子宫口相对太小),子宫的肌肉不能有效地配合用力进行分娩。
处理方法:产妇极度疲劳衰竭时,可肌内注射地西泮50~100 mg并输液,增强宫缩力度,另外,也可用催产素2.5u加入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在阴道试产失败(产程过长,宫缩过弱或失去规律,产妇长时间得不到食物的补充而不能有效地用力)后,应果断采取剖宫产处理方法进行分娩。
Koch L. Reproductive endocrinology[7]的文献中提到,在阴道试产失败后进行剖宫产,分娩预后的有效率达90%以上,具有满意的分娩效果.1.2产道裂伤由于巨大儿体型巨大的特点,其在分娩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软产道损伤,继而出现产后出血。
什么是巨大儿
1.母亲有糖尿病的巨大儿可有以下表现及并发症:①窒息、颅内出血:因胎儿过大,易发生难产和产伤,是导致窒息和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②低血糖:发生率约为58%~75%,因胰岛素量增加所致。
多为暂时性;③呼吸困难:主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死亡率较高;④低血钙:发生率约为60%,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关;⑤红细胞增高:血黏稠度高,易发生血管内凝血,形成静脉血栓。
常见肾静脉血栓,临床可出现血尿及蛋白尿;⑥高胆红素血症:生后48至72小时内可出现,尤以胎龄36周更为常见。
⑦约有10%伴有先天性畸形。
2.Rh溶血病巨大儿除溶血表现外,易发生低血糖。
3.Beckwith综合征巨大儿其外表呈突眼、舌大、体型大伴脐疝,有时伴其他先天性畸形。
在新生儿早期约50%可发生暂时性低血糖。
本症病死率高。
4.大血管错位巨大儿主要表现为青紫、气促、心脏扩大,生后早期易发生心力衰竭。
以上就是关于巨大儿的相关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其实巨大儿的出现也不单单是因为摄入营养过多造成的,还有可能是因为有些疾病的原因导致的。
所以不管是哪种情况导致的巨大儿,都要好好诊治,以免日后出现更严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