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长江公路大桥施工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91.68 MB
- 文档页数:10
钢管混凝土拱桥转体施工工艺一、工程简况:黄柏河、下牢溪特大桥(以下简称“两桥”)是长江三峡工程对外交通专用公路的重点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近交西陵峡口风景区。
两特大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系根据河床自然条件和缩短工期的要求。
主跨采用净跨160m 的上承式倒悬链线无铰钢管混凝土拱,净矢高32m,拱抽系数m=1.543,矢跨比f/L=1/5。
主拱圈系由8根直径100cm,壁厚1.0~1.2cm的钢管及厚1.0cm缀板组成的哑铃形拱肋。
钢管内泵送50号微膨胀混凝土。
拱上建筑采用15组四柱排架式钢管混凝土立柱;立柱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简支式大孔板梁;边跨分别采用4孔20m及1孔2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
全桥长分别为276.71m、280.06m;桥面宽18.50m,桥面横坡为1.5%;两桥设计荷载为汽-36,验算荷载为挂-200。
两桥不同之处,黄柏河特大桥位于3.2%的坡道上,由桥面铺装调整形成3.2%的桥面纵坡。
后因地质情况变化,又增加一孔10m钢筋混凝土板梁。
全桥总布置详见图1。
“两桥”设计新颖,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如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之大,尚属全国第一;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达三千六百多吨,也属全国第一;钢管内混凝土,采用顶升法泵送微膨胀混凝土,泵送高度达32m,斜长达九十余M,而且要求两根钢管两端同时对称泵送施工,需要配备四台混凝土泵车将近三百方混凝土在2一3小时之内泵送完毕,要求混凝土每小时100一150m3的生产强度,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钢管之防护,采用“金属喷涂长效防蚀复合涂层”,系新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可以防腐20年,两桥是首次采用。
桥面铺装采用“双层钢丝网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十分繁杂,其工艺流程多达12道工序。
两桥位于西陵峡口低山丘陵与构造剥蚀、侵蚀山地过渡带,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达150m;河床呈“U”型沟谷,切割较深,河宽约30一40m,沟谷顺直;岸坡陡峻,桥面与沟底最大高差达130m。
宜昌长江大桥主桥悬浇梁及挂篮施工工艺(方案)第一章主桥上部结构工程概况主桥上部结构为(130m+2×275m+130m)纵、横、竖三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柔性钢管拱结构,全长811.6m(含两侧梁端至边支座中心线各0。
8m)。
主梁为顶宽14。
4m(拱脚处宽15。
5m),底宽9。
2~12.727m,斜腹板斜率5。
5:1的单箱双室变截面箱梁结构,吊杆采用箱内锚固形式.墩顶箱梁高14.5m,跨中梁高4.8m,主桥两端设置无缝线路温度调节器,轨底至梁顶设计为60cm.道碴桥面,道碴槽宽均为8。
4m。
两侧各布置1。
5m人行道,采用复合不锈钢栏杆.箱梁中支点处梁高14.5m,端支点及跨中处4.8m,其中中支点处(梁高14。
5m)平段长11。
0m,中跨中(梁高4。
8m)平段长25。
0m,中间119.5m长度变高段梁底曲线为圆曲线,半径为740.945m。
箱梁采用C60高性能混凝土.主梁除0号块、S28号块在支架上施工外,其余各梁段均利用挂篮悬臂施工,先合龙边跨,后合龙中跨,且在中跨合龙段施工之前,在合龙段两侧梁段施加对顶力13000KN,再浇注合龙段混凝土,完成主梁合龙,张拉中跨部分底板索MB1~MB3。
梁体纵向、横向预应力孔道均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竖向预应力孔道采用高频钢管成孔,其中纵横向管道采用抽真空压浆。
顶板内布置双层预应力索时厚50cm,顶板内布置单层预应力索时厚40cm。
底板厚度由中跨4。
8m梁高处的35cm渐变至中支点附近处132。
5cm、局部加厚至200cm。
腹板厚度分30cm、45cm、60cm、100cm四种,100cm厚腹板在梁拱墩结合块附近一定区域内.全梁共布置横隔板12道,在梁的两端各设厚160cm的横隔板,每个主墩顶各设200cm厚的横隔板两道,每个主跨距跨中24m位置对称各设30cm厚横隔板一道。
所有横隔板均设过人孔。
全梁共分177个梁段,根据梁段所处位置,边跨依次编号S1~S28,中跨M1~M30,合龙段S27、M30长3.0m,其它悬臂梁段长分3。
优秀工程简述
不同的领域和行业都有许多优秀的工程项目,以下是宜昌建筑工程的优秀案例:
- 建筑质量出众,匠心独到:宜昌的建筑工程都是精益求精,匠心独到,例如,宜昌博物馆在施工过程中,分别对地质、环境、古迹等因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规划,使得建筑既方便了游客,又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遗址和环境。
- 人性化设计,为民造福:宜昌的建筑工程不仅注重实用性,更是考虑了人类的需求和感受。
例如,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交通和观光的需求,桥上设置了公路和非机动车道,同时还有很多观景平台和休息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观光休闲场所。
- 科技创新,引领潮流:在建筑工程中,科技和创新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夷陵长江大桥在设计时就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斜拉桥技术,宜昌市委党校迁建工程则采用了全新的建筑技术,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 政府支持,为建筑工程提供保障:政府在用地、环保、资金、技术等方面,都为建筑工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政府的这种支持和保障,使得宜昌的建筑工程得以快速、高效地推进和实现。
这些优秀的工程项目不仅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长江上第一座悬索公路大桥--宜昌西陵长江大桥
西陵长江大桥位于三峡大坝中轴线下游4.5公里处,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悬索桥,为单跨900米的双铰全焊钢箱加劲梁悬索桥。
大桥全长1501.60米,桥宽18.5米,双向4车道。
主跨900米,一跨过江。
常水位最大通航净空30米。
其主缆采用工厂预制平行丝股然后现场安装的方法施工,两根主缆总重4805吨,每根主缆共有110根预制平行丝股,每根预制平行丝股含有91根Φ5.1镀锌高强平行钢丝。
吊索采用Φ45钢丝绳制作,共有280根,重151吨。
桥面结构采用钢箱梁。
该桥于1993年12月开工,1996年8月竣工通车。
是我国最先建成的长江上跨度最大的悬索公路大桥,已于1996年建成通车,成为三峡坝区和鄂西干线公路过江的永久性大桥和观光景点。
该桥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两岸交通的主要通道,为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ENTERPRISES / 企业栏目主持:孟楠秀塔扶摇穿云霄—中建三局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投资建设纪实文/杜艳丽“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当年毛泽东题写的豪迈诗句,随着2006年湖北宜昌三峡大 坝的建成变为现实。
如今,中建三局又为宜昌这个美丽 的城市竖起了新的地标。
2019年9月21日,由中建三局 城市投资运营公司投资实施的中建集团首座主跨千米级 长江特大桥——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高155米的主塔封 顶,傲然矗立于长江碧波之上,展现出雄伟的身姿。
突破桥建“空白区”宜昌,万里长江蜿蜒而过。
长江经济带战略给正倾 力打造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宜昌带来了黄金机遇,也 给中国建筑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绝佳舞台。
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是国务院《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湖北省19条过江通道之一,宜昌市 第9座长江大桥。
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32.33亿元,大桥 全长2813米,其中主桥长1845米、主跨1160米,主塔 高155米,桥宽31.5米,一跨过江,双向6车道。
“跨出去,就能抢占先机。
” 2016年3月,宜昌伍家 岗长江大桥P P P项目投标。
对中建集团而言,长江特大 桥领域是亟待突破的“空白区”,中建三局大胆跨入未知 蓝海,2016年11月10日,中建股份、中建三局和中交 二航局组建的联合体“一举中第”。
“合起来,才能握指 成拳。
”在长江上造主跨千米级长江特大桥,这是前所 未有的挑战,也是极其难得的机遇。
建设过程中,中建 三局与“建桥国家队”中交二航局强强联手、并肩作战, 分别负责北、南两岸施工。
“动起来,才能顺势谋事。
”项目开源疏渠“引活水”,打通融资“肠梗阻”。
构建银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E65企 业 / ENTERPRISES企合作长效机制,破解融资成本高;借力中国政企合作投 资基金公司P P P 引导基金,破解融资难。
“牵手”中国人 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起10+N 年的“人保资产-中 建三局宜昌伍家岗长江大桥债权投资计划”,成功实施中 建集团首单“免增信、长期限、永续类” P P P 项目基础 设施债权投资计戈U 。
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水土保持法》(1991)《环境保护法》(1989)《水污染防治法》(1996)《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99)《铁路桥涵钢筋砼和预应力砼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铁路桥涵砼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99)《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铁路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三、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铁建[1994]78号文发布的《铁路路基工程概(预)算定额》及《铁路轨道工程概(预)算定额》。
铁建[1995]138号文发布的《铁路桥涵工程概(预)算定额》。
建技[2000]135号文发布的《铁路工程补充预算定额》。
定额不足部分按《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工程行业定额进行补充定额及补充单价分析。
四、新建铁路宜昌至万州线土建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招标文件。
五、新建铁路宜万线宜昌长江大桥线路平面图、新建铁路宜万线宜昌长江大桥线路纵断面图、新建铁路宜万线宜昌长江大桥应急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第一批施工应急资料)、宜万铁路宜昌长江特大桥工勘报告、“关于明确宜昌长江大桥中线及中心里程的函”的回复。
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邹家华题字(副总理)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是沪渝高速公路主干线在湖北省境内跨长江的一座特大型桥梁,桥址位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夷陵之战”的古战场遗址——猇亭,桥址北岸距宜昌城区中心约15公里,距三峡机场约8公里,距上游的葛洲坝22公里、三峡大坝约50公里,距下游的枝城长江大桥约45公里。
交通部于1995年2月批复同意建设。
项目于1998年2月19日开工建设,2001年9月19日建成通车投入试营运,2004年12月3日以96.46分的优异成绩通过竣工验收,并获得第五届土木工程学会最高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和建筑业协会最高奖“鲁班奖”。
该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自己设计、施工、监理的特大跨径悬索桥,为宜昌主城区跨越长江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
大桥总投资8.95亿元,主桥净跨960米,全长1188.3米,桥面全宽30米,净宽22米,桥头接线约5公里,设计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桥面高程为83.24米,最高通航水位为52.18米,桥型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单孔净跨长度为建设时全国第三。
首次对悬索桥钢箱梁顶板进行加矮肋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荷载作用下桥面板的变形;首次采用外置式吊索锚箱结构,提高了结构受力性能,改善了施工及养护条件;首次采用结构仿真分析对悬索桥各主要结构部分进行全面的模拟分析计算,科学地验证了结构安全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首次在“地区气候极端高温43.9摄氏度,极端低温-14.6摄氏度,温差达到近60摄氏度”这样严酷气候条件下,在大跨度悬索桥钢桥面铺装中成功地采用厚7厘米的双层SMA钢桥面铺装技术,杜绝桥面因钢板与沥青混凝土粘连不好而出现“搓板路”现象。
南岸锚碇开挖深达80余米,当时号称“华中第一坑”。
按原定设计方案需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防护治理,技术人员及建设者改用棚架护壁法整治,节省投资2000余万元。
通过吸收采纳国外先进技术,改大桥钢箱梁矩形设计为鱼鳍式扁平设计,节省投资2600万元。
长江大桥主塔混凝土浇注施工工艺一、前期准备工作混凝土浇注施工是长江大桥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
1. 工地布置在施工前,需要在主塔周围搭建起施工平台和施工脚手架,以便于工程人员的操作和施工材料的运输。
施工平台和脚手架需要符合安全规范,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材料准备混凝土浇注施工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砂、石子等。
这些材料需要在施工前及时准备好,并按照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
3. 动员工人施工过程中,需要一定数量的工人进行操作和监督。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工人进行动员和安排工作职责。
二、混凝土浇注工艺1. 分段浇注由于长江大桥主塔较高,为了保证浇注施工的顺利进行,可以将主塔分为多个段进行浇注。
分段浇注可以减少混凝土浇注的高度,使得施工更加安全和稳定。
2. 混凝土级配在浇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按照设计要求配制好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比例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需要一个固定的模板来进行支撑和定型。
在施工前,需要将模板安装在主塔上,并确保其牢固稳定。
4. 浇注施工混凝土浇注施工是通过喷射泵或塔吊将混凝土送至主塔上,并进行逐层施工。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充实度,确保浇注质量。
5. 混凝土养护施工完毕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以确保其早期强度的提高和稳定性。
常用的养护方式包括覆盖混凝土表面、喷水养护等。
三、施工安全措施在混凝土浇注施工中,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1. 工人安全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未经培训和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工人需佩戴安全帽、安全鞋等,并遵守相关安全规范。
2. 防护措施在高处施工时,需要设置防护网和安全绳等,以防止工人意外坠落。
同时,还需进行设备巡检和安全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紧急救援施工现场需要配备急救设施和专业的急救人员。
若发生意外事故,需要迅速启动紧急救援预案,保护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宜昌港主城港区古老背作业区1#泊位改建项目水工工程单位工程(码头改建)施工总结建设单位:宜昌古老背港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交二航院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日期:二零一七年六月宜昌港主城港区古老背作业区1#泊位改建项目水工工程施工总结宜昌港主城港区古老背作业区1#泊位改建项目水工工程已于2015年12月份顺利完工,现将工程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总体概述拟改建工程范围以兴发集团宜昌精细化工园沿江驳岸为界,包括前方水域与码头部分。
本工程位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下游1.5km的长江左岸。
主要水工建筑工程内容有:拟改建工程水工结构形式为双引桥浮码头,主要水工建筑物包括1#引桥、2#引桥及钢制泵船等。
1#引桥为改建引桥,总长为102。
8m,由固定引桥(74*5m)和钢引桥(30*4m)组成。
固定引桥包括原有引桥以及新建引桥,其中原有引桥长29.85m,宽5m,包括两跨桥梁和一座支撑墩台;新建引桥长44.15m,宽5m,包括三跨跨长13。
29m的桥梁和一座支撑墩台.新建引桥基础采用双排直径1m钻孔灌注桩,桩顶现浇帽梁,帽梁上搁置空心板,空心板上面浇筑150mm厚现浇面层.固定引桥前方设置钢引桥支撑墩台(6。
4*4.8*2m)与钢引桥相连接。
2#新建引桥总长108.1m,共6跨,每跨12。
34m,其余结构和1#引桥新建部分相同.二、施工情况介绍本工程从2015年2月15日开工以来,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积极配合以及质监站的监督下,新建的2#引桥从桩基础至上部结构在5月中旬涨水之前均已完成.下半年退水之后,我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员对剩下的1#引桥改建进行施工,在12月中旬全面按照计划完工。
三、工程质量管理根据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项目部从一开始就本着确保工程100%合格,力争优良的质量目标进行,配备落实以项目经理李三星为首的质量管理班子,并由技术负责人、质量员、施工员等管理人员进行具体落实,制定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制定了各个单位工程的质量目标计划和质量目标监控表,确定职责与权限,对班组实行质量与经济挂钩,做到优质优价,全面抓好结构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