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5.33 KB
- 文档页数:6
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8大区别(1)最大的差别在于体现了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
定额计价模式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是定额计价的方法是照搬前苏联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合一、固定取费的政府指令性计价模式)。
而清单计价模式则反映了市场定价阶段(工程量清单只规定量,不规定价,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水平和施工成本报价,增加了竞争性)。
(2)主要计价依据及其性质不同。
定额计价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为国家、省、有关专业部门制定的各种定额,其性质为指导性。
清单计价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为清单计价规范,其性质是含有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
(3)编制工程量的主体不同。
在定额计价方法中,建设工程的工程量分别由招标人和投标人分别按图计算。
而在清单计价方法中,工程量由招标人统一计算或委托有关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单位统一计算。
如果是招标方工程量计算错误,比如少算,一切责任有甲方负责,最后的决算是按照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计算。
(4)单价和报价组成不同。
定额计价法的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而清单计价方法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报价除包括定额计价法的报价外,还包括预留金、材料购置费和零星工作项目费等。
(5)适用阶段不同。
工程定额主要用于在项目建设前期个阶段对于建设投资的预测和估计,在工程建设交易阶段,工程定额通常只能作为建设产品价格形成大的辅助依据。
而工程量清单计价依据主要适用于合同价格形成以及后续的合同价格管理阶段,体现出我国对于工程造价一词两义采用了不同的管理方法。
慢慢的定额计价会被淘汰,计价方法的方向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由于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局限性,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计量计价规范,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其实就是一个过渡。
(6)合同价格的调整方式不同。
定额计价方法形成的合同其价格的主要调整方式有:变更签证、定额解释、政策性调整。
一、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1)编制工程量的单位不同。
传统的定额计价办法是建设工程的工程量分别由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分别按图计算的。
而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是由招标单位统一计算或委托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单位进行统一的计算。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投标单位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施工经验、企业成本、企业定额、管理水平自主填写报价单。
(2)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时间不同。
清单报价法中的工程量是在发出招标文件之前开始编制的,而定额计价的工程量则是在发出招标文件之后编制的(招标与投标人同时编制或投标人编制在前、招标人编制在后)。
(3)编制的依据不同。
定额计价法依据图纸,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算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依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价格信息进行计算。
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根据计价规范的规定,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要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情况、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工程造价计价办法编制;企业的投标报价则根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定额编制。
(4)计价的表现形式不同。
定额计价法一般是工料单价法。
工程量清单报价法则是采用综合单价的形式,其报价具有直观、单价相对固定的特点;工程量发生变化时,单价一般不作调整。
(5)费用组成不同。
定额计价法的工程造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工程造价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6)评标采用的办法不同。
预算定额计价法投标一般采用百分制评分法,以最高分中标。
而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投标时,一般采用合理低报价中标法,既对总价评分,又对综合单价进行分析评分。
(7)项目编码不同。
定额计价法采用传统的预算定额项目编码,全国各省市采用不同的定额子目。
而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是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规定实行全国统一编码,项目编码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两种计价方法,它们在计算工程量和确定工程造价时有一些区别。
下面将对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比较。
清单计价清单计价是根据工程项目中的工作清单来计算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清单计价时,首先需要编制工程项目的工作清单,将工程分解为若干独立的工作项目,并为每个项目明确其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要求等信息。
然后根据每个工作项目的单位工程量和单价,计算出该工作项目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最后将所有工作项目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累加,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总工程量和总工程造价。
清单计价的特点如下:1.清晰明确:清单计价将工程项目分解为若干独立的工作项目,并为每个项目明确其工作内容和要求,使计价更加清晰明确。
2.适应性强:清单计价适用于各种工程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灵活调整。
3.可比性好:清单计价可以将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和工程造价进行明确计算,方便工程项目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估。
定额计价定额计价是根据工程项目中的定额表来计算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定额计价时,需要编制定额表,将各种工程部位的工作项目和其对应的工程量、工程要求等信息进行分类归纳。
然后根据定额表中每个工作项目的单位工程量和单价,计算出该工作项目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最后将所有工作项目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累加,得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总工程量和总工程造价。
定额计价的特点如下:1.统一规范:定额计价将工程项目的工作项目和工程量进行分类归纳,并以统一的形式进行编制,使计价统一规范化。
2.便于核算:定额计价能够准确计算出各个工作项目的工程量和工程造价,方便核算和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
3.可复用性好:定额计价中的定额表可以作为标准模板,在类似工程项目中进行复用和参考。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虽然都是计算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方法,但在一些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区别
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是在建筑工程领域常用的两种计价方法,它们在项目成本的计算和控制上有不同的特点。
定额计价:
1.定义:定额计价是按照单位工程定额(即工程量清单中规定的单位工程的工程量和定额工程量)计算,以工程量为基础,按照工程量的定额单价进行费用计算。
2.计价原理:主要以每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量为依据,根据工程量的定额单价,计算出项目的成本。
3.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量较为固定、稳定,能够较为准确确定工程量的情况。
4.灵活性:相对较刚性,对于变更或者不确定性较大的工程难以灵活应对。
清单计价:
1.定义:清单计价是按照清单项目(即工程量清单中列明的每个工程项目)进行计算,以清单项目为基础,按照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进行费用计算。
2.计价原理:主要以清单项目为依据,通过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成本)计算出项目的成本。
3.适用范围:适用于工程量较为灵活、易于变更,需要更灵活计价的情况。
4.灵活性:相对较灵活,能够更好地应对工程变更和不确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定额计价还是清单计价取决于具体的工程特点、设计阶段的确定性以及工程的变更概率。
有时候也会采用两者结
合的混合计价方法,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12条区别内容1.费用组成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五部分组成。
预算定额计价法: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2、采用定额形式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施工定额。
预算定额计价法:预算定额、费用定额。
3、价格表现形式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综合单价。
预算定额计价法:工料机单价。
4、反应消耗水平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企业个别消耗。
预算定额计价法:社会平均消耗。
5、施工措施费用处理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编制相应的措施项目清单,单独计算。
预算定额计价法:以直接费为基础,根据相应费率计算。
6、招投标时间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
预算定额计价法:必须在施工图纸完成后进行。
7、评标的办法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合理低报价中标法。
预算定额计价法:百分制评分法。
8、工程承包合同形式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单价合同。
预算定额计价法:以总价合同为主。
9、项目编码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全国统一编码。
预算定额计价法:采用不同的定额子目。
10、计价项目划分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以实体工程为单元划分。
预算定额计价法;以反向工程为单元划分。
11、工程量计价规则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计算规则。
预算定额计价法:全国统一的建设安装工程工程计算规则。
12、工程款结算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师核实的实体工程量×报价中的综合单价+索赔。
预算定额计价法:施工图预算+各种签证,变更动态价。
(转自“园林学习网”/thread-21376-1-1.html)。
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区别1为定额,2为清单项目设置1、现行预算基础定额的项目一般是按施工工序、工艺进行设置的,定额项目包括的工程内容一般是单一的。
2、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是以一个综合实体考虑的,综合项目一般包括多个子目工程内容。
定价原则1、按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有关规定及定额中的基价定价。
2、按照清单的要求,企业自主报价,反映的是市场决定价格。
计价价款构成1、定额计价价款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利润、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而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子目基价是指为完成《综合定额》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
子目基价是综合定额价,它没有反映企业的真正水平和没有考虑风险的因素。
2、工程量清单计价款时指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即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完成每项工程内容所需的全部费用(规费、税金除外),工程量清单中没有体现的,施工中又必须发生的工程内容所需的费用,考虑风险因素而增加的费用。
单价的构成1、定额计价采用定额子目基价、定额子目基价只包括定额编制时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并不包括利润和各种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
2、工程清单采用综合单价,它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且各项费用均由投标人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行编制。
价差调整1、按工程承发包双方约定的价格与定额价对比,调整价差。
2、按工程承发包双方约定的价格直接计算,除招标文件规定外,不存在价差调整问题。
计价过程1、招标方只负责编写招标文件,不设置工程项目内容,也不计算工程量。
工程计价的子目和相应的工程量是由投标方根据文件确定。
项目设置、工程量计算、工程计价等工作在一个阶段内完成。
2、招标方必须设置清单项目并计算清单工程量,同时在清单中对清单项目的特征和包括的工程内容必须清晰、完整地告诉投标人,以便投标人报价,清单计价模式有两个阶段组成:①由招标方编制工程量清单。
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本质区别一,1.按定额计价时单位工程造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构成,计价时先计算直接费,再以直接费(或其中的人工费)为基数计算各项费用、利润、税金,汇总为单位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时,造价由工程量清单费用(=∑清单工程量×项目综合单价)、措施项目清单费用、其他项目清单费用、规费、税金五部分构成,作这种划分的考虑是将施工过程中的实体性消耗和措施性消耗分开,对于措施性消耗费用只列出项目名称,由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方案自行确定,以体现出以施工方案为基础的造价竞争;对于实体性消耗费用,则列出具体的工程数量,投标人要报出每个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2.分项工程单价构成不同按定额计价时分项工程的单价是工料单价,即只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费,工程量清单计价分项工程单价一般为综合单价,除了人工、材料、机械费,还要包括管理费(现场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和必要的风险费。
采用综合单价便于工程款支付、工程造价的调整和工程结算,也避免了因为“取费”产生的一些无谓纠纷。
综合单价中的直接费、费用、利润由投标人根据本企业实际支出及利润预期、投标策略确定,是施工企业实际成本费用的反映,是工程的个别价格。
综合单价的报出是一个个别计价、市场竞争的过程。
3.单位工程项目划分不同按定额计价的工程项目划分即预算定额中的项目划分,一般土建定额有几千个项目,其划分原则是按工程的不同部位、不同材料、不同工艺、不同施工机械、不同施工方法和材料规格型号,划分十分详细。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项目划分较之定额项目的划分有较大的综合性,新规范中土建工程只有177个项目,它考虑工程部位、材料、工艺特征,但不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法或措施,如人工或机械、机械的不同型号等,同时对于同一项目不再按阶段或过程分为几项,而是综合到一起,如混凝土,可以将同一项目的搅拌(制作)、运输、安装、接头灌缝等综合为一项,门窗也可以将制作、运输、安装、刷油、五金等综合到一起,这样能够减少原来定额对于施工企业工艺方法选择的限制,报价时有更多的自主性。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1、概念不同:
定额计价,按国家规定的统⼀⼯程量计算规则计算⼯程数量,然后按建设⾏政主管部门颁布的预算定额或单位估价表计算⼯、料、机的费⽤,再按有关费⽤标准计取其他费⽤,汇总后得到⼯程造价。
清单计价,是依据⼯程量清单进⾏⾃主报价,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的⼀种计价⽅式。
2、⽅法不同:
定额计价,⼀般采⽤单价法和实物法;
清单计价,⼀般采⽤直接费单价法、综合单价法和全费⽤法。
3、计价准确性不同:
定额计价,反映不出建设先后顺序、主从关系和资⾦使⽤的时间、空间的秩序等;
清单计价,可以依据建设单位⼯程量清单,提供准确的报价。
4、应⽤范围不同:
定额计价,可以应⽤于不同招标领域;⽽在使⽤国有资⾦投资的建设⼯程发承包,必须采⽤⼯程量清单计价。
定额计价就是针对建设方而言,主要做概预算,而清单报价就是针对施工方而言,主要用于编制投标报价,其中工程量清单在招标文件提供,施工方只需要提供投标综合单价。
所以,现在招投标不就是都用清单计价吗,人家只瞧您得报价,工程量就是她提供得,您只需要报价、但就是这个报价就是怎么来得呢,还就是需要您用定额计算出工程量,然后套上定额得价格、所以,2者总价就是一样得,只就是单价与工程量不一样了、、、但就是如果您企业感觉有好得施工措施,好得管理,可以调整定额得单价,那套到清单里面,单价不就是可以减少了吗,但就是定额就就是死得,不能改变得,价格就就是这么多,定额就是分部分项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这3样组成得、而清单计价就多出(利润)与(管理费)这里说一下,上面提到得土石方工程,定额得计算规则就是有放坡量得,挖土深度超过1、5米开始放坡。
而清单则就是无论基础多深,都按直立不放坡计算工程量。
这部分量体现在哪儿了呀,就就是体现在单价里面了。
呵呵,说到这里还想再伸入一点,定额就是体现得社会平均水平,而清单则就是体现得社会先进水平,强调得就是竞争。
还就是那个挖土方得例子,企业水平不一样,施工组织设计也可能不尽相同。
土方按坡得坡度就不一不致。
挖土得多少也就不同,终造成得单价就不同,最终就把企业优势体现到清单单项工程得单价上面。
而定额,就是死得计算规则。
人人都就是那么算,无所谓什么竞争。
所以说就是社会平均水平。
工程量清单中得计算规则就是形成工程实体得净量,工程量清单中计算得工程量包含多项内容。
定额中工程量计算规则就是形成工程实体得净量加损耗量加预留量,定额中计算工程量规则就是单一内容。
首先,定额计价就是针对工程预算与施工图概算而言,有通用定额与专用定额来完成工程估价,清单报价根据市场得材料、人工、机械台班等价格组成,最后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形成施工方得投标报价。
其次,定额计价就是针对建设方而言,主要做概预算,而清单报价就是针对施工方而言,主要用于编制投标报价,其中工程量清单在招标文件提供,施工方只需要提供投标综合单价。
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是定额加费用的指令性计价模式,它是依据政府统一发布的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确定人工、材料、机械费,再以当地造价部门发布的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补差,最后按统一发布的收费标准计算各种费用,最后形成工程造价。
这种计价模式的价格都是指令性价格,不能真实反映投标企业的实际消耗量和单价和费用发生的真实情况。
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是市场计价模式,由企业自主定价,实行市场调节的“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
它是根据招标文件统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将实体项目与非实体项目分开计价。
实体性项目采用相同的工程量,由投标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综合实力自主填报单价。
而非实体项目则由施工企业自行确定。
采用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能够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单价构成的区别:定额计价采用的单价为定额基价,它只包含完成定额子目的工程内容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不包括间接费、计划利润、独立费及风险,其单价构成是不完整的,不能真实反映建筑产品的真实价格,与市场价格缺乏可比性。
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单价为综合单价,它包含了完成规定的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计划利润,以及合同中明示或暗示的所有责任及一般风险,其价格构成完整,与市场价格十分接近,具有可比性,而且直观,简单明了。
三、费用划分存在区别定额计价将工程费用划分为定额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独立费用税金。
而清单计价则将工程费用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规费、税金。
两种计价模式的费用表现形式不同,但反映的工程造价内涵是一致的。
四、子目的设置的区别:定额计价的子目一般按施工工序进行设置,所包含的工程内容较为单一,细化。
而工程量清单的子目划分则是按一个“综合实体”考虑的,一般包括多项工作内容,它将计量单位子目相近、施工工序相关联的若干定额子目,组成一个工程量清单子目,也就是全国统一的预算定额子目的基础上加以扩大和综合。
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区别引言:在建筑行业中,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是常见的两种计价方式。
虽然它们都是为了确定工程造价和控制施工成本,但两者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以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方式和优缺点。
一、定额计价的定义和特点:定额计价是根据建筑工程所需材料和人工等因素,按照单位工程的定额指标和工艺要求,通过计算材料和工艺数量,结合单价和综合定额,确定单位工程造价的一种计价方式。
其特点包括:1.综合性:定额计价综合考虑了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和人工等多种因素,对每个单位工程进行细致的分项计算,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工程造价。
2.规范性:定额计价依据国家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计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计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灵活性:定额计价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适应不同工程的需求,保证计价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二、清单计价的定义和特点:清单计价是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和相关文件,按照工程量清单中列举的工程项目和工程量,通过核算单位工程所需的材料和人工等费用,确定单位工程造价的一种计价方法。
其特点包括:1.明细性:清单计价详细列示了每个单位工程所需的材料和工程量,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工程造价的构成和分布。
2.透明性:清单计价依据透明的计算方式和明确的单价,使得工程造价一目了然,对于业主和监理等相关方面具有透明效应。
3.便于比较:清单计价使得不同单位工程之间的造价可以直观比较,便于工程管理和验收。
三、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1.定额计价的应用:定额计价在大型公共建筑、工矿企业厂房等建设中非常常见。
它能够提供详细的工程造价信息,帮助业主评估建设成本,并具有规范和准确的特点,能够用于编制投标等工作。
2.清单计价的应用:清单计价常用于住宅楼、别墅等建筑项目的施工。
其明细性和透明性使得清单计价对于业主、设计师和建筑师来说非常有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控工程造价。
一、计价依据存在的区别: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是定额加费用的指令性计价模式,它是依据政府统一发布的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确定人工、材料、机械费,再以当地造价部门发布的市场信息对材料价格补差,最后按统一发布的收费标准计算各种费用,最后形成工程造价。
这种计价模式的价格都是指令性价格,不能真实反映投标企业的实际消耗量和单价和费用发生的真实情况。
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是市场计价模式,由企业自主定价,实行市场调节的“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
它是根据招标文件统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将实体项目与非实体项目分开计价。
实体性项目采用相同的工程量,由投标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综合实力自主填报单价。
而非实体项目则由施工企业自行确定。
采用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能够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二、单价构成的区别:定额计价采用的单价为定额基价,它只包含完成定额子目的工程内容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及机械费,不包括间接费、计划利润、独立费及风险,其单价构成是不完整的,不能真实反映建筑产品的真实价格,与市场价格缺乏可比性。
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单价为综合单价,它包含了完成规定的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计划利润,以及合同中明示或暗示的所有责任及一般风险,其价格构成完整,与市场价格十分接近,具有可比性,而且直观,简单明了。
三、费用划分存在区别定额计价将工程费用划分为定额直接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独立费用税金。
而清单计价则将工程费用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规费、税金。
两种计价模式的费用表现形式不同,但反映的工程造价内涵是一致的。
四、子目的设置的区别:定额计价的子目一般按施工工序进行设置,所包含的工程内容较为单一,细化。
而工程量清单的子目划分则是按一个“综合实体”考虑的,一般包括多项工作内容,它将计量单位子目相近、施工工序相关联的若干定额子目,组成一个工程量清单子目,也就是全国统一的预算定额子目的基础上加以扩大和综合。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一、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区别1、编制工程量清单定价原则不同定额计价是按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有关规定及定额中的基价定价。
清单计价是按照清单的要求,企业自主报价,反映的是市场决定价格。
2、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价款构成不同定额计价价款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利润、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而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子目基价是指为完成《综合定额》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
子目基价是综合定额价,它没有反映企业的真正水平和没有考虑风险的因素。
工程量清单计价款时指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量清单项目所需的全部费用,即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完成每项工程内容所需的全部费用(规费、税金除外),工程量清单中没有体现的,施工中又必须发生的工程内容所需的费用,考虑风险因素而增加的费用。
3、编制工程量清单单价构成不同定额计价采用定额子目基价、定额子目基价只包括定额编制时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并不包括利润和各种风险因素带来的影响。
工程清单采用综合单价,它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且各项费用均由投标人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行编制。
4、编制工程量清单价差调整不同定额计价是按工程承发包双方约定的价格与定额价对比,调整价差。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按工程承发包双方约定的价格直接计算,除招标文件规定外,不存在价差调整问题。
5、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过程不同定额计价的过程是按招标方只负责编写招标文件,不设置工程项目内容,也不计算工程量。
工程计价的子目和相应的工程量是由投标方根据文件确定。
项目设置、工程量计算、工程计价等工作在一个阶段内完成。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按招标方必须设置清单项目并计算清单工程量,同时在清单中对清单项目的特征和包括的工程内容必须清晰、完整地告诉投标人,以便投标人报价,清单计价模式有两个阶段组成:①由招标方编制工程量清单。
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区别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区别:方法/步骤1、采用的计价模式不同。
清单计价是实行量价分离,是统一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企业自主编制。
定额是国家统一的预算定额工程量。
是社会平均价。
2、采用的单价方法不同。
清单计价是综合单价法,是考虑风险因素的,除规费税金的全费用单价。
定额计价是工料单价法,分部分项工程量的单价为直接费用。
3、结算的要求不同,清单计价按合同事先确定的综合单价执行。
定额计价是按工料单价计算,调整较多。
4、工程量计算规则不同。
清单项目工程量按实体净值计算。
定额计价是按实物加上人为规定的预留量等因素计算。
5、合同形式不同。
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直观和相对固定。
预算定额计价一般是总价合同。
注意事项一般来说,清单计价使用更加广泛.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编制工程量的单位不同、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间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费用组成不同;定额计价模式中计价项目的划分以施工工序为主,内容单一,清单计价模式中计价项目的划分分别以工程实体为对象,项目综合度较大等等。
一、体现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
最大的差别在于体现了我国建设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定价阶段。
定额计价模式更多地反映了国家定价或国家指导价阶段(即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是定额计价的方法是照搬前苏联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实行“量价合一、固定取费”的政府指令性计价模式;而清单计价模式则反映了市场定价阶段(工程量清单只规定量,不规定价,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技术水平和施工成本报价,增加了竞争性)二、主要计价依据及其性质不同。
定额计价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为国家、省、有关专业部门制定的各种定额,其性质为指导性;清单计价模式的主要计价依据为“清单计价规范”,其性质是含有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
三、编制工程量的主体不同。
在定额计价方法中,建设工程的工程量分别由招标人和投标人分别按图计算。
而在清单计价方法中,工程量由招标人统一计算或委托有关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单位统一计算(如果是招标方工程量计算错误,比如少算,一切责任有甲方负责,最后的决算是按照实际发生的工程量计算)。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试题: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答案:
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区别:
1、编制工程量的单位不一样:传统定额预算计价办法是:建设
工程的工程量分别由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分别按图计算。
工程量清
单计价是:工程由招标单位统一计算或委托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单
位统一计算,“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投标
单位根据招标人带给的“工程量清单”,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施
工经验、企业成本、企业定额、管理水平自主填报单价。
2、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间不一样: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法是在发
出招标文件后编制(招标与投标人同时编制或投标人编制在前,招标
人编制在后)。
工程量清单报价法务必在发出招标文作前编制。
3、表现形式不一样:采用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法一般是总价形式。
工程量清单报价法采用综合单价形式,综合单价包括人工费、
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并思考风险因素。
工程量清
单报价具有直观、单价相对固定的特点,工程量发生变化时,单价
一般不作调整。
4、编制的依据不一样: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法依据图纸;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算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依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价格信息进
行计算。
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根据建设部第107号令规定,标底的
编制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状况、合
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工程造价计价办
法编制。
企业的投标报价则根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或参照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编制。
5、费用组成不一样:传统预算定额计价法的工程造价由直接工
程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工
程造价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
金组成。
包括完成每项工程包含的全部工程资料的费用;包括完成
每项工程资料所需的费用(规费、税金除外);包括工程量清单中
没有体现的,施工中又务必发生的工程资料所需费用,包括风险因
素而增加的费用。
6、评标采用的办法不一样:传统预算定额计价投标一般采用百
分制评分法。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投标,一般采用合理低报价中
标法,既要对总价进行评分,还要对综合单价进行分析评分。
7、项目编码不一样:采用传统的预算定额项目编码,全国各省
市采用不一样的定额子目,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全国实行统一编码,项目编码采用十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一到九位为统一编码,其中,一、二位为附录顺序码,三、四位为专业工程顺序码,五、六位为
分部工程顺序码。
七、八、九位为分项工程项目名称顺序码,十到
十二位为清单项目名称顺序码。
前九位码不能变动,后三位编码由
清单编制人根据项目设置的清单项目编制。
8、合同价调整方式不一样: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合同价调整方式有:变更签证、定额解释、政策调整。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合同价
调整方式主要是索赔。
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一般透过招标中报价
的形式体现,一但中标,报价作为签订施工合同的依据相对固定下来,工程结算按承包商实际完成工程量乘以清单中相应的单价计算。
减少了调整活口。
采用传统的预算定额经常有这个定额解释那个定
额规定,结算中又有政策文件调整;工程量清单计价单价不能随意
调整(我觉得市场价格变化太大也可调整)。
9、计算工程量时间前置。
工程量清单,在招标前由招标人编制。
也可能业主为了缩短建设周期,通常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就开始施工
招标,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陆续发放施工图纸,因此承包商
据以报价的工程量清单中各项工作资料下的工程量一般为概算工程
量(施工时可调整工程量)。
10、到达了投标计算口径统一。
因为各投标单位都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报价,到达了投标计算口径统一(相对统一)不再是传统
预算定额招标,各投标单位各自计算工程量,各投标单位计算的工
程量均不一致。
11、索赔事件增加。
因承包商对工程量清单单价包含的工作资料一目了然、故凡建设方不按清单资料施工的,任意要求修改清单的,都会增加施工索赔的因素。
【相关解答】
清单与定额的区别详解:以下分别比较:
1为定额,2为清单
项目设置
1、现行预算基础定额的项目一般是按施工工序、工艺进行设置的,定额项目包括的工程资料一般是单一的。
2、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是以一个“综合实体”思考的,“综
合项目”一般包括多个子目工程资料。
定价原则
1、按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有关规定及定额中的基价定价。
2、按照清单的要求,企业自主报价,反映的是市场决定价格。
计价价款构成
1、定额计价价款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利润、措施项目费、其
它项目费、规费和税金,而分部分项工程费中的子目基价是指为完
成《综合定额》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
理费。
子目基价是综合定额价,它没有反映企业的真正水平和没有
思考风险的因素。
2、工程量清单计价款时指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量清单项目
所需的全部费用,即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它项
目费、规费和税金,完成每项工程资料所需的全部费用(规费、税
金除外),工程量清单中没有体现的,施工中又务必发生的工程资
料所需的费用,思考风险因素而增加的费用。
单价的构成
1、定额计价采用定额子目基价、定额子目基价只包括定额编制
时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并不包括利润和各种风
险因素带来的影响。
2、工程清单采用综合单价,它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管理费和利润,且各项费用均由投标人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和思考各
种风险因素自行编制。
价差调整
1、按工程承发包双方约定的价格与定额价比较,调整价差。
2、按工程承发包双方约定的价格直接计算,除招标文件规定外,不存在价差调整问题。
计价过程
1、招标方只负责编写招标文件,不设置工程项目资料,也不计
算工程量。
工程计价的子目和相应的工程量是由投标方根据文件确定。
项目设置、工程量计算、工程计价等工作在一个阶段内完成。
2、招标方务必设置清单项目并计算清单工程量,同时在清单中
对清单项目的特征和包括的工程资料务必清晰、完整地告诉投标人,以便投标人报价,清单计价模式有两个阶段组成:
①由招标方编制工程量清单。
②投标方拿到工程量清单后根据清单报价。
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1、定额计价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按《综合定额》标准计算,《综合定额》标准按社会平均水平编制。
2、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由投标人根据企
业的自身状况或《企业定额》自定,它真正反映企业的自身水平。
工程量计算规则
1、按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
2、按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
计价方法
1、根据施工工序计价,即将相同施工工序的工程量相加汇总,
选套定额,计算出一个子项的定额分部分项工程费,每个项目独立
计价。
2、按一个综合实体计价,即子项目随主体项目计价,由于主体
项目与组合项目是不一样的施工工序,所以往往要计算多个子项才
能完成一个清单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每一个项目组合计价。
价格表现形式
1、只表现工程总价,分部分项工程费不具有单独存在的好处。
2、主要为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使投标、评标、结算的依据,单价一般不调整。
使用范围
1、编审标底,设计概算、工程造价鉴定。
2、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有资金为主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和
需招标的小型工程。
工程风险
1、工程量由投标人计算和确定,差价一般可调整,故投标人一
般只承担工程量计算风险,不承担材料价格风险。
2、招标人编制工程量清单,计算工程量,数量不准会被投标人发现并利用,投标人要承担差量的风险,投标人报价应思考多种因素,由于单价通常不调整,故投标人要承担组成价格的全部因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