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村溢洪道水面线计算实训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0
1.下挖式消力池水跃形式2.综合式消力池水跃形式3.消力坎式消力池水跃形式假设坎高C1 1.3 1.4 1.5 1.6 1.7 1.8试算:H10 3.3553 3.2553 3.1553 3.0553 2.9553 2.8553判断:hs/H100.65570.64510.63390.62190.60910.5954查表得:σs0.9550.9610.9640.7680.9720.98假设流量系数m0.420.420.420.420.420.42计算:H10 3.1642 3.151 3.1445 3.659 3.1272 3.1102计算坎高C2 1.4911 1.5043 1.51080.9963 1.5281 1.5451 C2-C10.19110.10430.0108-0.6037-0.1719-0.2549取出合适的值 1.4 1.5流量(m3/s)Q 33.6下游水位732.03重力加速度g 9.81下游底高程730.1跃前水深(m)h c 0.165062池宽(m)b 8水跃淹没系数σj 1.05收缩断面流速(m/s)v 125.44498收缩断面弗劳德数F r119.99605池出口下游水深(m)h t 1.93跃后水深(m)h c 4.585934水面跌差(m)ΔZ 0.228671消力池深度(m)S 2.66自由水跃长度(m)Lj 30.50402消力池长度(m)L k流量(m3/s)Q 33.6下游水位732.03重力加速度g 9.81下游底高程730.1跃前水深(m)h c 0.165062池宽(m)b 8坎后下游水深(m)h t 1.93水跃淹没系数σj 1.05单宽流量q 4.2流量系数m 0.42坎后收缩断面水深h c10.706708坎顶总水头(m)H 10 1.720945坎高(m)c 0.980438坎后自由水跃长度L j28.440713坎后消力池长度(m)L 2 6.76坎前收缩断面流速v 125.44498跃后水深(m)h c 4.585934收缩断面1弗劳德数F r 19.99605坎段流速v 20.872232坎段水深H 1 1.682169坎前消力池深度(m)S 2.152624坎后自由水跃长度L j130.50402坎后消力池长度(m)L 124.41流量(m3/s)Q 80下游水位23.5重力加速度g 9.81下游底高程20跃前水深(m)h c0.95消力池出口段流速系数φ0.95消力池出口段流速系数0.95φ一、基本参数0.95注:本公式池计算出的池深和池高是池内及坎后发生临界水跃的池深和池高,实际采用的池深比计算略大,实际采用的坎高比计算略小。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防洪减灾工程的建设日益重要。
溢洪道作为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防洪效果。
为了深入了解溢洪道的设计与施工过程,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于2023年在某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溢洪道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实习内容实习单位:某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局实习内容:1. 溢洪道设计资料的查阅与学习;2. 溢洪道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观摩;3. 参与溢洪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4. 溢洪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流与讨论。
三、实习过程1. 溢洪道设计资料查阅与学习在实习初期,我认真查阅了溢洪道设计资料,包括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
通过学习,我对溢洪道的结构形式、设计参数、施工工艺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溢洪道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观摩在实习过程中,我有幸参观了溢洪道的施工现场。
在现场,我了解了溢洪道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基础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如混凝土强度检测、钢筋间距检查等。
3. 参与溢洪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溢洪道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施工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流程。
在验收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判断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 溢洪道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交流与讨论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与讨论。
通过交流,我了解了溢洪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溢洪道的设计与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了各项工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了解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认识到工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捉马沟水库侧槽溢洪道水面线计算侧槽式溢洪道适宜于在山坡陡峻的岸坡上修建,傍山开挖溢洪道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效能段等部分。
其特点是侧槽段基本沿等高线布置,水流过堰后进入侧槽段,经过下游调整段调节水流形态,再进入泄槽段泄流。
1.概况捉马沟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41.9万m3,调洪库容9.9万m3,兴利库容24.0万m3,死库容8.0万m3。
水库坝址距商南县城6km,距下游西安――南京铁路及“312”国道1.0km,坝址处在商南县捉马沟村北,控制流域面积8.5km2。
捉马沟水库原由于当时群众运动期建设,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基础差,仓促上马。
该工程于1974年开工兴建,1977年建成蓄水,水库的主要任务是下游1500亩弄年灌溉。
2.溢洪道情况捉马沟水库现状侧槽式溢洪道紧靠右岸山体,由侧槽式溢流堰、泄槽段、陡坡段组成。
溢洪道侧堰长22.5m,堰顶宽度1.5m,堰顶高程596.57m,侧槽首段宽2m,末端宽5.8m,泄洪槽下端接陡坡段,陡坡长30.4m,坡比1:2。
溢洪道在右岸岩石岸坡上开凿而成,溢洪道边墙为浆砌石砌筑而成。
加固处理后,溢洪道侧堰长22m,侧槽始端底宽b=1.9m,末端底宽B=5.8,侧槽比降为0.002,泄槽段维持原设计不变,长37.5m,底宽5.8m,边墙为直墙;陡坡段长度24.5m,底宽5.4m。
3.泄水流量根据本水库校核洪水来水量为138m3/s,用加固的新方案中溢流堰进行调洪水迹,调洪后确定水库校核水位598.65m,相应最大下泄流量118m3/s。
4.溢洪道水面线计算4.1侧槽末端水深根据SL 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侧槽末端水深按临界水深取值,经计算其临界水深为hk=3.4m,临界坡降ik=0.0041。
4.2侧槽水面线计算溢洪道侧槽内水流为变量流,槽内流量沿侧槽轴线方向逐渐增大,根据SL 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侧槽水面线采用有限差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1)式中:Δx---计算段长度,断面2与断面1之间的距离,m;Δy---Δx内水面差,m;Q1,Q2 ---断面1及断面2的流量,m3/s;q---侧槽溢流堰单宽流量,m3/(s.m);v1,v2---断面1及断面2的水流平均流速,m/s;-J---分段区内平均摩阻坡降。
《水力计算与测试技术》课程实训指导书
指导教师:赖永辉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水库溢洪道水力计算
位于某水库的带胸墙宽顶堰式河岸溢洪道,采用弧形闸门控制泄流量。
溢洪道共4孔,每孔净宽8米。
闸墩墩厚2米,墩头为尖圆形。
翼墙为八字形,闸底板高程33.00米。
胸墙底部为圆弧形,圆弧半径为0.53米,墙底高程为38.00米。
闸门圆弧半径为7.5米,门轴高程为38.00米。
闸后接第一斜坡段,底坡1i =0.01,长度为100米。
第一斜坡段后接第二斜坡段,底坡i 2=1:6,水平长度为60米。
第二斜坡段末端设连续式挑流坎,挑射角=α25°。
上述两斜坡段的断面均为具有铅直边墙,底宽B 1=34米的矩形断面,其余尺寸见图1(图1打印为A3纸)。
溢洪道用混凝土浇筑,糙率n=0.014。
溢洪道地基为岩石,在闸底板前端设帷幕灌浆以防渗。
水库设计洪水位42.07米,校核洪水位为42.40米,溢洪道下游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见图2。
当溢洪道闸门全开,要求:
1.
绘制库水位与溢洪道流量关系曲线; 2.
绘制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的溢洪道水面曲线; 3.
计算溢洪道下游最大冲刷坑深度及相应的挑距。
图1
图2。
段村水利枢纽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监理1202班姓名:姜阿强学号2012070430指导老师:张宇华前言水力学是研究以水为代表的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水力学包括水静力学和水动力学。
水静力学研究液体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探讨液体内部压强分布,液体对固体接触面的压力,液体对浮体和潜体的浮力及浮体的稳定性,以解决蓄水容器,输水管渠,挡水构筑物,沉浮于水中的构筑物,如水池、水箱、水管、闸门。
堤坝、船舶等的静力荷载计算问题。
水动力学研究液体运动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及其应用,主要探讨管流、明渠流、堰流、孔口流、射流多孔介质渗流的流动规律,以及流速、流量、水深、压力、水工建筑物结构的计算,以解决给水排水。
道路桥涵、农田排灌、水力发电、防洪除涝、河道整治及港口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力学学科衍生了一些新的分支,以处理特定条件下的水力学问题,如以解决河流泥沙运动所导致的河床演变问题的动床水力学,以解决风浪对防护构筑物的动力作用和对近岸底砂的冲淤作用等问题的波浪理论等。
本书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水力学教学,也可作为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等专业的教学用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诚恳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部分基本资料----------------------------------------------------------4 第二部分计算设计部分---------------------------------------------------61.确定引渠断面------------------------------------------------62.确定控制段垂直水流方向的宽度----------------------------------63.验算渐变段长度是否满足要求(扩散角应小于15°)-----------------74.计算溢洪道水面曲线(按设计洪水位计算)------------------------75.拟定挑坎形状和尺寸(溢洪道出口河底高程347米,岩石坚硬,完整性较差)----------------------------------------------------------106.验算溢洪道是否满足泄洪要求(设计校核两种情况)----------------127.根据泄洪洞下游水流衔接形式,设计消力池尺寸--------------------12第一部分基本资料段村水利枢纽设计任务书段村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颍河上游登封县境内。
溢洪道⽔⾯线计算(分段求和法)3/sQ=[((b+mh)h)5/3i 0.5]/[n(b+2h(1+m 2)0.5)2/3]h =(αq 2/g)1/32.2 求临界⽔深(h k )的计算:计算公式2 ⽔⾯线的定性分析2.1 正常⽔深(h 0)的计算:计算公式1.2 陡槽资料:(由设计确定)。
《⽔库溢洪道⽤分段求和法计算⽔⾯线》(棱柱体)1、基本资料1.1 洪⽔资料:(洪⽔资料由调洪演算成果所得).3.3 计算⽔⾯线3.3.2 分段并确定各段的计算⽔深2.3 求临界坡降i k 2.4 ⽔的流态及⽔⾯线定性计算公式i =gX /αC 2B 全长⽔位差(⊿h)3 计算⽔⾯线3.1 计算⽅法3.3.1 控制⽔深3.2 基本公式分段求和法((h i +v 2/2g)-(h i+1+v 2i+1/2g))/⊿L=i-J⽔流从缓流过渡到急流必须要经过临界⽔深hk,该临界⽔深即为控制⽔深。
V 12/2g E s1=h 1+V 12/2g同理,可求得X 2、R 2、C 2、 ……直到所列断⾯。
3.5 计算平均⽔⼒坡度(J 1-2):断⾯的⽔⼒要素:X 1=b+2h 1(1+m)0.5R 1=ω1/X 1C 1=R 11/6/n平均⽔⼒坡度(J 1-2):(J 1-2)=V 均2/C 均2R 均V均=(V 1+V 2)/2;R均=(R 1+R 2)/2;C均=(C 1+C 2)/23.6 计算两断⾯间的距离(L 1):分别求出:同理,可求得h 2、ω2、V 2、E s2 ……直到所列断⾯。
两断⾯的⽐能差(⊿E s1-2):⊿E s1-2=E s1-E s2ω1=(b+mh 1)h 1V 1=Q/ω1L 1=⊿E s1-2/(i-J 1-2)1~1断⾯:由已知的:分段计算,定各断⾯计算⽔深(h)3.4 计算两断⾯的⽐能差(⊿E s1-2):h 1[V] >10α—5 计算边墙⾼度(H):系数,α=1.0~1.34 计算掺⽓后的⽔深(h a):计算公式:ha=h(1+αV/100)要考虑掺⽓对⽔深的影响。
岸边溢洪道设计6.3.1溢洪道说明溢洪道其主要任务是泄洪,土石坝不允许水过坝顶,需要专门修建泄洪建筑物。
根据本工程的地形条件,上游坝址左岸沿河流方向有一道呈现弧形的纵向凹槽,所以选择溢洪道设置在大坝左岸,为带胸墙孔口式岸边溢洪道。
溢洪道由引渠段、堰闸段、泄槽段、挑流鼻坎段组成。
6.3.2 溢洪道引水渠为了使水流平缓,减小或不发生漩涡和翻滚现象,进口采用喇叭口,进口宽度B=50m.设计流速4m/s,横断面在岩基上接近矩形,边坡根据稳定要求确定这里选择边坡坡度为1:0.5;采用梯形断面,进水渠的纵断面做成平底。
在靠近溢流堰前断区,由于流速较大,为了防止冲刷和减少水头损失,可采用混泥土护面厚度为0.5m。
6.3.3 控制段控制段包括溢流堰及两侧连接建筑物,溢流堰通常可以选择宽顶堰、实用堰、驼峰堰。
溢流堰的体形应尽量满足增大流量系数,溢流堰作用是控制泄流能力,本次设计采用实用堰,优点是流量大,在相同的泄流条件下需要的堰流前缘长,工程量小。
采用弧形闸门。
初步拟定堰顶高程H=设计洪水位—堰顶最大泄水位H0堰顶高程H=1838=1858.22—H 0,则H 0=20.22m 胸墙式孔口溢流堰形式的下泄流量Q 公式为:320=Q ε溢式中:ε ——闸墩侧收缩系数,0.9; m ——流量系数,0.48:; g ——重力加速度,9.81 2m/s ; B ——堰宽,12m;水位为设计洪水位1858.22m 时,堰顶高程1838m ,设计Q 溢=4645m3/s.则由上面公式计算得出的B=26.69m,取B=14m.表6.3-1溢洪道宽顶堰堰宽计算(忽略流速)计算取b=28m,孔口数2孔,弧形工作闸门取值14x19m(宽x 高)。
中墩厚3m,边墩宽1m,闸室宽度=14x2+3+2x1=33m.堰面曲线的确定开敞式堰面曲线,幂曲线按式(7-2)计算:1n n d x KH y -= (7-2)式中 Hd ——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对于上游堰高P1≥1.33Hd 的高堰,取Hd=(0.75~0.95)Hmax ,对于P1<1.33Hd 的低堰,取Hd=(0.65~0.85)Hmax ,Hmax 为校核流量下的堰上水头.x 、y ——原点下游堰面曲线横、纵坐标; n ——与上游堰坡有关的指数,见表A.1.1;k ——当p1/Hd>1.0 时,k 值见表A.1.1,当P1/Hd ≤1.0 时,取k=2.0~2.2。
1.1 溢洪道溢洪道基本情况说明1.1.1 溢洪道水力计算1、临界水深计算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k h :临界水深,m ; α:不均匀系数,取1.05; q :单宽流量,m 3/(s.m); 计算得:=k h m 。
2、正常水深计算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Q=CA Ri 式中:Q :溢洪道200年一遇泄量,m 3/s ; C :谢才系数,采用曼宁公式计算,C=n1R 1/6R :水力半径,R=A/X A:过水面积,A=(B+mh 0) h 0 X:湿周,X=B+2h 021m + B:溢洪道底宽,m ; h 0:溢洪道的正常水深,m ;m:溢洪道边坡坡率;n:糙率;i:溢洪道的设计坡降。
计算得:h m。
3、判别因h0<kh,属陡坡,因此,溢洪道采用陡坡进行水面线计算。
或因h0>kh,属明渠,因此,溢洪道采用明渠非均匀流进行水面线计算。
4、溢洪道水面线推算溢洪道水面线根据能量方程,用分段求和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1-2:分段长度,m;h1、h2:分段始末断面水深,m;v1、v2;分段始末断面平均流速,m;α1、α2: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1.05;θ:溢洪道底坡角度,(0);i:底坡,i=tgθ;J:分段内平均摩阻坡降;n:糙率系数;v:分段平均流速,v=(v1+v2)/2,m/s;R:分段平均水力半径,R=(R1+R2)/2,m。
代入数据,计算得200年一遇标准洪水溢洪道水面线数据如下表。
溢洪道水力计算成果表若溢洪道有较大弯道,还应计算弯道雍水值: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溢洪道中弯道段最大横向水面差按下式计算:式中:Δh:弯道外侧水面线与中心线水面的高差,m;b:弯道宽度,m;r0:弯道中心线曲率半径,m;K:超高系数,1.0。
经计算,溢洪道弯道段的水流最大横向水面差为m,由此确定此处的溢洪道两岸顶高程。
4、溢洪道水面线推算按明渠恒定非均匀流分段求和法推算溢洪道水面线,计算公式如下:Z1+(α1+ξ)Q2/(2gA12)- ΔSQ2/K2=Z2+(α2+ξ)Q2/(2gA22)式中:△S:上、下游断面间的水平距离,m;Z 1,Z2:1、2断面水位,m;Q:断面流量,m3/s;ξ:局部水头损失系数;α:动能校正系数,1.1;k:流量模数;A:断面面积,m2;代入数据,计算得200年一遇标准洪水溢洪道水面线数据如下表。
一、设计依据:二、基本资料:第一段泄槽的角度 2.29°糙率:0.02闸孔数3闸孔宽10.00闸墩厚 1.50堰顶高程929.00m 校核水位下的流量:Q=196校核洪水位931.35m 设计水位下的流量:Q=102设计水位930.52m Q=87.3930.37m 校核水位到堰顶高差: 2.35 m 设计水位到堰顶高差: 1.52 m 下游水位:设计902.65m 校核904.04m 902.4m 1.37m三、计算内容:溢流堰采用驼峰堰面曲线:校核水位下的堰上水头 2.35 m1.76m类型0.600.63 2.4 3.60流量系数的计算:P1/H0=0.255<0.34流量系数的计算为:m=0.448泄流量的计算:式中:Q—1、《水力学》2、《溢洪道设计规范》3、水文资料(m 3/s)(m 3/s)30年一遇水位下的流量:(m 3/s)30年一遇水位30年一遇水位30年一遇水位到堰顶高差1、溢洪道泄流能力计算:H max —H d —堰面曲线定型设计水头(取0.75H max )H d =采用b型驼峰堰:上游堰高P1中圆弧半径R1上、下圆弧半径R2总长度Lb型m=0.385+0.224(P 1/H 0)0.934下泄流量的计算按《规范》A.2.3公式进行计算:流量,m 3/s Q =mεB �2g H 03/2B—30m b—10.00m n—闸孔数目;3 2.35 mg— g=9.81m—m=0.448闸墩侧收缩系数,由下式计算得:0.9750.450.7根据以上参数计算得:Q=208.858临界水深及临界底坡的计算公式为:式中:校核设计α—流速不均匀系数 1.05 1.05q—q= 6.533 3.40036.31935.147R—R= 1.508 1.008临界谢才系数71.38866.7553333由上计算得:校核设计1.659 1.0740.00201760.0022330溢流堰总净宽,(m),定义:B=nb 单孔宽度,(m)H 0—计入行近流速水头的堰上总水头,(m)重力加速度,(m/s 2);堰流量系数;ε—ε=ζ0—中墩形状系数,由《规范》表A.2.1-3查得:ζ0=ζK —边墩形状系数,由《规范》图A.2.1-2查得:ζK =m 3/s2、泄槽段临界水深及临界底坡计算:α=泄槽单宽流量(m 3/sm )x k —临界湿周(m)x k =水力半径(m )C k —C k =b k —临界水深对应水面宽(m )b k =h k =h k =i k =i k =ε=1−0.2[ζk ��n −1�ζ0]H 0nb h k =3�αq 2g i k =gx k αC K 2b k起始计算断面定在堰下收缩断面处:断面水深计算公式为:式中:校核设计q—q=5.9393.091 2.6452.952.12 1.97泄槽底坡坡角; 2.29φ—起始计算断面流速系数;0.95校核设计1.0150.5950.523计算结果如下:泄槽起始断面水深: 1.0150.5950.523泄槽水面线根据能量方程,采用分段求和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水面曲线的推算见附表一:3、泄槽段起始水深h 1计算:30年一遇起始计算断面单宽流量,m 3/(s.m);H 0—起始计算断面渠底以上总水头,(m );H 0=θ—θ=o φ=30年一遇假定一个初始值h 1(m)h 1=h 1=4、泄槽段水面线的推算:5、泄槽由缓变陡时抛物线的推求:泄槽在(泄0+037.156)段由缓变陡,采用抛物线连接,方程为:h 1=qφ�2g �H 0−h 1cos θ�Δl 1−2=�h 2cos θ�α2v 222g �−�h 1cos θ�α1v 122g �i −�J �J =n 2�v 2�R 4/3�v =v i −1�v i2�R =R i −1�R i2y =xtg θ�x 2K �4H 0cos 2θ�H 0=h �αv 22g式中: 2.3°1.0K=1.3以设计水位来推求抛物线:h=0.45m v=14.59m/s所以:11.308m 0.04求切点得:所以y=0.4x+b求切点得:x= 4.657y= 1.025挑流水舌外缘挑距按下式计算: 冲刷坑最大水垫深度计算公式为:式中:L—x 、y—以缓坡泄槽段末端为原点的抛物线横、纵坐标,m ;θ—缓坡泄槽底坡坡角,θ=H 0—抛物线起始断面比能,m ;h—抛物线起始断面水深,m ;v—抛物线起始断面流速,m/s ;α—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取α=K—系数,H 0=1/K(4H 0cos 2θ)=y=0.04x+0.03865x 2后接陡坡坡度为K=0.4由(1)、(2)式得:6、挑流消能计算:挑流鼻坎末端至挑流水舌外缘的距离(m );L =1g [v 12sin θcos θ�v 1cos θ�v 12sin 2θ�2g �h 1cos θ�h 2�]T =kq 1/2Z 1/4y '=0.4��2�y '=0.04�0.0773x ��1�θ—挑流水舌水面出射角,近似可取用鼻坎挑胸:20设计校核0.370.610.33鼻坎坎顶至下游河床高程差 2.3m 设计校核20.4223.4519.6T—q—设计校核q= 6.813.067 5.820设计校核Z—Z=27.87 27.31 27.97 k—k=1.4由上可得:设计校核L=33.29042.70030.987T=8.38811.5697.767式中:v —修正系数,取值为: 1.4s/m 计算可得:桩号0+003.2500+043.2500+083.2500+123.2500+163.2500+203.2500+266.979θ=h 1—挑流鼻坎末端法向水深(m );30年一遇h 1=h 2—h 2=v 1—鼻坎坎顶水面流速,(m/s ),可按鼻坎处平均流速v 的1.1倍30年一遇v 1=自下游水面至坑底最大水垫深度,(m );鼻坎末端断面单宽流量,m 3/(s.m);30年一遇30年一遇上、下游水位差,(m );综合冲刷系数,由《规范》表A.4.2可得30年一遇7、泄槽段水流掺气水深可按下式计算:根据《规范》A.3.2的计算公式:h 、h b —泄槽计算断面的水深及掺气水深,(m )不掺气情况下泄槽计算断面的流速,(m/s);ζ—ζ=h b =�1�ζv 100�hh=设计水位0.60.520.530.570.630.720.37校核水位 1.020.870.870.92 1.01 1.140.610.520.460.470.510.570.650.33v=设计水位 5.2 6.637.297.738.128.5118.57校核水位 5.857.588.549.219.7510.2321.325.06 6.39 6.977.367.728.117.82设计水位0.638270.564970.584050.629450.699360.800140.46113校核水位 1.098160.962290.97398 1.03295 1.14217 1.307760.795950.565850.508800.529530.575750.642110.743050.4245930年一遇水位30年一遇水位h b =30年一遇水位由上计算可知,h b 最大值为1.308m,所以考虑泄槽边墙的超高,所以泄槽的边墙高度取2.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