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1.08 KB
- 文档页数: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县域文化旅游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中国旅游强县”宁乡县为例作者:夏杰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第5期夏杰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吸引客源并赢得竞争优势,各地方政府纷纷提出文化旅游品牌战略。
本文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及相关数据分析工具,对“中国旅游强县”宁乡县对的文化旅游品牌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为了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提出了三大对策:突出特色,打造差异化的文化旅游品牌;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品牌;明确定位,打造专业化的文化旅游品牌。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吸引客源并赢得竞争优势,各地方政府纷纷提出文化旅游品牌战略。
作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的宁乡县,其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
2014年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42.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实现旅游收入200.64亿元,增长33.4%。
2013年,宁乡县推出了以“少奇故里,瞻以养德;灰汤温泉,沐以养生;密印禅寺,静以养心;西部漂流,动以养气;宁乡花猪,食以养胃”为主题的“五养之乡,中国宁乡”文化旅游品牌。
其中,“少奇故里,瞻以养德;灰汤温泉,沐以养生;密印禅寺,静以养心”这三项更偏重于其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口号,可以看做宁乡县文化旅游品牌的三大子品牌。
一、研究综述(一)旅游生态位理论生态位是指生物单元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与环境及其他生物单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生态地位和作用。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旅游地是旅游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单元,具有其特定生存空间。
国内对于旅游生态位概念方面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如下表1所示。
(二)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品牌是依托区域文化资源秉赋塑造的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拥有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复合体。
国内关于文化旅游品牌的研究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研究视角聚焦在以下六个方面。
如下表2所示。
二、宁乡县文化旅游品牌竞争力分析(一)宁乡县文化旅游资源与品牌现状宁乡县旅游资源多样,是湖南省内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县域。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海口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
郭琦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8(037)020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城市发展联系的日益增多,城市旅游的理念逐渐兴起,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于旅游城市而言更是成为其支柱性产业和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产业.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地进行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本文以生态位、旅游竞争力及其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城市旅游资源、城市旅游市场、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城市旅游环境四个维度建立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海口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维度分析,在摸清海口市旅游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对过去旅游发展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正确引导未来城市旅游发展的方向,从而提高海口城市旅游竞争力.
【总页数】5页(P1-5)
【作者】郭琦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海口5702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湖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J], 张素华;刘志平
2.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空间格局研究 [J], 李淑娟;王肖;
隋玉正
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态势分析 [J], 刘殿红
4.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陕南三市竞合协调发展研究 [J], 杨瑛娟;周小婷;杨倩
5.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与研究 [J], 王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旅游竞争态势研究作者:陈娟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4期摘要: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西双版纳为案例分析点,对西双版纳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旅游生态位扩充现象,为研究旅游地发展情况提供一个新的理论和分析视角。
关键词:生态位理论;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旅游生态位扩充;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71031问题的提出生态位理论(niche)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众多学者并未对生态位理论有统一的概念认识,Grinnell(1917)最早定义空间生态位[1];之后的学者如Elton[2]、Gause[3]、Hutchinson[4]、Whittaker[5]、Oduml[6]、Leibold[7]、Pinak[8]等对生态位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扩展或再细分。
国内关于生态位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王刚[9]、马世俊[10]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多种生态位的概念。
虽然生态位的概念没有统一,但是其基本思想都是指基本生物单元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生物单元的相互关系。
生态位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种间关系,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种群变化等生态学领域。
随着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生态位的理论和方法逐渐渗透到城市景观、旅游规划以及企业管理等许多社会学科领域。
生态位在旅游中的应用最早是黄芳(2001)提出的[11],她认为某些生态学原理,如生态位原理可以为旅游领域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解决旅游区域优化系统,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国内运用生态位理论研究旅游大致可分为:旅游资源生态位、旅游地生态位以及区域旅游生态位等研究。
在旅游资源生态位的研究中,李向明(2007)认为旅游资源在旅游系统中占据的位置和发生的功能及作用,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生态位宽度,其选择策略主要包括生态位的拓展、调整、协调和优化四个方面,并以江西省为例分析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105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南宁市内,是重要的彰显地域历史文化特色风景名胜区和南宁市的“绿肺”。
近年来,政府加大力度对青秀山风景名胜区进行规划建设,其面积由4km 2扩大到约13km 2[1]。
在新规划建设的范围内,如何通过项目的定性定位,营造一个既能发挥绿地生态环境功能又能凸现景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从而和周边风景名胜区、公园区别开来,成为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我国在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中,大多采用SWOT分析法评估风景名胜区的优缺点[2],但优缺点不等于竞争力。
风景名胜区是主要的旅游资源以及区域旅游的吸引力核心,相互间的竞争表现得越来越激烈[3]。
很多学者从旅游角度,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比较分析法对风景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4]。
黄远水认为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的来源可以从决定因素、支持因素、保障因素3个层次进行分析,决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旅游资源[5];曲微微认为资源特色吸引力是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6];李明耀将旅游景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为要素条件,市场条件,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风景名胜区竞争力研究——以南宁青秀山为例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cenic Area Based on Niche Theory—A Case of Nanning Qingxiu Mountain摘 要:为了从规划项目层面来衡量南宁青秀山的竞争力,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在生态位理论基础上构建风景名胜区竞争力模型,以良凤江森林公园、五象岭森林公园、广西药用植物园作为比较对象,以风景资源的频数、盖度、多度、风景资源等级、风景资源特色为评价指标,运用Levins公式和采用对称α法(Pianka公式)计算景区间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对南宁青秀山竞争力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1)4个风景名胜区竞争力排序为: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五象岭森林公园>良凤江森林公园>广西药用植物园; 2)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和良凤江森林公园对风景资源占有情况最为相似,彼此竞争最为激烈; 3)模拟风景名胜区生态位理论研究风景名胜区竞争力是可行的。
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1. 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区域旅游竞合已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理论,并分析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生态位理论作为生物学的重要概念,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特别是在区域旅游研究中,生态位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首先对生态位理论和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接着构建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竞合发展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
通过深入剖析生态位理论在区域旅游竞合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生态位理论综述生态位理论,源于生态学领域,用以描述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与地位。
它强调物种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物种在资源利用、生存空间等方面的特化与分化。
生态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生态系统中独特的生态位,这个生态位由物种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共同决定。
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物种通过生态位的分化,减少资源竞争,实现共存与多样性。
生态位理论不仅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概念和方法也被引入到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等多个领域。
在区域旅游研究中,生态位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用以分析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旅游生态位的概念,将旅游目的地视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其生态位则由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市场定位、游客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在旅游竞合研究中,生态位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位特征,识别其竞争优势与劣势二是研究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与分化,探讨其竞合关系三是基于生态位理论,提出旅游目的地竞合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区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3. 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理论竞合理论的定义:解释竞合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竞争和合作在旅游业中的双重角色。
生态位理论下的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摘要: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对于认识旅游经济单元在区域旅游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借鉴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以安徽省1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从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两项旅游经济发展核心指标,研究分析了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发展状态和趋势。
关键词:生态位;旅游业;发展态势;安徽省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各地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背景下,安徽作为全国旅游大省,提出建设“旅游强省”发展战略,计划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推动安徽省旅游业从“高速旅游增长”向“优质旅游发展”转变。
而过去的旅游研究和管理实践表明,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政策、措施需要充分了解旅游业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
因此,本文引入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从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两项旅游业发展核心指标,研究分析安徽省各地市旅游业发展态势,以期为区域旅游管理机构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旅游生态位态势理论生态位(Niche)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原用来表示某一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1]。
由于旅游经济单元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于生物种群的竞合行为,所以生态位理论也适用于旅游研究领域。
由此形成了“旅游生态位”的概念,即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各旅游经济单元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地位、状况和功能作用。
旅游生态位包含态、势两个部分,所谓“态”是指旅游经济单元的生存发展状态和发展情况,如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数等;“势”是指旅游经济单元在整个区域旅游中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支配力,如旅游收入增长量、旅游接待人数增长量等。
两者结合体现了一个旅游经济单元在区域旅游业的地位与作用,及对其它旅游经济单元的影响。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i,j=1,2,3…n;Ni为旅游经济单元i的生态位;Si、Pi是旅游经济单元i的态和势;Sj、Pj是旅游经济单元j的态和势;Ai和Aj 为量纲转化系数。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目的是通过生态位理论的应用,探索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发展规律和提升策略。
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生态空间和资源利用情况。
在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中,生态位理论可以被用来分析城市旅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劣势,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生态位来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城市旅游生态位的识别和评估:通过对城市旅游的生态位进行识别和评估,可以了解城市旅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劣势,为制定提升策略提供依据。
2. 城市旅游生态位的优化:通过对城市旅游生态位的优化,可以提高城市旅游的竞争力,例如通过优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营销等方式。
3. 城市旅游生态位的协同发展:城市旅游生态位的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加强城市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城市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4. 城市旅游生态位的竞争策略:通过对城市旅游生态位的竞争策略进行研究,可以制定出有效的竞争策略,例如差异化竞争、品牌化竞争、区域合作竞争等。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可以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策略,促进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可以为城市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城市旅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