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定乳酸菌饮料中2种防腐剂和3种甜味剂
- 格式:pdf
- 大小:310.88 KB
- 文档页数:4
防腐剂有哪些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丙酸钙、双乙酸钠、乳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乳酸链球菌素、过氧化氢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防腐剂有十几种,不同的防腐剂使用范围也各不相同。
苯甲酸、苯甲酸钠用于碳酸饮料、低盐酱菜、酱菜、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食醋、果酱、果味(汁)饮料、塑料桶装浓缩果蔬汁。
下转中缝山梨酸、山梨酸钾除与上述苯甲酸的使用范围相同外,山梨酸还主要用于鱼、肉、蛋、禽类食品和果蔬类产品保鲜。
此外,也可用于果冻、即食豆制品、糕点、即食海蜇、乳酸菌饮料等。
丙酸钙、丙酸钠用于生面湿制品(切面、馄饨皮)、面包、食醋、酱油、糕点、豆制品、杨梅罐头等。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用于果蔬保鲜、食醋、碳酸饮料、果味(汁)饮料、果酱、酱油、糕点馅等。
脱氢乙酸用于腐乳、酱菜、原汁桔浆。
双乙酸钠用于谷物、即食豆制品。
二氧化碳用于碳酸饮料、汽酒类。
乳酸链球菌素用于罐头、植物蛋白饮料、乳制品、肉制品。
过氧化氢用于生牛乳保鲜(限于黑龙江、内蒙古地区使用)、袋装豆腐干。
答案补充苯丙氨酸是生产新型保健型甜味剂阿斯巴甜的主要原料。
阿斯巴甜是经世界卫生组织(WHO)、粮农组织(FAO)专家联席委员会认定的A(1)级安全性食品添加剂,目前有120多个国家、地区政府批准使用,具有甜味纯正、高甜度、营养丰富矫味增鲜等特点,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热值不到其二百分之一,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最理想的甜味剂。
食品添加剂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同时明确,“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假如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添加物”也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
食品添加剂有三方面的重要的作用:①它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提高食品的质量和保藏性,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②它能够使食品加工和制造工艺更合理、更卫生、更便捷,有利于食品工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规范化;③它能够使食品工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在极大地提升食品品质和档次的同时,增加其附加值,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乳制品中各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1、引言7日平凉市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截至8日上午,已造成3名婴幼儿死亡,另有35例疑似食物中毒患者,经初步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疑似食物中毒病例均服用过散装牛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疑似亚硝酸盐中毒。
为此,我们对有关牛奶添加剂做了一些探究。
乳品体系是一种复杂的胶体分散体系,分散介质是水,分散质有乳糖、无机盐类、蛋白质、脂肪、气体等,是一种不稳定体系。
乳制品既是高营养的,又是易腐败的极不稳定的物质。
目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下面九大类乳制品中:奶粉、液态奶、酸牛奶、乳饮料、干酪(国外称Cheese),冰淇淋(国外将冰淇淋列为乳品类)、奶油和炼乳。
在乳粉中作用:添加营养原料,达到强化营养作用, 常见的有复合维生素添加剂,维生素B12等。
在液态奶中作用:营养强化,稳定乳体系,延长保质期。
在牛奶中添加营养原料,如麦类、谷类、蛋类等物质时,添加复合乳化稳定剂,延缓乳脂肪的上浮和蛋白质的沉淀达到乳状液的平衡,使产品不分层,不改变结构,延长保质期。
在酸奶中的作用:营养强化,增加持水,调整组织状态,改善口感作用。
目前市场中的酸奶产品大都是搅拌型酸奶。
因为搅拌型酸奶是在发酵后经搅拌形成新的网络结构才能制成流动性好的酸奶,但这一工艺破坏了原有的组织结构易造成出水(乳清),酸乳中的酪蛋白也极易沉淀,这就给产品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因此要靠增稠剂等物质来调整组织结构和口感,增加持水性,以解决产品在放置、贮存或运输中出水的问题(乳清析出)。
从而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在冰淇淋中的作用。
在过去的老式冰淇淋生产中,大都用几种单体胶作为添加剂,近年来,随着添加剂产业的发展,给开发多种冰淇淋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用稳定剂后提高了产品的膨胀率、抗融性、保形性。
由于乳化剂的使用,使脂肪粒子细微,分布均匀,提高了乳状液的稳定性,控制了粗大冰晶的产生,从而使产品口感更加细腻,品种更加丰富。
1.5在乳饮料中作用。
乳酸菌固体饮料法规导言:乳酸菌固体饮料是一种含有益生菌的饮料,具有调节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益处。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乳酸菌固体饮料市场逐渐扩大。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规来规范乳酸菌固体饮料的生产和销售。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酸菌固体饮料法规的相关内容。
一、产品标准乳酸菌固体饮料的生产需要符合一定的产品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乳酸菌菌种、菌活性、菌株数量、添加剂等方面的规定。
例如,菌种的选择应基于科学研究,并且应保证其活性和稳定性。
菌株数量和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限度。
二、生产工艺乳酸菌固体饮料的生产工艺也受到法规的约束。
生产过程中要求采用合适的工艺,确保菌种的活性和稳定性。
同时,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应符合卫生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生产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控。
三、标签要求乳酸菌固体饮料的标签是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的重要途径。
因此,法规对产品标签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标签上需要标注产品的名称、原料成分、菌株数量、添加剂、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此外,标签还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和食用方法,并且不能夸大产品的功效。
四、广告宣传乳酸菌固体饮料的广告宣传也受到法规的限制。
广告宣传不能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和道德伦理。
广告中的声明和宣传语应基于科学研究,并且应符合事实。
此外,广告宣传还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和适用人群,并且不得误导消费者。
五、质量监督为了保障乳酸菌固体饮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监督体系。
质量监督部门对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法规的要求。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监督部门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责令停产、召回产品等。
六、进口和出口乳酸菌固体饮料的进口和出口也需要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进口产品需要通过海关的检验和检疫,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出口产品需要符合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法规要求,包括标签要求、配方要求等。
碳酸饮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3术语和定义3.1碳酸饮料: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3.2果汁型碳酸饮料:含有一定量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
3.3果味型碳酸饮料:以果香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含有少量果汁或不含果汁的碳酸饮料,如橘子味汽水、柠檬味汽水。
3.4可乐型碳酸饮料:以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香型的香精为主要香气成分的碳酸饮料。
3.5其他型碳酸饮料:除上述3类以外的碳酸饮料,如苏打水、盐汽水、姜汁汽水、沙士汽水。
4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碳酸饮料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碳酸饮料企业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
5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759.2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4789.2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冻食品、饮料检验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28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5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97 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39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 10789饮料通则GB/T 10792碳酸饮料(汽水)GB/T23495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7检验要求7.1检验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注:极重要质量项目是指直接涉及人体健康、使用安全的指标;重要质量项目是指产品涉及环保、能效、关键性能或特征值的指标。
附件8: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是指乙醇含量小于%的各种软饮料(又称非酒精饮料)产品。
根据软饮料的分类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包括碳酸饮料、瓶(桶)装饮用水、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固体饮料及其他饮料等10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饮料产品共分为6个申证单元,即瓶(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申证单元及产品品种,即饮料[瓶(桶)装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饮用水)、碳酸饮料(碳酸饮料、充气运动饮料)、茶饮料、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含乳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
饮料产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601。
对于某些特殊用途饮料,可根据其生产工艺和设备情况参照上述某个单元的细则进行审查,检验按其明示标准进行,在生产许可证上注明为饮料(特殊用途饮料)。
其他尚未纳入本细则管理的饮料类产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管理。
具体办法另行制订。
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瓶(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瓶(桶)装饮用水产品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以及瓶(桶)装饮用水等产品。
不包括矿物质水等向水中加过各种物质的产品。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饮用天然矿泉水及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瓶(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的使用;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