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化学高考总复习自我综合检测(九)(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499.50 KB
- 文档页数:13
2020届重点中学高三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书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也……今人以灰淋汁,取硷浣衣”,其中“硷”指的是K2CO3B.《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CO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C.《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此法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硝石”D.《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B解析“薪柴之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以灰淋汁,取硷浣衣”,则“硷”即指K2CO3,A正确;湖泊池沼中动植物残体分解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B错误;“硝石”的主要成分为KNO3,钾的焰色为紫色,C正确;丹砂的主要成分是HgS,高温下分解生成Hg和S,“积变又还成丹砂”发生反应:Hg+S HgS,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 g C2H5OH与6.0 g CH3COOH反应,生成的CH3COOC2H5分子数目为0.1N AB.5.6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 AC.32 g 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 AD.25 ℃时,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 A答案 C解析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目小于0.1N A,A错误;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5.6 g Fe为0.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415NA,B错误;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则32 g 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 A,C正确;25 ℃时pH=12的Ba(OH)2溶液中c(H+)=10-12mol·L-1,c(OH-)=10-2mol·L-1,则1 L该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1N A,D错误。
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给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典例1.做实验时不小心沾在皮肤上的高锰酸钾会形成黑斑,很久才能消除,若用乙二酸的稀溶液擦洗黑斑,黑斑可以迅速褪去,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4+H 2C 2O 4+H +―→CO 2↑+Mn 2++ ;下列有关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二酸中C 显+2价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右侧方框内的产物是OH -C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5∶2D .若有6mol H +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10mol 2.信息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典例2.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H 2S 和KMnO 4反应生成S 、MnSO 4、K 2SO 4和H 2O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有Fe 3+、Fe 2+、NO -3、NH +4、H +和H 2O 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还原产物为NH +4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C .若有0.5mol NO -3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电子8molD .若把该反应设计为电解池,则阳极反应为Fe 2+-e -===Fe 3+2.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 3晶体:NaCl 溶液――——————→80℃,通电ⅠNaClO 3溶液――————→室温,KClⅡKClO 3晶体①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NaCl+ H 2O= NaClO 3+__________。
②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 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点增分集训一.陌生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3.取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有关现象记录如下:①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②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③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给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可判断,该强水为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大部分金属,答案选B。
考点:考查物质氧化性的判断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答案】C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的关系判断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答案】C考点:考查元素守恒法的应用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 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第1页 共20页 ◎ 第2页 共20页……外…………○学校:_……内…………○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垃圾分类说法错误的是A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能使溴水退色B .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氧化铝制取C .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不能填埋处理D .含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只生成CO 2和H 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聚乙烯不含双键,不能使溴水退色,故A 正确;B. 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制取金属铝,故B 正确;C. 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离子,填埋处理会造成土壤、水污染,所以不能填埋处理,故C 正确;D. 丝、毛的成分是蛋白质,含有C 、H 、O 、N 等元素,含丝、毛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生成CO 2和H 2O 的同时还有含氮物质生成,故D 错误; 选D 。
2.螺环化合物可用于制造生物检测机器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式为C 5H 8OB .是环氧乙烷的同系物C .一氯代物有2种(不考虑空间异构)D .所有碳原子不处于同一平面【答案】B【解析】 【详解】 A.根据的结构式,可知分子式为C 5H 8O ,故A 正确;B. 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CH 2原子团的化合物,和环氧乙烷的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B 错误; C.的一氯代物有、,共2种,故B 正确;D. 画红圈的碳原子通过4个单键与碳原子连接,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D 正确; 选B 。
3.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1 L pH=9的CH 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9N AB .常温下,10 mL 5.6 mol/L FeC13溶液滴到100 mL 沸水中,生成胶粒数为0.056N AC .向Na 2O 2通入足量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增加bg ,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ΛbN 2D .6.8 g KHSO 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15 N A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常温下,pH=9的CH 3COONa 溶液,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是-5110mol/L ⨯,1 L pH=9的CH 3COONa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为1×10-5N A ,故A 错误;B.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聚集体,常温下,10 mL 5.6 mol/L FeC13溶液滴到100 mL 沸水中,生成胶粒数小于0.056N A ,故B 错误;C. -22222Na O +2H O=4NaOH+O 2e ~~,由方程式可知过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质量……线………线…增大,固体增加4g转移2mol电子,向Na2O2通入足量的水蒸气,固体质量增加bg,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ΛbN2,故C正确;D. KHSO4固体含有K+、HSO4-,6.8 g KHSO4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A6.8g2136g/molN⨯⨯=0.1 N A,故D错误;选C。
2020年全国三卷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2.选择题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答案标号,如需更改,用橡皮擦干净后重新涂上。
3.非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卷上写。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12N14O16Mg 24S 32Fe 56Cu 64选择题:7.宋代《千里江山图》使用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和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
孔雀石和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
孔雀石和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
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低于Cu(OH)2·2CuCO3.8.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作用,结构式如下: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
分子含有21个碳原子。
C。
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9.N_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 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有7N_A个氮原子。
B。
1 mol重水比1 XXX1个质子。
C。
12 g石墨烯和12 g金刚石均含有N_A个碳原子。
D。
1 L 1 mol·L−1NaCl溶液含有28N_A个离子。
10.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A。
H2S气体和稀盐酸溶液。
XXX气体和稀氨水溶液。
C。
NO气体和稀H2SO4溶液。
D。
CO2气体和饱和NaHCO3溶液。
11.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3SO3+Cl2+H2O=2HSO3+2Cl^-+SO2.B。
2020年2020届全国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九)★祝考试顺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1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Se-79 Br-80 Ba-137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7.从古至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已能利用3D打印技术,以钛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堆积,来制造飞机钛合金结构件;高温时可用金属钠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B.我国从四千余年前开始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C.芯片制造中的“光刻技术”是利用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成像,该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D.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网购、支付宝、中国高铁、共享单车;两者与化学关系最密切的是高铁和火药【答案】B【解析】A项,高温时,金属钠可还原相应的氯化物来制取金属钛,A项正确;B项,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B项错误;C项,光敏树脂遇光会改变其化学结构。
它是由高分子组成的胶状物质。
在紫外线照射下,这些分子结合成长长的交联聚合物高分子,属于化学变化,C项正确;D项,中国高铁和火药都需要化学方法制取的新材料的支撑,所以“新四大发明”和“古代四大发明”中与化学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中国高铁和火药,D项正确。
8.丙烷的分子结构可简写成键线式结构,关于化合物杜瓦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杜瓦苯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B.杜瓦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杜瓦苯和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杜瓦苯的二氯代物共有 7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C【解析】A项,杜瓦苯的化学式均为 C6H6,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项,杜瓦苯分子中碳原子含有饱和碳原子,则所有碳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B正确;C项,苯分子结构中没有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D项,杜瓦苯分子中含有2种氢原子,标好分别为a、b,如图所示、,当一个氯原子分别取代a时,另一氯原子可以取代任意三个位置,共3种;当一个氯原子分别取代b时,可以有五个位置,共5种,减去重复的一种,则二氯代物有7种,D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九晶体结构与性质【3年模拟】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2020天津等级考适应性测试,2)下列可用于判断某物质为晶体的方法是( )A.质谱法B.红外光谱法C.核磁共振法D.X-射线衍射法答案 D A项,质谱法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用于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晶体,错误;B项,红外光谱仪能测定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类型,不能用于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晶体,错误;C项,核磁共振法不能用于判断某物质是否为晶体,错误;D项,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在微观空间是否有序排列,X-射线衍射可以看到微观结构,可用X-射线衍射法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正确。
2.(2020烟台上学期期末,2)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B.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熔点和沸点越高D.金属晶体发生形变时,内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消失答案 B 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所以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存在阴离子,故A错误;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故B 正确;分子晶体熔点和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共价键键能无关,故C错误;金属晶体发生形变时其内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发生滑动,但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仍然存在,故D错误。
3.有关晶体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图A 晶体中,距粒子B 最近且相等的粒子A 有6个B.在CO 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原子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比为1∶2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 4F 4答案 B 图A 晶体中,粒子B 在棱上和体心,粒子A 位于顶点和面心,距粒子B 最近且相等的粒子A 有6个,A 项正确;在CO 2晶体中,CO 2分子位于顶点和面心,一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O 2分子,共12个原子,B 项错误;在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碳碳键,每个碳碳键由两个C 原子形成,因此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比为1∶2,C 项正确;D 图中是气态团簇分子不是晶胞,不用均摊法计算,分子式为E 4F 4,D 项正确。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九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2)1、请参考题中图表,已知E1=134 kJ·mol-1、E2=368 kJ·mol-1,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________。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又知③H2O(g)===H2O(l)ΔH=-44 kJ·mol-1,则甲醇蒸气燃烧为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Ⅱ所示,则表中x=________________ kJ·mol-1(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2、中科院一项最新成果实现了甲烷高效生产乙烯,甲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在气相中经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乙烯,其反应如下:2CH4(g) C2H4(g) +2H2(g) △H >01.已知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上表,甲烷制备乙烯反应的△H = (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2.T 1温度时,向1L 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2mol CH 4 ,仅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 0~15min CH 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测得10-15min 时H 2的浓度为1.6mol ・L -1①0~ 10min 内CH 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mol/(L ・min) o②若图1中曲线a 、曲线b 分别表示在温度T 1时,使用质量相同但表面积不同的催化剂时,达到平衡过程中n (CH 4)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催化剂表面积较大的曲线是 (填“a”或 “b”)。
X 县2021届高三理综化学测试卷7、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经过分馏及裂化等工序炼制后即可得到纯净物B 、2,4—二甲基—3—戊醇经消去反应所得产物名称为:2,4—二甲基—3—戊烯C 、苯,乙酸、油酯、葡萄糖、淀粉、都可发生加成反应D 、鉴定有机物结构有关的物理方法有: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 酯化反应 ④氧化反应 ⑤中和反应 ⑥消去反应A 、②③④B 、①③④⑤⑥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⑥ 9、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Fe 2+是还原剂, 2O 、3)(OH Fe 均为氧化产物B 、4mol 反应中共得到8A N 个电子C 、标准状况下,每生成11.2L 2O ,则有4mol 22O Na 被还原。
D 、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再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0,∆S >0的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B 、得电子难的物质,失电子一定易。
C 、可根据分散质直径大小,把“烟”“雾”区别开来。
D 、铜作阳极电解盐酸:11、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 、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B 、在酸、碱中和滴终点时不慎滴入过量标准溶液,可用装有待测液的滴定管再滴入一定量溶液进行调整。
C 、配制L mol /1.0的盐酸500ml ,应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天平、500ml容量瓶。
D 、将食用盐溶于水,然后滴入淀粉溶液,来检验食盐是否是加碘食盐。
12、X 、Y 、Z 、W 、R 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 、W 、R 处于同一周期, R 与Y 处于同一族,Z 、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 、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最新2020 年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09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S-32 Cl-35.5 Ca-40 Ti-48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卷共7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碲化镉薄膜,光电转化率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普通玻璃含有二氧化硅B. 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完全转化为电能C. 碲化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D. 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C 5H10O2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的有4种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电解质C. 乙烯使溴水、酸性高锰钾溶液褪色的反应类型相同D. 将碘酒滴到未成熟的苹果肉上变蓝说明苹果肉中淀粉已水解3.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X 分别与Y、Z、W结合形成质子数相同的甲、乙、丙三种分子。
丁为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丙的水溶液可刻蚀玻璃。
上述物质有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W的氧化性最强B. 甲、乙、丙中沸点最高的是丙C. 甲常用作致冷剂D. 甲、乙分子均只含极性共价键4. 用“银- Ferrozine ”法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原理为:已知: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①中参与反应的HCHO为30g 时转移电子2molB. 可用双氧水检验反应②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C. 生成44.8 LCO 2时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Ag 一定为8molD. 理论上测得溶液吸光度越高,HCHO含量也越高5.25 ℃将浓度均为0.1 mol/L 的HA溶液和BOH溶液按体积分别为Va和Vb混合,保持Va+Vb=100 mL,且生成的BA可溶于水。
2020届化学高考总复习自我综合检测(九)(解析版)1、“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μm 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B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C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 链中有砷(As )元素,该As 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 元素D .和CO 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2、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3、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分别是X 、W 两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戊是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25℃时0.1 mol/L 戊溶液的pH 为13,工业上通过电解丙和丁的混合物来制取甲、乙、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Y>XB.Z 分别与X 、Y 、W 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没有共价键C.元素Y 与X 、Z 都能组成两种化合物D.乙与戊的水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4、磷酸亚铁锂(4LiFePO )电池(如图所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M 电极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 +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Li +通过,电池的总反应为x 61x 4Li C Li FePO -+ 4LiFePO +6C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 +向M 电极移动B.充电时电路中每通过0.5mol 电子,就有36g 碳和金属锂复合在一起C.放电时,M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x--6C -xe =6C D.充电时,N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1x 4LiFePO xe xLi Li FePO -+--=+ 5、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8g 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1N AB.0.1mol/L 的MgCl 2溶液中,所含Cl -的数目为0.2N AC.42g N 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5N AD.标准状况下,2.24L 四氯化碳(CCl 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 6、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A除去3NaHCO 固体中的23Na CO 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无水3AlCl 蒸发Al 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C 重结晶提纯苯甲酸 将粗品水溶、过滤、蒸发、结晶D 鉴别NaBr 和KI 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4CCl 萃取 A.AB.BC.CD.D7、已知K sp (CaCO 3)=2.8×10-9,K sp (CaF 2)=1.5×10-10。
下列关于CaCO 3和CaF 2两悬浊液说法错误的是( ) A.CaCO 3悬浊液中c (Ca 2+)较小 B.分别滴加稀硫酸,溶度积常数均增大C.分别加入0.1mol/L的CaCl2溶液,c(2CO )和c(F-)均减小3D.CaF2更容易转化成CaCO38、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① A为氯气发生装置。
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2+)。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
③ 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
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2)探究K2FeO4的性质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
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方案Ⅰ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溶出,方案Ⅱ得到紫色溶液b。
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Ⅰ.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Ⅱ.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
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___FeO42-(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FeO4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FeO42->MnO4-,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FeO42->MnO4-。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理由或方案:__________。
9、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1)CO 2可以被NaOH 溶液捕获。
若所得溶液pH=13,CO 2主要转化为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c(-3HCO ):c(2-3CO )=2:1,溶液pH=__________。
(室温下,H 2CO 3的K 1=4×10-7;K 2=5×10-11)(2)CO 2与CH 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CH 4(g)+CO 2(g)2CO(g)+2H 2(g)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 —HC=OH —HCO(CO)键能/kJ·mol -1 4137454361075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
分别在v L 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 4和CO 2各1mol 的混合气体。
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填“A” 或“B ”)。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 4和CO 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 和H 2产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的原因是__________(3)O 2辅助的Al —CO 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 2,电池反应产物Al 2(C 2O 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 2+6e -=6-2O , 6CO 2+6O 2-=32-24C O 反应过程中O 2的作用是__________,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
10、工业采用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碳酸锰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3MnCO ,其中含Fe 、Ca 、Mg 、Al 等元素。
②3+3+Al Fe 、沉淀完全的pH 分别为4.7、3.2,2+2+Mn Mg 、开始沉淀的pH 分别为8.1、9.1。
③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为34MnCO +2NH Cl --2322MnCl +2NH +CO +H O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铵的电子式为___。
2.结合图1、2、3,分析焙烧过程中最佳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4()(m NH Cl m )菱锰矿粉分别为___、___、___。
3.对浸出液净化除杂时,需先加入2MnO 将2+Fe 转化为3+Fe ,再调节溶液pH 的范围为___,将3+Fe 和3+Al +变为沉淀而除去,然后加入4NH F 将2+2+Ca Mg 、+变为氟化物沉淀除去。
4.“碳化结晶”步骤中,加入碳酸氢铵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
6.现用滴定法测定浸出液中2+Mn 的含量。
实验步骤:用分析天平称取1.650 g 试样,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磷酸和硝酸,加热,搅拌,使反应2+-3-+342Mn +NO +4PO +2H +2H +3--42222Mn PO +NO O []+H ()充分进行,然后加入稍过量的硫酸铵,除去-2HNO ;加入稀硫酸酸化,用2.00-1 mol L ⋅10.00 mL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发生的反应为3-2+2+3+3-424Mn PO +Fe Mn +Fe +[)2PO ](═-;用0.10-1 mol L ⋅10.00 mL 酸性227K Cr O 溶液恰好除去过量的2+Fe (还原产物是)①酸性227K Cr O 溶液与2+Fe 反应(还原产物是3+Cr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②碳酸锰产品中锰的质量分数为___。
11、钕铁硼磁铁是目前为止具有最强磁力的永久磁铁。
预计在未来20年里,不可能有替代钕铁硼磁铁的磁性材料岀现。
生产钕铁硼磁铁的主要原材料有稀土金属钕、纯铁、铝、硼以及其他稀土原料。
1.钕(Nd)为60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第_________周期;基态铁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AlCl 3的实际存在形式为Al 2Cl 6,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已知Al 2Cl 6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则Al 2Cl 6属于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中AI 原采取__________________杂化。
②Al 2Cl 6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AI(OH)4]-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3.B 元素及与其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因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钕和铁,容易锈蚀是它的一大弱点。
可电镀镍(Ni)、锌(Zn)等进行表面涂层处理。
已知Ni 可以形成[Ni(NH 3)6]Cl 2,该配合物中配体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5.已知立方BN 晶体硬而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N 原子填充在B 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则晶胞中正四面体的空隙填充率为__________________,设晶胞中最近的B 、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 nm,晶体的密度为b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_mol-1(列式即可,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12、化合物N具有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其合成路线如下(1)A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