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一课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高一开学第一课语文高一开学第一课高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为《沁园春·长沙》,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语文高一开学第一课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语文高一开学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一、重点字词百舸(gě) 橘(jú)子洲廖(liáo)廓峥嵘(zhēng róng) 挥斥方遒(qiú) 遏(è)二、背景与主题《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
这年2月,主席同志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
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主席同志。
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主席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
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三、伟人与词作《沁园春·长沙》不是普通词人的词作,它体现着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和气魄。
在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笔下,自然之景注入了伟人强烈而浓厚的主观色彩。
词的上阙写景。
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
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
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万人皆悲的秋景,在革命家的眼中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词的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集中描写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
高中语文第一课:走进文学的世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2.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3.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用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讲解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工具性的学习,更是一种人文素养的积累。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语文学习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讲解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人物、情节、环境、语言等。
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基本要素,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构成和特点,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4.讲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交流等。
教师通过讲解这些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如何有效地学习语文,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课后作业1.阅读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分析其主题、人物、情节、环境、语言等基本要素。
2.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以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学生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1.主题主题是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观点。
它通常反映了作者对人、社会、自然和宇宙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导语】《林教头风雪⼭神庙》是四⼤名著之⼀《⽔浒传》中的第⼗个章回。
⼋⼗万禁军教头林冲被刺配后,⼏经周折,分到看守草料场的⼯作。
因⼤雪压塌住处,⽆奈来到⼀个破旧的⼭神庙暂住⼀宿。
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富安和差拨的谈话,得知⾃⼰已被陷害,差点被害死。
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并将陆谦剖腹剜⼼。
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被逼上梁⼭。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三上册语⽂第⼀课《林教头风雪⼭神庙》课⽂原⽂ 话说当⽇林冲正闲⾛间,忽然背后⼈叫。
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李⼩⼆。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同罪。
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
⼜也陪了些钱财,⽅得脱免。
京中安不得⾝,⼜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
不想今⽇却在这⾥撞见。
林冲道:“⼩⼆哥,你如何也在这⾥?”李⼩⼆便拜道:“⾃从得恩⼈救济,赍发⼩⼈,⼀地⾥投奔⼈不着。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托⼀个酒店⾥姓王,留⼩⼈在店中做过卖。
因见⼩⼈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来吃的⼈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主⼈家有个⼥⼉,就招了⼩⼈做⼥婿。
如今丈⼈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因讨钱过来,遇见恩⼈。
恩⼈不知为何事在这⾥?”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太尉,⽣事陷害,受了⼀场官司,刺配到这⾥。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到此遇见。
”李⼩⼆就请林冲到家⾥⾯坐定,叫妻⼦出来拜了恩⼈。
两⼝⼉欢喜道:我夫妻⼆⼈正没个亲眷,今⽇得恩⼈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道:“谁不知恩⼈⼤名,休恁地说。
但有⾐服,便拿来家⾥浆洗缝补。
”当时管待林冲酒⾷,⾄晚送回天王堂。
次⽇,⼜来相请。
因此林冲得李⼩⼆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来营⾥与林冲吃。
林冲因见他两⼝⼉恭勤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第一节语文课
同学们,大家好:
一、总括
火热的八月见到火热的你们,我感到非常的高兴!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很土也很有时代烙印的名字。
我2002年毕业于聊城大学中文系,到现在为止,从教已整整8年。
这是我们步入高中以后上的第一节语文课。
语文在哪?语文是什么?可以这么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画卷有多美丽,语文就有多美丽;音乐有多么震撼人心,语文就有多么震撼人心。
可是我也知道,有很多同学不喜欢语文课,对吗?不管有多少原因,我们还是要面对高中的语文学习,毕竟它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应该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在轻松愉悦快乐的语文课堂中,学好语文。
我想,有了这样的一个共同愿望作基础,只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轻松的学好语文。
今天的课,我不讲课文,我要先给大家讲几个小故事。
如果你有心,请记住这些故事,我想它应该对你有些启发,同时这也是写作文的绝佳材料。
(情境创设,活跃气氛)
二、讲故事,借此促使学生思考高中的三年应该怎样度过
1、第一个故事:一个青年人,因科举没考上,便灰心丧气,颓废不堪,一蹶不振,整天关在屋子里,抱头痛哭。
有一天,一位老者跨进门,语重心长地说:“假如山上滑坡,你该怎么办?”年青人喃喃:“往山下跑。
”老者仰头大笑:“那你就葬身山中了。
你应该往
山上跑,你只有勇敢地面对它,才有生还的希望,天下事皆然。
”说完便飘然而去。
问:这个故事很简单,那么它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提示:只有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才能战胜它。
往上走,不要往下走,学习亦如此。
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迎难而上。
2、第二个故事: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
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天长日久,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
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提示: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勇敢面对一切挑战和失败。
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话: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要靠自己。
请大家记住: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你只有相信自己,别人才能够相信你。
3、第三个故事: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了七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大家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
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提示: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
4、第四个故事: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
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
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又用青草诱之,牛依旧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问:这则故事的启示是什么?
提示: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
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高一这个新起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攀登更高的山峰。
有句话说得好,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命运之剑,就握在大家自己的手中,怎样使用它,完全在于你自己。
5、第五个故事: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
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
”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
问:这个小孩很聪明,那他的聪明表现在哪儿呢?
提示:他要学习掌握钓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习也是如此,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这样,你才会终生受益。
小结:三年的高中的生活已经开始了,如果大家都能满怀信心,勇敢面对挑战,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我相信大家的高中生活一定会过得充实而快乐。
说这么多,主要是针对我们学习的,言归正传,那么语文到底是什么?
三、美文赏析《冷香飞上语文》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潜过了落满雪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去
寻找它的答案。
语文给予我们聆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美的头脑与眼睛。
当你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曲时,你觉得这词真好,你想记住它,别忘了,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画时,即刻被其中的景象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地想尽华美词藻来形容它,别忘了,这也是语文;当你参加班干部竞选演讲,组织广播稿件,主持会议,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
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这就是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让我坚信,语文的学习之路必将是光明大道,所谓“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语文”。
四、怎样学好语文
1、看重读书,做好读书笔记。
2、看重写作,写好每周的随笔。
3、看重书写,比天还大的事,注重练字。
总之,咱们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的目标应该是:“五一居士”。
是指能够达到“①一手好字、②一张铁嘴、③一肚子名篇佳作、④一笔好文章、⑤一颗永远年轻的心”。
五、结束语
中国有句俗话,叫“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
通常,人们喜欢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对老师职业的极至赞美。
但我更喜欢把老师比喻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了一批渡客。
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
不管是你们遇到了我,还是你们彼此成为新的同学,请记住,这都是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朝夕相处的三年宝贵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倍加珍惜我们的友谊。
同时请大家相信和放心,我视教书为事业,把语文当艺术,以后的每一堂课,我都将竭尽全力地上好,同你们一道共同遨游精美绝伦的文学殿堂!我真诚地希望做大家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