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公式的 形成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 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当发现一个问题 的时候,要大胆提出猜想,并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论证—归 纳结论的科学的探索过程。
②说一说速度。 小兔平均1分走80米,即小兔的速度是80米/分。你能说出松鼠和猴子的 速度吗? ③组织学生阅读教材79页“看一看,说一说”,了解其他物体的速度。(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先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建立单位时间的表象,为学生发现速 度单位和以前学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单位的不同埋下伏笔;再认识速度, 明确速度的意义,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1.看图列式计算。
2.小红家距公共汽车站800米远,小红10分钟可以走到车站,她走路的速度 是多少? 3.甲、乙两港相距960千米,一货轮于上午10:05起航,在海上因故停航1小 时,结果17:05到达目的地,这艘货轮的速度是多少?
答案: 1.420÷6=70(千米) 2.800÷10=80(米/分)答:她走路的速度是83米/分。 3.17:05-10:05=7(小时) 7-1=6(小时) 960÷6=160(千米/时) 答:这艘货轮的速度是160千米/时。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 容。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具备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 解什么是速度,速度与什么量有关,怎样求出速度等问题。而且在探究 路程、时间及速度三者关系的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了对应、数形结合等 思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