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审批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12.15•【字号】•【施行日期】2015.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与放射卫生正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卫生计生委(卫生局),有关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已于经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
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12月15日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职业病防治(包括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行政许可行为,加强对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原卫生部令2013年第91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原卫生部2007年第55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原卫生部2002年第23号令)、原卫生部《关于印发〈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的通知(卫监督发〔2012〕25号,以下简称《国家配套文件》)等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以下技术服务机构行政许可及监督管理工作:(一)提供职业病诊断的机构;(二)提供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三)为医疗机构提供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乙级)的机构;(四)为医疗机构提供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的机构;(五)提供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建并动态管理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技术机构评审专家库和北京市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评审专家库。
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2012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3.23•【字号】京人口发[2012]7号•【施行日期】2012.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京人口发〔2012〕7号)各区县人口计生委: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人才引进的快速发展,涉外婚姻家庭、海外留学及工作归国人员、跨省婚嫁人员等特殊人群要求在京办理《生育服务证》的数量日益增加,2006年市政府修订了《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增加了申请随男方在京办理《生育服务证》的有关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本市《生育服务证》的办理工作,切实维护广大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对2003年8月27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行了相应修改,经2011年第17次委主任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北京市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市《生育服务证》分为“第一个子女”和“再生育子女”两种。
夫妻一方或者双方为本市常住户口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办理本市《生育服务证》。
第三条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的夫妻,到女方存档单位(无档案人员到其户籍所在地居、村委会,下同)领取《生育服务证》,双方存档单位在《生育服务证》第3页注明双方申请人婚姻、生育情况并盖章后,由女方户口所在地街道、乡(镇)计生部门进行核准办证。
夫妻一方为本市常住户口、另一方为外省市户口,申请在本市办理第一个子女《生育服务证》的,到本市一方存档单位领取《生育服务证》。
外省市一方申请人应提交户口所在地居(村)委会和街道、乡(镇)计生部门出具的婚姻、生育情况证明。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2.22•【字号】京卫监督〔2017〕9号•【施行日期】2017.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监督正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京卫监督〔2017〕9号各区卫生计生委,市卫生计生监督所:为贯彻落实《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进一步加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制定了《〈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2月22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实施方案为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卫生监督执法水平,推动《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落实到位,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条例》和其他相关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法规为准绳,紧密结合北京当前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现状、水平和公众社会认知能力,采取集中专项与“双随机”抽查方式,扎实组织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活动,依法查处违反《条例》行为,促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迈进。
(二)工作原则。
坚持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计划,监督执法机构具体实施;坚持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机构自我监督,卫生计生行政机关持续加强管理和监督执法检查;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日常监督执法与专项集中整治相结合、管理与自律相结合。
二、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一)组织领导。
市区两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开展《条例》监督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紧密结合《条例》规定和地区实际,建立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协调机制。
分管监督执法工作的领导要亲自组织制定监督执法计划、方案,并组织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机构实施。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生育服务联系单办理补充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5.01.20•【字号】京卫指导字〔2015〕2号•【施行日期】2015.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生育服务联系单办理补充规定》的通知京卫指导字〔2015〕2号各区县卫生计生委(人口计生委):《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生育服务联系单办理补充规定》已于2015年1月13日经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1月20日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生育服务联系单办理补充规定为简化程序,方便群众,对外埠户籍职工办理《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生育服务联系单》工作进行如下规范:一、办理依据(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5号)(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调整本市职工生育保险相关政策的通知》(京人社医发〔2012〕176号)(三)《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方便群众办证的补充办法〉的通知》(京人口发[2013]30号)二、办理情形参加本市生育保险的外埠户籍职工,申领生育相关待遇时,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户籍地计划生育政策的予以办理。
三、提交材料(一)本人社保卡(未发放社保卡可持《医疗保险手册》或领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二)夫妻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三)夫妻双方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四)《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蓝本)原件及复印件1份;(五)在本辖区居住的证明(暂住证);本人居住在外省市而工作单位注册地在本辖区的,出具工作单位注册地在本辖区的相关证明材料。
(六)夫妻双方单位开具的婚育情况证明(证明须一年内有效)。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管理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6.10•【字号】京人口发[2006]27号•【施行日期】2006.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管理规范》的通知(京人口发[2006]27号)各区县人口计生委: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统计法规,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统计工作新机制,深化统计改革,推动“十一五”时期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水平,现将《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管理规范》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管理规范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二00六年六月十日附件: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管理规范为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做好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划统计工作,保障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应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计划生育系统统计调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3号),制定本规范。
一、基本要求(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市有关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
严禁虚报、瞒报,防止漏报,确保统计工作质量。
(二)贯彻执行统计工作制度,统计人员持证上岗。
统计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
(三)市、区(县)人口计生委,各街、乡(镇)人口计生办,以及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人员依法按本规范要求行使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
统计信息指各种统计调查(含系统内外日常报表和工作用表、抽样调查、专项调查、典型调查),及相关人口信息系统(包括《北京市育龄妇女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网络版)》等)的全部信息。
(四)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规划统计工作应加强领导,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工作,配备相应人员,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北京市育龄妇女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网络版)》运转规范,并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配备数据处理、数据保存及传输设备,建立健全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2.28•【字号】京人口发[2009]45号•【施行日期】2009.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的通知(京人口发〔2009〕45号)各区、县人口计生委:为进一步规范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行政处罚工作,我委制定了《北京市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北京市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指计划生育行政处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六条、三十七条规定的内容。
第三条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由所属区县人口计生委依据职权进行处理。
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条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产前诊断和使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育症的,由所属区县人口计生委责令其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在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第五条本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逾期不校验执业许可证明文件,继续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由原发证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校验手续;仍拒不校验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执业资格。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2.15•【字号】•【施行日期】2017.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各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复(《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批复》(京政字〔2016〕8号))同意,现将《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区和部门、单位情况,认真推进《规划》实施工作。
我委将就《规划》落实情况进行指导、跟踪、分析和评价。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2月15日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根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发〔2015〕14号)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现状1.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城市群和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城市,面积1.64万平方公里,辖16区。
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4723.9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5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9元。
2.医疗卫生资源状况经过长期发展,首都卫生事业已经形成了体系较为健全、功能较为完备、层次较为清晰、可及性比较良好、水平基本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体系。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医疗机构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卫生机构与人员【发文字号】京卫医政字[2014]100号【发布部门】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发布日期】2014.06.25【实施日期】2014.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医疗机构许可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卫医政字[2014]100号)各区县卫生局,各有关医疗机构:《北京市医疗机构许可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6月18日经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5次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2014年6月25日北京市医疗机构许可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市医疗机构许可管理工作,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原卫生部、外经贸部令第11号)、《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管理暂行办法》(卫医政发〔2010〕109号)、《北京市发展中医条例》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若干政策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35号)等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的许可工作。
第三条市和区县卫生计生(含中医)行政部门依照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医疗机构许可工作。
许可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本市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类别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及特色专科医院。
鼓励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
第二章设置审批第五条市和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向社会公示。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政领导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6.25•【字号】京卫办字[2014]55号•【施行日期】2014.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政领导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京卫办字[2014]55号)市中医局、市医管局,市卫生计生委机关各处室,各区县卫生局、人口计生委,各三级医院,各直属单位:《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政领导成员工作分工》已经2014年6月18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6月25日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政领导成员工作分工一、党委书记、主任方来英,领导市卫生计生委党政全面工作,负责干部保健方面工作。
分管北京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
二、党委委员、副主任,市医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封国生,负责市属医院管理方面工作。
分管市医院管理局。
三、党委委员、副主任耿玉田,负责老年卫生、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康复护理体系建设和基层计划生育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计划生育家庭发展等方面工作。
分管老年与妇幼健康服务处(康复护理处)、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处)、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处。
四、党委委员、副主任李彦梅,负责党建、干部、人事、人才、统战、工会、共青团、妇女和信息化、统计等方面工作。
分管信息统计处、组织人事处(人才处)、机关党委、工会、离退休干部处。
五、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孟振全,负责纪检监察方面工作。
分管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处。
六、党委委员、副主任毛羽,负责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管理、药事与医疗器械管理、社会办医服务、综合监督执法和所属单位安全生产、保卫等方面工作,协调大型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计划生育管理
【发文字号】京卫政法字[2015]32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07.21
【实施日期】2015.07.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方
案》的通知
(京卫政法字[2015]32号)
委各有关处室: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方案》已经2015年7月15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7月21日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
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全面推进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结合市卫生计生委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规范市、区(县)卫生计生部门行政许可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约束自由裁量权;
(二)取消市卫生计生委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
(三)从减少审批向放权、监管、服务并重转变,推动建立符合事中事后监管要求的行业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机制。
二、工作原则
(一)遵循依法清理的原则。
行政许可事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
凡国务院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本委对应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对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一律不进行前置审批。
(二)按照“谁行使,谁负责”的原则,市卫生计生委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