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与线_141
- 格式:docx
- 大小:15.96 KB
- 文档页数:2
打斗风筝线拴位值及角度上栓线点就在两根竹条的交界处(离上顶角6公分),下栓线点在离下顶角12公分处,角度根据放飞水平而定,一般初学上下提线几乎差不多长,这样速度会慢些,随着放飞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将上提线缩断,这样速度会变的很快。
本版块里有很多打斗高手介绍的帖子,你再仔细的阅读下,我在论坛里找到张提线栓法的图供你参考。
感谢关注打斗风筝练习。
初学者首先要学会起飞,要掌握放飞技术就要知道风筝的头和尾,头向上就拉,风筝就不断向上飞,头向下就不要拉,否则就会向地面直冲,在能控制到风筝不掉下来自由放飞的情况下,就可以演练十字形走向(上、下、左、右),达到一定熟练后,就练米字型,向八个方向练习,然后以时钟的点数为方向进行练习,最后是最高境界的练习——按五角星的形状练习,练完了走位还需实践搏击打斗。
以前用棉线等材料制成普通的玻璃线到现在用科技药水制成的玻璃线,在比较之下,当然是现代的玻璃线实用,其优点是:湿了水之后快干,不会粘在一起,而且比之前的线更锋利了,国内与国外在风筝打斗时所用的线是有区别的,国内用的线线径小,锋口利,容易切入,而国外很多国家所用的线,线径大,拉力大,耐磨,成锯齿形,是用4股蚕丝扭成一股用科技化学药水制成的玻璃线,其优点是可以放大形风筝,由于国内斗风筝大多数是以速度取胜,不能与国外的线磨时间或犹豫不决,否则就被对方打败。
线拐,是装线用的工具,又叫线辘或线架,现在广州人所用的是线车,为什么叫线车呢?以为是两边的手柄上装有高速轴承而著称,现时在珠三角地区、港澳等地区都用这种线车斗风筝,其优点是可以刚柔并用,在打斗中能发挥出速度、力度、角度以及离不开风筝的灵敏度。
速度,由于线车的中轴是用45#钢制成,加上两端手柄内装有高速轴承,而在大腿上装有一定长度的橡胶跑道,通过用力推动摩擦使线车每分钟达三千转,时速可达60公里左右的速度,进行快速切割,一触即伤。
力度,就是两条线粘在一起的时候,就要讲求力度的大小,不能盲目处理,而是需要配合角度去切割,打对方的弱点,每一直风筝,从放飞点到空中的风筝的一段线中,有强点,有弱点,而弱点就在线的弧形弯位的位置,如每次练习或打斗时都要谨记每次的输赢情况,输了要知道怎样输,总结了经验,赢了,又要知道怎样赢,继续发扬,在输赢两者之间就是那么一刹那。
风筝和线的故事寓意作文300
风筝在蓝天上飘啊飘,真的好像能摸到云朵似的。
不过呢,它
之所以能飞得这么高,得全靠那根线牵着它。
说到那根线啊,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真的很厉害。
它得承
受风吹雨打,还得顶住大风的狂吹,但从来都不怕。
风筝在天上翻飞,线就像妈妈一样,一直在旁边默默守护着。
风筝有时候想,“哎呀,我要是能摆脱这根线,飞得更高更远,那该多好啊!”但每次它这么想的时候,线都会温柔地说,“孩子啊,别忘了回家的路。
”风筝和线,它们俩真的挺有意思的,一边
像是互相束缚,一边又像是离不开对方。
风一吹来,风筝和线就开始跳舞了。
风筝飘得轻盈,线拉得坚韧,它们俩配合得真好,就像是在画一幅画一样。
它们在一起,让
天空变得更美了。
从这个故事里,咱们也能学到点东西,要珍惜身
边人的陪伴,还要懂得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也别忘了自己的责任。
风筝与线作文800字高高的天空, 浅蓝的云朵, 还时不时的有一丝凉风习来, 接着看到的便是几个小风筝, 有着各种不同的形状, 看起来它们好像飞得很轻松, 很快乐……但是以前我并不这样认为, 我认为风筝被线牵引着, 是一种束缚, 是一种痛苦, 因为风筝被线牵引着, 并没有自己的路线, 没有自由, 因此我觉得这样的生活, 不能无拘无束的生活是不快乐的, 没有意义的!而且线托起风筝时, 风筝高飞着, 天上的云儿, 高飞的小鸟与它或许只有一点点距离, 但是它却不能肆意的与它们一同欢乐、玩耍, 因为它的背后还有一根讨厌的线锁着它。
所以我坚决的否定“风筝有了线才更完美”的说法。
但直到有一天, 爸爸带我去公园放风筝, 我看着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 漂亮极了, 可是它们全都被线给控制着。
我呆呆地望着、看着爸爸, 问道: “那些讨厌的线牵制着风筝, 为什么不将它剪断呢?爸爸对我笑了笑, 好像早就知道我的想法了。
只见爸爸拿出一把剪刀一下就将手里高飞的风筝剪断。
我望着断了线的风筝随着风飘荡着, 一会向左, 一会向右, 不一会儿的时间, 便不见了, 只剩下一堆白色的细线。
爸爸看着我说: “知道了风筝什么要与线一起了吗?”我点了点头!是的, 我现在才明白风筝与线的真正关系。
风筝没有了线, 虽然获得了自由, 但是它却没有了前进的方向。
但如果有了线的指引, 它才会飞上高空, 可以大胆地飞翔, 找到自我, 重获自信。
因为它的背后, 始终有一根线牵引着它, 做它的依靠: 如果风筝快要坠落时, 线可以拉它一把;如果风筝遇到困难, 线可以带着它找到安全的道路, 冲出困难;如果风筝想要飞得更远, 那线更可以让载着梦想的风筝, 飞上高空。
牵引风筝的线——这都是你的功劳。
我们正如风筝。
而我们身后的父母就是那默默牵引着我们的线, 他引导着我们, 做我们的依靠。
风筝不能没有线, 我们不能没有父母!牵引风筝的线, 是你带着它闯出了属于一片它自己的蓝天!是你带领它走向美好的未来!也是你帮助它战胜了一切困难!。
风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和启示作文
风筝,在蓝天下飘摇,真的有点意思。
你知道吗,每次看到孩
子们在田野上放风筝,我都觉得那不仅仅是个游戏。
风筝飞得高高
低低,就像我们的生活,总有起起落落。
但最关键的,是你得学会
怎么控制那根线,这样风筝才能飞得稳当。
说到线,那可是风筝的“命根子”。
没了线,风筝哪也去不了。
就像我们的人生,没有目标和信念,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道该
往哪飞。
所以啊,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紧紧握住那根“线”,别
让它断了。
风筝能飞多高多远,得看它的材质和工艺。
人也是一样,你的
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别觉得自己不行,只要肯学、肯
努力,你就能像风筝一样,飞得更高更远。
不过话说回来,风筝也不是每次都顺风顺水的。
有时候风大了,雨来了,它就得遭罪。
但你知道吗?这些困难反而让风筝变得更坚强、更美丽。
人生也是这样,挫折和困难都是成长的机会,让你变
得更加强大。
风筝在天上飞,其实它心里最想要的,就是自由。
就像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追求自由的梦。
别害怕追求自己的梦想,就像风筝一样,勇敢地飞向那片属于你的天空。
所以啊,风筝不仅仅是个玩具,它还告诉了我们很多生活的道理。
起起落落、目标、成长、挫折、自由……这些都是风筝给我们的启示。
几何风筝模型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几何风筝模型原理。
你看那风筝,在天空中飘啊飘的,多自由啊!其实这几何风筝模型原理就跟风筝很像呢。
想象一下,风筝的骨架就像是几何中的线条,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让风筝有了形状。
咱这几何风筝模型里,那些线条和角度可是有着大讲究的。
就好像放风筝的时候,线的长短、角度不一样,风筝飞的状态也不同。
这模型里的线条和角度决定了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比如说吧,要是线条的长度不合适,那整个模型不就歪七扭八的啦?这就好比风筝的一边线长一边线短,那还怎么飞得稳呢。
再说说角度,角度要是不对,那模型看起来就会很别扭呀,就像风筝的骨架歪了,还能好看吗?
而且啊,这几何风筝模型原理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呢!你想想看,那些漂亮的建筑,它们的结构不也得符合一定的几何原理吗?那可不就是一个大大的几何风筝模型嘛!还有那些精美的艺术品,不也是通过巧妙的线条和角度组合而成的。
咱平时做事儿也可以借鉴这原理呀。
做事要有条理,就像风筝的骨架一样,把各个方面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角度呢,就代表着我们看事情的不同视角,多换换角度,也许就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呢!
这几何风筝模型原理就像是一个隐藏在生活中的小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运用。
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序,更加有趣。
所以啊,别小看了这看似简单的几何风筝模型原理,它里面蕴含的智慧可多着呢!它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默默地教给我们很多东西。
让我们一起好好利用它,让我们的生活像那高飞的风筝一样,自由自在,精彩无限!。
风筝科学原理风筝,作为一种受到孩子和成年人喜爱的户外玩具,是一种通过线索控制飞翔的装置。
它以其独特的形状和飞行特性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风筝是如何实现飞行的呢?本文将为您解析风筝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风的作用要理解风筝的科学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风的作用。
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通常是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
当地区的气压高于周围地区时,空气会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风的产生和流动方向由多个因素决定,如温度、地形、气候等。
二、风筝的结构和材料风筝的结构和材料对风筝的飞行特性起着重要作用。
风筝通常由框架和饰面两部分组成。
框架是风筝的骨架,通常由竹子、塑料管或金属杆等轻便而坚固的材料构成。
框架的结构可以是单桁状、叉型或其他形状。
框架的上面覆盖着饰面,饰面是风筝的表面,用来捕捉风力。
饰面通常由薄而轻的材料制成,如纸、塑料薄膜或布料。
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阻力,以便于风筝在飞行时保持形状稳定。
三、风筝线风筝线是连接风筝和飞行者手中的线索,用来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风筝线可以由各种材料制成,如棉线、尼龙线或丝线。
线的长度取决于风筝的尺寸和飞行环境。
风筝线的作用是传递风力和控制风筝的方向。
当风吹动风筝时,风力通过线传递到飞翔器上,使其产生升力。
同时,通过控制线索的拉扯力,飞行者可以改变风筝的运动轨迹和高度。
四、升力和重力平衡风筝能够飞行的关键在于平衡升力和重力。
升力是空气对风筝施加的向上的力,产生升力的原因是风筝底面的气压高于顶面。
这种气压差异导致了底面的气流速度更快,从而产生了向上的压力。
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作用于风筝的重量。
为了使风筝能够飞行,必须确保升力大于重力。
当升力和重力平衡时,风筝可以在空中悬停或匀速飞行。
通过拉紧或放松风筝线,飞行者可以调整升力和重力之间的平衡,控制风筝的飞行状态。
五、稳定性为了保持风筝在飞行中的稳定性,设计时通常会考虑一些因素。
首先,风筝的重心和升力应该处于平衡位置,以确保风筝保持平衡。
风筝蕴含的数学知识
风筝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以下是一些数学知识与风筝的关系:
1.几何学:风筝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都要涉及到基本的几何学原理,如直线、角度、比例等。
比如,制作一个对称的双面风筝需要对设计进行
精确定位,而制作一个稳定的风筝则需要考虑到组件之间的角度和比例。
2.三角学:风筝传统的菱形形状不仅精美,而且也涉及到三角学原理。
菱形风筝通过对角线上的焦点对称,能够保持稳定性;而借助角度理论,设计师还可以制作出更加复杂的风筝,例如鸟、昆虫、恐龙等造
型的风筝。
3.物理学:风筝是物理学的一个经典示例,因为它的悬挂和飞行涉及到空气动力学的许多重要原则。
例如,风筝的升力和阻力是由空气流动
产生的;而风筝的振动和旋转则与空气流动的不稳定性有关。
4.数学建模:风筝的设计除了依赖于创造性和经验之外,还可以利用数学建模和仿真来提高成功率。
例如,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仿真,可以在不同的风速和角度下对风筝进行测试并对其进行优化。
5.数学教育:制作风筝是一种有趣的数学教育活动。
孩子们可以通过风
筝制作过程,学习到数学原理和几何概念,例如图形的对称性、比例、区域面积和角度等。
此外,风筝也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团队
协作精神。
总之,风筝蕴含许多重要的数学知识,从几何学到物理学,从数学建
模到数学教育。
因此,在风筝制作和飞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享
受到这个传统活动的乐趣,还可以拓展我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自由的风筝线作文(精选3篇)作文一:《风筝的自由》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五彩斑斓的风筝翱翔而起,它跟着风的方向,在空中飞舞。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过放风筝的经历,那种感觉就如同在掌握一条无形的线索,随心所欲地驾驭着风筝。
风筝的线象征着自由,在我们手中轻松地拉动它,却也受制于风的游戏,时而高飞云端,时而低垂近地。
风筝仿佛成了我们心灵的投影,展现了我们对自由渴望的向往。
当风筝线拉得太紧,风筝被牵制于固定的轨迹,无法展现其真正的本领;而当风筝线放得太松,风筝可能难以顺利飞翔、随风起舞。
因此,学会控制风筝线的紧松,就能更好地领略到风筝的魅力和自由。
风筝的线,是一种隐喻。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要面对各种束缚和限制,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自由的心,勇敢追逐理想,相信自己,就能像放风筝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作文二:《风筝梦想》小时候,我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彩色的风筝。
那时,总是期待着放学后能赶紧去山坡上放风筝,看着风筝线不断延伸,飘扬在蓝天白云之间,仿佛连接着我与远方的梦想。
放风筝是一种享受,它需要平衡和技巧。
有时风势太大,风筝翻滚着冲向天空,需要我用力拉紧线,稳住它的身形;有时风势太小,风筝难以升空,需要我找准方向,利用微风的力量让它轻盈地飞翔。
风筝线的长短代表着掌握自由的能力。
放风筝时,我懂得要随时调整线的紧度,既能让风筝飞得稳健又能享受着自由飘逸的感觉。
这让我明白,人生也如同放风筝一样,需要平衡和调节,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风筝的线始终连接着我与天空的交流,仿佛一根通往未来的纽带。
每次看着风筝在蓝天中飞舞,我的心情也如同风筝一样自由畅快,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文三:《自由的风筝线》风筝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中,那根看似脆弱的风筝线,却是它与我们之间沟通的纽带。
掌握风筝线的力度和方向,就像掌握着自己生活的方向和节奏。
风筝线的紧紧拉扯,是对自己目标和梦想的坚持;而风筝线的轻松适度,是对自己心态和放开的理解。
只有掌握好这根线,才能让风筝在空中自由地翱翔,释放出童心那种恣意飞扬的感觉。
【导语】我们总渴望自己变成一只风筝飞上广阔的蓝天;总是渴望摆脱那根牵引着自己的线,在青春的舞台上展示自我;殊不知,未知的前方有风和雨的磨砺。
《风筝与线初三作文》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风筝与线初三作文萧瑟的秋风把路旁行道树的树枝吹得吱吱呀呀。
我站在路边,聆听这钢筋森林里一支绿色的歌曲。
乌云中飘出一个黑色小点,越来越近,最后飘到我的脚下。
我把它捡起来,是一只燕子风筝。
它拖着细长的断线,身上覆满了灰尘,好像疲惫不堪的旅人。
我拂去它身上的尘土,薄薄的塑料布上又跳出一只漂亮活泼的燕子。
我把它放回天空,它又飞到天上。
那条断线,也随风把我的记忆牵到天边。
我想起我的外公。
那时外公身体健壮,像一座铁塔。
他黝黑粗壮长满老茧的手,总是把我白嫩的小手牵起,围着山逛,一逛就是一整天。
他好像很高兴于这样做,我却不喜欢这。
他古板、唠叨,不喜欢和人交流;那双又粗又壮的手,却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做出精巧可爱的风筝。
大概只有他在做风筝时,我才对他有好感。
他在做风筝时,我总是搬起小木凳,张大眼睛托起腮帮,看那银针在白布上穿梭,好像芭蕾舞者在银白的舞台上跳着洁白的舞蹈。
一朵朵花儿在布上绽放,小小的木架托起展翅待飞的燕子。
不一会儿,一只布燕子,就从外公的大手中跳出。
这时候,我才会变得开心,与外公来到山上,让燕子在天空飞翔。
我会觉得,外公的老茧是那样的柔软,唠叨的话语是那样的动听。
可是,铁塔倒了。
在我最开心的时候,风筝线断了,燕子飞了,外公毫无征兆的倒在了山坡上。
我呆呆的站在草地上,不知所措,线轱从手中脱落,滚到草地上。
后来,就只看见着急的妈妈去许多人赶来。
空洞寂静的病房,凄惨幽幽的阳光,病床上躺着虚弱的外公。
曾经的健壮早已不见,留下苍白的脸与焦黄干枯的手。
妈妈说,外公恐怕不能常和你出去了。
外公把我拉过来,抚摸着我的手,没有说一句话。
我望向他皱纹满布的脸,他黯淡浑浊的眼,留下两行热泪。
他紧紧攥着我的手,从床底拿出一个断了线的线轱,放在了我的手中。
风筝结构图姿势和调节风筝、放飞线和手把连接平面图,风筝放飞前需按照下图连接放飞线和手把。
正确握把是双手背向上,手撑向下抓紧手把,并靠近边缘;正确的姿势能更快连接时要按照数字对号(1-1,2-2,3-3,4-4)。
更准、更安全的操纵风筝飞行。
(如下图)放飞线的调节: 下放飞线太长,风筝灵敏度降低甚至无法转向,速度增加,力量降低;下放飞线太短,风筝底边给牵制住,使风筝速度下降,力量增加,调到合适的长度才能更准确完成技术动作(如下图)。
主要调节地方有风筝底提线和手把上。
平面图基本操纵四线横把适合风筝车和滑板车,长度55cm,三只滑轮连接,专业安全装置,安全释放:在强阵风及无法操控时,将红色配件帽向下拉(5),里面9字铁扣自控制风筝更灵敏、释放更容易……动打开,横把由腰钩里面释放出去,风筝力量降低,由安全绳牵引风筝慢慢落地(7)。
无论什么时候安全要第一,安全释放要100%熟悉才能飞行。
安全绳连接:将安全绳(7)一头不锈钢挂钩扣入安全织带上的红色绳子里面(3),另一头(带红色释放管)扣入腰钩牢固的位置上。
如果不扣安全绳,风筝释放出去,横把和放飞线容易割伤他人,及风筝随风飘走。
手把调节:上线调节位置在横把释放系统的黑色圆球上面(4),拉黑色圆球,上线即将缩短;黑色圆球松出,下线即将放长;调节长短时,需要将黑色圆球粗绳扣在齿槽里面。
风筝操纵:拉把手左边,风筝向左边飞;再拉把手右边,风筝向右边飞,拉线的距离,决定风筝转弯半径大小。
由于此横把长度是55cm,左右拉线距离有限,风筝向下飞行请注意转弯半径。
起飞和降落:首先将安全绳(7)挂在腰带上,然后分清手把左右手,蓝左红右,拉手把使风筝起飞,如果风筝起飞升力不够,拉住中间黑色圆球向后,使风筝有足够起飞升力;风的大小决定起飞位置,风大在弱风区起飞,风小在强风区起飞;降落将风筝飞到弱风区,减轻风筝力量来降落;或者释放手把,由安全绳牵引风筝慢慢落地;或者拉下线即安全织带(3)位置.风筝倒起飞:风筝进风口向下时,先将下线安全织带(3)向后拉,风筝离开地面后,拉手把左边或者右边,待风筝转向后,松开下线安全织带,控制手把飞行,(1):连接下放飞线 (5):红色配件帽,安全释放系统手把拉向左边风筝向左转;手把拉向右边风筝向右转。
风筝与线
我手拿着行李,满欢欣喜地走出家门,因为我要利用暑假时间到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青岛,找我的姐姐补习功课,去追逐心中的梦。
当我回过身准备向家人告别时,却猛然发现父亲眼中闪烁的泪花,我心头一颤,告别的话说不出口。
回想起了临走的前一天,我与父亲一起放风筝的场景,那时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一直不懂父亲。
那一天,天气很好。
父亲忙里偷闲带我去田里放风筝,父亲在一旁准备着,我却享受着田里的自由自在的畅快,感到说不出的轻松和愉悦。
很快父亲将线轴交给了我,让我先放,我手拿着线轴,一边放线,一边跑。
父亲在一旁看着,我望着手中的风筝越飞越高,掩饰不了心中的喜悦,看着风筝在空中飞舞,我快乐地对父亲说:“爸爸您放心,这次到姐姐那儿我一定好好学习。
像这风筝一样,越飞越高!”父亲望了望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大约半个小时过去了。
风大了起来,原本十分稳定的风筝,像是脱离了轨道,横冲直撞,又仿佛想要摆脱线的束缚,这时一股风猛的刮了过来,风筝终于挣脱了线的束缚,它自由了,向远方飞去。
作为女儿的我却其实不担忧,反而向风筝高呼:“飞吧!飞向你的一片天空,去追逐你的梦想吧!”我望了望父亲,父亲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我不知父亲是心痛风筝还是其他原因,也不敢问,默默地跟在父亲身后,再到后来,便把这件事忘了。
我一直认为,父亲希望我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我就努力地追逐自己
的目的,却不知父亲对我的不舍与这份宽厚的爱。
望着父亲离开的背影,我鼻子一酸,不争气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落在手上。
为了不让四周的人看见,我赶紧擦干了眼泪,快步走向检票台,为了父亲也为了自己。
是啊!风筝因为有了线的牵引才会越飞越高;而没有了线,它也因此丢失了方向,少了线的束缚,它也无法再回到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