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
- 格式:pdf
- 大小:262.86 KB
- 文档页数:3
墨家的“兼爱”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自秦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是尊为正统思想,为封建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在现代,我们还要以儒为尊吗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不好,但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新时代的潮流下,如何选择思想,何者更能满足现代发展的需要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阅读相关书籍的时候,我对墨子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其一些深刻醒世的道理所折服,这也是现代急功近利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思想,与社会发展所倡导的价值观也有共通之处。
墨子有很多重要的文章,除《兼爱》外,还有《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等。
但他的兼爱一直贯穿在整个思想体系中。
“墨子唯兼爱,是以尚同;唯尚同,是以非攻;唯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
一、墨子兼爱之于“乱”墨子对社会的“乱”有自己的见解:不爱而起乱。
“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由小家而至大家,其乱之因皆可由“无爱”而起,人人爱自己而不兼爱。
在现实,因为一己私心而造成骨肉分离、背信弃义的事让人司空见惯,心透凉。
而墨子的提醒世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因此他主张君主“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家主“视人之家若视其家”,每个人“视人之身若视其身”(《非攻》),人与人相爱,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则无乱矣。
墨子的兼爱在很大程度上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凝聚剂,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而兼爱也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兼爱”的意思是视人如己。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视人如己的“兼爱”思想,大家相互间就更容易消除隔阂,开展正常交往。
在和睦相处的情况下去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安定有序,并维护人民大众的整体利益,最终形成一个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它们都要求人们互相爱护、互相尊重,爱别人就象爱自己一般。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墨家“尚同”思想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与孔子并称的圣人。
墨家的“尚同”思想是墨家学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探讨了“尚同”的具体含义,实行“尚同”的原因,以及具体实现“尚同”的方法,并简单探讨了墨家尚同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些有益启示。
标签:墨子尚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墨子其人墨子,姓墨名翟。
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所创立的墨家学派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被并称为“显学”。
韩非子在《韩非子?显学》的开篇之初就提到“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子本人是属于小生产者的代表,他的平民主义思想得到了当时广大小生产者的接受与支持。
蔡尚思说:“孔子的伟大是古来学者所最知道的,墨子的更伟大却是古来学者所少知甚至根本不知道的。
我总觉得毛泽东同志对孔墨二子的评价‘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是很正确的!”虽然作为诸子百家之一,墨家思想受到过多家学派的批判,然而作为一位身体力行的伟大的平民主义者领袖,墨子的人格魅力却几乎博得了所有思想家们的深深赞扬。
庄子在《天下》篇中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 孟子说过:“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虽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家的影响几乎销声匿迹,然而仍有后世大家对墨子的人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清代的孙诒让在《墨子传略》中提到墨子:“劳心苦志以振世之急,权略足以持危应变,而脱屣利禄不以累其心。
所学尤该综通艺,洞究象数之微。
其于战国诸子,有吴起商君之才,而济以仁厚;节操似鲁连而质实亦过之,彼韩、吕、苏、张辈复安足算哉!”虽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墨家的影响几乎销声匿迹,然而仍有后世大家对墨子的人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清代的孙诒让在《墨子传略》中提到墨子:“劳心苦志以振世之急,权略足以持危应变,而脱屣利禄不以累其心。
所学尤该综通艺,洞究象数之微。
浅谈墨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刘 邦 凡摘 要 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重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比如从墨家思想中,我们就可以吸取其“兼爱互助”、“交相互助利”、“以劳致富”以及注重科学与教育、倡导“节用”等思想,这些对于加强当今我国公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社会本位利益观、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念等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墨家思想 和谐社会 文化建设作者刘邦凡,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秦皇岛 066004)。
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奋斗目标。
为此,我们不仅要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大好机会,大力学习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同时也要注意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及时吸取。
今天,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我国数千年文明建设与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战略课题。
本文尝试着以墨学或墨家为背景,谈谈墨学或墨家理论对于今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一、墨家“兼爱互助”思想有利于当今社会公德的建设 墨家道德理想的根本就是两个字“兼爱”,“兼爱”不仅是墨子学说的基本论题之一,贯穿于整个墨子学说,而且也是墨子(墨翟)人生理想与追求。
墨子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社会转型时代,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中各种新生事物纷起云涌,呈现蓬勃的强劲发展势头;另一方面,社会的各种弊端、阴暗面也随之泛起。
这和我们今天社会激烈转型期产生的众多的社会弊病有相似之处。
面对这些问题,墨子认为这些社会弊端的总病根在于人们之间的“不相爱”。
他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敌之所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墨子・兼爱上》)既然社会混乱、人们的道德滑坡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那么对症下药,墨子就不遗余力地宣传“兼爱”,以代替流行的“偏爱”,克服社会的种种弊端,使天下由乱到治,使社会道德得以建设。
“兼爱”是一种人生上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具体落实就是人际关系之间的“互助”思想。
从墨子哲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光姝瑜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08期[摘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结,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处于统领地位。
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墨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很高的契合度,可以深入理解与贯穿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对于现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天为法则”思想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其“义利统一”思想很好的解决了我国伦理学上对义利问题的争论。
可以说,墨学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如何让这一文化瑰宝促进现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是目前值得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墨子;兼爱“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学是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著名学派,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深远的。
其主体思想“兼爱”、“非攻”等核心内容不仅从当时世界思想史上来看具有明显的超前性与先进性,而且也更加适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正如英国墨学学者汤因所说:“把普通的爱当作义务的墨子学说,对现代世界来说,更是恰当的主张”。
[1]但是,“自秦汉至清初两千年间,漫漫长夜,除韩昌黎的《读墨子》外,研究墨学而可考的只有晋朝的鲁胜与唐朝的乐台二人而已,鲁胜的《墨辩注》早已不在,乐台的《墨子注》也久绝流传。
”[2]这不能不说一种遗憾。
但在今日,我们倡导“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墨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思想,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从“兼爱”看“和谐”《墨子》中的《兼爱》上、中、下三篇专讲“兼爱”,“兼爱”思想贯穿于墨子的全部学说,在墨子的其他文章或文献中经常论及,是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墨家提出的一种救世之法。
墨子在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天下之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浅析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发表时间:2016-08-23T14:12:52.003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12月作者:赵俊娇[导读] 研究墨子兼爱思想的内涵,希望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具有意义。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世之显学,儒墨也”,墨家学派是先秦时期与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的最著名的学派之一。
其中墨子的“兼爱”思想是其思想的核心,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许多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
本文主要着重于对墨子兼爱思想内涵的浅析,探寻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关键词:兼爱;和谐社会;意义墨家学派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百家争鸣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之一。
其中,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墨家,其思想的以“兼爱”为核心,其注重修身的方法,关注人民的生活状况,注重国家的治乱和兴亡。
作为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其作用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指导意义是作为当代人我们不可以忽视的部分,其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总之,研究墨子兼爱思想的内涵,希望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具有意义。
1、兼爱思想产生的条件1.1兼爱思想产生的经济条件墨子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社会转型的时代,正处于春秋战国之际。
当时生产有了快速的发展,有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于土地的开垦也有了发展特别是水利等的发展。
因此,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在这一时期由于铁器工具的运用,手工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手工业逐渐由分工走向专业化。
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促使了社会阶层的结构的变化。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个由原来的贵族没落下来的阶级“士”,他们受过贵族式的教育,在当时已出卖自己的知识为生。
而墨子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是一个不轻视劳动体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士”阶级。
墨子也自称是“贱人”、“北方之鄙人”,其深知广大人民生活的疾苦,代表人民的生活的愿望。
论当今社会背景下弘扬墨子“民主”“法治”思想的可行性摘要:墨子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含有超前性的“民主”“法治”精髓要义。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他所构造的理想社会没能实现。
而在积极倡导民主法治的今天,挖掘墨子思想,寻找与当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结合点,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墨子;尚贤;尚同;民主;法治墨子(公元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今山东滕州)①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
墨子出身微贱,曾学儒术②,因不满其烦琐的礼乐制度和学说,自创墨家学派以抗衡,创立墨家学说,并著有《墨子》一书传世。
被人称为“布衣之士”③!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④,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无根之木不长,无源之水不流。
作为当代滕州人,寻根是一种回望,一个根本性的生命情节。
寻根就是祭祖,祭祖不若数典。
鲁迅曾言:墨子是中国的脊梁。
吾说:墨子是滕州人的骄傲。
然我国社会至今仍然在尊孔,君不见历代帝王将相不可不知韩非子,君不见生活悠闲的士大夫多喜欢老子和庄子。
但是我认为当今之世墨家思想,尤其是关于“民主”、“法治”思想更应为当代社会所推崇。
一、社会形态的相似性(一)墨子时代与当今社会形态之比较墨子的生活年代处于春秋战国之际。
谭戒甫先生在《墨辩发微》中指出“墨子之生,尙及孔子,时变日急,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知之;故上自王公大人,次至匹夫徒步之士,莫不行说之义。
”谭先生在这里指出,从春秋到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风俗的变化,由于社会失范,但凡有志重新整治社会的有识之士,莫不纷纷四处游说,试拯救时弊,免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而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代表人墨子便是心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之志,成为首当其冲的游士之一。
其所创立的墨家学说得以成为当时的“显学”,且能与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学处于分庭抗礼、并驾齐驱的显赫地位,便是应“战国”时代之运而生;同时,墨家由于从一开始就站在了时代的最开端,对当时诸子蜂起的百家争鸣的文化领域,起到了很大意义上的推波助澜和开风气之先的革新作用,从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墨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卢继英摘要:墨子对于怎样治理国家,使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尚贤、尚同、节用、兼爱、非攻”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墨子的治国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社会各种矛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为此,应当加强对墨家传统文化的研究,发掘其合理观念和思想,尤其是墨子的和谐思想,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结合,以提高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尚贤尚同节用兼爱非攻和谐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意识形态、国家结构、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的一个巨大变革时期,在这个时代,除了儒家、道家,墨家思想对当时一个新的社会架构的形成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墨子对于怎样治理国家,使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尚贤、尚同、节用、兼爱、非攻”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
墨子的治国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对当代社会国家内部的治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协调社会诸多矛盾,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沟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为此,应该加强对墨家传统文化的研究,深刻发掘其合理思想,尤其是墨子的和谐思想,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结合,提高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墨子》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一翼,其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反映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伦理,教育,哲学,逻辑,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主张的百科全书。
其主要内容主要表现为尚贤、尚同、节用、兼爱和非攻。
(一)尚贤所谓“尚贤”,就是任用贤能,墨子认为,尚贤是为政之本,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稳定,墨子在《墨子·尚贤》中明确地提出了“尚贤为政之本”的口号,“尚贤使能为政也。
逮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则不知使能以治也”,“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胡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尚贤·中》)。
墨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理念内容摘要:墨子思想中有勇于牺牲的价值观、敬业奉献的职业观以及节用的消费观等,合理发掘这些思想资源,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秩序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墨子;和谐;价值观;职业观;消费观一、和谐社会之价值观:勇于牺牲以天下为己任的行事方式。
墨家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以兼善天下的无私奉献精神,连最激烈反对墨家思想的孟子亦肯定,“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尽心上》)墨子以大禹为效法榜样,以牺牲个人私利追求天下之利。
墨子称道“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
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庄子·天下》)向大禹学习,为了天下而劳苦。
热心救世,为求天下之利,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正是墨子对大禹精神的发扬。
有一件不令人注意的小事更说明墨子去己私、为天下谋利的可贵精神品格。
墨子冒着杀身之祸,费尽心力保全了宋国之后,不仅未得到任何奖赏,连归途经过宋国遇雨时,暂借宋门闾避雨也遭驱逐。
然而墨子却毫不在意,仍然不改初衷,一生坚持为天下大众的利益奔走呼号。
足见墨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忘我奉献精神,正如墨家所说的“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
说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
(《经上·经说上》)墨家这种纯洁无私的救世热忱,是先秦诸子绝不能比拟的。
除此以外,墨子主张“有财相分”利天下,调配生产资料,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表现了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
“义者,亦有力以劳人,有财以分人。
”(《鲁问》)“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尚贤下》)在墨子看来,在人们所需的生活资料有限的条件下,要保证人人都免于饥饿寒冷,必须平等地分配生活资料和慷慨解囊,力、财、道都可以成为解救天下的手段。
墨家以身体力行在这方面确实在社会中起了表率作用。
难怪韩非称赞墨子是“先为人而后自为,类名号,言泛爱天下,谓之圣”的当代圣贤。
墨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墨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儒法之外的重要思想流派,它提倡“兼爱”、“非攻”、“节用”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理念,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将探讨墨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核心,其本意是“包容、关爱、无私”,要求人们具有广泛、深厚的爱心,对世界万物都充满同情和关怀。
这种爱心不仅是人类对人类的关爱,也包括对动物、植物、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兼爱”思想呼吁的是人们普遍关心他人、关怀弱势群体,形成大家庭式的社会氛围,缓解社会矛盾,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非攻”是墨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通过和平、协调、谦让等方式解决矛盾和纠纷。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必须摒弃暴力、仇恨等消极情绪,将非暴力、和平、友好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培养理性、宽容、善意、安全的社会氛围,从而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节用”是墨家思想中的又一个重要理念。
这种理念是我们今天所重视的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雏形。
在墨家思想中,“节用”指人们以勤俭、平等、和谐的方式处理资源和环境问题,并把这种节省和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内化到自身的思想信念和行为习惯之中。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节用”导向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探索经济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墨家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启示还有很多。
例如,墨家思想提倡民主、公正,反对特权、贪污腐败等不正之风,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
另外,墨家思想也重视教育、文化、艺术等人文事业,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推崇的人文关怀、创造、共赏等不谋而合。
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要做好全民福利,强化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营造良好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企业要秉持诚信为本,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好市场调节作用;公民要养成文明规范、尊重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社会义务的行为习惯,更好地发挥个人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