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望远镜与显微镜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四(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班级姓名【学习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的兴趣。
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重点难点】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学习过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像距、焦距应满足什么条件呢?设计实验:光具座、蜡烛、凸透镜(f = cm)、光屏、火柴进行实验:将蜡烛、和依次放在桌面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这是为了使像.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下物距u和像距v (此步骤做两次)。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即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 (此步骤做两次)。
4.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
如果不能,试着观察到蜡烛的像,观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下物距u 和像距v(像距只需估测)(此步骤做两次)。
5.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
距的关系得出结论:分析上表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
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像。
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像。
_______缩小的虚像(填“有”或“没有”)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_________的,凸透镜所成的虚像都是___________的4.物体成实像时,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实像逐渐_______,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5.物体成虚像时,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虚像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口诀:1、一倍焦距内外分;两倍焦距内外分;2、成实像,物近像像变。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影响视角大小的因素。
3.能说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过程与方法1.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实践过程。
2.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教学难点】知道视角的含义及影响因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不同焦距的凸透镜两个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展示】微小而精致的雪花,简单而有趣的细胞;遥远而神秘的星系。
这一切仅凭我们的眼睛是无法看清的,之所以能够看到是因为人类借助了一双更神奇的“眼睛”---显微镜和望远镜。
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看到这些现象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究“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知识。
观察图片、讨论、交流二、新课教学探究新知(一)显微镜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显微镜成像的(设计意图:激趣设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板书课题】§5-5显微镜和望远镜【实物展示】结合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板书】显微镜的结构【精当点拨】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焦距较大;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焦距较小。
显微镜就是利用这两个凸透镜来帮助人眼看清微小物体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学生实验观察能力)【课件展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光路图观察并认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物镜、目镜、反光镜等讨论反光镜的作用:将光线会聚,增加物体的亮度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基本原理(二)望远镜1.望远镜的结构【引导】通过分析显微镜的两次成像特点,讨论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在成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我们学过的那种光学仪器相似?【总结】显然,显微镜是通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作用,使人眼看清楚物体的。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材解读本节主要介绍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及原理,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
建议在讲显微镜之前先复习一下放大镜的使用,用放大镜可以看清书本上的小字等较小的物体,要想看清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用一个放大镜就无能为力了,这就引入了显微镜。
从凸透镜成像规律出发,介绍显微镜的原理,利用挂图介绍显微镜的结构,特别要强调两个透镜的组合作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如果利用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就能看清楚较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
同样,利用挂图介绍望远镜的结构。
利用望远镜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主要是由于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眼睛的瞳孔要大得多,它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更明亮。
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开普勒式望远镜,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他类型的望远镜,扩大学生视野。
对于视角问题,只要做简单的介绍,不要求学生完全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处理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
借助挂图及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认识二者结构和成像原理。
难点用组合透镜成像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让学生利用两块凸透镜自己模拟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及作图的处理方法。
典案一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札记【新课引入】采用素材一中的导入方式四【情境导入】。
【新课推进】一、显微镜小制作——自制显微镜解说: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
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
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
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设问:你能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吗?(学生相互交流,然后回答) 播放视频“显微镜构造、成像原理”(见素材二)。
【课题:】:四(5)、望远镜与显微镜
班级:姓名:
【知识点津】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2、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
【学测同步】
知识点1 开普勒望远镜的原理
1、观察时,物体远大于物镜二倍焦距,经物镜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恰在目镜焦
距以内
附近处,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的焦距很短(f较大),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稍大(f较小)。
2、说明:由于望远镜的直径比眼睛的瞳孔要大得多,它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使远处的物
体看起来更明亮。
3、阅读书P99:伽利略望远镜、牛顿制造的反射式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
例1: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
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
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知识点2 视角
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大,人对物体看的越清晰。
视角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物体越大,离眼越近,视角越大。
例2:小明观察远近不同和高矮不同的两根竹竿,眼睛感到最高的是()
A.15m远1.7m高的 B.15m远1.5m高的
C.10m远1.7m高的 D.10m远1.5m高的
随堂练习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
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
知识点3:显微镜的原理:
观察时,将小物体放在物镜焦距以外附近处,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实像恰好在目镜焦距以内附近处,再经过目镜放大正立的虚像。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物镜的焦距很短(f较小),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稍大(f 较大)。
例3: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活动:4.8 自制水滴显微镜书P100
课堂小结
1、显微镜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能成一个像,目
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2、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
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3、视角: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它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就越。
自我检测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叫做目镜,叫做
物镜。
物镜所成的像是、的实像,它离目镜的距离在。
2、望远镜中被观察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
3、做透镜成像实验时,烛焰的像在屏幕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幕的位置,而打
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幕的中央,应将透镜向移。
4、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
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 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
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 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
5、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越近,其视角()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知识拓展
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_组_________组成。
3、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以避免______的干扰。
4、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6、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7、下面两图中两组透镜的焦点都重合,请完成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