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57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命题作文是指由主题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命题要求,提炼命题思想并经过个人思考、积累、创新和表达,写出一篇达到一定水平和要求的文章。
命题作文不仅要考验选手的文思,还是选手思想、知识、语言等多方面能力的考验,因此,在进行命题作文的时候,审题立意是尤其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审题立意,以帮助更好地写好命题作文。
审题的重要性在命题作文中,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选手必须在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思路并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文章。
对于命题,选手必须了解它的含义、重点和难点,穿透表面现象,掌握其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它的思想和主旨,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拓展,使作文能够富有内涵。
通过审题,选手能够做到以下几点:•把握写作命题的思想和主旨;•理清写作命题的要求;•深入思考命题与自己的关联;•总结命题与自己的共性或特殊之处;•合理安排篇幅与结构。
因此,审题能够帮助选手理清思路,从而更好地展开创作,使得作品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如何进行审题?1.仔细阅读题目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把握其内涵和含义。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善于用个人的经历或生活实践来持续思考,尤其是把问题深入思考,全面把握命题思想。
2.弄清作文要求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认真阅读命题中的作文要求。
如字数限制、选题要求、体裁要求等。
掌握好要求中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后续更好地进行深入思考。
3.思考命题的本质及思想命题通常包含一定的主题或者思想,核心部分包含当代社会新闻、社会热点、文化问题等。
而在命题思想中,选择一个能够与自身情境相满足的角度思考,从而深入钻研命题思想,并体现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4.总结与归纳一致性审题也必须考虑到一致性的因素,即自身的学习或生活背景与命题中的思想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可以从谈谈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通过自身实践来与命题进行联接,打造一篇更加有说服力的命题作文。
如果不一致,则需要客观分析和针对性地思考,并通过反面角度挑战当下的恶俗行径,进而尝试提议解决方案。
作文审题与立意一、什么是审题所谓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题目(包括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审题俗话说:“意犹帅也。
”作文,首先要注意审题立意。
有的同学,下笔千言,思接千载,思想像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结果导致离题万里,可能因为一篇作文,在考场上就一溃千里。
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笔作文之前,一定要先过审题立意这一关。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命题作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我们姑且称之为“裸命题作文”;另外一种是“材料式命题作文”,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
那么,怎样做好对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呢?【方法与技巧】(一)“裸命题作文”审题与立意的方法与技巧技巧1 明确特点善添加有些命题作文,直接给出了词语或短语,审题时,我们可以以给出的词语或者短语为中心,再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让其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完整,达到显示自己所要表达的主旨的要求。
审题时,注意要多角度,让自己有话可说。
同时要注意,添加要素时,只能从审题立意的角度考虑,绝不可以改变题目本意。
【例1】题目:以“担当”为题作文。
分析:本题为命题作文,确定立意时,就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谁)担当(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写作立意的方向,因此,先确立“担当”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即“谁”;再确立“担当”的受动者,即“什么”。
立意:(1)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担当______”“担当________”“担当________”。
(2)补充主语和宾语,回答“谁”担当,担当“什么”:“______担当________”“________担当________”“________担当________”。
答案:(1)责任义务道义(2)我责任每个人义务教师道义技巧2 领会寓意细思量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仅仅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导入:以“诚信”为话题,主题(立意)有以下几种,哪些切合话题?为什么?给你的什么启示?A:诚实守信是做人的美德;B:做人之道,诚信为本;C:做人要讲道德;D:一诺千金,以诚待人E:以一颗爱心面对世界二、课题:审题、立意所谓“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主旨在记叙文中:“立意”是文章通过写人记事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在议记文中:“立意”是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
立意的一般要求:准确——切题,有针对性:深刻——慎选角度,深入浅出;新颖——推陈出新,奏响时代最强音;简约——小处入手,选材集中;高远——积极健康,昂扬向上。
三、探究:怎样使作文审题、立意准确例1(命题作文),请以“这也是一堂语文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2011年南京市中考题);第一招:抓题眼“也”这个副词,表明不可写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应写课堂之外的经历、见闻、社会时事,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
试一试:《我喜欢的一句名言》、《让我心存感激的人》、《快乐的星期天》、《路》、《晨》、《风景》、《今天又是周末》、《这也是一场考试》第二招:明限制“一堂”“语文课”表明不能写成几堂,更不能写成与语文毫无关系的内容:试一试:《在毕业前夕》、《我有一个心愿》、《校园新风》例2:(半命题作文)请以“是金”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第三招:抓比喻义,引申义,“金”比喻尊贵、贵重、引申为重要,有价值、有意义;1、可从行为层面选择,如交流、合作;2、可从品质层面选择,如谦虚、诚信;3、可从情感层面选择,如父爱、友情;4、可从细节层面选择,如那一声呵斥,妈妈的唠叨;试一试:《送他人一朵花》、《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路》第四招:多追问“追问”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挖掘主旨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例3“想看见你的笑”为题目(2011年陕西中考题)追问:你是谁?你的笑有何特点?为什么想看见你的笑?试一试:《让我心存感激的人》四、演练(看谁的审题、立意最准确);1、以“我很幸运”为题,写一篇文章(2009年南昌市中考作文题)2、请以“其实就在我身边”为题;在横线上填写两个等的词,如“关爱”、“榜样”等3、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张景义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一)命题作文从结构上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如《包容》《肩膀》《愿景》等。
2.短语式命题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地生活》《找回童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等。
3.句子式命题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
(二)命题作文从内涵上来看,有四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战胜脆弱》《人生处处是考场》《驳“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2.论题型命题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入。
如《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
3.寓意型命题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路》《找回童年》《清流与活源》《小草的风格》。
4.关系型命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审题思路思路A 添加语素,构成语境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丰满所给的词语。
例如《找回童年》,可以在短语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具体,如我、父辈们、儿童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具体,如找回快乐、找回纯真、找回梦想等。
思路B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则需要虚实结合。
例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和他沟通对话,抒写感动人的亲情、友情等。
也可以实写努力能握到的人,需要我们关注、帮助的人们,如失学儿童。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
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在中考即将到来之际,小编整理的命题作文 如何审题立意,希望大家喜欢。
一、确立准确的内容 看到作文题目后,我们该写些什么?这是所有命题作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思维的发散:具体到考场作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散自己的思 维: ①把握话题作文 ,仔细审题,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来获得写作内容。
②围绕话题展开多层次联想,多角度拓展写作内容。
A.类似联想:由话题出发,联想到与话题同类或相似的事物,从而确定写作 的内容。
B.内敛式联想:给一些宽泛型的话题添加一些限制成分,缩小话题的外延, 明确写作的范围。
C.逆反式联想:从话题的反面着手,确定写作的范围和内容。
D.虚实转换联想: 有些作文话题往往是从缤纷繁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一些 概念,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
2、思维的归纳:即表现内容的确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下面 两点: ①要写自己熟悉的内容; ②要写自己驾驭得了的内容: 由同学们的认知水平、 思想深度乃至于语言表 达能力所决定。
通过思维的发散和思维的归纳,一篇文章的表现内容得以最终确立。
二、突出明确的中心 1、表现中心的确立存在一个是否符合题意的问题 有些同学在审题时能够注意准确把握话题的范围和内涵, 但是在写作过程中 没有围绕中心铺展渲染的意识,结果是要么中心涣散,要么表现中心偏离题意。
2、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 为了明确点明中心, 我们可以在文章内容构思好以后, 围绕中心编写几段话, 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是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 偏离中心,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3、表现中心的确立有品位高低之分1/5①要有深刻的思想:对科学的世界观有必要有所了解,掌握发展的观点、全 面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使自己作文的立意做到深 刻。
②要有小中见大的眼光: 对平凡的生活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 有独到深刻的 见解,才能够使文章中心的确立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