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插管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目的对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01月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20例,然后随机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60例,对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视觉模拟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血压异常1例,寒战2例,共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完全恢复。
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血压异常3例,寒战3例,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完全恢复。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0min、90min和120min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都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以使患者的不良反应更少,术后镇痛比较轻,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标签:舒芬太尼;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临床效果通常情况下来说,我们在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具体过程中,往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麻醉,这样能够保证手术的正常进行[1]。
比较理想的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不仅要能够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适时地调整,而且还能够使患者苏醒较快。
一般来说,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比较常用,但是二者的实际麻醉效果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别[2]。
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舒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01月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20例,然后随机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然后分别采用采用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和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视觉模拟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01月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120例,这120例患者全部是神经外科的择期手术患者,手术的具体部位包括额叶以及颞叶等。
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全麻诱导对患者呛咳的影响【摘要】舒芬太尼是一种常用的全麻辅助药物,可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疼痛感。
舒芬太尼的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诱导过程中是否会引起患者呛咳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对患者呛咳的影响,并分析全麻诱导时呛咳可能带来的危害。
通过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发现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的给药方式会显著影响患者呛咳的发生率。
结论部分讨论了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诱导中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这些研究结果对临床医生在选择全麻诱导药物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呛咳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呛咳、不同给药方式、作用机制、实验设计、结果分析、临床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关于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诱导中对患者呛咳的影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过程中的呛咳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全麻诱导方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不同给药方式对患者呛咳的影响。
通过比较静脉给药、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不同给药方式下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引起呛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以及呛咳对患者的健康风险。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上选择最合适的舒芬太尼给药方式提供依据,减少患者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因呛咳而引发的并发症,提高全麻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舒芬太尼全麻诱导中呛咳的机制,为深入理解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提供基础,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可以促进对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作用机制的探讨和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指导性的建议和指导。
2. 正文2.1 舒芬太尼的作用机制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快速起效、作用持久的特点。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μ-阿片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疼痛传导,产生镇痛效果。
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期中的应用及综合评价摘要目的通過舒芬太尼在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期中的应用,观察其对患者的影响,综合评价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方法10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诱导过程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研究组诱导过程给予丙泊酚、舒芬太尼和阿曲库铵。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流泪发生情况;不同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
结果研究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诱导前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插管后2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插管即刻、插管后2 min流泪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期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减少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等一过性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身麻醉诱导期;综合评价【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ufentanil on patients by its application in induction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anesthesia of sufentanil. Methods A total of 100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propofol,fentanyl,and atracurium during induction process,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propofol,sufentanil,and atracurium during induction process.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anesthetic effect,occurrence of tears at different time,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heart rate,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esthesia as 96.00% than 74.00%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induction,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an arterial pressure,heart rate,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0.05). At immediately intubation and 2 min after intubation,the research group had better mean arterial pressure,heart rate,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tears at immediately intubation and 2 min after intub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ufentanil shows affirmative application effect in induction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and it can maintain hemodynamic stability,reduc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and other transient cardiovascular stress response. 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and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Sufentanil;Induction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Comprehensive evaluation气管插管全麻快速诱导中,药物进入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作用,诱导过程患者失去意识和反射,但容易出现心血管应激反应。
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择50例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两组麻醉前用药和方法相同。
观察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舒芬太尼0.6 μg/kg,依托咪酯乳剂0.3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对照组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5 μg/kg,依托咪酯乳剂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
麻醉期间常规监测ECG、BP、MAP、HR、SpO2、PETCO2。
观察麻醉前1 min,麻醉诱导后2 min,气管插管后即刻,气管插管后3 min,气管插管后5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结果两组在麻醉诱导后SBP、DBP、MAP、HR均比诱导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SBP、DBP、MAP、HR低于对照组。
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DBP、MAP、HR均升高,与诱导后2 min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插管后各时刻点SBP、DBP、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麻醉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循环应激反应,使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全麻诱导舒芬太尼是新一代的强效阿片类药,镇痛作用是芬太尼的5~10倍,由于舒芬太尼对μ1受体的镇痛作用较μ2受体的呼吸抑制作用有更高的选择性,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虽然镇痛持续时间长,但是呼吸抑制作用更短更弱。
依托咪酯具有镇静、催眠和遗忘作用。
本文将舒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全麻诱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ASAI-II级行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50例,年龄20~65岁。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不同麻醉效果。
方法应用芬太尼为A组进行麻醉,应用舒芬太尼为B组进行麻醉;当两组患者的精神意识开始消失后,应用药物琥珀胆碱维持机械通气。
结果A组的拔管时间平均为19.5 min,清醒时间为15.6 min;B组的拔管时间平均为27.9 min,清醒时间为6.7min;B组清醒时间比A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方面,舒芬太尼更具优势。
【关键词】神经外科;芬太尼;舒芬太尼;麻醉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神经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行外科手术之前,通常需要麻醉,以确保手术效果。
在临床上,常用的两种麻醉药物为芬太尼以及舒芬太尼,以上两种药物的麻醉效果有一定差别[1]。
本文对外科手术当中运用芬太尼以及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5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男25例,女27例;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68岁,52例平均为43.2岁;体重情况如下:最轻者为47kg,最重者为81kg,52例平均为65.3kg;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2例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每组均为26例;分别应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麻醉,两组体重、年龄与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分析麻醉效果。
1.2 方法采用药物东莨菪碱为52例进行肌注,并在肌注之后应用药物咪唑安定进行静注;随后应用芬太尼为A组进行麻醉,应用舒芬太尼为B组进行麻醉;当两组患者的精神意识开始消失后,进行气管插管,应用药物琥珀胆碱维持机械通气。
手术的过程中,运用药物阿曲库铵以及丙泊酚,剂量分别为0. 6 mg/kg 每小时以及5 mg/kg每小时,进行持续麻醉;在正式切皮之前,应用芬太尼以及舒芬太尼分别为A组及B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在进行手术的过程当中,持续运用芬太尼以及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确保每隔一个小时就应给药一次;另外,注意在结束手术之前的二十分钟,为52例应用药物阿曲库铵;结束手术之后,根据患者状态持续运用药物丙泊酚进行持续镇痛。
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全麻诱导对患者呛咳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呛咳的影响。
文中介绍了舒芬太尼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给药方式,分析了全麻诱导过程中患者呛咳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对患者呛咳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部分方式可能减轻呛咳风险。
结论指出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优给药方式以减少呛咳发生。
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未来可深入探讨舒芬太尼的最佳给药方式及其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对提高全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麻、诱导、呛咳、患者、影响、作用机制、给药方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局限性、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药物,可以用于全麻诱导过程中的镇痛和镇静。
舒芬太尼在不同的给药方式下对患者呛咳的影响并不完全清楚。
呛咳在全麻诱导过程中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气道阻塞和氧合不足。
了解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呛咳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舒芬太尼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药,如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等。
这些不同的给药方式可能会对舒芬太尼的作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呛咳反应。
通过研究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呛咳的影响,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患者出现呛咳的风险,提高全麻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式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患者呛咳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术中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给予方式提供依据。
通过比较各种给药方式对患者呛咳的影响程度,可以找出最有效和安全的舒芬太尼给药方式,降低患者在全麻诱导过程中的不适感和并发症发生率。
这项研究旨在为改进麻醉药物给药方式,提高全麻诱导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前准备和手术体验。
通过深入研究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式,可以为麻醉科医生提供更科学的药物选择和操作指导,为临床麻醉术的实施和患者的安全保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临床观察【关键词】舒芬太尼;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全麻气管插管时易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这对于循环系统正常的患者一般无大影响,但对于原本有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舒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镇痛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对心血管影响相对较小且能很好的抑制应激反应。
本研究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用于全麻诱导的合适的舒芬太尼剂量。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年龄19~58岁,体重46~80kg,均无呼吸系统疾病及精神、神经系统疾病,ASA分级Ⅰ~Ⅱ,按舒芬太尼的用量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注: 与T0比较, *P <0.05, ** P<0.051.4 统计分析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见表1),T1时点三组的SBP、MAP、HR较T0时点有所下降(P<0.05)。
三组间比较,Ⅲ组的SBP、MAP、HR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
T2时点,Ⅰ组的SBP、MAP、HR较T1时点有显著升高(P<0.05),且高于Ⅱ组、Ⅲ组。
T3时点Ⅲ组的SBP、MAP、HR较T2时点有所下降,且低于Ⅰ组、Ⅱ组(P<0.05)。
3 讨论气管插管发生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甚至心律失常,此为插管应激反应;它是由于咽喉和气管内感受器受机械刺激,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动亢进所致[1,2]。
目前,多使用阿片类药物来抑制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但阿片类药物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对照组的麻醉药选用芬太尼,实验组选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手术各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对照组在t3、t5、t6、t7时刻的HR值均明显高于t1时刻,P<0.05;实验组在t3时刻的HR值与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t2~t7各时刻的MAP值,均明显高于实验组(P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
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良好的抑制拔管应激反应、维持循环稳定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舒芬太尼;麻醉神经外科手术的理想麻醉条件是镇痛镇静充分、麻醉诱导平稳,从而有效降低脑代谢、颅内压,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并能在停药后迅速苏醒,无躁动及呼吸抑制[1]。
据相关研究显示[2],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会因疼痛而致交感神经活动兴奋,引起应激反应,从而发生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烦躁等症状。
这些不良症状都可能增加脑水肿、颅内高压、颅内出血的发生概率。
为探讨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该院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别应用了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麻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在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在36~72岁,平均(40.5±2.6)岁。
根据ASA分级,Ⅰ级31例,Ⅱ级49例。
体重在44~76 kg,平均(58.5±2.4)kg。
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肌肉注射东莨菪碱,然后给予咪唑安定静脉注射。
神经外科手术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于益琪罗文杰
来源:《中外医疗》2012年第07期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外科颅内肿瘤切除术中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方法 60例择期ASAⅠ或Ⅱ级行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的患者,按舒芬太尼的诱导剂量随机分为Ⅰ组(0.2µg∕kg)、Ⅱ组(0.4µg∕kg)、Ⅲ组(0.6µg∕kg),每组20例。
观察3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与诱导插管前相比,3组病人的血压及心率均有所下降(P
【关键词】舒芬太尼;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全身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1(a)-0000-0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可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会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甚至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等不良反应。
神经外科颅内肿瘤的患者往往伴有颅内压的增高,为了保证手术能顺利的实施,这就需要我们在麻醉诱导时确保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平稳。
舒芬太尼(Sufentanil,Suf)是新型强效的µ-阿片受体高选择性激动剂,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静脉给药后3~4min达到最大效应,具有起效快、循环系统功能稳定等优点。
有研究表明舒芬太尼比芬太尼在抑制诱导期间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更加有效[1]。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在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中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评估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麻醉诱导中插管时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全麻下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患者6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3~60岁,体重44~80kg。
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精神病史,心、肺、肝、肾功能正常。
困难插管者不在选择范围之内。
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
各组年龄,性别,体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见表1
1.2 麻醉方法
患者入室后常规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外周静脉通道,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有创血压监测、无创血压监测。
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舒芬太尼(0.2µg∕kg、0.4µg∕kg、
0.6µg∕kg)、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4.0µg∕ml。
待病人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确认病人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3min后经口行明视下气管插管,插管均由同一名插管熟练的麻醉医生完成。
插管后接全麻机行机械通气,潮气量8~l0 ml∕kg、呼吸频率12次∕min。
1.3 监测项目与方法
采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有创收缩压(SBP)、有创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
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气管插管时(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时的SBP、DBP、平均动脉压(MAP)、HR。
诱导期间如出现HR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组间各参数指标均数采用单因数方差分析,均数间两两比较采用成对t检验。
2 结果
三组患者中T0时各观察指标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T1时各指标与T0相比显著下降(P0.05)。
Ⅰ组在T2、T3、T4、T5时的SBP、DBP、MAP、HR较插管前有显著升高(P
3 讨论
麻醉诱导期由于喉镜窥视和气管插管的强烈刺激,可产生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加,其主要表现为交感-垂体-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而致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有研究显示全麻诱导插管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性增加和颅内压升高[2]。
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升高和颅内血液循环的改变,这就要求麻醉诱导插管时尽量减少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避免血流动力学波动过大,避免呛咳,屏气等加重颅内压,因此要求诱导时应采取较深的麻醉。
舒芬太尼是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µ-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强度为芬太尼的5~10倍,舒芬太尼脂溶性大、静脉注射后迅速广泛分布于体内所有组织,加之其强效镇痛作用,故气管插管后短时间内患者心血管系统更为稳定,从而抵消了气管插管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3,4]。
研究表明,剂量仅为芬太尼10%的舒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即能达到充分镇痛和麻醉深度,无论术中、术后或麻醉苏醒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均呈稳定状态[5]。
本研究显示,Ⅰ组(0.2µg∕kg)病人插管后出现了血压、心率的升高,说明0.2µg∕kg的舒芬太尼并不能完全抑制气管插管的副反应。
Ⅱ组、Ⅲ组病人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说明0.4µg∕kg和0.6µg∕kg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能较好的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在神经外科麻醉诱导中是可行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在内的心血管不良反应也可能相应增多,需要临床中的密切关注。
参考文献
[1] 袁治国.舒芬太尼在老年冠心病病人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46-47.
[2] Bakiye UgurMustafa,OgurluErdal GezerOsman,Nuri Aydin,et al.Effects of Esmolol,Iidocaine and Fentanyl on Haemodynamic Responses to Endotracheal Intubation:A Comparative study[J].Clinical Drug,Investigation,2007,27(4):267-277.
[3] 田玉科。
Erhard Hartung.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8,10:608—6l 1.
[4] 彭章龙,于布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的血液动力学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218-219.
[5] Cafiero T,Mastronardi P.Sufentantanyl in balanced anesthesia for neurosurgery:comparative study with fontanyl[J].Minerva Anestesiol.2000.66:787-791.
【收稿日期】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