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习题和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52 KB
- 文档页数:6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工艺路线: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一种效应.3、全合成: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临时基团: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7、分子对称合成法: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1)工艺路线的简便性,(2)生产成本因素,(3)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4)环境保护的考虑,(5)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
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答:(1)(2)(3)(4)反应(1)发生格氏反应,条件比较苛刻。
反应(3)一步引入3个氯原子,反应温度较高,反应时间较长,有未反应的氯气逸出,不易吸收完全,存在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等问题。
反应(4)金属钠参与反应,成本比较高。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制药工艺学试题】ology):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2. 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学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原理、工业生产过程及实现生产最优化的一般途径和方法。
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 全合成制药:是指由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合成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
由化学全合成工艺生产的药物称为全合成药物。
4. 半合成制药:是指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药物。
这些天然产物可以是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制备。
5. 手性制药:具有手性分子的药物6 药物的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或逆向合成分析(retrosynthesis analysis):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又称倒推法、逆合成分析法。
8.“一勺烩”或“一锅煮”:对于有些生产工艺路线长,工序繁杂,占用设备多的药物生产。
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往往可以将几步反应合并,在一个反应釜内完成,中间体无需纯化而合成复杂分子,生产上习称为“一勺烩”或“一锅煮”。
改革后的工艺可节约设备和劳动力,简化了后处理。
19 分子对称法:一些药物或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具对称性,往往可采用一种主要原料经缩合偶联法合成,这种方法称为分子对称法。
11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反应。
12. 非基元反应:反应物分子经过若干步,即若干个基元反应才能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
13.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提取植物药材中的挥发油?A. 蒸馏法B. 浸泡法C. 橙皮法D. 冷浸提法答案:A2. 制药工艺学中,下列哪种工艺可以用于制备固体药物剂型?A. 冻干法B. 喷雾干燥法C. 水剥法D. 溶剂浸提法答案:A3. 制药工艺学中,下列哪种设备最常用于将固体药物转化为粉末?A. 强化学乳磨机B. 乳化机C. 制粒机D. 除尘器答案:C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提高药物颗粒的稳定性?A. 冷冻法B. 制粒法C. 超临界流体法D. 减压蒸发法答案:B5. 制药工艺学中,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A. 酯化反应B. 化学结合C. 微胶囊化D. 球化处理答案:C二、问答题1. 请简要描述片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答案:片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原料筛选与预处理:选择合适的药物原料,并进行清洁、研磨等预处理。
- 混合与调剂:根据配方要求将药物原料与辅料按比例混合。
- 湿法制粒:将混合好的药物原料与辅料加入制粒机进行湿法制粒,使其形成颗粒状。
- 干燥:将制粒后的颗粒通过干燥设备进行去湿处理,使其达到合适的水分含量。
- 粉碎与筛选: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粉碎,并通过筛网进行筛选,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颗粒粒径。
- 压片与包衣:将筛选好的颗粒放入压片机进行压片,然后进行包衣处理,提高片剂的稳定性和口感。
- 检验与包装:对制得的片剂进行质量检验,并进行包装,以保证片剂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制剂选择性释药技术。
答案:常见的制剂选择性释药技术包括:- 控释剂型:通过特殊的缓释技术可以实现药物在体内逐渐释放,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
例如胶囊、控释片剂等。
- 微胶囊化:将药物包裹在微胶囊中,通过微胶囊的特殊构造,实现药物在体内的缓慢释放。
- 瑞士卷技术:将多种药物制成一种螺旋状的制剂,通过不同部位的药物释放来实现选择性释放。
- 靶向给药系统:通过制备特殊的给药系统,实现药物在特定部位的释放,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制药工艺学2. 化学制药工艺学3. 制剂工艺学4.新药研发5. 清洁技术二、填空1. 制药工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和不断改进是当今世界各国制药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2. 制药工业是一个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朝阳产业。
3. 世界制药工业的发展动向为:、、、4.制药工艺是___________________桥梁与瓶颈,对工艺的研究是加速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5.清洁技术的目标是____________本来要排放的污染物,实现____________的循环利用策略。
三、简答题1. 制药工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2. 制药工业的特点有哪几方面?3.新药研发的内容是什么?4.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方向有哪些?5.针对当前我国化学药品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第二章药物工艺路线设计和选择一、名词解释1. 全合成制药2. 半合成制药3. 手性制药4. 药物的工艺路线5. 倒推法或逆向合成分析或追溯求源法6. 类型反应法7.Sandmeyer反应8.Mannich反应:9.“一勺烩”或“一锅煮”10. 分子对称法:二、填空1. 是药物生产技术的基础和依据。
工艺路线的和是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
点,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
3. 在制定化学制药工艺实验研究方案时,还必须对反应类型作必要的考察,阐明所组成的化学反应类型到底是还是反应。
4.从收率的角度看,应该把收率低的单元反应放在,收率高的反应步骤放在。
7.药物分子中具有______________等碳—杂键的部位,乃是该分子的拆键部位,亦即其合成时的连接部位。
8.抗炎药布洛芬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合成路线很多,但其共同的起始原料为______________。
9.应用类型反应法进行药物或中间体的工艺设计时,如果功能基的形成与转化的单元反应排列方法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安排时,不仅需要从理论上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要从实践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进行实验研究,经过实验设计及选优方法遴选,反复比较来选定。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制药工艺学中常用的单元操作?A. 粉碎B. 混合C. 蒸馏D. 萃取2. 制药工艺中,以下哪个设备主要用于固体物料的粉碎?A. 搅拌器B. 粉碎机C. 离心机D. 蒸发器3. 在制药工艺中,下列哪个不是液体制剂的特点?A. 易吸收B. 易保存C. 易计量D. 易携带4. 制药工艺中,下列哪个是固体制剂的常见形式?A. 胶囊B. 糖浆C. 软膏D. 溶液5. 制药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药物浓度6. 以下哪个是制药工艺学中常用的灭菌方法?A. 热压灭菌B. 紫外线灭菌C. 化学灭菌D. 所有选项都是7. 制药工艺中,下列哪个不是药物制剂的剂型?A. 片剂B. 注射剂C. 粉剂D. 气体剂8. 制药工艺学中,以下哪个是药物制剂的辅料?A. 活性成分B. 稳定剂C. 防腐剂D. 所有选项都是9. 在制药工艺中,以下哪个不是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A. 含量均匀度B. 崩解时间C. 外观色泽D. 药物纯度10. 制药工艺学中,以下哪个不是药物制剂的包装材料?A. 玻璃瓶B. 铝箔C. 塑料袋D. 纸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制药工艺学是一门研究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2. 制药工艺中,常用的粉碎设备有______、______等。
3.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药物制剂保持其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能力。
4. 制药工艺中,常用的灭菌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5. 制药工艺学中,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制药工艺学中液体制剂的特点。
2. 阐述制药工艺学中固体制剂的常见形式及其特点。
3. 说明制药工艺学中影响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15小题, 每题2分, 共3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化学合成药物的中试规模一般比实验室规模放大()倍。
A.1-5B.5-10C.10-50D.50-1002.()是质子性溶剂。
A.醚类B.卤烷化合物C.醇类D.酮类3、下列溶剂中, 不是生产中应避免使用的为()。
A.甲醇B.苯C.四氯化碳D.1,1,1-三氯乙烷4.SOP是指()。
A.生产工艺规程B.标准操作规程C.工艺流程框图D.生产周期5.溶剂对反应有显著影响的反应类型是()。
A.自由基反应B.离子型反应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6.药物工艺路线设计方法上没有()。
A.类型反应法 B、分子对称法 C、正交法 D、模拟类推法7、复杂反应不包括()。
A.可逆反应B.简单反应C.平行反应D.连续反应8、下面不属于Lewis酸催化剂的是()。
A.吡啶B.AlCl3C.FeCl3D.BF39、Vant Hoff规则:反应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度增加()倍。
A.0.5~1.5 B、1~2 C、2~3 D、3~410、放大系数比较的基准有()。
A.每小时投料量B.每批投料量C.原料间的比例D.年产量11.“me-too”是指()。
A.新化学实体B.模仿性新药C.生物制药D.合成药12.生产工艺规程的主要作用有()A.组织工业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B、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C.新建和扩建工厂的基本技术条件D.安全生产13.小试研究与工业化生产的主要不同点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规模大 B、工业上用工业级原料C.小试研究用工业级原料D.小试研究多为金属设备14.世界制药行业的特征为()。
A.主要针对癌症、心血管等重大疾病 B、研发投入加大C.企业并购与重组D.重磅炸弹药物数量增加15、图1表示的是温度对速度常数的影响关系图, 从图中 k可看出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类型为()。
制药工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制药工艺中常用的无菌操作技术包括以下哪项?A. 热灭菌B. 过滤灭菌C. 辐射灭菌D. 化学灭菌2. 以下哪个不是制药工艺中常用的原料药?A. 阿司匹林B. 维生素CC. 氯化钠D. 咖啡因3. 制药工艺中,以下哪项不是制剂工艺的步骤?A. 粉碎B. 混合C. 蒸馏D. 制粒4. 制药工艺中,以下哪个是固体制剂的常见形式?A. 溶液B. 悬浮液C. 片剂D. 乳剂5. 以下哪个是制药工艺中常用的干燥方法?A. 喷雾干燥B. 真空干燥C. 热风干燥D. 所有以上6. 制药工艺中,以下哪个不是质量控制的环节?A. 原料检验B. 生产过程控制C. 产品包装D. 市场销售7. 以下哪个是制药工艺中常见的药物稳定性试验?A. 热稳定性试验B. 光稳定性试验C. 湿稳定性试验D. 所有以上8. 制药工艺中,以下哪个不是药物制剂的辅料?A. 稳定剂B. 防腐剂C. 着色剂D. 活性成分9. 以下哪个是制药工艺中常用的药物制剂设备?A. 搅拌器B. 压片机C. 灌装机D. 所有以上10. 制药工艺中,以下哪个不是药物制剂的包装材料?A. 铝箔B. 玻璃瓶C. 塑料瓶D. 纸盒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制药工艺中,原料药的纯度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12. 制药工艺中,制剂的稳定性试验包括加速稳定性试验和______稳定性试验。
13. 制药工艺中,无菌制剂需要在______条件下进行生产。
14. 制药工艺中,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是指______。
15. 制药工艺中,药物制剂的包装设计需要考虑______、保护性和方便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制药工艺中原料药的质量控制要点。
17. 描述制药工艺中制剂工艺的基本流程。
18. 解释制药工艺中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指标。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9. 论述制药工艺中无菌制剂的生产要求和控制措施。
化学制药工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化学制药工艺中常用的溶剂?A. 水B. 乙醇C. 丙酮D. 二氧化碳答案:D2. 化学制药工艺中,哪种反应类型通常用于合成药物分子?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酯化反应D. 聚合反应答案:C3. 在化学制药工艺中,下列哪种设备用于控制反应温度?A. 搅拌器B. 冷凝器C. 反应釜D. 分离器答案:C4. 化学制药工艺中,下列哪种方法用于提高药物的溶解度?A. 增加药物的分子量B. 改变药物的分子结构C. 增加药物的结晶水D. 降低药物的熔点答案:B5. 化学制药工艺中,下列哪种物质通常作为催化剂使用?A. 硫酸B. 氢氧化钠C. 活性炭D. 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学制药工艺中,______是药物合成过程中常见的副反应。
答案:水解2. 在化学制药工艺中,______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答案:化学反应3. 化学制药工艺中,______是用于控制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参数。
答案:温度4. 化学制药工艺中,______是用于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答案:包衣5. 在化学制药工艺中,______是指药物分子中活性基团的保护和去保护过程。
答案:保护基团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化学制药工艺中原料药的纯化过程。
答案:原料药的纯化过程通常包括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目的是去除杂质,提高原料药的纯度。
2. 描述化学制药工艺中药物分子设计的原则。
答案:药物分子设计的原则包括药物的生物活性、选择性、稳定性、溶解度、代谢特性和安全性。
3. 阐述化学制药工艺中药物合成的一般流程。
答案:药物合成的一般流程包括原料的选择、反应条件的确定、反应过程的监控、产物的分离和纯化、以及最终产物的质量控制。
4. 说明化学制药工艺中药物制剂的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药物制剂的类型包括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液体制剂(如注射液、糖浆)、半固体制剂(如软膏、凝胶)等。
《制药工艺学》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B.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A.按等次定价B.根据质量分为一、二、三等C.只;A.显色法B.计算收率法C.比重法D.沉淀法4.;A.温度升高,活性增大B.温度升高,活性降低C.;6.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A.透析法B.盐析法C.离心法D.萃取法7.液体;A.
《制药工艺学》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30分) 1.G MP是()。
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新药审批办法
D.标准操作规程 2.药品是特殊商品,特殊性在于()。
A.按等次定价
B.根据质量分为一、二、三等
C.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D.清仓在甩卖 3.终点控制方法不包括()。
A.显色法
B. 计算收率法
C.比重法
D. 沉淀法 4.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
A.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B.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C.温度降低,活性增大
D.开始温度升高,活性增大,到最高速度后,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5.中试一般比小试放大的位数是()倍。
A.5~10 B.10~30 C.30~50 D.50~100
6.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是()。
A.透析法
B.盐析法
C.离心法
D.萃取法 7.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的浓缩称为() A. 高压浓缩 B.减压浓缩 C. 常压浓缩 D.真空浓缩 8.下列不属于氨基酸类药物的是() A.天冬氨酸 B.多肽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 9.下列不属于多肽、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是()
A.抽提法
B.凯氏定氮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福林-酚试剂法 10.下列属于脂类药物的是()。
A.多肽 B. 胆酸类 C.胰脂酶 D 亮氨酸
11.()抗生素的急性毒性很低,但副作用较多,另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A.四环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氨基糖苷类
D. β-内酰胺类 12.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发酵条件不包括()。
A.培养基及种子
B.培养温度及时间
C.PH及通气量
D.萃取及过滤 13.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方法的是()。
A.贴壁培养 B.悬浮培养 C.直接培养D.固定化培养 14.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菌种的主要来源是()。
A.细菌 B.放线菌 C.霉菌 D.酵母菌
15.将霉菌或放线菌接种到灭菌后的大米或小米颗粒上,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产生的分生孢子称为()。
A. 米孢子
B.种子罐
C.发酵
D. 试管斜面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世界化学制药工业发展趋向为()
A.高技术
B.高投入和高效率
C.高产量
D.高质量
E.高速度 2.下列属于化学制药生产工艺路线改革的有() A.原料的改革 B.寻找反应薄弱环节 C.反应后处理方法的影响 D.新技术的应用 3.下列哪些是搅拌的作用()
A.加速传质
B.加速传热
C.加速反应速度
D.增加副反应 4.中试放大的基本方法包括()
A.经验放大法
B.相似放大法
C.数学模拟法
D.理论计算法 5.化学灭菌法有()灭菌法。
A.环氧乙烷 B.湿热 C.表面 D.热空气 6.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A.离心法
B.沉淀法
C.回流法
D.过滤法 7.生物药物的主要来源有()
A.动物脏器和植物
B.血液、分泌物和其他代谢产物
C.海洋生物
D.微生物
1
8.下列属于氨基酸类药物的常用提取分离方法的有()
A.溶解度和等电点法
B.特殊沉淀法
C.离子交换法
D.氨基酸的结晶与干燥
9.维生素在机体内的生理作用的特点有()。
A.能为机体提供能量
B.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
C. 维生素需求量很小
D. 绝大多数维生素是通过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体内酶促反应体系,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
10.下列属于药用酶的有()。
A.消化酶类
B.消炎酶类
C.抗肿瘤酶类
D.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酶类
11.下列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有() A.红霉素 B.青霉素 C.头孢菌素 D.土霉素 12. 下列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有() A. 红霉素 B. 青霉素 C.螺旋霉素 D. 土霉素 13. 氨基酸类药物的常用生产方法有()。
A.蛋白水解提取法
B. 微生物发酵法
C.化学合成法
D.酶合成法 14. 多糖类药物来源于( )。
A.酶类
B. 动物多糖
C.植物多糖
D. 微生物多糖 15.发酵工程制药与化学工程制药相比较优点有()。
A.生产过程安全
B.生产过程较简单,步骤少
C. 设备相对小,辅助设备少,投资少
D. 主要原料可再生,设备通用三、简答题。
(共25分)
1、化学制药工艺条件和影响因素有哪些?(6分)
2、试写出生化药物制备的一般工艺。
(7分)
3、常用的植物细胞培养方法有哪些?(7分)
4、灭菌方法有哪些?(5分)
2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ACBDD ACBAB ADCB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
3.ABC
4.ABC
5.AC
6.ABD
7.ABCD
8.ABCD
9. BCD 10. ABC
D 11.BC 12.AC 13.ABCD 14.BCD 15.AD 三、简答题
1、化学制药工艺条件和影响因素有哪些?(5分)答案中非黑体部分必需写,黑体部分可简写,
1)反应物的配料和浓度比: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由反应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定的。
简单反应对反应速度影响不大,复杂反应受配料比影响大。
2)加料次序的影响:
a.对热效应小无特殊副反应的反应,加料次序对收率的影响较小,此时加料次序只从加料的便利、搅拌的要求、对设备的腐蚀、物料本身性质等方面考虑。
b.从方便和搅拌考虑,生产中先加液体后加固体;从设备的腐蚀性考虑,先加腐蚀性小的原料;从物料的物理性质考虑,后加易分解、易挥发、易水解、易氧化的原料。
3)溶剂:游离基型反应中,溶剂对反应速度影响不明显;离子型反应中溶剂对反应影响较大,溶剂极性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4)温度和压力
a.生产中温度升高反应速度会加快,可缩短生产周期,生产中选择的最佳反应温度是室温或稍高于室温。
b.反应中加压可缩短反应时间,但加压反应需要在加压容器内进行,安全系数加大,所以生产中应尽量选择常压下进行化学反应 5)催化剂和搅拌
a.催化剂能使反应速度加快,缩短反应时间
b.搅拌使反应物间接触机会增多,加快反应系统传热,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
6)反应时间与终点的控制:
a.反应条件确定后,反应时间是固定的,生产中达到反应时间,必须终止反应进行后处理
b.控制反应终点主要是控制主反应的终点,测定反应系统中是否有未反应的原料。
2、试写出生化药物制备的一般工艺。
(8分)
生物材料、发酵或培养液→预处理(清洗、加热、调PH值、凝聚、絮凝→细胞分离(沉降、离心、过滤)→细胞(来活处理)→细胞破碎(高压均质处理、研磨、溶菌处理)→细胞碎片分离(离心分离、萃取、过滤)→收集上清液→初步纯化(沉淀、吸附、萃取、超滤)→高度纯化(离子交换、亲和色谱、疏水色谱、吸附、电泳等).成品加工)无菌过滤、超滤、浓缩、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结晶) 3、常用的植物细胞培养方法有哪些?(7分)
1)单细胞培养;2)悬浮细胞培养;3)大规模培养;4)固定化培养,包括平床培养系统和立柱培养系统;5)同步培养;6)人工种子;7)原生质体的的融合,包括化学法诱导融合和物理法诱导融合。
4、灭菌方法有哪些?(5分)1)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滤过除菌法
2)化学灭菌法:a.气体灭菌法,常用气体有环氧乙烷、甲醛、臭氧、(β-丙内酯、乙酸、乳酸、丙二醇、过氧乙酸、三甘醇)。
b.表面消毒法,目前常用消毒剂有醇类和酚类,如:乙醇、异丙醇、氯丁醇,苯酚、甲酚、氯甲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