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碧化公司技术交流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48
英国碧化BWA220阻垢剂物理与化学性质手册UK BWA220反渗透专用阻垢剂[BWA220类别:反渗透膜专用药剂]BWA220是特制的有机酸溶液,在控制膜表面无机盐垢的沉积方面尤其有效,特别是当反渗透系统使用处理过的废水作为进水时。
[BWA220特点]■BWA220在经济运行的条件下对磷酸盐和碳酸盐的优异控制能力。
■BWA220与所有主要的反渗透膜如美国海德能、美国陶氏、美国科氏、美国通用、熊津化学、日本东丽等滤膜相容。
■BWA220不和助凝剂或者聚合物的絮凝剂发生不利反应。
■BWA220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BWA220可应用于生产饮用水的反渗透系统。
[BWA220阻垢剂物理性质]外观浅黄色液体气味轻微pH<2.020度时比重 1.1-1.2沸点范围100-103度凝固点范围0至3度[BWA220阻垢剂化学反应性]在通常使用情况下BWA220不受氯或其它氧化型杀菌剂影响。
BWA220可用于使用氯和偏亚硫酸氢钠的反渗透膜系统中。
BWA220水解稳定,它不形成不溶的钠盐或钾盐。
[BWA220阻垢剂应用和剂量]BWA220是一种有机酸的水溶液,在浓缩状态下是有腐蚀性的,所以应该使用防腐的加药设备,合适的材料可以是316L不锈钢或者是塑料。
例如:GRP\PVC和PE。
推荐的加药点是在任何过滤设备和筒式过滤器的下游进行的。
BWA220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
它可以纯产品的形式或者以水溶液的形式应用。
最低的加药溶液浓度推荐为10%。
BWA220应该连续加入,并且与水流量成正比,以保持推荐的剂量水平。
需要的加药剂量与进水的质量和浓缩盐水中存在的各种结垢成分的饱和指数有关。
[BWA220阻垢剂药品包装]产品包装为25kg/塑桶。
[BWA220阻垢剂保质期]BWA220物化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保质期为2年。
译自Spe 154844关于油田生产前期和后期结垢防治的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一个工程师的观点Obinna Akuanyionwu,Fazrie Wahid, Schlumberger摘要:油田生产过程中如果未对结垢进行防治,会对油田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同样,如果对结垢问题没有合理的评价和规划,则会造成结垢防治费用过于昂贵。
在油田开发计划阶段研究出一套费用合理且有效的结垢防治措施对开发方案的决策是必要的。
此外,该防治措施必须整合到生产规程中以明确地评估在生产过程中油田的生产动态,从而使油田生产周期中的产能最优化。
在过去研究中,结垢的预测是依据静态结垢模型得出的,而该结垢模型仅仅是建立在热力学结垢预测模型上的。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会介绍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进行结垢预测,该方法结合了动态结垢模型和静态结垢预测;该方法被用来预测储层的结垢生成物和模拟现场结垢离子的变化量。
广泛使用计算机动态模拟工具进行储层和近井地带结垢预测有助于对油田进行生产规划、管理、监控以及产能优化。
基于北海油田生产开发(生产前后)的工作流程已经介绍了,比如其中包括来自于模拟/综合的数据流。
我们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现场去离子水型还是水系类型都影响了现场结垢处理的频率。
它同时还从过去历史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在同类型生产井中结垢是如何对产量造成影响的,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找出结垢物的结垢位置。
最后,我们找出了现阶段工具和工作流程的局限,并且我们怎样做才能够在结垢防治措施制定过程中降低不确定的因素。
介绍这篇论文着眼于在油田开发前和开发进行中而对结垢防治所要求的系统工作流程进行研究。
该方法主要研究地下储层及生产系统。
该研究的潜在价值在于它可以为以后研究打下基础,并为油田生产期间的结垢防治所采取的最适合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在使用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在油田(对于新油田)早期规划中对其结垢现状及防治有直观、合理的认识。
这些信息需要我们对于具体油田进行不同的结垢防治措施选择,然后是筛选、结垢风险评估并对每种措施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物质需求的提高,各种啤酒、饮料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灌装技术和生产能力为了满足需求而相应的提高。
传统的灌装机功能比较单一、通用性差,自动化程度低,调整速度不方便。
本文结合自动灌装系统的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灌装机差速传输平台的工作环节的控制要求和工作原理。
差速机构又称差速器,亦称差动轮系。
该机构被广泛应用在机电行业的各个领域,如特机电、食品机械、包装机械、汽车,尤其是在各种轻工业产品生产线、自动线上。
这种传动方式结构紧凑、体积小、精确度高、传达平稳,从目前国内外的资料来看差速机构只有齿轮传动这一种形式。
通过对灌装机进瓶方式的分析,对比螺杆进瓶方式和转盘进瓶方式,确定了进瓶的设计方案一一螺杆和转盘结合进瓶。
整体结构包括:星型拨轮装置、出瓶拨轮装置、螺旋限位器装置。
螺旋限位器先将输送平台送来的瓶子分离、限位,使瓶与瓶之间的距离确定,然后送进星型拨瓶轮,最后送进系统进行灌装、压盖一系列活动。
对灌装机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设计,确定了“电机+可编程控制系统”的全自动灌装机的控制方案。
制订出全自动灌装机的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方寨。
并使用西门子公司的SIMATIC S7-200型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器,通过步进电机,进行了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全自动灌装机使灌装达到灌装生产高速化、精确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的要求。
提高了液体灌装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关键词】灌装机差速传动齿轮螺旋限位器可编程控制器ABSTRACTAlong with the people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material demand rise, a variety of beer, beveragedemand is increasing, which makes the filing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to meet demandan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The traditional filing machine has single function, poor commonality, low degree of automation and inconvenient adjustment speed.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utomatic filling system process, introduced the filling machine 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 platform work link control requirements and working principle. The differential mechanism is also known as differential, also known as differential gear train. The mechanism is widely used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dustry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electrical,food machinery, packaging machinery, automobile, especially in a variety of light industrial products production line,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size, high accuracy, communication smooth, from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gear differential mechanism only this form. The filling machine bottle feeding way analysis, contrast screw bottle and the tumtable into bottles,determine the feeding bottle design -- screw and rotary combine into the bottle. The integral structure includes: star wheel device, a bottle of gear device, the spiral spacing device. Spiral limiterfirst delivery platform. The bottle separation, limit, so that the bottle and the bottle between the distance is determined, and then sent to the star type dial Ping wheel, finally feeding system for filling, capping a series of activities. Consideration of the design of filling machine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 determine the "stepping motor + programmable control system" of automaticfilling machine control scheme. To develop automatic filling machine control requirements,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scheme of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And the use of Siemens SIMATICS7-200 typ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control system as the core controller, through the stepper motor, the control system software design. Automatic filling machine for filling makes filling production speeding, precise, multi-functional, intelligent requirements. It improves the liquid fill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automation level.[Key words] Filing machine differential drive spirallimiter PLC目录前言 (1)第一章自动灌装系统系统概述 (2)第一节自动灌装系统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2)一、液体灌装生产线的发展过程...,, (2)二、国内外灌装机的发展现状......,, (2)三、国内外灌装机的发展趋势……,,_3第二节本章小结…………_4第二章灌装生产线的概念和设计…_6第一节自动灌装原理……_6一、液体灌装的基本原理…,,_6二、灌装的基本方法………,,_6三、灌装机的选择…,,-9第三节输送平台的定义和选择……………,.10一、输送平台的定义………,,…,.10二、输送平台的历史………,,…,.10三、输送机的分类及特点…,,…,.10第四节本章小结……………,.12第三章灌装生产线机械部分设计…,,…,.13第一节进瓶方式的选择……………,.13一、拨轮进瓶方式…,,…,.13二、螺杆进瓶方式…,,…,.14三、拨轮与螺杆进瓶相结合………,,…,.14第二节灌装机及其主要部件的设计………,.15一、电机和减速器选择……,,…,.15二、星形拨轮方案的确定…,,…,.17三、拨瓶轮主要结构参数设计计算………,,…,.18四、螺杆的设计和计算…….,_ 28第三节本章小结…………_37第四章控制系统的设计……,,…,.38第一节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38一、可编程控制器简介……,,…,.38二、可编程控制器工作原理………,,…,.38三、PLC的选择……,…,.39四、传感器的选择…,,…,.39第二节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设计…………,.40一、实现的功能……,,…,.40二、灌装生产线的大致流程………,,…,.40三、梯形图…,,…,.42第三节本章小结……………,.44结论……,.45致谢……,.46参考文献…………,.47附录……,.48在全自动灌装、包装生产线上,液体灌装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常用于化工、食品等轻工业中。
面向化工企业的知识管理吉旭朱立嘉摘要:本文讨论了化学工业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些特点。
并在讨论香港某塑胶原料有限公司实施知识管理工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工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工程的可行方法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BOM 、知识管理、过程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Chemical EnterpriseJiXu Zhu lijiaAbstract:The character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chemical enterpris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of NKH.ERP System’s implentment, some practical means for chemical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are brought forward.Key words: BOM、Knowledge Management、Process System全球化市场竞争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强调以客户为中心。
企业通过对产品质量、交货期、售前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改善,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保证市场占有率。
同时客户因存在极大的商品选择空间,也表现出日益强烈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只能以“客户”为导向,“客户满意度”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指标,多品种、小批量、灵活多变已成为新工业化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征,这种特征对企业员工的整体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同样提出了挑战:快速响应能力、创新能力、技能素质、运作效率成为评价标准,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香港颖华塑胶原料有限公司实施ERP中推行知识管理工程的经验,并探讨过程系统知识管理工程的特点。
第一章:聚氯乙烯工业概述1.1.1: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概况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聚氯乙烯工业就迅速发展。
()其中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塑料工业迅猛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有许多合成塑料例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相继实现工业化生产。
1835年法国科学家V.Regnault首先发现了氯乙烯,之后他又观察到了一种聚合体,这就是最早的聚氯乙烯。
1872年包曼在文章中提到了氯乙烯的制备,并指出在强烈光照后氯乙烯逐渐变成了一种无定型的白色固体。
1909年LeoBackeland发明了另一种聚合物电木—酚醛树脂,用在电绝缘器材和天线电设备机壳上。
()经历数十年直到1910年德国与美国研究了氯乙烯在紫外线和过氧化物存在下的聚合反应。
Ostromislensky在进行氯乙烯研究时也得到了氯乙烯聚合物,称之为Cauprene chloride.1920年德国研究聚氯乙烯已相当积极,这时候美国联碳化学公司与杜邦公司对氯乙烯聚合物的制备发表了专利。
这意味着氯乙烯及其聚合物的生产已进入实用阶段。
1920年瓦克公司制得聚碳酸乙烯,用它与氯乙烯共聚制得了一种新材料。
这种材料易加工,且不再发生分解。
因它有内塑性继而广泛用作涂料和硬模塑制品,开辟了以内增塑的办法解决了聚氯乙烯的加工问题。
另一方面也为聚氯乙烯从共聚改性做出了创越性的工作,对聚氯乙烯工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之后又发现聚氯乙烯的低分子增塑剂。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在1937年采用高沸点液体增塑聚氯乙烯,制得了类似橡胶的物质,从而首次打破了传统的橡胶市场,成为橡胶材料的代用品。
1912年Chemische Fabrik Griesheim-Electron的Fritz Klatte开发了一种工业化生产氯乙烯的工艺路线,用乙炔和氢氯酸来制备氯乙烯。
1915年他发现一些过氧化物可以引发氯乙烯聚合。
但是,在工业化生产聚氯乙烯之前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1932年一家美国公司用溶液聚合法建立了一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商品定名为“维尼”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