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溶液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型众多,解题方法也多,现将一些主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汇总如下:一、隔离法隔离法就是通过分析,将某一份溶液(一个整体)分割成两个部分,或者将某一个完整的过程,分割成两个或多个过程,然后进行计算的方法。
例1. 一定温度下,向某硝酸钾溶液中加入4克硝酸钾固体或蒸发掉20克水,都恰好使溶液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A. 20克B. 16克C. 8克D. 4克解析:该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20克水恰好达到饱和。
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将原不饱和溶液看作是由蒸发掉20克水后的饱和溶液和20克水组成。
如下图所示:在原不饱和溶液中加入4克硝酸钾恰好饱和,即该温度下,20克水中溶解4克硝酸钾恰好饱和。
设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x。
4g:20g=x:100gx=20g答案:A二、关系式法例2. 在某乙醇()溶液中,乙醇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则此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 5%B. 71%C. 46%D. 33%解析:根据氢原子数相等,找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出质量关系。
46 54此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C三、转换法例3. 要使含水99%的NaCl溶液a克,含水量降为98%,应蒸发掉_________克水。
解析:含水99%可转换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含水98%即溶质质量分数为2%。
因此本题可转换为:要使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NaCl溶液a克,变为溶质质量分数为2%,应蒸发掉___________克水。
设应蒸发掉水的质量为x。
答案:克四、守恒法常用的守恒法是根据溶质的质量守恒。
守恒法不仅适用于稀释,还可用于浓缩、蒸发、结晶、混合等。
例4. 把4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需加水()。
A. 100克B. 200克C. 400克D. 800克解析:可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守恒求解。
中考化学综合试题的解答失分成因及应对策略中考化学综合试题的解答失分成因及应对策略。
一、知识掌握不牢固1. 概念理解不清:如物质分类、元素符号等基础概念。
建议多做选择题,加强记忆和理解。
2. 公式运用错误:如摩尔质量计算公式、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计算公式等。
建议多做例题,熟练掌握各种公式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不规范:如称量误差较大、实验数据记录不准确等。
建议在平时实验中注意规范操作,提高实验技能水平。
二、思维能力欠缺1. 题目理解有误:未读清楚题目要求或者将问题复杂化了。
建议认真阅读题目,并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断。
2. 推导过程混乱:没有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推导或者步骤跳跃太大。
建议养成条理性思考的习惯,在纸上画图列出步骤,避免漏洞百出。
3. 解决问题方式单一:只会机械地套用模板或者死记硬背某些内容而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建议多做拓展性强的综合性试卷,并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三、语言表达存在问题1. 表述含糊不清:叙述过于简略或者说话含义模棱两可,容易让人产生歧义。
建议在写作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尽可能详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2. 语法错误频发: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等常见问题影响文章整体质量。
建议平时多读书并积累好的写作习惯,在写作前先构思好文章框架再开始动笔,并仔细检查文稿以避免低级错误发生。
总之,在备战中考化学科目时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水平, 并且注重针对以上失分情况采取相应策略, 做到心态稳定, 科学备考才是最关键也是最有效果的方法!。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训练一、初中化学计算题的特点初中化学计算题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热点。
初中化学计算题主要有质量百分比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百分比的计算等几类。
其特点是通过化学计算题的解答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计算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化学计算技能。
二、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1.认真审题初中化学计算题的特点决定了审题的重要性。
学生如果审题不清或没有正确理解题意,就会答非所问,导致失分。
所以学生在解题时要全面细致地阅读题目,咬文嚼字,找出关键字词。
对涉及数字、单位、物质的名称以及物质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某些实验操作等关键内容,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决不能一扫而过,否则就会因一字之差而导致整个解题思路的错误。
2.规范解题过程解题过程要规范,主要指解题步骤和解题格式规范化。
解答计算题时,要写出简明扼要的解说和计算过程,并要求书写工整、规范,条理清晰,以便正确检查。
同时,解题过程中要做到语言文字表达准确、简练。
对于涉及溶液的计算题,还要规范使用单位,一定要把相应的单位带入计算。
3.正确使用化学方程式正确使用化学方程式解答有关计算题是中考的必考点。
因此解答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时,首先要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避免由于书写不规范导致的失分。
4.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答方法灵活多样,学生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答问题。
如:平均值法、关系式法、讨论法等。
对于不同的题型和问题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同时学生还要注意解题技巧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三、解题技巧训练方法1.精讲多练精讲多练是提高学生解题技巧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要精选例题和练习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训练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讲解和强化训练。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与试题解析2019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与试题解析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9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一、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方程式计算三、有关溶液的计算四、常用公式计算五、解题技巧计算一、质量守恒定律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及一个可能改变,即: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1)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3)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而不能解释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遇到多步的反应时,关系式法有捷径。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应熟练掌握本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公式一: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公式二:溶液的稀释与浓缩M浓a%浓=M稀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b%稀公式三: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M浓a%浓+M稀b%稀=(M浓+M稀)c%公式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四、常用公式计算10.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11.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五、解题技巧计算1、守恒法例1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答技巧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
查字典化学网小编为大伙儿带来了中考化学运算题解答技巧,期望同学们在中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1中考化学运算题解答技巧运算题是化学考试中公认的一个难点,要紧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中。
而选择题中的运确实是技巧型的运算题,一样能够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四个解题法。
1 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确实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关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关于物质和元素养量关系不能专门好地建立联系。
2 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能够直截了当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样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 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显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依照方程式的运算引入差量,依照变化值能够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运算的差量,而且不明白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 假设数据法依照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运算的数据进行运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样是质量分数运算、物质的质量的运算、元素的质量运算,粒子个数的运算不能专门好的进行迁移。
化学运算常考题介绍中考[微博]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运确实是中考中的压轴运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运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运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要紧分为文字叙述型运算、表格运算、图像运算、探究实验运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文字叙述型运算要紧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明白题,找不到已知,可不能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初中化学运算题的解题技能近年中考虽然对化学运算的要求有所着落,但对同学们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做好化学运算的复习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运算题的解题技能,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何做好化学运算的复习1、有关化学式的运算:根据化学式运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运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运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式运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或含一定质量某元素的化合物的质量;不纯物质中某元素养量分数的运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运算:已知某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有关混合物(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运算;触及气体体积的运算。
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运算:结合溶解度的运算;有关溶液稀释的运算;有关溶液混合的运算;与化学式相结合的运算;与化学反应相结合的运算。
4、综合运算(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之间的综合运算)。
抓住核心,做到有理可依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解答化学运算题的主要原因是混淆了化学运算与数学运算的区分,实际上,化学运算并不是纯洁的数学运算,它主要是考核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原理和化学定律的具体运用,对物质间相互反应规律及定律关系的知道和运用。
只要抓住这一核心,化学运算题便会迎刃而解,由于化学运算中的数学运算常常是比较简单的。
因此,在复习时,要切实抓住有关概念、定律和原理,准确知道它们的含义及运用范畴,为化学运算提供充分的理论根据。
运算题的程序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有以下步骤1、审题:就是弄清题目内容,审清题目中所给的图像,表格的含义,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理清题中触及的化学变化的进程,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这是解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析题:就是运用所学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沟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解题做好准备。
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3、解答:就是在审题、析题的基础上,挑选适当的方法,设出恰当的未知数,简洁而准确地实行解题方案,写出完全的解题进程。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四大经典解法技巧1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化学计算常考题介绍中考[微博]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考题经常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对学生的题目分析理解能力较高,情景比较复杂。
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所求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
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
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溶液的质量分数。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1)守恒法:包含原子个数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虑、去推理、判断,使问题获得解决。
(3)议论法:当题中含有不确立的要素时,对每一种可能状况进行的议论。
(4)十字交错法:已知混淆中某一量的均匀值,求混淆物中两物质的质量比。
(5)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依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直接求解。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1)定量问题定性化;( 2)近似估量;( 3)运用整体思想,化繁为简;(4)利用图象解题等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1.守恒法:例 1、由 Mg(OH)2和 MgO构成的混淆物,测得此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取该混淆物10g ,将其投入 110g 的稀硫酸中恰巧完整反响,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2%B.24%C.20%D.30%分析:依据在化学反响中Mg元素的质量守恒,成立Mg 元素和 MgSO4 的质量关系可求得反响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MgSO4的质量,即可求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Mg~MgSO42412010g×48%=x2.均匀值法例1.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淆物13 g ,与足量的盐酸反响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g,则混淆物中必定含有的金属是。
(A) 锌(B)铁(C)镁(D)没法推测分析:依据锌、铁、镁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响,均生成二价金属阳离子得:(R 为金属,设均匀式量M)R + 2HCl= RCl2+ H2M2g131gM:13=2:1M=26则一定有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6 和小于 26的金属存在,又因为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26 ,只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6 ,故答案为C。
3.十字交错法例 2. 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 mL的集气瓶中采集氨气,因为空气还没有排净,最后瓶内气体的均匀式量为 19,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立刻涨到必定高度后,即停止上涨,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节余气体的体积为()A.V/4 mLB.V/5 mL 6 mL. D.没法判断分析:用十字交错法计算氨气与空气的体积比:因此氨气占5/6 ,空气占1/6 ;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故节余气体为空气。
中考化学解题技巧如何应对化学计算题中考化学考试中,化学计算题占据了一定比例,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关注和准备的部分。
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包括理解题意、运用化学公式和方程、正确换算单位、注意数据的有效位数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应对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们在中考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理解题意首先,解决化学计算题需要充分理解题意。
在解题前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意思,并且将问题进行拆解,明确需要计算的物质或者数值。
如果对题意有任何疑问,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确保理解准确。
二、运用化学公式和方程化学计算题通常需要运用化学公式和方程进行计算。
考生们需要熟悉常见的化学公式和方程,并能够正确运用。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物质和反应过程,根据化学公式和方程进行计算。
同时,要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类型,例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以确保计算准确。
三、正确换算单位化学计算题中,常常需要进行单位的换算。
对于单位换算,考生们需要熟悉常见的化学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换算关系。
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保持计算的准确性,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并根据题目需求确定最终答案的单位。
四、注意数据的有效位数在化学计算题中,数据的有效位数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根据原始数据的有效位数确定最后答案的有效位数。
通常情况下,最终答案的有效位数应保持与原始数据一致,避免四舍五入或者过多保留导致计算结果失真。
五、注重解题过程的清晰和逻辑性解决化学计算题时,不仅要计算得出正确答案,还要注重解题过程的清晰和逻辑性。
在解题过程中,逐步列出计算步骤,保持计算过程的清晰可读。
同时,要注意每一步的逻辑性,确保计算过程的正确性。
六、进行实战练习除了以上几点解题技巧外,考生们还需进行大量的实战练习。
通过做题,巩固解题技巧,熟练运用化学公式和方程,并掌握单位换算和有效位数的处理。
可以通过中考化学试题集、模拟考试等途径进行练习,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与试题解析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高中入学考试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一、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方程式计算三、解的计算四、常用公式计算五、问题解决能力的计算一、质量守恒定律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掌握五个不变量,两个确定的变化和一个可能的变化,即: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为:(1)描述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3)联系主题中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2)质量守恒只强调质量守恒不包括分子个数、体积等方面的守恒(3)质量守恒是指参与化学反应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等于产生的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不包括不参与反应的物质和杂质的质量。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1.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2)匹配:平衡化学方程式(3)注:注明反应条件(4)标记: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或固体),并且反应后的产物中有气体(或固体),则在气体(或固体)物质化学式的右侧标记(或),如果有气体(或固体)参与反应,则生成的气体(或固体)没有标记箭头,即有气体,气体和固体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1)设置:根据问题的意思设置未知量(2)方:正确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3)关闭:找出已知对象和待查找对象之间的质量关系(4)比:列出比例式,求解(5)回答:简短地写下答案3、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公式4.求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点可总结如下: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数量单位可以直接使用,上下单位相同;遇到有两个已知量,应找不足来进行;在多步反应的情况下,关联方法有一个捷径。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熟悉本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公式一: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公式二:溶液的稀释和浓度m浓a%浓=m稀b%稀=(M浓缩+增加的溶剂质量)B%稀释公式三: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M浓缩a%浓缩+M稀释B%稀释=(M浓缩+M稀释)C%公式四: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四、通用公式计算10.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原子质量/1/12碳原子质量11.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① 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 a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③ a元素的质量分数=a的相对原子质量m/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五、问题解决能力的计算1、守恒法实施例1对于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分析后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并计算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2019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的内容。
1 守恒法
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 极限平均值法
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 差量法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一、做多项式题1、确定公式。
在做初中化学计算题时,首先确定这道题中出现的化学元素分子的公式,如氧的公式为O2,氢的公式为H2,氯的公式为Cl2等;2、按比例算。
当化学反应中的分子以一定比例转变的时候,可以按比例算,如反应:H2 + 2O2=2H2O,其中2O2比H2是2:1,H2O比H2是2:1,所以给出的答案相应的也是2:1。
3、结合定义计算。
当分子数目发生变化时,可以结合分子中原子的定义和元素的原子量计算,如反应:2HCl+Ca=CaCl2+H2;其中2HCl比Ca是2:1,CaCl2比H2是2:1,所以给出的答案也是2:1。
4、把待解的问题抽象出来化为比例问题。
例如:氯气是由焰口里的氯化钠和水反应生成的,它的分子式是Cl2,那么,当27.3g氯化钠反应生成Cl2时,其所产生的Cl2的质量是多少?解:该题可以抽象为:27.3g氯化钠反应消耗的氯化钠质量与其生成的Cl2的质量之比为:?:1由定义可知,氯化钠的分子式是NaCl,其中氯的原子量为35.45g/mol,所以,根据上面的比例关系,即可求出Cl2的质量:27.3/58.9×35.45=14.75g二、做把握公式题把握公式题主要是指把握物质变化的过程,先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材料,确定物质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确定变化的方向,如果变化的方向不定,则可以根据常数进行比较,最后归纳出变化的公式。
例如:某种盐在汽油发动机中可以生成Cl2,该盐的分子式是NaCl,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生成Cl2的反应式是什么?解:由于NaCl可以生成Cl2,所以根据NaCl的分子式,在这种情况下,生成Cl2的反应式应该是:2NaCl=Cl2+2Na。
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是从量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通过有关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和物质溶解度的综合计算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
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的数学推算能力。
学生如果了解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或巧解方法,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刚接触化学,对化学计算存在畏惧心理的初中学生。
现将化学竞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一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Fe+H2SO4(稀)=FeSO4+H2↑ △m(溶液质量增加)56 2 56-2=5410x 55.4g-50g=5.4g可求出x=56%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习题】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 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B AlC Ba(OH)2D Na2CO3二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中考化学计算常考题与4大解法技巧3篇中考化学计算常考题与4大解法技巧1 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 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 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 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化学计算常考题介绍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考题经常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对学生的题目分析理解能力较高,情景比较复杂。
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所求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
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
中考化学技巧总结化学是中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掌握一些化学解题技巧不仅能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还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些中考化学解题的技巧,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一、理清知识要点在解答化学题目时,首先要理清题目中要求解决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
同时,要注意将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提取出来,进行归纳并理解。
只有通过对题目要点和条件的理解,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善于利用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简洁表达形式,对于解答化学题目非常有用。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化学方程式来揭示问题的本质。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比,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比例来计算;如果题目要求计算生成物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质量关系来计算。
三、化学计算的问题转化化学题目中常常涉及到不同的计量单位,解答这些题目需要我们善于将问题进行适当的转化。
比如,如果题目给出的是物质的质量,而我们要求的是物质的摩尔数,就需要将质量通过物质的摩尔质量转化为摩尔数;同样,如果题目给出的是体积,我们要求的是摩尔数,就需要将体积通过物质的摩尔体积转化为摩尔数。
四、注意化学实验条件在解答涉及到化学实验条件的题目时,我们要仔细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实验信息。
有些题目会给出温度、压力等条件,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将这些条件考虑进去。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实验条件对反应速率、平衡等方面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解答题目。
五、记住常见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中考化学题目中经常出现的内容。
我们应当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是一些可以用于计算的方程式。
比如,酸碱中和反应的方程式、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方程式等。
六、善于利用化学周期表化学周期表是中考化学中的重要工具,善于利用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答题目。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周期表来判断元素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等特性;我们也可以利用周期表来了解元素的化合价、电子层结构等信息。
初三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一)初三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1. 确定题目类型在解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题目类型是哪一种,常见的化学计算题目类型有:质量计算、溶液浓度计算、化学反应计算等。
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会更加高效。
2. 熟练掌握单位换算在化学计算题中,单位换算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熟练掌握常用的单位换算是解题的基础。
例如,摩尔和质量的换算、体积和摩尔的换算等。
同时,注意保持计算过程中的单位统一,避免带来计算错误。
3. 确定所需要的数据在解题之前,仔细审题,确定所需要的数据。
有时候,题目会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需要根据该方程式来计算目标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清楚地确定所需要的数据,有助于简化解题过程。
4. 善于利用化学方程式和物质的摩尔关系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计算题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利用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关系可以方便地进行计算。
通过将所给数据和方程式中的摩尔比进行对应,可以求解出所需的结果。
5. 注意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在解题过程中,特别是化学反应计算中,要注意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
平衡条件的不同会影响摩尔比的关系,进而影响计算结果。
因此,要准确把握平衡条件,避免出现错误的答案。
6. 注意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关系在溶液浓度计算中,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例如,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体积的比值来计算。
要牢记溶液浓度和体积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解决浓度计算问题。
7. 对数据进行合理的估算有时候,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近似值或未知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求得非常精确的结果,可以根据经验或合理估算来解答问题。
合理的估算有助于快速解题,并避免繁琐的计算过程。
8. 重视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计算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
对于一些不确定因素和近似值,要加以说明,不能误导读者。
同时,要检查答案是否合乎逻辑和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反向计算或常识判断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9. 多做练习题,加强实践能力解题是需要实践的过程,多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初三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1.确定题目所求:在做计算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题目所求,确定计算的目标和方向。
2.确定数据和单位:在计算之前,要先确定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和单位,以便正确地进行计算。
3.确定计算公式:根据题目所求和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4.进行单位换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5.注意精度和有效数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精度和有效数字的问题,保留合适的位数,避免计算误差。
6.检查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要对结果进行检查,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7.注意单位的标准化: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标准化,避免使用非标准单位或混淆不同单位。
8. 熟练掌握化学计算公式: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摩尔质量、摩尔浓度、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1。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答题技巧大放送化学中计算题是免不了的,面对庞大的计算题型,大家需要掌握相关的技巧,为了助力广大考生备考,现将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答题技巧为大家整理如下,希望能帮到大家~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答题技巧:1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化学计算常考题介绍中考[微博]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考题经常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对学生的题目分析理解能力较高,情景比较复杂。
(完整版)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
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
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中考化学史红梅老师一一介绍:1、中考化学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中考化学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中考化学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中考化学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1、中考化学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策略及常规方法化学计算题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中的必考题型。
化学计算题题型多,涉及到的知识点广,因此试题综合性较强,常作为中考中的压轴题。
学生在解答时往往有一定的难度。
但如果能选用合适的方法就能快速而正确地解决问题,在中考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简要地谈谈化学计算题的解题策略并就一些常见地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希望对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化学计算题的解题策略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它不是单纯的数学运算,而是与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等融为一体的,具有了丰富的化学内容。
不少学生忽视了这一点,片面认为数学好了,化学计算也不在话下,从而影响了化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那么怎样进行化学计算题的学习呢?正确解题思路的获得是来自思维过程的程序化。
解答化学计算题的思维程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题目类型的辨别阶段这一阶段对考生的正确思维起到定向作用。
认真审题,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认清题目的类型,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2.相关知识的复现阶段这一阶段对考生的正确思维起到保证作用。
解计算题,必须利用自己获得的化学知识,依据题意、以题目类型为索引回忆有关知识,为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做准备。
3.问题的实质分析阶段这一阶段对考生正确思维起到决定作用。
对计算题进行实质的分析,也就是从面临的题目中抽出与题目相同的有关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运用,排除各种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干扰,尽快做出解答。
二.化学计算题的常规解题方法(一)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如:【例1】某钢铁厂用580吨含Fe3O4 80%的磁铁矿(其余为不含铁的杂质),可炼得含杂质为4%的生铁多少吨?分析:如果此题用常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话,涉及到能否正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一步骤,这个步骤不但麻烦还很容易出现错误,如果用关系法求解就能很好地避免这一过程:解:设可炼得生铁x吨。
备战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1、守恒法
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极限、平均值法
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差量法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假设数据法
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
1、文字叙述型计算
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考题经常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对学生的题目分析理解能力较高,情景比较复杂。
解题时,应首先明确所求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得出。
其次,应明确所求溶液的质量如何计算。
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溶液的质量分数。
最终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难溶性杂质(反应前混有且不参加反应)-生成物中非溶液(生成沉淀或气体)。
2、表格计算
利用数学方法将化学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表达,常常以表格形式将解题信息呈现。
解决这类题的办法:这类题往往给出一组或多组数据或条件,通过对表格中数据或条件的分析、对比,解答有关问题或进行计算。
要通过仔细阅读,探究表格中各组数据之间内在的规律,努力从变中找不变,及时发现规律之中的矛盾点,从不变中找变,进而分析矛盾的根源,解决问题。
通常利用差量法求出反应产生的气体或者沉淀或者减少增加的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
3、图像计算
图像计算在于借助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元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函数图像直观的表示出来。
坐标系中的函数图不仅能表示化学反应,还能较好地反映化学变化的过程,经常是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
解决这类题的办法,应该仔细分析函数图象中横、纵坐标所表示的不同量,以及三点一图趋势即起点、拐点、终点和图像变化趋势,分析其含义。
特别是要重点了解拐点表示对应两种物质一定恰好完全反应,这是此类题的关键。
4、探究实验计算
探究实验计算的难点在于反应中可能会出现的过量问题导致的物质种类的可能性的判断和引起的其他反应。
解决这类题的办法就是结合实验示意图型计算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对比分析每个装置变化前后的质量差,再寻求关系式或数据进行逐个求解;学生应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紧密结合,在对实验原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理出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实验数据与物质(或元素)质量间的关系。
解题的关键是理清思路,找出正确有用数据,认真做好每一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