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知识点讲解。
1. 三位数加法。
- 不进位加法。
- 例如:123 + 345,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3+5 = 8,十位上2 + 4=6,百位上1+3 = 4,结果是468。
- 进位加法。
- 例如:258+347,个位上8 + 7 = 15,向十位进1,个位写5;十位上5+4+1(进位的1)=10,向百位进1,十位写0;百位上2+3 + 1(进位的1)=6,结果是605。
2. 三位数减法。
- 不退位减法。
- 例如:567-345,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7-5 = 2,十位上6 - 4 = 2,百位上5-3=2,结果是222。
- 退位减法。
- 例如:432 - 158,个位上2减8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2 - 8 = 4;十位上3被借走1剩2,2-5不够减,再从百位借1当10,12-5 = 7;百位上4被借走1剩3,3 - 1=2,结果是274。
3. 加减法的验算。
- 加法验算。
- 方法一: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例如计算123+456 = 579,验算时456+123 = 579,两次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
- 方法二: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还是123+456 = 579,579 - 123 = 456或者579 - 456 = 123,说明计算正确。
- 减法验算。
- 方法一:用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例如567-345 = 222,验算时222+345 = 567,说明计算正确。
- 方法二: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567-222 = 345,说明计算正确。
二、典型例题。
1. 加法例题。
- 计算348+257。
- 解:个位8+7 = 15,向十位进1,个位写5;十位4 +5+1(进位的1)=10,向百位进1,十位写0;百位3+2+1(进位的1)=6,结果是605。
2. 减法例题。
- 计算523 - 348。
- 解:个位3减8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3 - 8 = 5;十位2被借走1剩1,1-4不够减,从百位借1当10,11-4 = 7;百位5被借走1剩4,4-3 = 1,结果是175。
第1课时三位数加法(不进位和一次进位)(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三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保护、热爱野生动物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算理。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启发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出示练习:380+55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学生汇报并相应板书)2. 说一说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怎样笔算?笔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复习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以此为生长点,为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三位数加法(不进位)1.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稀野生动物。
2.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统计表。
师: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我国湿地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多少种?预设2:我国湿地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共多少种?……3. 教学例1。
类群种数鸟类271爬行类122哺(bǔ)乳类31课件出示问题:我国湿地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多少种?师:题目中要求的是什么?根据题意,应该怎样列式呢?预设:题目要求的是“我国湿地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多少种”,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71+122。
师:你会计算吗?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学生汇报,师演示:(1)计数器演示,先在计数器上拨出271,再在计数器的个位上拨2颗珠子,十位上拨2颗珠子,百位上拨1颗珠子,结果计数器上显示是393。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6页,37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本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生已经能够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中国湿地保护动物种类”的主题图,为学习计算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学生利用统计表主动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在自主探究、对话交流中,明晰计算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二)核心能力通过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自主探求中,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通过学习活动,受到环保教育,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五)学习难点“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加法》名师课件、《加法》课时作业。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小调查:通过喜欢的方式了解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设计1.复习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2.问题探究(1)学习加法出示教材第36页的主题图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问题一: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二:根据统计表中三类动物,即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种数,从不同的角度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让学生先列式,再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分类,先研究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2.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1000以内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三位数加法;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方法。
难点: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71+15 24+43 35+47 52+3552+20 32+59 53+28 23+692.笔算。
430+260 570+380 390+240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
二、新探(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国湿地动物种类有哪些呢?今天,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的种类(课件呈现教材36页的主题图和统计表),通过刚才的观察,你知道了那些信息?师:根据统计表中有关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板书学生的问题,然后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用加法)(二)自主探究1.探究271+122的计算方法(1)师:要想算出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怎样列式?预设:271+122。
(2)师:271+122怎样计算呢?(小组讨论,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师:用竖式计算271+122,从哪一位加起?(师指名回答)(3)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并说出是怎样算的。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算法?预设1:我们组用竖式计算,个位上:1+2=3,在得数的个位上写3;十位上:7+2=9,在得数的十位上写9;百位上2+1=3,在得数的百位上写3;所以271+122=393。
预设2:我们组也是用竖式计算的,计算的结果与他们一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把结果写在得数的哪一位上。
第1课时三位数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巧练基本功一、小小演算家。
4 1 9 6 1 3 2 0 8 3 6 5+ 5 0 6 + 2 7 9 + 7 9 + 4 6 1二、啄木鸟治病1 6 5 7 4 6+ 8 2 + 2 1 91 4 7 () 9 6 5 ()三、找一找,看哪两个数的和是1000?683 357 564 317 436 275 819 725 181 643四、解决问题1.在商店,明明想买这样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需要多少钱?运动服 135元/套运动鞋 48元/套2.第29届北京奥运会志愿者中,来自北京大学的有507人,清华大学的志愿者比北京大学的多389人,这两所大学的志愿者一共有多少人?五、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关于576+28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 B.它们的和比700小些 C.它们的和肯定不到900(2)()比276多198。
A. 78B. 464C.474(3)一个加数是196,另一个加数是397,和是()。
A. 201B. 593C.399(4)两个三位数相加,和是( )位数。
A. 三B. 四C.三或四(5)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
A. 199B. 1C.1009能力训练场你有好办法快速算出下面这道题的结果吗?9999+999+99+9=()选编:审核:日期:第2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巧练基本功1、笔算。
697+215 = 458+296= 394+206=63+245= 436+184= 237+156=2、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3 5 9 6 5 8+ 8 7 + 7 9 41 2 2 9 1 3 5 27 6 2 6 9 4+ 5 9 8 + 3 0 61 3 6 0 9 9 04、我会连。
2424514677564385628875、数学体验。
1.学校食堂有大米1750千克,吃了一些后,又买来250千克,这时有大米1000千克,吃了多少千克?2.李叔叔家的果园今年收梨389千克,收桔子567千克,收的苹果比梨和桔子的总和多95千克,李叔叔家今年收苹果多少千克?能力训练场用1~8这个8个数字中的任意6个组成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000。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2.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与策略。
3.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学生树立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书第36页情景图,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收获哪些信息?从知道的数学信息中提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1.学生探究271+122与271+31的算法A.学生自己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在算术本上进行计算)B.找同伴说一说自己的算法C.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算法D.学生来评判黑板上的算法师生进行小结E.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F.师生小结竖式计算要注意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是一个是不进位一个是进位板书课题今天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竖式计算(不进位与一次进位)2.学生探究271+903的算法A.学生尝试着独立思考在算术本用竖式进行计算B.请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算法C.学生来评价黑板上的做法并说一说为什么,注意进位时要向前一位进一D.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这道计算与271+31有什么不同?引出在进位时有什么不同?(上一道是向百位进一,这一道是向千位进一)E.小结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三、课堂小结竖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练习八第一、二题五、板书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计算271+122=393 271+31=302 271+903=。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材分析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36-37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主要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能够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这都为本课时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教材中的例1和例2,安排了三个计算题目,层层递进,教学三位数加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如,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1等。
学生已经能够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但此阶段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不能够总结出计算的法则,但能理解其中的算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大量计算,丰富学生的认知结构,理解算理,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的法则。
重点不在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要给学生经历法则形成过程留下空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会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1.经历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明确笔算加法的步骤和要点。
2.通过探索、讨论、交流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的种类,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在学习中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次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唤醒经验,导入新知识1.做一做(列竖式完成)36+52= 32+59=师:大家还记得怎样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吗?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指生板演,其余生单独完成。
师:我们刚才在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生:相同数位要对齐,右边个位先加起,个位满十要进一。
2.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不喜欢动物呢?同学们,我们的国家物种丰富,有许多珍奇的动植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些动物们!图1:丹顶鹤,头顶红冠,有“湿地之神”的美称,由于他们寿命较长,所以是长寿的象征,属于鸟类动物。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旧知回顾】1.口算。
381+503= 753+135= 138+241=671+228= 290+102= 454+324=2.竖式计算。
354+133= 546+101=3. 一台收音机售价为146元,一台微波炉售价为452元,买一台收音机和一台微波炉一共要花多少钱?(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1.笔算。
52+43=26+64=2.归纳计算法则: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数位对齐,从()位加起。
若个位满十要向()位进一。
【合作探究】1.探一探。
(1)自主探索笔算方法271+122=271+31=十位上3+7=(),在竖式中该怎么写?归纳:若十位上相加满十,应向( )位进一。
(2)想一想:271+903该怎样计算?2.试一试。
919+80= 476+121= 719+252= 365+825=3.小结。
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
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精练反馈】A 档:1.先估一估,再计算下面各题。
65+93=158 281+64=345 93+321=414 238+91=329估:( ) ( ) ( ) ( )笔算:2 7 1+ 9 0 3 百位上2+9=( ),该怎么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B档:2.华侨博物馆上午来了785人参观,下午来了503人,一天一共有多少人参观?【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C档:【拓展延伸】()5 ()()()()3()()+5()+()()+()()+()1 3 1 0 0 1 0 1 1 9 8 1 0 8 2【易错收集】。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题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课型新授课内容分析教学通过复习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来为新课打好基础。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以加深印象,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加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一次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媒体选择PPT教学活动提问,师生讨论教学过程一、唤醒经验,导入新知识1.做一做。
课件出示。
36+58= 57+23= 79+17= 48+25=师:大家还记得怎样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吗?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也有学生会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熟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国家物种丰富,有许多珍奇的动植物。
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把你了解的情况给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观察,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师:大家的知识面可真广!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
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与这些湿地野生动物的种类有关,有信心学好吗?(有)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1)]【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给单调的计算赋予了活力,为引出新课提供背景,引导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中去。
二、利用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师:观察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2: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3: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预设4:鸟类比爬行类动物多多少种?……师: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
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年级: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掌握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并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1. 理解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运算规则。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如果我们将两位数变成三位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例子,如:234 456。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3. 学生尝试进行计算,并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规则,并进行讲解。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检查答案。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提问:你们觉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3. 学生回答并总结。
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计算。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探究、练习、巩固、总结和作业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学霸笔记】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第4章万以内的加减法(二)第1课时加法和加法验算1、三位数加三位数( 不进位和一次进位)(1)口算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时,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不进位加法时,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前一位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
注:后一位进来的“1”,不要忘了加上。
2、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上进1,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加上进位的1。
3、验算加法,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琳琳的身高是135cm,明明的身高是144cm,两人的身高和是()A.279cm B.9cm C.l091cm【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把琳琳和明明的身高相加即可.【解答】解:135+144=279(cm)答:两人的身高和是279cm.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要熟练掌握.学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三年级收集了238个塑料瓶,四年级收集了356个塑料瓶,三、四年级大约收集了600个塑料瓶.【分析】三年级收集了238个塑料瓶,四年级收集了356个塑料瓶,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年级收集的塑料瓶相加即可,计算时把238看成240,356看成360进行估算即可.【解答】解:238+356≈240+360=600(个)答:三、四年级大约收集了600个塑料瓶.故答案为:6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实际应用,注意要估算.例3.在一道加法算式里,和不一定比加数大.√(判断对错).【分析】举出反例进行判断,考虑一个加数为0的情况.【解答】解:当其中一个加数是0时,和与另一个加数相等,如:5+0=5,5=5;所以在一道加法算式里,和不一定比加数大,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到:任何数加上0还得它本身.例4.列竖式计算.带※的验算.375+123=※236+514=验算:【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解答】解:375+123=498※236+514=750验算:【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的笔算能力,按照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一.选择题(共6小题)1.小丽的家离学校1500米,他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小丽每天上学、放学要走()千米.A.3 B.300 C.30002.如下图,博物馆到公园有()米.A.816 B.586 C.861 D.5683.体育馆在学校北偏东45°的方向上300米处,儿童公园在学校西偏南45°的方向上200米处,那么儿童公园与体育馆相距()A.300米B.200米C.500米4.()比 276多198.A.78 B.474 C.4645.学校要买一张办公桌需要896元,买一把椅子需要203元,大约需要准备()元钱够买这一套桌椅.A.1000 B.1100 C.10906.比最大的三位数多45的数是()A.145 B.945 C.1044二.填空题(共6小题)7.现有故事书248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多54本,一共有本.8.学校体育室采购器材,篮球一个120元,足球一个98元,排球一个135元,三种球各买一个,共需元.9.小动物举行爬山比赛,上山要走326米,下山比上山要多走49米,爬山比赛一共要走米.10.用6、4、8组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和是.11.一个数是300万,比另一个数少190万,另一个数是.12.甲数是386,比乙数少198,乙数是,列式为.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判断对错)14.爸爸到超市买一台价格为176元的护眼灯和一台价格为132元的学习机,带300元就够了.(判断对错)15.三位数的加法,要从最高位算起..(判断对错)16.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一定是三位数..(判断对错)17.和是100的两个数一定是70和30..(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18.笔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423+349=501+389=*116+397=五.应用题(共4小题)19.一共有700本字典,一年级有326人,二年级有296人,两个年级每人发一本字典,够吗?20.修路队要修30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639米,第二天修了865米,两天共修了多少米?21.一年级有学生245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189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2.电视机456元,电冰箱652元,电磁炉234元.(1)妈妈想买这三样电器,要准备带多少元?(2)如果售货员收多少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所以小丽每天只需要走一个来回,用1500米加上1500米,然后把所得的结果根据1千米=1000米,化成千米为单位即可.【解答】解:1500+1500=3000(米);3000米=3千米;答:小丽每天上学、放学要走3千米.故选:A.【点评】本题先找出每天需要走几个来回,计算出每天行走的路程,再根据进率换算单位即可.2.【分析】把图中三个数据相加,列出算式371+215+230加上即可求出博物馆到公园有多少米.【解答】解:371+215+230=586+230=816(米)答:博物馆到公园有816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实际应用,结合图形中各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再计算即可解答问题.3.【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北偏东45°的方向与西偏南45°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体育馆、学校、儿童公园在一条直线上,体育馆到学校300米加上儿童公园到学校的200米,就是儿童公园与体育馆的距离.【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300+200=500(米),答:儿童公园与体育馆相距500米.故选:C.【点评】根据题意,先判断出这三个地方是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4.【分析】要求一个数比276多198,用276+198即可.【解答】解:276+198=474;答:474比276多198.故选:B.【点评】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这个数,用另一个数加上多的几即可.5.【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用一张办公桌的价格加上一把椅子的价格,求出买这样一套办公桌椅大约需要多少元即可.【解答】解:896+203≈900+200=1100(元)答:大约需要准备1100元钱够买这一套桌椅.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的应用,以及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问题的应用,要熟练掌握.6.【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再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999+45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999+45=1044答:比最大的三位数多65的数是1044.故选:C.【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关键是熟悉最大的三位数是999的知识点.二.填空题(共6小题)7.【分析】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用学校买来故事书的本数加上买来的科技书比故事书的本数,求出买来的科技书有多少本;然后用它加上故事书的本数,求出学校买来的故事书和科技书共有多少本即可.【解答】解:248+54+248=302+248=550(本)答:一共有550本.故答案为:55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加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买来的科技书有多少本.8.【分析】根据题意,三种球各买一个,只需把三种球的单价相加,即120+98+135.【解答】解:120+98+135=218+135=353(元)答:共需353元.故答案为:353.【点评】求几个数的和是多少,把这几个数相加即可.9.【分析】要求全程一共要走多少米,先求出下山走了多少米,用上山跑的326米,加上比上山多走的49米,再把两者相加即可求解.【解答】解:326+49+326=375+326=701(米)答:爬山比赛一共要走701米.故答案为:701.【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一个数加上多的几即可.10.【分析】组成最小的数则是把三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即468;最大的数从大到小排列,是864,二者相加即可.【解答】解: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864,最小的是468,差是:864+468=1332.答: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和是1332.故答案为:133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11.【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求另一个数用加法计算,用300万加190即可.【解答】解:300万、+=190万=490万答:另一个数是490万.故答案为:490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求另一个数计算方法的掌握.12.【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386+198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386+198=584答:乙数是584,列式为386+198.故答案为:584,386+198.【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分析】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计算十位上的数相加时,忘了加进位1,所以计算错误.【解答】解:548+365=913;所以原题计算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14.【分析】首先用一台护眼灯的价格加上一台学习机的价格,求出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把它和300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176+132=308(元)因为308>300,所以带300元不够,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运算方法,以及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用加法解答.15.【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运算方法,可得:三位数的加法,要从最低位算起,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三位数的加法,要从最低位算起,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三位数的加法,要从最低位算起.16.【分析】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三位数分别是400和6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三位数分别是400和600;400+600=1000;1000是四位数;所以,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一定也是三位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17.【分析】根据题意,只要找出两个加数的和是100,而又不是30和70,就可以判断出此题的正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10+90=100;所以,和是100的两个数可能是10和90;因此,和是100的两个数一定是30和70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找出一个与题意不符的反例,能较快的判断此题的正误.四.计算题(共1小题)18.【分析】根据整数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423+349=772501+389=890*116+397=513【点评】考查了整数加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五.应用题(共4小题)19.【分析】一年级有326名学生,二年级有296名学生.用326+296=622人,求出一、二年级的总人数,再和700比较判断即可.【解答】解:326+296=622(人)700>622所以够;答:两个年级每人发一本字典,够.【点评】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两个年级共有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第一天修了639米,第二天修了865米,求两天共修了多少米,就把两天修的长度相加即可.【解答】解:639+865=1504(米)答:两天共修了1504米.【点评】解决本题根据加法的意义直接求解即可,注意给出的全长3000千米是多余条件,不要被迷惑.21.【分析】一年级有学生245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多189人,根据加法的意义可知,二年级有245+189=434人,所以一年级人数加上二年级人数即是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解答】解:245+189+245=434+245=679(人);答:两个年级一共有679人.【点评】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二年级有多少人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2.【分析】(1)把每件商品的价格都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注意估大一些),然后相加,求出需要的总钱数大约是多少钱,也就是妈妈要准备的钱数;(2)把三者售价的准确值相加,求出三件商品的总价,也就是售货员需要收的钱数,从而解决问题.【解答】解:(1)456+652+234≈460+650+240=1350(元)答:要准备1350元.(2)456+652+234=1108+234=1342(元)答:售货员要收1342元.【点评】解决本题注意估算和准确计算的区别,准备钱时,要注意估算的大一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
知识点
学习内容能力水平
核心素养水平(运算能力)
结构化思维水平了解Ⅰ理解Ⅱ
掌握
Ⅲ运用Ⅳ水平一水平
二
水平三
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
✭基础素养✭
【难度:0.9】 1.
四、五年级一共去了286人,六年级去了152人,这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
286+152=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学校在科技周期间,组织同学们去参观科技馆。
用竖式该怎样算?2861
5
2
+(
)
十位上8加5得13,在十位上写(),满十向
(
)位进(
)。
从()加起。
【难度:0.9】 2.科技馆真是热闹呀。
✭能力素养✭
【难度:0.8】 3.小思用竖式计算了三道题。
错误原因:错误原因:
错误原因:
我算对了吗?如果算错了,请写出错误原因,
再改正过来。
上午有632人去参观,下午比上午多去了101人,这一天一共有多少人去参观?
✭综合应用✭
【难度:0.6】5.小维的妈妈参加商场购物促销活动。
买了两件
商品,享受促销优惠后,共付了631元。
小维妈妈买了以上哪两件商品?
Ⅱ二一
【难度:0.8】4.小思的作业本不小心弄脏了。
你知道这些被盖住的数字是多少吗?请把正确的竖式写出来。
Ⅱ 二
促销
满698元减98元
电热水壶
143元
电饭锅
575元
面包机
1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