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折纸动画发展史学习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573.50 KB
- 文档页数:13
浅谈中国传统剪纸动画、折纸动画的特点作者:王雪垠解基程来源:《智富时代》2014年第09期【摘要】中国传统剪纸动画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美术片类型,同时是在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美术电影样式。
折纸片作为美术电影的一个新片种。
它源于幼儿教师的手工制作。
它是将硬纸片、彩纸折叠、黏贴,制作成各种立体人物和立体背景,然后采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活动的影片。
【关键词】剪纸艺术;剪纸动画;折纸;折纸动画剪纸艺术,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众基础。
她集中而全面地体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民俗生活的深刻变化,使得她更加成熟,更具有生命力。
剪纸动画片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美术片类型。
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审美特征造型的简练与完美,由于实用与美化生活的装饰性要求,民间剪纸的夸张和变形是大胆而随意的,不受形象的自然形态的局限。
一切围绕着表现主题内容,增强装饰性与趣味性而进行的。
民间剪纸艺术的视觉形象不只是在造型上达到完美,它在色彩上一样也完美至极。
要求用色要浓烈、艳丽,不考虑物象的真实自然色,根据表现内容和用途的需要,由作者凭主观想象和兴趣来选择物象的用色,单色剪纸常用红、黑两种颜色,因为这是自然界中最强烈的两种颜色,用其剪制作品,以空为白或以白计黑,都能产生强烈的对比。
二、剪纸动画的发展剪纸动画片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国特有的美术片类型,是在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美术电影样式。
它是民间剪纸艺术和动画的结合,借鉴了民间剪纸艺术,是最富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动画片。
它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吸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制成平面关节的纸偶。
折纸技术的历史与文化魅力探索折纸,一门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从古至今,折纸技术在不同的文化中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和形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探索折纸技术的历史与文化魅力,带领读者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
折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中国。
古代中国人将纸张发明后,很快就开始尝试将其折叠成各种形状。
最早的折纸作品被用于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中,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折纸技术逐渐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
每个地区都在折纸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折纸文化。
在日本,折纸被称为“折鶴”,被视为吉祥和幸运的象征。
传说中,如果一个人能够折叠一千只纸鹤,他的愿望就会成真。
这个传说启发了很多人,尤其是在二战后的和平运动中,成千上万的人们通过折纸鹤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折纸鹤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追求和平的象征。
除了日本,折纸在其他国家也有着独特的发展。
在中国,折纸被广泛应用于民间艺术和装饰,如剪纸和雕塑。
中国的折纸作品注重形状的变化和纹理的表现,给人一种精致而独特的美感。
在韩国,折纸则更多地与传统绘画和织物艺术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折纸文化。
折纸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术,它还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心理疗法的功能。
在教育方面,折纸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帮助他们发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折纸还可以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帮助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通过折叠纸张,人们可以专注于手指的动作和形状的变化,从而达到放松和平静的效果。
折纸技术的魅力还体现在其无限的创造性和变化性上。
通过简单的折叠和叠加,纸张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动物、植物、建筑物等。
艺术家们通过折纸技术创作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展现了纸张的无限可能性。
同时,折纸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绘画、雕塑和摄影等,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中国折纸动画发展史学习资料中国折纸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动画界正处于发展初期。
折纸动画是一种将折纸技巧与动画原理相结合的创作形式,通过纸张的折叠和展开来制造动画效果。
由于纸张易于获取和成本较低,折纸动画在中国迅速流行起来。
然而,在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国,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中国的折纸动画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一些有才华的艺术家仍然坚持创作,他们通过折纸动画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80年代是中国折纸动画发展的转折点。
1984年,由中国著名动画艺术家吴岱年创办的《舒克与贝塔》系列折纸动画在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个系列讲述了两只机智、勇敢的小动物旅行探险的故事,其创新的折纸动画技法为中国动画界树立了新的标杆。
《舒克与贝塔》系列折纸动画的成功也为中国的折纸动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从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的折纸动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越来越多的折纸动画作品开始涌现,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2003年,中国动画师牛顿·李创作的《送给未来的你》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并成为中国折纸动画在国际舞台上的代表作。
如今,中国的折纸动画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到这个领域,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折纸动画作品,包括传统故事、现代故事、科幻故事等。
同时,中国的折纸动画也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使用计算机绘制的3D折纸动画作品也开始出现。
对于想要学习中国折纸动画的人来说,以下是一些学习资料供参考:1.《舒克与贝塔》系列折纸动画:这个系列动画是中国折纸动画的经典之作,可以从中学习到折纸动画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送给未来的你》:这是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折纸动画短片,可以从中学习到折纸动画的创意和表现手法。
3.折纸动画教学视频:在网络上可以找到一些由专业折纸动画艺术家制作的教学视频,可以学习到具体的折纸技巧和制作流程。
浅谈剪纸动画的发展摘要:定格动画是集绘画、艺术、音乐、拍摄、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通过单帧拍摄,再利用视觉残留原理进行连续快速放映,使静止的图形产生运动的形态。
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和不同材料定格动画,使其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定格动画的魅力所在。
剪纸动画是定格动画的一个分支,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对动画进行的再创造。
剪纸动画作为中国传统的动画类型,一直在国产动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剪纸;定格动画;材料剪纸动画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中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片类型。
1 早期中国剪纸动画中国首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是以万古蟾为首的动画制作人,实地考察和研究剪纸并将剪纸这门艺术运用到动画里。
作为第一部初步探索和研究剪纸的动画,在《猪八戒吃西瓜》这部动画中,人物形象多为侧面,在人物的全身做了很多关节与皮影戏中的关节相结合。
同时在这部动画中,猪八戒、孙悟空、唐三藏、沙和尚这几个人物形象都以平面绘画雕刻为主。
把控人物的动作节奏的是通过将人物放在摄影机下面,拨一个动作拍摄一帧这样的方式进行拍摄的。
作为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经过先前这样的探索,在《渔童》这部动画中,不论是塑造的人物形象,还是拍摄技巧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人物动作上结合了舞蹈型的动作,运用剪纸的形式强调了装饰风格,着重表现了剪纸艺术的魅力。
场景上也产生了切换多场景的形式,摆脱了《猪八戒吃西瓜》中单一的场景方式。
这些探索和研究使中国剪纸动画走向辉煌,1961《人参娃娃》,该片获得了民主德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埃及亚历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电影“银美人鱼奖”,这是首次在国际获奖的中国剪纸动画。
1963由万古蟾、钱运达导演的《金色的海螺》是此时最优秀的剪纸动画片。
这部电影在人物造型和动作设计上比较成熟。
在塑造人物方面,还是结合了皮影和剪纸的方法,同时又加入了绘画技巧,再也不是平面剪纸了。
关于折纸的资料和知识折纸是一种源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一种受到世界各地喜爱的艺术形式。
通过将纸张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折叠,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造型,给人们带来欣赏和乐趣。
折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国东汉时期。
据说当时的宫廷贵族喜欢用纸来制作各种装饰品和礼物,而折纸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手工艺品。
当时的折纸主要以动物形象为主,如鹤、兔子等。
这些折纸作品被认为具有神秘和吉祥的象征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寺庙和贵族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折纸逐渐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在日本,折纸被称为折鹤,成为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民间手工艺品。
日本的折纸作品以精致和细腻著称,常常被用来装饰庭院和佛堂。
在西方国家,折纸也被广泛接受和喜爱,成为了许多人的爱好和休闲活动。
折纸的基本材料是纸张,通常选择较轻薄的纸质,如折纸专用纸、彩色纸或者是普通的打印纸。
纸张的质地和厚度对于折纸的效果有一定影响,适合初学者的纸张一般比较柔软和易于折叠。
折纸的工具主要包括剪刀、尺子和折痕工具,用来帮助准确地折叠纸张。
折纸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角度进行折叠,以实现特定的造型效果。
在折纸过程中,需要注意折痕的准确性和对称性,以及纸张的抗折性能。
一般来说,折纸作品的难度和复杂度取决于所选择的造型和折叠步骤的复杂程度。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形状,如飞机、船、花等,逐渐提高难度和挑战自己的技巧。
折纸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手工艺品,还可以被应用于其他领域。
在科学研究中,折纸被用来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和空间结构设计。
在工程领域,折纸被应用于建筑设计和产品开发中,以实现创新和节能的效果。
此外,折纸还可以被用来教育儿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折纸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趣味性的手工艺品,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欣赏和乐趣,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作为一种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折纸都展示了纸张的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
纸论坛Paper Forum·纸文化·折纸动画的发展及美学风格分析□赵安强摘要:折纸动画就是纸文化的精粹,文章旨在通过梳理折纸动画的发展历程,梳理其中民间艺术的体现,试图总结其美学规律,为折纸动画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折纸动画;民间艺术;传承发展折纸艺术的本质在于通过翻、转、折叠、拉伸、挤压、插等不包含剪切和粘合的手段,将平面纸张通过复合方法或组合方法、折纸手法创造出三维立体造型形态,即将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
折纸动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将纸张进行不同折叠加工成多种样式,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拍摄进行连续播放的动画,一般使用较易塑性且具有一定支撑性的纸张材料,如硬纸板和卡纸等。
折纸与剪纸有所不同,尽管制成材料都是纸张,但就最终呈现效果来看,折纸呈现的是立体、3D、多维的效果,而剪纸的精妙之处只体现在二维平面上。
相较而言,折纸艺术的包容性更强,能够融合更多的民间艺术,且造型更加灵动,色彩及图案运用更加丰富,技巧更加复杂,更能给人具体可感之觉。
由于纸张容易变形、腐烂,不易保存,折纸艺术未能像青铜、陶器等古文明一样留下文物,也乏确切的文献记录。
而日本却将折纸当作自己的国粹,还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相关课程,并将其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这种混淆视听的做法使得不少人认为折纸艺术源于日本,直至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聪明的鸭子》问世,这是我国第一部折纸动画片,标志着一种新的美术片形式在我国诞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国传统折纸艺术的关注。
该影片由我国初代导演虞哲光任导演和编剧,摄影大家钟立人任摄影,二人均对木偶戏有相当的研究。
影片讲述了三只小鸭子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小黑猫的故事,并在意大利第十一届吉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得广泛赞誉。
20世纪60年代是折纸动画成果丰硕的年代,1961年的《一棵大白菜》以及1964年上映的《湖上歌舞》都是折纸动画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
1980年,《三只狼》和《小鸭呷呷》上映,受到了“80后”儿童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