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培优试卷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5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阶段性培优冲刺第三单元培优卷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
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分)1.(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斑蝥(máo)确凿(záo)桑椹(shèn)谥号(yì)B.感慨(kǎi)收敛(liǎn)逾矩(jǔ)拗(ǎo)口C.惭愧(kuì)曲肱(gōng)私塾(shū)笃(dǔ)信D.教诲(huì)反省(xǐng)倜傥(tǎng)秕(bǐ)谷2.(本题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掩饰披蓑戴笠淅淅沥沥翻来复去B.沐浴喜出望外小心冀冀煞有介事C.急燥美不胜收人迹罕至人声鼎沸D.诀别呼朋引伴混为一谈疲倦不堪3.(本题2分)在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是一个淡泊名利、为人正直、学识渊博的老师。
B.登上峨眉山人迹罕至的顶峰千佛寺,放眼望去,云海风景尽收眼底。
C.人们的心里都有一个纯美梦幻的世界,但我们又常常把它和现实混为一谈。
D.每当听到国歌声响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4.(本题2分)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规范的一项是()A.才几年不见,原来貌不惊人的熙哥哥已经长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帅小伙了。
B.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C.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素养测评】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培优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7分)1.选出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1分)生活有很多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时间带来的成长。
所谓成长,就是一场场____,我们告别旧的,迎来新的,日复一日,____ 。
____ 经历过的人,____ 明白这其中的秘密,在这期间,我们渐渐温柔,学会克制情绪,让内心经受考验,在时间的洗礼中变得强大。
A.改变周而复始只要就B.蜕变与日俱增只要就C.蜕变周而复始只有才D.改变与日俱增只有才2.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1分)A.春天来了,花香鸟语,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B.麻雀也会噗噜噜落到院子里,蹦蹦跳跳,目空一切,全无一点怕人的样子。
C.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D.我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这鸣叫声,汇成一曲奇妙的、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A.2021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是鲁迅名作《故乡》发表100周年,也是“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
B.针对有媒体提出“如果发生疫情,北京冬奥会将如何处理”,北京冬奥组委会黄春表示,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
C.通过建设现代高标准农田基地,举办稻田捕鱼比赛等活动,使乐山市青平镇成为乡村新改革的代表乡镇。
D.乐山市市中区中小学各学校陆续开展了“青年教师赛课”“作业优化设计比赛”等活动来降低学生的身心负担和作业数量。
4.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B.小明买的这件衣服非常合身,简直是天衣无缝。
C.有些同学稍微取得点成绩,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来,这是不谦虚的表现。
D.这些自然现象,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5.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第四单元B卷·培优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13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jì()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忱.( )jì( )(2)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4分)(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红星学校特别开设百年党史学习平台——红色广播站。
请你按照示例为广播站设计几个活动板块。
(4分)板块一:讲述红色故事板块二:板块三:(4)对下面所示通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3分)通知各位同学:在建党一百周年来临之际,为了更好地带动我们班“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感党恩”活动的有效开展,定于2021年7月1日下午3点左右,在一楼阶梯教室举行“党史知识竞赛”。
请大家准时参加竞赛。
七年级1班团支部2021年6月28日A.“带动……活动的开展”搭配不当,应将“带动”改为“推动”。
B.时间不明,将“2021年7月1日下午3点左右”中的“左右”删去。
C.在通知格式上,应把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且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D.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学党史,感党恩”中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
2.初一年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培优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佃.农(diàn)周济.(jǐ)旌.旗(jīng)惊慌失错.(cuò)B.浮躁.(zào) 纯粹.(cuì) 确凿.(záo) 淡泊.明志(bó)C.殉.职(xùn) 分岐.(qí) 劳碌.(lù) 血.雨腥风(xuě)D.应和.(hè) 云宵.(xiāo) 狭隘.(ài) 参差.不齐(chā)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艰苦卓绝记载鼓励B.见识艰苦朴素承载鼓励C.见证艰苦卓绝承载激励D.见证艰苦朴素记载激励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人人都有自己..。
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的乐趣还要从时间的缝隙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不管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还要支撑着干点活。
积极向上的乐趣,反映了人高尚的精神面貌..。
A.选段中加点词“自己”“乐趣”“面貌”依次是代词、动词、名词。
B.“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选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劳动”是贬义词,“积极向上”是褒义词。
D.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病句,应将“不管”改为“即使”。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纪念白求恩》一文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经历,高度评价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并号召人们学习这种精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培优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酝酿.(niàng)澄.清(chéng)黄晕.(yùn)山岛竦峙.(zhì)B.静谧.(mì) 应和.(hé) 萧.瑟(xiāo) 翻来复.去(fù)C.贮.蓄(chǔ) 稀疏.(shū) 粗旷.(guǎnɡ) 呼朋.引伴(péng)D.发髻.(jì) 瞭.亮(liáo) 徘徊.(huán) 淅淅沥.沥(lì)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诗词歌赋表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与人文精神,蕴含着古今一脉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家底”。
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________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只有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________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行稳致远。
近年来,包括《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中国诗词大会》等,不少优秀文化类节目______,背后都折射着同样的时代需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实场景,吸纳时代气息,________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吸取才油然而生满足B.汲取才异军突起满足C.吸取就异军突起满意D.汲取就油然而生满意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着白雪了,好像有一..。
②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一群白色的狮子,睡在雪地里□好像有一群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③远山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
④我听见桥下的溪水正在淙淙地流着。
⑤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的雪影。
⑥我看见有一个溪水中发亮的白雪世界。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阶段性培优冲刺第六单元培优卷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
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分)1.(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头衔(xián)闪烁(shuò)缥缈(miǎo)澄澈(dèng)B.女娲(wā)御聘(qìn)溉汲(gài)陛下(bì)C.踪迹(zōng)疲倦(juàn)绵延(yǎn)掺和(chān)D.庇护(bì)较量(jiào)称职(chèn)狡猾(jiǎo)2.(本题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爵士钦差精至骇人听闻B.渡金港湾雕像灵机一动C.喇叭虚荣爱慕随声附和D.荒凉气慨泥潭神通广大3.(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
不知道该怎么处理?4.(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扫黑除恶活动中,使我省治安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风靡一时的原因是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地提高造成的。
C.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D.省教育厅将用三年时间,建设和规划省级品牌民办学校20所。
七年级上册语文培优试卷(含答案)(总分70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落叶的静,也许是一种伤残的清幽,也许是一种优yǎ( 雅 )的静怡。
她会静静地梦恋在你的脚下,会mù( 沐 )浴在你涟漪的秋水里,也许会随风儿轻舞,飘向你心里看不到的某个角落,暗暗nì( 匿 )笑。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嫩.芽(nèn)暴怒.(nù)收敛.(liǎn)絮絮叨.叨(dāo) B.诀.别(jué)烂.漫(làn)树杈.(chā)忍俊不禁.(jìn) C.迂.回(yū)啜.泣(duō)宽恕.(sù)头晕目眩.(xuàn) D.憔悴.(chuì)颤.动(zhàn)隐秘.(mì)瘦骨嶙.峋(lí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3分)A.安娜对这一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分析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点。
B.11月10日,今冬第一场雪飘落巫溪红池坝,老师带领同学们玩耍其中,同学们快乐得像一群小鸟,老师的身心得到了放松,真是各得其所....。
C.这下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明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啊!D.朦胧夜色中,小偷一丝不苟....地搜寻房主人的卧室。
4.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3分)(A)“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每当一丛丛一簇簇的红叶拥满整个山坡时,这优美的旋律就飘荡在脑海里,流动在唇齿间。
(B)由于巫山小三峡的巴雾峡满山遍野都是红叶,吸引了中外许多摄影师到此拍摄。
(C)红叶,绿水,灰色的船和白色的浪花,让人留恋忘返。
(D)不久前开辟的观景步行道和观景台,更是让游客能够零距离欣赏红叶。
5.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D )(3分);;;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培优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默写。
(1)求学应该谦虚,多向别人学习,正如《论语·述而》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且对人有重要的意义,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论语·学而》中提出的自己应有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述而》中提出的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应从别人身上学到优点或受到启发,改正自己的缺点,正如《论语·述而》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语段, 完成练习。
其实人禽之辨, 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 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 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 对就对, 错就错, 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 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 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 不妨说是凶残的罢, 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 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 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 能直立了, 自然是一大进步; 能说话了, 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能写字作文了, 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duò落, 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 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 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 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舒适.( ) 嗥.( ) 叫 duò( ) 落(2)“不妨”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阅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名著阅读1.名著阅读(1)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
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_______)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本书可有意思了,比如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卷,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项是(_______)A.《孔乙己》 B.《父亲的病》 C.《藤野先生》 D.《范爱农》(3)下面一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请写出划线的代词指代的人物。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
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来。
选文中的“他”指代的人物是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
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
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
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
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
周末提优3第三单元学习任务群:学习生活总分:50 分建议用时:45 分钟得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荣德原创]为更好地巩固近期所学内容,某班学生分为“现代文小组”和“文言文小组”,对第三单元展开学习。
请你阅读两个小组的成果,完成相关问题。
1. 下面是“现代文小组”制作的口袋书,请你阅读其中几页,完成相关任务。
(9 分)(1)任务一:第1 页中有四个词语存在书写错误,请你在下面写出正确的字形。
(4 分)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2)任务二:第2 页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标注错误,请你改正。
(2 分)①___________应读作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应读作___________(3)任务三:第3 页中个别词语的归类出现错误,___________应该是名词,___________应该是动词,___________既不是动词也不是名词。
(3 分)2. “文言文小组”研读了《〈论语〉十二章》,邀请你参与,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11 分)(1)任务一:明义• 理解内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 学而时.习之(按时)B. 传.不习乎(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C. 三军可夺.帅也(夺取)D. 切.问而近思(恳切)(2)任务二:广识•了解文化下面文学及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A.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 代表人物有孔子、老子、孟子、庄子。
B.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也有用芦苇等制成的。
C. 文言文中的“水”指的是冷水,“汤”指的是热水。
D. “匹夫”泛指平民百姓,除此之外,平民百姓还可以用“布衣”来代称。
(3)任务三:记言• 书写运用请根据语境进行默写。
(7 分)文学社的同学们想要为外国友人表演一场话剧。
请你依据《〈论语〉十二章》的内容将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德阳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试题(二)(总分70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落叶的静,也许是一种伤残的清幽,也许是一种优yǎ( 雅 )的静怡。
她会静静地梦恋在你的脚下,会mù( 沐 )浴在你涟漪的秋水里,也许会随风儿轻舞,飘向你心里看不到的某个角落,暗暗nì( 匿 )笑。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嫩.芽(nèn)暴怒.(nù)收敛.(liǎn)絮絮叨.叨(dāo) B.诀.别(jué)烂.漫(làn)树杈.(chā)忍俊不禁.(jìn) C.迂.回(yū)啜.泣(duō)宽恕.(sù)头晕目眩.(xuàn) D.憔悴.(chuì)颤.动(zhàn)隐秘.(mì)瘦骨嶙.峋(lí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D )(3分)A.安娜对这一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分析似是而非,未能切中要点。
B.11月10日,今冬第一场雪飘落巫溪红池坝,老师带领同学们玩耍其中,同学们快乐得像一群小鸟,老师的身心得到了放松,真是各得其所....。
C.这下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小明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啊!D.朦胧夜色中,小偷一丝不苟....地搜寻房主人的卧室。
4.下面文段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3分)(A)“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每当一丛丛一簇簇的红叶拥满整个山坡时,这优美的旋律就飘荡在脑海里,流动在唇齿间。
(B)由于巫山小三峡的巴雾峡满山遍野都是红叶,吸引了中外许多摄影师到此拍摄。
(C)红叶,绿水,灰色的船和白色的浪花,让人留恋忘返。
(D)不久前开辟的观景步行道和观景台,更是让游客能够零距离欣赏红叶。
5.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D )(3分);;;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①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②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③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分句,使语段语意连贯。
(4分)古代诗词中,月亮常与愁思相伴,或是国忧,或是旅愁,或是乡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离乱中苍凉的忧思;“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乱世里不眠的旅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漂泊时萦绕的乡思。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7.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2)无可奈何花落去,_似曾相识燕归来__。
(晏殊《浣溪沙》)(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6)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示作者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咏雪》中,直接咏雪的两句话是: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第9—12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与儿女讲论文义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内集..(诗文)..(家庭聚会)(2)讲论文义(3)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4)差.可拟(差不多)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飘起。
(2)白雪纷纷何所似?_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分)魏晋是人的觉醒时期,《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形象简约而丰满。
谢安的形象因“欣然”、“大笑乐”两词而跃然纸上,联系上文内容说说“公欣然”是因为“俄而雪骤”,试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描摹“公大笑乐”时的心理活动:注意,此处学生答案可以多样化,(1)为这种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而笑乐(2)为两个孩子的精彩答案而笑乐(3)为前者笑,为后者乐。
11.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点,相似有三境界,上者形神皆似,次者神似,次者形似。
从修辞的角度,你认为将“白雪纷纷”比作“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谁更好?请说明理由。
(3分)此题学生自主作答,既可以回答前一个比喻好,也可以答后一个好,主要是说明理由要充分。
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第12—19题。
雨夜的灯光(1)八岁那年,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
黄豆并不好卖,直到下午,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2)开始散集了,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
天边的云越来越多,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我扯着父亲的衣角,催促道:“爸,快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3)雨落下来,父亲把蛇皮袋扎好,架上自行车,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
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4)夜幕降临,风停雨歇,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
一脚踩在地上,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
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骑着自行车,摸黑往家赶。
走出去大约十里地,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5)山道经雨一淋,红土变成黏泥。
父亲累得气喘吁吁,再怎么用力,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
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让我帮着推车。
(6)一路跌跌撞撞,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
这附近遍地坟场,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吓得我几乎丢了魂。
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带着哭腔说:“爸,我怕……”“别怕,跟着我走!只是鸟叫,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安慰着。
(7)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8)“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
“陈坊。
”父亲应声答道。
“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
“八岁。
”父亲答。
(9)“我送送你们吧!”(10)两人一问一答,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11)一路上,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12)那年,他儿子也是八岁,一次突然高烧不退,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
因为走得急,忘了带马灯。
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道路泥泞难行。
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儿子竟被摔坏了头,,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13)“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
一到雨夜,没什么事,我就打着马灯出来看看,好让路过的人能看清前面的路。
这条路上满是泥巴,路边沟沟坎坎全是硬硬的岩石,要是摔倒了,可真危险啊!”他边走边说。
(14)走了大约五里山路,我的双脚实在酸痛得不行了,就向父亲直嚷嚷:“爸,我脚疼,走不动了!”父亲一边吃力地推车,一边安慰我说:“就快到了!”那人二话没说,竟半蹲着让我趴到他背上。
他直起腰的时候,对我说:“我儿子,当时也是你这么大!”然后就一路背着我走。
黑夜里,我定定地看着马灯前面那一缕温暖的灯光,把淡红的软泥照得亮亮堂堂,而他一脚踩下去,温暖的灯光里便飞溅起一串红泥来。
夜风吹起,让人顿感一阵凉意,我紧紧地贴在他的背上,感受到他后背的温热,心里也热乎乎的。
(15)走出山林,父亲向打马灯的男人道谢。
这时,我才看清了他的脸:黑黑的眉毛,浓浓的胡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流尽了泪……(16)多少年过去了,那一路的灯光总让我感到那样的温暖,那样的难以忘怀。
(选自《轻悦读丛书》,有删改)12.请阅读选文,补全下面的表格。
(4分)A:“我”和父亲遇雨受阻。
B:打马灯男人护送我们走出山林。
13.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环境描写,交待云多雷响的天气,预示大雨将至;烘托“我”焦急的心情;为下文走路艰难作铺垫。
14.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3分)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暖暖的,亮亮的,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运用比喻,把亮起的马灯比作林间空中的明月,生动形象地写出黑夜里马灯的明亮,表现出当时我内心的温暖,感激。
15.请分析选文第⑩段中两个加点词“寂静”的含义。
(3分)第一个“寂静”:指夜晚山林的宁静;第二个“寂静”:既指夜晚山林的宁静,也指“我”内心的平静16.选文第12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插叙:交待打马灯男人雨夜的不幸遭遇,揭示打马灯男人雨夜护送路人的原因。
17.选文第15段为什么要细致描写“打马灯男人的脸”?(3分)突出打马灯男人给“我”留下的印象之深,表达“我”对他的同情和感激。
18.选文多次写“马灯的光亮”有什么作用?(3分)线索,象征打马灯男人美好的心灵,突出灯光带给“我”的温暖与安慰。
19.文章以“雨夜的灯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吸引读者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交代了事情的时间和写作的主题;表现出作者对雨夜中那一路灯光的感激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