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因式分解公式法(一)
- 格式:doc
- 大小:290.00 KB
- 文档页数:2
用“换元法”分解因式我们的课本中介绍了对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比如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这些方法都是最基础的因式分解方法.一些同学在解答课外题时,往往感到只用这些方法还是有点力不从心,于是他们纷纷找到李老师,请她“再传授几招,以便能够解答更多类型的因式分解题目”.李老师欣然同意,当场就为同学们介绍了一种因式分解的常用方法———换元法.李老师把换元法分解因式分成了三种情况.一、换单项式例1分解因式x6+16x3y+64y2.析解:注意到x6=(x3)2,若把单项式x3换元,设x3= m,则x6=m2,原式变形为m2+16my+64y2=(m+8y)2=(x3+8y)2.二、换多项式例2分解因式(x2+4x+6)(x2+6x+6)+x2.析解:本题前面的两个多项式有相同的部分,我们可以只把相同部分换元,设x2+6=m,则x2+4x+6=m+4x,x2+6x+6=m+6x,原式变形为(m+4x)(m+6x)+x2=m2+10mx+24x2+x2=m2+10mx+25x2=(m+5x)2=(x2+6+5x)2=2=(x+2)2(x+3)2.以上这种换元法,只换了多项式的一部分,所以称为“局部换元法”.当然,我们还可以把前两个多项式中的任何一个全部换元,就成了“整体换元法”.比如,设x2+4x+6=m,则x2+6x+6=m+2x,原式变形为m(m+2x)+x2=m2+2mx+x2=(m+x)2=(x2+4x+6+x)2=(x2+5x+6)2=2=(x+2)2(x+3)2.三、换系数例3分解因式x3+x2-2004×2005x.析解:此题若按照一般思路解答,很难奏效.注意到2004、2005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把其中一个常数换元.比如,设2004=m,则2005=m+1.于是,原式变形为x3+x2-2004×2005x=x2(x+1)-m(m+1)x=x=x(x2+x-m2-m)=x=x=x(x-m)(x+m+1)=x(x-2004)(x+2004+1)=x(x-2004)(x+2005).以上介绍的是用换元法进行因式分解的初步知识,同学们在以后解题时要多分析题目的结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也可以多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最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刚才举的几道例题,还有没有其它解法?如果有的话,赶快把你的新解法写出来吧.。
14.3因式分解专题一因式分解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3x2- 6x =x(x-6) B.-a2+b2=(b+a)(b-a) C.4x2- y2=(4x-y)(4x+y) D.4x2-2xy+y2=(2x-y)2 2.分解因式:3m3-18m2n+27mn2=____________.3.分解因式:(2a+b)2-8ab=____________.专题二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4.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x4-4=____________.5.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在实数范围内)(1)3x2-16;(2)x4-10x2+25.6.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x3-2x;(2)x4-6x2+9.专题三因式分解的应用7.如果m-n=-5,mn=6,则m2n-mn2的值是()A.30 B.-30 C.11 D.-118.利用因式分解计算32×20.13+5.4×201.3+0.14×2013=___________.9.在下列三个不为零的式子:x2-4x,x2+2x,x2-4x+4中,(1)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进行加法运算,并把结果因式分解;(2)请你选择其中两个并用不等号连接成不等式,并求其解集.状元笔记【知识要点】1.因式分解我们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因式分解的方法(1)提公因式法: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取出来,将多项式写出公因式与另一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这样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2)将乘法公式的等号两边互换位置,得到用于分解因式的公式,用来把某些具有特殊形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公式法.(3)平方差公式:a 2-b 2=(a+b)(a -b),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 (4)完全平方公式:a 2±2ab+b 2=(a ±b)2,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温馨提示】1.分解因式的对象必须是多项式,如把25a bc 分解成abc a ⋅5就不是分解因式,因为25a bc 不是多项式.2.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如21(1)1x x x x +-=+-就不是分解因式,因为结果(1)1x x +-不是积的形式.【方法技巧】1.若首项系数为负时,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首项系数为正,但要注意,此时括号内的各项都应变号,如)2(22--=+-x x x x .2.有些多项式的特点与公式相比,只是某些项的符号不符,这时就需要先对符号进行变化,使之符合公式的特点.参考答案:1.B 解析:A中,3x2- 6x=3x(x-2),故A错误;B中,-a2+b2=-(a-b)(a+b)=(b+a)(b-a),故B正确;C中,4x2- y2=(2x)2-(2y)2=(2x-y)(2x+y),故C错误;D中,4x2-2xy+y2的中间项不是2×2x×y,故不能因式分解,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2.3m(m-3n)2解析:3m3-18m2n+27mn2=3m(m2-6mn+9n2)=3m(m-3n)2.3.(2a-b)2解析:(2a+b)2-8ab=4a2+4ab+b2-8ab=4a2-4ab+b2=(2a-b)2.4.(x2解析:x4-4=(x2+2)(x2-2)=(x2.5.解:(1)3x2--4);(2)x4-10x2+25=(x2-5)22(x2.6.解:(1)x3-2x=x(x2-7.B 解析:∵m-n=-5,mn=6,∴m2n-mn2=mn(m-n)=6×(-5)=-30,故选B.8.2013 解析:32×20.13+5.4×201.3+0.14×2013=0.32×2013+0.54×2013+0.14×2013=2013×(0.32+0.54+0.14)=2013×1=2013.9.解:(1)答案不唯一,如:(x2-4x)+(x2+2x)=2x2-2x=2x(x-1).(2) 答案不唯一,如:x2-4x>x2+2x,合并同类项,得-6x>0,解得x<0.别浪费一分一秒——如何利用零散时间学人们常说,时间是公平的,每个人的一天只有24个小时,所以应该珍惜时间去充实自己。
因式分解——公式法(1)一.教课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十四章因式分解——公式法第一课时二.教材剖析分解因式与数系中分解质因数近似,是代数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
在后边的学习过程中应用宽泛,如:将分式通分和约分,二次根式的计算与化简,以及解方程都将以它为基础。
所以分解因式这一章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在因式分解中表现了数学的众多思想,如:“化归”思想、“类比”思想、“整体”思想等。
所以,因式分解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依据《课标》的要求,本章介绍了最基本的两种分解因式的方法: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完好平方公式)。
所以公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现阶段的学习要点。
三.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构造特色,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过程与方法: 1. 培育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沟通的能力2.培育学生察看、剖析和创新能力,深入学生逆向思想能力和数学应企图识,浸透整体思想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而加强学好数学的梦想和信心四.教课重难点要点:会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难点:正确理解和掌握公式的构造特色,并擅长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易错点:分解因式不完全五.教课方案(一)温故知新1.什么是因式分解?以下变形过程中,哪个是因式分解?为何?22(1)( 2x - 1) = 4 x- 4x + 1;(2)3x2 + 9xy - 3x = 3x( x+ 3y + 1);(3)x2 - 4+ 2x = ( x + 2)( x - 2) + 2x.2.我们已经学过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什么?将以下多项式分解因式。
(1) a3b3 - 2a2 b - ab ;( 2) - 9 x2 y + 3xy2 - 6 xy.【设计企图】经过复习因式分解的定义和方法,为持续学习公式法作好铺垫。
3.依据乘法公式进行计算:(1)( x + 1)(x -1);(2)( x + 2 y)(x - 2 y).4.依据上题结果分解因式:(1) x2 - 1;(2) x 2 - 4 y 2 .由以上 3、 4 两题,你发现了什么?【设计企图】经过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引出公式法因式分解进而引出课题。
2分钟1.5分钟0.5分钟归纳总结拓展提升例:利用因式分解计算22224914.35114.3)2(202120202020)1(⨯-⨯-+分析:(1)中2220212020-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成)20212020()20212020(-⨯+,进而再进行化简运算;(1)中可以先提取共同的因数3.14,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计算.解:2021202120202020)1()20212020(2020)20212020()20212020(2020202120202020)1(22-=--=-⨯++=-⨯++=-+28.6210014.3)4951()4951(14.3)4951(14.34914.35114.3)2(2222=⨯⨯=-⨯+⨯=-⨯=⨯-⨯例:如图,在一块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的四角,各减去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其中a=1.86,b=0.34,求剩余部分面积.分析:求正方形减去四角后的面积,即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小正方面即可。
先可以列出式子为a2-4b2,若直接带入数值,发现运算量较大,所以可以先将a2-4b2因式分解后,再代入数值运算,可大大简化运算过程。
解:S剩= a2-4b2=(a+2b)(a-2b)把a=1.86,b=0.34带入S剩=(1.86+2×0.34)×(1.86-2×0.34)=2.72×1 =2.72四.归纳总结问题:今天我们主要学了哪些知识?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22bababa-+=-问题:怎样判断能否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需要满足所给多项式能够写成两项平方差的形课后作业式,或者在变形后能够写成两项平方差的形式.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单项式或多项式.问题:在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若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因式;(2)因式分解要彻底,直到不能继续再分解为止.五.拓展提升如图,100个正方形由小到大套在一起,从外向里相间画上阴影,最里面一个小正方形没有画阴影,最外面一层画阴影,最外面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0cm,向里依次为99cm,98cm,…,1cm,那么在这个图形中,所有画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多少?解:每一块阴影的面积可以表示成相邻正方形的面积的差,而正方形的面积是其边长的平方,这样就可以逆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了.则S阴影=(1002-992)+(982-972)+…+(22-12)=100+99+98+97+…+2+1=5050(cm2).答:所有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5050cm2.六.课后作业1.下列所向是能否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为什么?22222222)4()3()2()1(yxyxyxyx--+--+2.分解因式16)4(4)3(49)2(251)1(422222+----ayyxbaba3.已知x+2y=3, x2-4y2=-15,求x-2y的值和x, y的值.。
14.3.2 因式分解公式法(第一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后,公式法因式分解的第一课时,它是整式乘法中平方差公式的逆向应用,在教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要充分理解公式的含义,掌握公式的形式与特点. 公式左边的多项式形式上是二项式,且两项符号相反;公式左边的每一项都可以化成某一个数或式的平方形式。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体会因式分解在简化计算上的应用。
(2)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并从中体验“整体”的思路,树立“换元”的意识。
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说出因式分解中平方差公式的特点。
知道这里的平方差公式与整式乘法中的平方差公式是互逆变形的关系。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及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意义,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练习中,对发生的错误做具体分析,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虽然有了第一节提公因式法做基础,但学生有时还会出现因式分解后又反转回去做乘法的错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因式分解的概念,理解它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变形关系。
学生在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是找不准哪个数或式相当于公式中的a , b 。
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运用变式训练揭示公式的本质特征,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并理解因式分解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引入问题1 你能叙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定义吗?提公因式法的定义是什么?因式分解:(1)3mx-6nx 2;(2)4a 2b+10ab-2ab 3;(3)252 y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找同学的答案投影展示。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法是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材第117—119页的教学内容,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是学生在学习乘法公式和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之后,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是今后学习方程的基础知识,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的重要素材。
为了使学生掌握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材在引出公式后,结合例题作了示范性的分析,说明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思考过程。
首先进行观察,判断所要分解的多项式是否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其次用箭头把所要分解的多项式的各项与相应的公式中的各项分别对应,认清所要分解多项式中的各项如何用公式中的项分别表示,把这个多项式变为完全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形式,然后再进行因式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和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分析和归纳能力较弱,在教学中,通过问题启发、示范分析和典例练习来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法因式分解。
[教学方式] 启发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完全平方式的定义,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法因式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理解它与乘法的因式分解是方向相反的变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图示箭头对照的形式,把要分解的多项式的各项和公式的各项分别对应,说明怎样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来分解因式,体会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究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完全平方式的概念,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法因式分解。
难点:结合多项式的特点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重点说明:完全平方式的适用范围是完全平方式,首先需要学生理解其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其次要求学生把多项式变形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再因式分解。
渑池县直中学八年级数学活页教案
编 者
课型
讲授课 时 间
课 题
因式分解——公式法(一)
教学目标
1、 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能说出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会用提公因式法
分解因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能灵活应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教学方法
导、学、讲、练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本14.3.2
2、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教 学 过 程
上节课内容复习:
1、回忆什么是因式分解;
2、怎么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3、复习平方差公式 ))((22
b a b a b a -+=-
教学要点补充与修改:
◆教学过程◆
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 -5); (2)(4m+3n )(4m -3n ).
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1.分解因式:a 2-25; 2.分解因式16m 2-9n .
引导学生完成a 2-b 2=(a+b )(a -b )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来源:]
平方差公式:a 2-b 2
=(a+b )(a -b ).[来源:学.科.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 、b ,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 2-9y 2; (2)16x 4-y 4;[来源:学+科+网Z+X+X+K]
(3)12a 2x 2-27b 2y 2; (4)(x +2y )2-(x -3y )2;
(5)m 2(16x -y )+n 2(y -16x ).[来源:学科网] 【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来源:学&科&网]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解:
(1)x 2-9y 2=(x+3y )(x -3y );
(2)16x 4-y 4=(4x 2+y 2)(4x 2-y 2)
=(4x 2
+y 2
)(2x+y )(2x -y );
(3)12a 2x 2-27b 2y 2
= 3(4a 2x 2-9b 2y 2) =3(2ax+3by )(2ax -3by );
(4)(x+2y )2-(x -3y )2
=[(x+2y )+(x -3y )][(x+2y )-(x -3y )]
=5y (2x -y );
(5)m 2(16x -y )+n 2(y -16x )
=(16x -y )(m 2-n 2)
=(16x -y )(m+n )(m -n ).[来源:学,科,网Z,X,X,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1)2201.021.1-b a + (2)2
26254b a +
(3)4
5
4916y x - (4)2
2
364-y x - 2、因式分解:
(1)942-x ; (2)22)()(p x p x --+;
(3)44y x - ; (4)33ab b a - .
四、小结:
1.平方差公式:))((2
2b a b a b a -+=- 2.适用范围:它们有两项,且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
3.和提取公因式的综合:
(1)如果多项式各项含有公因式,则第一步是提出这个
公因式.
(2)如果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则第一步考虑用公式
分解因式.
(3)第一步分解因式以后,所含的多项式还可以继续
分解,•则需要进一步分解因式.直到每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分
解为止.
板 书 设 计
15.4.3 公式法(一)
1、平方差公式:
))((22b a b a b a -+=-
例:(1)x 2-9y 2; (2)16x 4-y 4;
练习:
作业:课本习题14.3第2、4(2)、11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