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87.91 KB
- 文档页数:11
硬质及超硬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姓名:马中红学号:139024220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普通硬质涂层和超硬涂层有了显著的发展,部分涂层已经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应用。
主要介绍了氮化物、碳化物、氧化物、硼化物等普通硬质涂层和金刚石、类金刚石(DLC)、c BN、纳米多层结构涂层及纳米复合涂层等超硬涂层的性能、应用、制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并对部分常见涂层面临的性能改进及其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硬质涂层;超硬涂层;应用前景;研究进展Abstract:As the advancement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conventional hard and superhard coating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development.Indeed,partial coatings even have been used in some filed.The performance,applications,preparation technique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conventional hard coatings of nitrides,carbides,oxidates and borides have been introduced mainly,as well as superhard coatings of diamond,DLC,c BN,nano multilayer and composite coatings.Moreover,the existing problems regarding to performanceimprovement and feasible development trend henceforth of the partial common coatings was pointed out.Key words:hard coating;superhard coating;application prospect;research progress1 引言硬质涂层是进行材料表面强化、发挥材料潜力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它是表面涂层的一种,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基底的表面沉积的厚度在微米量级,显微硬度大于某一特定值(HV=20GPa)的表面涂层。
新型硬质合金在硬度和韧性上的改善硬质合金是一种以金属碳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材料,通常由金属粉末和碳化物粉末混合而成,然后通过高温烧结过程进行制备。
硬质合金具有出色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切削工具、矿山工具和耐磨零件等领域。
然而,硬质合金在一些应用中往往面临着硬度和韧性之间的矛盾。
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开发新型硬质合金,以在硬度和韧性方面取得更好的平衡。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新型硬质合金及其在硬度和韧性上的改善。
首先,氮化物强化硬质合金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材料,具有出色的硬度和韧性。
在制备过程中,由于氮化物的加入,可以形成更细小、均匀的结构,从而提高硬质合金的硬度。
此外,氮化物也能够阻挡晶粒的生长,增加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研究表明,适当的氮化物含量可以显著提高硬质合金的断裂韧性,同时保持较高的硬度。
这为硬质合金在高负荷、高速切削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性能。
其次,增杂元素强化硬质合金是另一种实现硬度和韧性平衡的方法。
通过添加适量的增杂元素,如钛、铌和钼等,可以提高硬质合金的韧性。
这些元素能够改善合金的晶粒结构,防止晶界的脆性开裂,并增加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
此外,增杂元素也可以与金属原子形成固溶体,并改变合金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合金的硬度。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增杂元素,用于硬质合金的制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纳米结构硬质合金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纳米结构是指材料的晶粒尺寸在纳米级别的材料结构。
相比传统的微米结构,纳米结构具有更高的界面能和强化效应。
对硬质合金而言,纳米晶的形成可以增加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同时,纳米晶的高界面能也使得合金具有更好的断裂韧性。
因此,通过调控合金制备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和晶粒尺寸,可以得到不同硬度和韧性的硬质合金。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其他一些策略也可以在硬度和韧性方面改善硬质合金的性能。
例如,通过减小金属粉末和碳化物粉末的粒径,可以增加材料的致密性和硬度。
第19卷第4期Vol.19N o.4硬 质 合 金C EMEN T ED C ARBI DE2002年12月Dec.2002综合评述金属陶瓷的研究进展徐 强 张幸红 曲伟 韩杰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哈尔滨,150001)摘 要 综述了金属陶瓷的发展、类型和应用,并对金属陶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金属陶瓷 类型 应用 发展趋势1 引 言金属陶瓷,是一种由金属或合金同一种或几种陶瓷相所组成的非均质的复合材料,其中后者约占15%~85%(体积),同时在制备的温度下,金属和陶瓷相之间的溶解度相当小[1]。
它既保持有陶瓷的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抗氧化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又有较好的金属韧性和可塑性,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
其用途极其广泛,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现代技术的各个领域,对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金属陶瓷的研究已成为材料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金属陶瓷(Cerm et)是由陶瓷(Ceramics)中的词头Cer与金属(Metal)中的词头Met结合起来构成[2]。
由于“金属陶瓷”和“硬质合金”两个学科术语没有明确的分界,所以具体材料也很难划分界线。
从材料的组元看,“硬质合金”应该归入“金属陶瓷”,I.E.Cam pbell就曾把“硬质合金”归入到“金属陶瓷”之内[2],本文采用了他的观点,即将“硬质合金”归于“金属陶瓷”。
研究金属陶瓷的目的是要制取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材料,而这些性能是仅用金属或仅用陶瓷所不能得到的。
WC-Co基金属陶瓷作为研究最早的金属陶瓷,由于具有很高的硬度(HRA80~92),极高的抗压强度(600kg/m m2),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
但是由于W和Co资源的短缺,促使了无钨金属陶瓷的研制与开发,迄今已历经三代[4,5,6]。
第一代是二战期间,德国以Ni粘结TiC生产金属陶瓷;第二代是60年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它添加Mo到Ni粘结相中改善TiC和其它碳化物的润湿性,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第三代金属陶瓷则将氮化物引入合金的硬质相,改单一相为复合相,又通过添加Co 和其它元素改善了粘结相。
世界硬质合金材料技术新进展余立新*胡惠勇(苏州江钻新锐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潜江433124)摘要对世界硬质合金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评述,重点介绍了亚微米和超细晶粒硬质合金、超粗晶粒硬质合金、梯度合金以及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的最新进展。
关键字硬质合金超细晶粒梯度材料复合材料!!!!"!"!!!!"!"综合评述作者简介:余立新,男(1966-),博士,苏州江钻新锐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所所长,主要从事硬质合金及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研究工作。
第23卷第1期2006年3月Vol.23No.1Mar.2006硬质合金CEMENTEDCARBIDE1前言自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KarlSchroeter发明硬质合金以来,其生产技术、产量和应用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2004年世界硬质合金的总产量约为3.8万吨[1];我国的硬质合金产量约为1.5万吨,其中矿用合金生产量约为3300吨[2]。
尽管硬质合金的生产历史已久,但近年,基于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越来越紧缺、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硬质合金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宽,以及成本降低等多方面因数的促进,硬质合金在近成型技术、涂层技术、工艺稳定性控制技术、硬质合金梯度材料技术、硬质合金非平衡复合材料技术、硬质合金材料成分-结构-性能关系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3]。
本文主要讨论亚微米和超细晶粒硬质合金、超粗晶粒硬质合金、梯度合金以及硬质合金-金刚石复合材料技术等方面的进展。
2亚微米和超细晶粒硬质合金[1]按照硬质合金中WC平均晶粒度的大小,硬质合金可分为:纳米晶粒硬质合金(WC粒度<0.2μm);超细晶粒硬质合金(0.2μm<WC粒度<0.5μm);亚微米晶粒硬质合金(0.5μm<WC粒度<0.8μm);细晶粒硬质合金(0.8μm<WC粒度<2.0μm);中晶粒硬质合金(2.0μm<WC粒度<5.0μm);粗晶粒硬质合金(5.0μm<WC粒度<6.0μm);超粗晶粒硬质合金(WC粒度>6.0μm)。
超硬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高熔点和耐腐蚀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因而在工程机械、切削加工、矿物开采、耐磨涂层和航天材料等各种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甚至直接决定着刀刃具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周所周知,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分别是世界上现有的第一、第二硬的材料[1],然而,在高温下金刚石易于同二价金属(如铁)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作为各类钢材切削工具,大大限制了它在切削刀具中的使用。
立方氮化硼虽具有很强热与化学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于硬、韧和难于常规切削的金属材料的加工,但它的合成需要高温和高压的极端条件,使成本变得非常昂贵。
目前,使用最多的两种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分别约占刀具总量的30%~40%和50%~60%。
与金刚石相比,它们的硬度偏低,因而这些刀具寿命短,造成机械加工成本高。
而且,当前切削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现代切削技术新阶段,刀具材料成为制造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应用新材料的基础工艺和建立创新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难于加工材料不断涌现,现有的超硬材料难以满足制造业的需要,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稳定热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超硬材料。
因此,理论上设计和实验中合成超硬材料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2]。
为了能设计和合成新的超硬材料,一方面可以利用硼、碳、氮和氧等小原子元素,仿照金刚石的结构,形成三维立体强共价键化合物,设计和合成超硬材料。
另一方面,最近Science、JACS报道[3-5],过渡金属元素的硼、碳、氮、氧等化合物可能提供了一条新的设计与合成超硬材料途径。
过渡金属元素都具有d电子,因而具有高的价电子浓度,致使它们具有极大的体变模量,极强的抵抗弹性变形能力,超低的不可压缩性能。
可是,从化学成键角度来说,这些价电子大都形成的是金属键,不能有效地阻止晶格位错地产生和运动,致使纯过渡金属往往呈现很低的硬度。
要使它们从超低压缩性材料变成超硬材料,需要把各个方向均匀的金属键变成有方向性的共价键,因此,把硼、碳、氮、氧等小的原子掺入到过渡金属的晶格中,使其引入共价键,再设计理想的晶格结构,就能增强了它们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大大提高它们的硬度,例如RuO2[6]、WC[7]、和Co6W6C[8]等都是这类硬性材料。
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的制备及貝力学性能研究王坤(新沂市星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沂718100)摘要笔者采用的是在Q235钢基体表面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因为固相反应法制备陶瓷消耗的能源少、污染小、工艺简单,相对传统的制备工艺所需成本较低,所以研究固相反应型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笔者采用Fe—B、Mo、Fe、Al、Cr为陶瓷骨料,使用无机粘结剂磷酸二氢铝作为陶瓷涂层的粘结剂来制备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对这种制备陶瓷涂层的工艺做基础性的研究。
研究主要有:陶瓷涂层配比研究,陶瓷骨料配比,陶瓷骨料与磷酸二氢铝粘结剂最佳配比;固相反应法制备三元硼化物陶瓷涂层工艺:Q235钢基体表面预处理,固化温度,固化工艺等;涂层结构与性能研究:对涂层的致密性、显微组织、相组成、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涂层抗热震性能、涂层的耐磨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陶瓷涂层陶瓷骨料骨料配比固相反应法结合强度抗热震性能中图分类号:TQ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72(2021)03—0027—11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ernary Boride Ceramic CoatingsWANG Kun(Xinyi Xingchc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J iangsu,Xinyi,718100,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ternary boride ceramic coating is prepared by solid phase reaction on the surface of Q235steel substrate.Because the solid phase reaction method produces ceramics with less energy,less pollution,simple process and lower cost than traditional preparation process.a lot of.Therefore,the study of solid phase reaction type ternary boride ceramic coating has high scientific value and practical value.In this paper,Fe—B,Mo,Fc,Al,Cr are used as ceramic aggregates,andaninorganicbinderofaluminumdihydrogenphosphateisusedasabinderforceramiccoaingtoprepareaterna-ry boride ceramic coating.The coating process is fundamentally studied.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arc:ceramic coating ratio research,ceramic aggregate ratio,ceramic aggregate and aluminum dihydrogen phosphate binder.Solid phase reaction methodforpreparingternaryborideceramiccoatingprocess:surfacepretreatment,curingtemperatureandcuring process of Q235steel substrate.Study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The compactness,microstructure, phase composition,bond strength of the coating to the substrate,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and wear rcsis--ance of the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Key words:Ceramic coating;Ceramic aggregate;Aggregate ratio;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Bonding strength;Thermal shockresistance前言二元硼化物的共价键较强,在烧结过程中硼化物晶粒容易团聚,并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间化合物,从而降低金属液相对硼化物晶粒的润湿性,导致二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的机械性能较差[]。
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介绍了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发展趋势,总结了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在刀具材料及覆层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对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研究进展前言硬质合金号称工业的牙齿,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良好的耐磨损、耐腐蚀等性能,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已广泛用于工具钢、注射成型模具、轧辊等领域,并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硬质合金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德国人Karl Schroeter[1]往碳化钨粉末中加进10%~20%的Co做粘结剂,发明了碳化钨和钴的新合金,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这是世界上人工制成的第一种硬质合金。
在其后几十年里硬质合金的生产技术、产量和应用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基于近年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意识增强、硬质合金产品应用层面的拓宽等多方面的影响,硬质合金在近成型技术、涂层技术、工艺稳定性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硬质合金工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株洲硬质合金厂,60多年来,中国硬质合金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2011年我国硬质合金的产量约为2.35万吨,硬质合金的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38%,是世界硬质合金第一大生产国,但还不是强国[2,3]。
我国生产的硬质合金产品基本是中、低档产品,高端硬质合金产品仍由日美等发达国家垄断。
新型硬质合金材料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硬质合金产量达到3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由此可见硬质合金材料的重要性。
因此,开发新型硬质合金材料,促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已是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使命。
1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研究现状硬质合金也称为金属陶瓷,它是一种由高硬度难熔金属的碳化物(WC、TiC)和粘结金属(Co、Fe、Mo)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
金属陶瓷不仅具有陶瓷的高硬度和优异的耐磨性、耐高温性及抗氧化等特性,还具有一定的金属强韧性,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材料和结构材料。
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以下三类金属陶瓷:一类是以TiC和Ti(C,N)为基的金属陶瓷,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Kieffer将Mo添加到Ni粘结相中,以改善金属液相对TiC的润湿性,以提高TiC基金属陶瓷强韧性[4]。
将TiN添加到硬质相TiC中,可得到Ti(C,N)固溶体,并以Mo作为添加剂,可制得比TiC金属陶瓷更具有优异硬度、耐磨性的Ti(C,N)基金属陶瓷,且Ti(C,N)基金属陶瓷具有一定的韧性。
二类是氧化物为基的金属陶瓷,主要有Al2O3、ZrO2、BeO基金属陶瓷;Al2O3金属陶瓷通常以Cr-Mo作为粘结剂,适用于高温环境,如发动机喷气火焰控制器;ZrO2金属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气敏性及良好的隔热等特性,可应用于火箭的喷嘴材料;BeO金属陶瓷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可用做坩埚材料。
三类是以硼化物为基的金属陶瓷,主要有立方氮化硼、碳化硼和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
立方氮化硼金属陶瓷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高温下也能保证强度和硬度,且化学稳定性良好,可用做加工高温材料的刀具;碳化硼金属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耐磨性和抗化学腐蚀性,主要用于核能技术领域,如中子辐射防护装置;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是采用原位反应烧结法,利用二元硼化物易与金属反应的特性获得硼化物晶粒细小并分布均匀的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硬质合金相比,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具有更优异的强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温度超过650℃后,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仍能保持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而普通硬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则显著下降,另外,三元硼硬质合金有具有和钢相近的热膨胀系数。
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与氧化物、碳化物金属陶瓷等相比,其研究与应用的进展还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硼化物难烧结、难还原。
20世纪80年代日本ToYo Kohan公司[5,6]研究开发了一种原位反应液相烧结三元硼化物的新型烧结工艺。
它利用了二元硼化物易与金属反应的特性,在烧结过程中形成与金属基体共存的三元硼化物硬质相而消耗掉原料中的二元硼化物。
这类硬质合金是由三元硼化物硬质相(Mo2FeB2)和含有Cr、Ni、Mo、Fe等金属粘结相组成,其中三元硼化物硬质相是由二元硼化物和金属基体通过原位反应液相烧结而成的。
其粘结相可通过控制Cr、Ni、Mo的添加量来改变其形态,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
近年来,仅日本利用此种技术成功制备了Mo2FeB2-Fe、Mo2NiB2-Ni、WCoB-Co等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并成功用于硬质螺杆,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化生产。
我国有关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研究与应用很少,仅仅是用于覆层的制备[2],所以研究开发新型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就显得尤为重要。
2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的发展趋势日本ToYo Kohan公司采用原位反应液相烧结法成功研制出Mo2FeB2基金属陶瓷,其物理性能见表1-1,并作为耐磨耐腐蚀材料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由于日本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性能优越,近年来,国内外对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的研究越来越多,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体系的探索以及对已有体系进行改进,研究较多的有Mo2FeB2、Mo2NiB2等金属陶瓷,通过研究成分、显微组织、烧结机理和性能的关系,不断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型号V30 V50 C50 C70 H50 H70 密度g.cm-3 8.2 8.3 8.3 8.3 8.1 8.1硬度HRA 89 85 86 83 83 80 抗弯强度/GPa 2.05 2.25 2.15 2.25 1.70 1.75 杨氏模量/GPa 350 300 330 290 340 305 断裂韧性/MN.m-3/2 19.2 30.0 18.2 29.5 18.2 23.0 热膨胀系数×10-6/K 8.5 10.5 11.1 10.2 11.0 13.9国内学者主要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o2FeB2金属陶瓷与钢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在钢基体上成功制备出Mo2FeB2金属陶瓷覆层,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郑勇[7,8]对Mo2FeB2金属陶瓷制备的烧结工艺、合金元素及添加晶粒长大抑制剂作了研究,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对烧结机理和晶粒抑制长大机理的研究不深入了。
由于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的强硬度接近WC-Co硬质合金,且避免了使用W、Co等战略金属,具有替代WC-Co硬质合金的潜力。
从材料发展趋势及现有材料学理论来看,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完全有理由成为重点发展的国家战略新型材料,通过改进制备技术、优化合金成分等途径不断提高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综合力学性能,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必定能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到好好的应用。
3展望新型硬质合金材料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三元硼硬质合金的应用领域必将不断拓展,在金属切削、矿山开采、拉、拨模具、耐磨、耐腐蚀、耐高温件等领域得到全面的应用,三元硼硬质合金必将是新的研究热点。
结合目前硬质合金的发展现状和制备工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一、大胆创新,开发新型三元硼硬质合金。
通过添加纳米粉末、晶须以晶粒长大抑制剂能提高金属和陶瓷材料的强度,其原理在三元硼化物金属陶瓷上有待研究。
因此,需要尝试新方法研制新型三元硼硬质合金,开发高端硬质合金产品,推动硬质合金切削涂层刀片向精密切削刀具发展。
二、研制开发高性能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
中国的高端硬质合金与国外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必须加大功能梯度、纳米晶、超细晶、和纳片晶等硬质合金的研发。
功能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由于成分的梯度结构而具有良好的性能,利用梯度结构原理,改变传统硬质俣金微观结构的分布特征,使合金性能在三维空间形成梯度结构,从而改善合金的耐磨等性能。
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已经进行超细、纳米结构硬质合金的研究开发[11]。
相比其它硬质合金,纳米晶硬质合金的硬度更高,耐磨性能更好,刀具切削磨损小,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
三、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研制开发。
以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粉作为主要基体材料,添加稀土或其它金属元素,不断改善硬质合金的性能。
四、优化烧结工艺、烧结气氛、烧结温度等烧结环境。
烧结工艺是制备金属陶瓷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着烧结体的最终性能,Mo2FeB2金属陶瓷的烧结是一种超固相线液相烧结,固相阶段通过反应原位生成Mo2FeB2晶粒,随后过共晶反应将生成液相L1(奥氏体+Fe2B),液相烧结在此阶段进行,接着进入L2(奥氏体+L1+ Mo2FeB2)液相烧结阶段,使烧结体进一步致密化,烧结工艺的创新也是研制新型硬质合金的关键技术。
4总结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比传统硬质合金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磨、耐腐蚀和耐高温性能,在注射成型机零件、钢丝冷热拉模等工具上已得到实际应用。
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不仅具有高的硬度和强度,还具有一定的金属韧性,非常适用于有色金属加工的工具材料。
另外,三元硼化物与钢具有良好的结合性,易于在钢表面制备三元硼化物覆层,提高钢刀具的耐久性。
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作为新型硬质合金,得到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支持,三元硼化物硬质合金必定会更加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1]李沐山. 国内外硬质合金现状与发展趋势[M]. 株洲: 硬质合金厂, 1994.[2]罗茵. 全国硬质合金行业2011年统计年鉴. 中国钨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 2012.[3]胡启明. 世界硬质合金工业发展现状[J]. 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钴市场研讨会, 2012.[4]Kieffer R, Ettmayer P. Modem Development in p/M[M]. Vol.5, New York: PlenumPress.1971, 201~203.[5]Takagi K.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strength ternary boride basecermets [J].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06, 179(9): 2809~2818.[6]Takagi K, OhiraS, Ide T, et al. New P/M iron cont aining multiple boride hard alloy [C].Modem Development in Powder Metalurgy, Edited by E.N. Aqua and C.I. Whitman,MPIF, Princeton, N J, 1985,6:153~166.[7]王秋红, 郑勇, 余海洲. 烧结气氛对Mo2FeB2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硬质合金, 2010, 27(5):281~286.[8]承新. Mo2FeB2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硕士学位论文, 2008.[9]郑建智. 高性能Mo2FeB2基金属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合金化研究[D]. 南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硕士学位论文, 2010.[10]Takagi K, Komai M, Matsuo S. Development of ternary boride base cermets[C]. PowderMetalurgy Proceeding of World Congress, PM, 94, Paris, European Powder Metallurg y Association, 1994, 1:227~234.[11]Guilemany J M, Dosta S, M iguel J 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roperties of W C-Co HVOF coatings through the use of nanostructured and microstructured feedstock powders[J]. Surf Coat Tech, 2006, 201(3-4): 1180~1190.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ernary boride hard alloy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ternary boride hard alloy are reviewed, an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ernary boride hard alloy, then, the application of ternary boride hard alloy in the cutting tool, cladding are summarized.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trend of ternary boride hard alloy is prospected.Key words: ternary boride; hard alloy; research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