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学习-子宫脱垂
- 格式:ppt
- 大小:13.09 MB
- 文档页数:46
子宫托
一、适应症适用于各度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者。
二、放托先将手洗净,病人半卧于床上或蹲在地上,两腿分
开,一手握托柄,将托柄靠近会阴肛门处,使托盘取水平位进入阴道。
如为椭圆形托,须使托盘的窄端先进入阴道口内,逐渐将托柄向上旋转,使托盘全部进入阴道内,再转动托柄
使其弯度向前
三、取托睡前用手指捏住托柄,边向外拉
边向肛门一侧压抵,托盘即自阴道滑出。
可
用温水洗净托,拭干后,包好以便再用。
四、注意事项1.托号选择适宜2.一般晨起
劳动前放托,晚间取出,洗净。
3、放托后
应每3-6个月复查一次
手术治疗 根据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情况加以选择
(1).阴道前后壁修部术
适应症:Ⅱ度Ⅲ度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
(2).阴道前后壁修补、主韧带缩短部分宫颈切除术(Manchester 术) 适应症:年龄较轻,宫颈延长的Ⅱ度Ⅲ度子宫脱垂患者
(3).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适应症:适应年龄较大、无需生育患者Ⅱ度Ⅲ度子宫脱垂伴阴道 前后壁膨出
(4)阴道纵隔形成术
适应症: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治疗3---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流程。
第十四节子宫脱垂第十四节子宫脱垂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至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
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
祖国医学称之为“阴挺”、“阴癫”、“阴脱”等。
因其多发生在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子肠不收”之称。
自测要诀西医临床分析:1.患者自觉会阴处有肿胀感,阴道有物脱出。
2.站立或进气时可增大,平卧时可缩小或回复,脱出物常因摩擦而逐渐发干、变硬、增厚。
3.破溃而有脓性及血性液体渗出,常伴有腰酸、腹部下坠、行走时加剧、小便困难等。
4.本病常因多产、分娩损伤、产后参加体力劳动较早、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而发病。
常伴有胃下垂、肾下垂等。
另外,习惯性便秘,长期蹲位、站立、举重、重体力劳动和腹内肿物亦可引起子宫脱垂。
【注】病情轻重分为3度:当站立时,子宫颈下降到阴道口,称为I度(轻度);子宫颈脱阴道口外,称为Ⅱ度(中度);子宫颈与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为Ⅲ度(重度)。
患者常感腹部下坠,走路时加剧,小便时有困难,白带增多,腰脊酸痛。
警示·长期严重子宫脱垂,药物治疗无效者,为避免加重感染,导致它病,不宜居家自疗,需去医院就诊。
建议相关检查:妇科检查可明确有无子宫脱垂及脱垂的程度。
自疗秘方一、中草药内服疗法1.黄芪、党参各30-50克,金樱子30克,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日l剂。
2.山药、山茱萸、熟地黄、金樱子、淫羊藿、白术各15克,人参、杜仲、当归各10克,水煎服,日1剂。
3.黄芩、黄柏、知母、牡丹皮、柴胡、紫花地丁、升麻各10克,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益母草各5克,水煎服,日1剂。
4.金樱子根60克,水煎服,1日2次。
5.白背根30克,水煎服,1日2次。
6.枳壳30克,茺蔚子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1日2次。
二、成药疗法1.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1日3次。
2.人参健脾丸:每次6克,1日3次。
3.健脾资生丸:每次9克,1日3次。
三、外治疗法1.蓖麻仁30克,捣烂如泥,用热粥调成稀泥状,敷头顶百会穴处,约2小时后子宫回缩至阴道内,可将药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