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方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13.7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方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我国旱灾频发重发,干旱缺水问题日益突出。为做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应对旱灾威胁,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土壤墒情监测,大力推进监测站(点)建设,建立健全国家、省、县三级墒情监测网络体系,扩大覆盖土壤墒情监测规模和范围。要充分利用现代监测和信息设备,全面提升监测效率和服务能力。逐步完善主要农作物墒情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墒情评价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现代高新技术应用,提高墒情监测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为指导农业生产、防灾减灾、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土壤墒情监测要以服务农业生产为宗旨,以土壤和作物为对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覆盖全国粮食主产区和干旱易发区。通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突出土壤墒情监测关键技术环节,实现定点、定期监测。分析汇总土壤墒情数据,评价作物需水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建立墒情定期会商和报告制度,提高时效性和结果表达的可视化程度。

二、基本原则

(一)代表性。土壤墒情监测站(点)要充分考虑区域内主导作物、气候条件、灌

排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布局,确保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

(二)及时性。土壤墒情监测要做到及时、快速、准确,出现旱涝灾情,应加大监

测频率,旱涝灾情不迟报、不漏报;关键农时季节,应及时汇总相关信息,重大农事活动

前有信息;日常监测工作,坚持定期采样,快速分析、及时汇总、

按时上报

(三)规范性。建立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做到工作人员相对固定,设施设备配置齐全,监测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监测数据可靠、调查内容详实、评价结论科学。

三、重点工作

(一)监测点布设

选择区域范围内代表性强,当地政府重视,土肥水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能够长期坚持的县承担土壤墒情监测工作。

以县为基本单元,根据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作物布局、灌排条件、土壤类型、生产水平等因素,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平均每10万亩耕地设立1个农田监

测点(每个县不少于5个)。

农田监测点应设立在作物集中连片、种植模式相对一致的地块。采用统一编号,设立标志牌。开展基本情况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种植制度、灌排条件、地力等级、产量水平等;测定不同层次土壤质地、容重、田间持水量等指标;拍摄景观照片,建立监测点档案。

(二)数据采集

1、监测指标。一般按0〜20cm、20〜40cm、40〜60cm、60〜100cm四个层次监测土壤含水量,其中,0〜20cm、20〜40cm为必测层。播种出苗期时,加测

0〜10cm 土层。特殊作物根据其需水特性和根系分布深度确定监测层次和深度。同时调查观测气象、作物表象、干土层厚度、田面开裂、灌溉、农事操作等相关数据。水田淹水时监测淹水深度、排水状况等。

2、采集方法。固定监测:埋设固定式自动监测设备,传感器分别埋入土层

深度10cm、30cm、50cm、80cm处进行监测,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到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并做好定期校正和维护保养。流动监测:配备便携式监测仪器和交通工具,在监测点地块,以GPS仪定位点为中心,长方形地

块采用“S法,近似正方形田块采用“X法或棋盘形采样法确定5个以上数据采集点进行监测,求平均值。

3、采集时间。每月10日、25日进行调查监测,在关键农时季节和发生旱涝灾情时,加大重点作物、重点区域监测频率和密度。

(三)指标体系建立

分不同气候区域、土壤类型、种植作物开展墒情指标试验研究,建立主要作物土壤墒情指标体系。

1、资料收集。主要包括本地区主要作物种类、分布区域、播种面积和耕作制度;作物不同生育阶段需水规律和灌溉试验研究结果;主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和作物灌溉制度等。收集或测定主要耕作土壤的质地、容重、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土壤毛管断裂含水量等数据。

2、田间试验。设置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观测记载作物生长期间的各生长发育指标和作物受旱表象,建立不同土壤含水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和旱涝表象之间的数据关系。

3、建立指标体系。通过对已有资料和田间试验结果的分析整理,总结不同土层深度主要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适宜相对含水量,以及作物受旱和受涝表象指标,经专家会商形成土壤墒情评价指标体系。

(四)墒情评价

按照耕地利用类型确定评价等级标准,根据土壤水分、作物表象、生产状况

等因素综合评价墒情等级。各地可参照以下指标和原则进行评价,并逐步建立本区域墒情评价指标体系。

1、水浇地和旱地:

渍涝:土壤水分饱和,田面出现积水,持续超过3天;不能播种,作物生长停滞。

过多:土壤水分超过作物播种出苗或生长发育适宜含水量上限(通常为土壤相对含水量大于80%),田面积水3天内可排除,对作物播种或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适宜:土壤水分满足作物播种出苗或生长发育需求(通常为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

不足:土壤水分低于作物播种出苗或生长发育适宜含水量的下限(通常为土壤相对含水量50%〜60%),不能满足作物需求,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午间叶片出现短期萎蔫、卷叶等表象。

干旱:土壤水分供应持续不足(通常为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0%),干土层

深5cm以上,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危害,叶片出现持续萎蔫、干枯等表象。

严重干旱:土壤水分供应持续不足,干土层深10cm以上,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危害,干枯死亡。

2、水田:

渍涝:淹水深度20cm以上,三天内不能排出,严重危害作物生长。过多:淹水深度8〜20cm,三天内不能排出,危害作物生长。

适宜:淹水深度0〜8cm,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不足:田面无水、开裂,裂缝宽1cm以下,午间高温,禾苗出现萎蔫,影

响作物生长。

干旱:田间严重开裂,裂缝宽1cm以上,禾苗出现卷叶,叶尖干枯,危害作物生长

严重干旱:土壤水分供应持续不足,禾苗干枯死亡。

(五)信息编报

1、信息汇总。省、地、县各级监测单位每年1月更新行政区内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等基本情况表格,每月10日、25日按时更新主要作物播种面积及对应耕地类型的墒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