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数据对象与属性类型
- 格式:pdf
- 大小:625.59 KB
- 文档页数:8
2.第二部分ABAP开发语言2.1.ABAP基础2.1.1.语言概述2.1.1.1.程序结构ABAP程序源码结构包括数据定义和处理块两部分;处理块又分为事件块,对话模块,过程。
过程中可以定义自己的局部变量。
事件块,对话模块,只能使用全局数据定义。
2.1.1.2.程序类型可直接运行的应用程序(可分配事务代码)可执行程序Executable program,类型代码1,report关键字引导可自定义屏幕,ABAP Editor编辑和运行,submit提交,可分配事务码运行,可调用所有类型的ABAP处理块,不能定义功能模块,可出现所有运行时事件常做报表程序,处理报表事件模块池Module Pool,类型代码M,Program关键字引导可自定义屏幕和对话模块,ABAP Editor编辑,必须通过分配事务码运行,可以调用ABAP处理块(除报表事件和功能模块),非后台工作模式。
常做复杂的事务程序,操作数据库等功能模块,不可直接运行的函数(特定的功能,模块化功能)功能组Function groups,类型代码F,由Function-pool引导唯一可以包含功能模块的程序,可定义屏幕,但不能直接运行ABAP类库Class pools,类型代码K,由class-pool引导唯一可以包含类方法的处理块,不可定义屏幕,也不能直接运行,可包含一个全局类和多个局部类,Class Builder创建ABAP接口库Interface pools,类型代码J,由interface-pool引导与代码K类似,表示ABAP对象的接口子程序池Subroutine pools,类型代码S,由program引导不可定义屏幕,不可直接运行,只能被普通程序调用,可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子程序代码模块或类方法,ABAP Editor编辑类型组Type groups,无类型代码,由type-pool引导不可定义屏幕,不可直接运行,仅用于定义全局数据类型,ABAP Dictionary定义包含程序Include programs,类型代码I,不需要任何语句引导无需完整的处理模块,无需独立编译,仅是代码复用,ABAP Editor编辑,可直接插入其他程序中,可被多个程序引用,与引用程序直接不存在参数接口。
《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教学大纲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 课程代码:1030812082. 课程性质:专业非学位课3. 学时/学分:20/24. 课程目标和任务:数据挖掘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在很多重要领域,数据挖掘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地球科学领域、矿业工程领域、生物工程工程、商业领域、金融和保险领域等。
本课程课程主要讲授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算法,具体包括:数据挖掘技术内涵、数据特征、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分类等,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地矿领域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算法,了解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热点、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5.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6. 考核方式:考查7. 先修课程: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9.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一)教材:Pang-Ning Tan, Michael Steinbach and Vipin Kumar.《Introduction to Data Mining》,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二)教学参考资料:Jia-Wei Han and 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数据挖掘概述1.1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讲解数据挖掘的起源、数据挖掘过程与功能,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数据挖掘过程以及数据挖掘功能;了解数据挖掘的应用和面临的问题;重点是对数据挖掘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有清晰的认识。
1.2.1 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字典模板一、引言数据字典是一个组织内部或者项目中使用的关于数据的标准文档,它包含了数据的定义、属性、关系、来源以及使用方式等详细信息。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数据字典模板,以便于组织或项目能够统一管理和使用数据。
二、数据字典模板结构数据字典模板按照以下结构组织:1. 数据对象1.1 对象名称:数据对象的名称,例如:用户信息、订单信息等。
1.2 对象描述:对数据对象的简要描述,包括其作用和用途。
1.3 对象属性:列出数据对象的各个属性,包括属性名称、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可为空、默认值等。
2. 数据关系2.1 关系名称:数据关系的名称,例如: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等。
2.2 关系描述:对数据关系的简要描述,包括关系的作用和用途。
2.3 关系表:列出相关的数据表,包括表名称、表描述、表结构等。
3. 数据来源3.1 数据来源名称:数据来源的名称,例如:数据库、API接口等。
3.2 数据来源描述:对数据来源的简要描述,包括数据来源的类型、获取方式等。
3.3 数据来源详细信息:提供数据来源的详细信息,包括连接信息、访问权限等。
4. 数据使用方式4.1 使用方式描述:对数据的使用方式进行描述,包括数据的读取、写入、更新等操作。
4.2 使用示例:提供使用数据的示例代码或者步骤。
5. 数据质量要求5.1 数据准确性: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进行描述,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等。
5.2 数据完整性: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进行描述,包括必填字段、唯一性约束等。
5.3 数据安全性: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进行描述,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等。
6. 数据变更记录6.1 变更日期:记录数据字典的变更日期。
6.2 变更内容:记录数据字典的变更内容,包括新增、修改、删除等。
三、示例数据字典模板以下是一个示例数据字典模板的部分内容:1. 数据对象1.1 对象名称:用户信息1.2 对象描述:用于存储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1.3 对象属性:- 姓名:字符串类型,长度为50,不可为空,默认值为无。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字典引言概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软件系统。
数据字典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定义了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数据对象及其属性,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描述。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字典的内容和结构。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字典的基本信息1.1 数据字典的定义数据字典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用于描述各种数据对象及其属性的文档,它提供了对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描述和定义。
1.2 数据字典的作用数据字典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描述,可以帮助开发人员理解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及其属性,从而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和编码工作。
1.3 数据字典的组成数据字典由数据对象、属性和关系三部分组成。
其中,数据对象是系统中的实体,属性是数据对象的特征,关系描述了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系。
二、数据对象的定义和属性2.1 读者信息对象2.1.1 定义读者信息对象是系统中用于描述读者基本信息的数据对象,包括读者ID、姓名、性别、年龄等属性。
2.1.2 属性- 读者ID:唯一标识读者的编号。
- 姓名:读者的姓名。
- 性别:读者的性别,可以是男性或女性。
- 年龄:读者的年龄。
2.2 图书信息对象2.2.1 定义图书信息对象是系统中用于描述图书基本信息的数据对象,包括图书ID、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属性。
2.2.2 属性- 图书ID:唯一标识图书的编号。
- 书名:图书的名称。
- 作者:图书的作者。
- 出版社:图书的出版社。
2.3 借阅记录对象2.3.1 定义借阅记录对象是系统中用于描述读者借阅图书信息的数据对象,包括借阅ID、读者ID、图书ID、借阅日期等属性。
2.3.2 属性- 借阅ID:唯一标识借阅记录的编号。
- 读者ID:借阅图书的读者ID。
- 图书ID:被借阅的图书ID。
- 借阅日期:借阅图书的日期。
三、属性的定义和数据类型3.1 读者ID属性3.1.1 定义读者ID属性是用于唯一标识读者的编号,是读者信息对象的主键。
二级ACCESS培训教案(每次上课详细内容安排)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1.3 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结构1.4 认识ACCESS 2013界面及功能第二章:表的创建与使用2.1 数据类型与字段属性2.2 创建表的方法2.3 数据输入与表的导入2.4 表的基本操作第三章:数据查询3.1 查询的类型与作用3.2 选择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3 参数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4 操作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5 交叉表查询的创建与运行第四章:窗体的设计与使用4.1 窗体的概念与作用4.2 窗体的创建方法4.3 窗体控件的添加与布局4.4 窗体的属性设置4.5 窗体的数据绑定与显示第五章:报表的创建与使用5.1 报表的概念与作用5.2 报表的创建方法5.3 报表控件的添加与布局5.4 报表的属性设置5.5 数据排序与分组5.6 报表的预览与打印第六章:宏的使用6.1 宏的概念与作用6.2 宏的创建与运行6.3 宏的基本操作6.4 宏的安全性设置第七章:模块与VBA编程7.1 模块的概念与作用7.2 VBA编程环境7.3 VBA数据类型与变量7.4 VBA运算符与表达式7.5 VBA控制结构第八章:数据分析与决策8.1 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8.2 数据透视表的作用与创建8.4 预测值与假设检验第九章:ACCESS 2013高级应用9.1 数据库的优化与维护9.2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9.3 数据共享与并发控制9.4 安全性与权限管理第十章:综合实战案例10.1 案例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10.2 案例二:图书馆管理系统10.3 案例三:销售数据分析系统第十一章: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11.1 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11.2 用户权限的设置与管理11.3 密码策略与加密技术11.4 备份与恢复策略第十二章:宏与VBA高级应用12.1 宏的调试与优化12.2 VBA函数与对象属性12.3 VBA数组与集合12.4 面向对象编程第十三章:数据可视化与报告13.2 图表的类型与创建13.3 仪表板的设计与实现第十四章:ACCESS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集成14.1 OUTLOOK与ACCESS的集成14.2 EXCEL与ACCESS的交互14.3 WORD与ACCESS的集成14.4 POWERPOINT与ACCESS的集成第十五章:项目实战与案例分析15.1 实战案例一: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5.2 实战案例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构建15.3 实战案例三:库存管理系统的优化15.4 实战案例四:在线考试平台的制作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ACCESS 2013的基本操作、数据库设计、数据查询、窗体与报表创建、宏与VBA编程、数据分析、高级应用和实战案例等内容。
详解易语⾔中的数据类型各种数据存放在磁盘或内存中都有其不同的存放格式,因此就存在不同的数据类型。
了解各种数据的特性,对编程开发来说是⼗分重要。
程序中经常会进⾏⼀些运算,易语⾔中的运算都要使⽤运算符进⾏识别处理,并通过运算表达式来完成运算操作。
程序中对各数据之间的关系的描述也要通过运算符。
1.易语⾔的数据类型⼀个程序内部应包括两个⽅⾯的内容:1.数据的描述、2.操作步骤,即对程序动作的描述。
数据是程序操作的对象,操作的结果会改变数据的内容。
打个⽐⽅:要做⼀道菜,做菜前先选择烹饪的原材料(即对数据进⾏描述),然后开始烹饪(即对数据的操作),最后做好⼀道菜(改变原先数据的状况,得出计算结果)。
编程也⼀样,程序要对⼀些数据进⾏操作,在操作前要先对被操作数据进⾏描述,即定义相关数据类型的变量,然后再⽤命令或者⽅法来对该项数据进⾏操作,最后得到操作结果,进⼀步可将结果显⽰出来。
中⽂编程易语⾔的数据类型从数据结构来区分,可分为基本数据类型和复合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逻辑型、⽇期时间型等;复合数据类型包括所有⽤户和⽀持库⾃定义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可以⽤来描述变量的类型或组件属性的类型等等。
2.基本数据类型2.1 了解基本数据类型易语⾔中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六种,包括数值型、逻辑型、⽇期时间型、⽂本型、字节集型、⼦程序指针型。
数值型数据⼜包括了字节型、短整数型、整数型、长整数型、⼩数型、双精度⼩数型。
这此类型代表的数值范围,及机内表⽰的长度,可以查看“数据类型的长度与溢出”表中的数据类型的长度和占⽤字节。
数据类型名称占⽤字节取值范围字节型 1 0 到 255 汉语编程短整数型 2 -32,768 到 32,768整数型 4 -2,147,483,648 到 2,247,483,647长整数型 8 -9,223,372,036,854,775,808 到 9,233,372,036,854,775,807⼩数型 4 -3.4E38 到 3.4E38 (7位⼩数)双精度⼩数型 8 -1.7E308 到 1.7E308 (15位⼩数)逻辑型 2 “真”或者“假”⽇期时间型 8 100年1⽉1⽇到 9999年12⽉31⽇。
信息技术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第2部分:数据元的分类1 范围GB/T18391的本部分提供使数据和分类模式相关联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数据元的几个组成成分导致了对分类的需求。
GB/T18391所涵盖的组分包括对象类、特性、表示、值域、数据元概念以及数据元本身。
本部分中详述的步骤与方法将使注册机构能够更好的运用分类模式:——分析对象类、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在对象类、特性、表示、数据元概念以及数据元间进行比较;——减少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的多样性;——明确无误地识别、描述和定义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辅助用于指定注册状态的数据元分析;——解决同义词和多义词的有关问题;——于数据注册处检索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辨别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之间的关系;——支持唯一的且明确无误的标识和引用对象类、数据元概念和数据元,其形式应做到语言上的中立和应用到信息技术上的可能.GB/T18391的制定也出于对标准化的数据设计程序的需要,以确保数据元能够支持电子数据交换。
本部分确定了一系列原则、方法和程序,用于阐明在为某个数据的各个组分与分类模式间联系提供文件时(最基本)的需求。
这包括分类模式的名称、非智能标识符、定义和其他方面及其内容。
这些可以通过属性集的使用来获得。
本部分将阐述一些特定的属性以及这些属性内容的结构。
用户在必要时,可以扩展该属性集。
分类法或本体论可以带有附加信息,例如,为了更加全面地限定具体数据元的分类法,提供可用于对象类、特性或表示分类单元的建议性限定符集。
本部分依据并使用GB/T18391第3部分的基本属性。
3.4中所包含的例子表明如何通过此处阐述的属性将选出的数据元组分与分类模式联系起来。
一个或多个分类模式的使用,旨在为开发可以提高语义精度和设计完整性的元数据提供一个合理的概念基础。
本部分并不确立一个特定的分类模式作为范例。
认可一项具体的分类方法和(或)具体的认识论并不包括在本部分的范围之内。
它们由其他的标准委员会制定,适于某个特别的研究领域。
JavaScript的⼋种数据类型⽬录⼀、前⾔⼆、动态数据类型2.1字符串string2.2数值number2.3布尔boolean2.4null和undefined2.5symbol2.6对象object三、基本数据类型与引⽤数据类型区别3.1声明变量时不同的内存分配3.2正是因为内存分配不同,在复制变量时结果也不⼀样3.3参数传递不同⼀、前⾔在ES5的时候,我们认知的数据类型确实是 6种:Number、String、Boolean、undefined、object、NullES6 中新增了⼀种Symbol 。
这种类型的对象永不相等,即始创建的时候传⼊相同的值,可以解决属性名冲突的问题,做为标记。
⾕歌67版本中还出现了⼀种bigInt。
是指安全存储、操作⼤整数。
所以:准确来说⽬前JS数据类型总共有8种!NumberStringBooleanNullUndefinedObjectSymbolBigInt按照类型来分有基本数据类型和引⽤数据类型:基本数据类型:String、Number、Boolean、Null、Undefined、Symbol引⽤数据类型:Object【Object是个⼤类,function函数、array数组、date⽇期...等都归属于Object】⼆、动态数据类型JavaScript 拥有动态类型。
这意味着相同的变量可⽤作不同的类型JavaScript中变量似乎很简单,因为它声明变量只需要⼀个“var”就可以,不像其他编程语⾔严格区分了数据类型(int/double/char/boolean...)。
这样做也是有好处的,变量可以被赋予任何类型的值,同样也可以给这个变量重新赋予不同类型的值。
并不是“⼀定终⾝”var x = 1; //number类型var x = 0.1; //number类型,JS不区分整数值和浮点数值//现在x由number变成stringvar x = "hello world"; //由双引号内⽂本构成字符串var x = 'javascript'; //单引号内⽂本同样可以构成字符串//现在x由string变成booleanvar x = true; //true和false作为布尔值var x = null;var x = undefined; //null和undefined很相似,是特殊的类型2.1 字符串string字符串是存储字符(⽐如 "Bill Gates")的变量字符串可以是引号中的任意⽂本。
第2章习题解答〖2.1〗定义并解释术语: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R图)数据模型答:①实体: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或概念称为实体。
②实体型:现实世界中,对具有相同性质、服从相同规则的一类事物(或概念,即实体)的抽象称为实体型。
③实体集:具有相同特征或能用同样特征描述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④属性:属性为实体的某一方面特征的抽象表示。
⑤码:也称为关键字,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实体。
⑥实体联系图(E-R图):实体联系方法(E-R图法)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概念模型的一种著名方法,提供了表示实体集、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⑦数据模型:一组严格定义的概念集合。
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2.2〗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答:①数据模型是一组严格定义的概念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模型是通过概念模型数据化处理得到的。
②数据库是根据数据模型建立的,因而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③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数据对象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数据约束条件是一组数据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2.3〗试述信息模型的作用。
答:信息模型是对信息世界的管理对象、属性及联系等信息的描述形式。
信息模型不依赖于计算机及DBMS,它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而全面的反映。
信息模型数据化处理后可得到数据模型。
〖2.4〗试给出三个实际部门的E-R图,要求实体型之间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各种不同的联系。
答:见图。
题2.4 E-R图图中:部门和负责人间的联系是一对一的联系;一个学生可以借阅多本书,一本书只能一个人借,学生和借阅间的联系为一对多的联系;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个社会团体,一个社会团体有多个学生参加,学生和社会团体间的联系为多对多的联系。
1 DICOM医学图像文件结构DICOM协议允许将数据的传输结果存成DI-COM文件的形式,典型的DICOM文件结构如图1所示。
DICOM文件由以下部分组成:(1)导言(Preamble ).共128个字节,可将文件的有关说明放在导言中。
(2)前缀(Prefix).4个字节,规定为“D;\+I;\+C;\"M',共4个字符。
(3)数据元素(Data Element)一般会有多组数据元素,每个数据元素对应一个IOD的属性。
每个数据元素有4个域,分别是标签((Tag)、值表示VR ( ValueRepresentation )、值长度(Value Length)和值域(ValueField ),其中值表示是可选的。
2 DICOM数据编码规则2.1数据元素的结构信息对象IOD是DICOM对信息组织的逻辑模型,而在实际数据存储和传输时,DICOM 通过将IOD的每个属性编码为一个固定格式的数据元素(DataElement),以达到交换DICOM 信息的目的。
每个数据元素具有以下的统一格式和内容:(1)标识符(Tag).它是占4个字节的无符号整数。
前两个字节是组号,后两个字节是元素号,十六进制下格式是(gggg,eeee)。
其中组号表明这个数据元素属于哪个数据组,如DICOM 命令的组号是0000;而元素号用于区分同一组中的不同数据元素;组号和元素号组成的标识符唯一表示一个特定的数据元素,数据字典就是依据标识符来检索不同数据的。
每个组的第一个数据元素可选择使用(gggg,0000)来计算本组的总长度,从而在数据编码和分析过程中可以确定整个组的位置,提高解析效率。
(2)数据类型VR(Value Representation)。
它占用2个字节,规定了数据元素的数据类型和格式。
VR根据不同的传输语法(Transfer Syntax)可以省略,即如果传输过程中使用了隐式(Implicit)的传输语法,VR将被省略;而对于显式(Explicit)传输语法则数据元素中必须有VR,用以显式说明数据的类型。
一数据类型和对象在ABAP中,可以使用与标准数据声明相似的语法处理数据类型,而与数据对象无关。
在程序中必须声明要使用的全部数据对象。
声明过程中,必须给数据对象分配属性,其中最重要的属性就是数据类型。
1.1 基本数据类型对算术运算的非整型结果(如分数)进行四舍五入,而不是截断。
类型 P 数据允许在小数点后有数字。
有效大小可以是从 1 到 16 字节的任何值。
将两个十进制数字压缩到一个字节,而最后一个字节包含一个数字和符号。
在小数点后最多允许14 个数字。
1.2 系统定义的数据对象1.3 确定数据对象的属性如果要查明数据对象的数据类型,或者要在程序的运行期间使用其属性,可使用DESCRIBE 语句。
语法如下:DESCRIBE FIELD <f> [LENGTH <l>] [TYPE <t> [COMPONENTS <n>]][OUTPUT-LENGTH <o>] [DECIMALS <d>][EDIT MASK <m>].将由语句的参数指定的数据对象<f>的属性写入参数后的变量。
DESCRIBE FIELDS 语句具有下列参数:1.3.1 确定字段长度要确定数据对象的长度,利用DESCRIBE FIELD 语句使用 LENGTH 参数,如下所示:DESCRIBE FIELD <f> LENGTH <l>.系统读取字段<f>的长度,并将值写入字段<l>。
1.3.2确定数据类型要确定字段的数据类型,利用DESCRIBE FIELD 语句使用 TYPE 参数,如下所示:DESCRIBE FIELD <f> TYPE <t> [COMPONENTS <n>].系统读取字段<f>的数据类型,然后将值写入字段<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