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63
(医疗药品管理)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什么是药品,它有哪些特性,如何进行分类,如何进行管理等等问题,于不同的社会阶段,从不同的角度或观点,将有不同的解释。
本节是从法律管理和社会学的角度来阐述这些问题。
壹、药品的定义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为了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均于该国的药品法、药事法中,规定了药品的定义,以明确管理对象。
我国《药品管理法》中关于药品的定义是:“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且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和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上述定义包含以下要点。
第壹,使用目的和使用方法是区别药品和食品、毒品其他物质的基本点。
没有任何物质其本质就是药品,只有当人们为了防治疾病,遵照医嘱或说明书,按照壹定方法和数量使用该物质,达到治疗或预防或诊断人的某种疾病时,或能有目的的调节某些生理功能时,才称它为药品。
而食品或毒品的使用目的显然和药品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
第二,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传统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和现代药(化学药品等)均是药品,这和壹些西方国家不完全相同。
这壹规定有利于继承、整理、提高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医药资源为现代医疗保健服务。
这壹定义反映了对21世纪药品研究开发方向的高瞻远瞩。
第三,明确了《药品管理法》管理的是人用药品。
这壹点和日本、美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药事法、药品法对药品的定义不同,他们的药品定义包括了人用药和兽用药。
第四,确定了以“药品”作为药物、原料药、制剂、药材、成药、西药、医药等用语的总称。
“药品”壹词和美国的drugs、英国的medicines、日本的“医薬品”同义。
于《药品管理法》英译本中,药品的对应英文是“durgs”。
二、药品管理的分类药品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介绍的是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中有关药品分类管理的类别。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一绪言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物(dm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物和毒物之间并无严格界限,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即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任何药物剂量过大都可产生毒性反应。
药理学(pha…010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舍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b…od”…).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口h…a_c。
kmncs),卫称药动学。
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比、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
通过每类药物中传统、经典的代表药物的学习,掌握该娄药物共性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为该类药物总体知识的掌握和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药理学相关学科的发展,药理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每年都有大量新药投入临床使用,然而由于疗效、不良反应等种种原因.部分药物经临床检验后卫停止使用。
因此.H有掌握每类药物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举一反三.融告贯通.才能适应将来临床用药的不断变化。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①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清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②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③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药理学的发展M 要以其他生命科学和化学等知识为基础,以科学实验为手段.因此,药理学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实践科学。
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药物的作用世苒作用机制,,现代药理学研究越来越依赖于基础学科的前沿知识.如基因工程、分子药物配体理论等。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序言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物(drug)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物和毒物之间并无严格界限,毒物是指在较小剂量就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损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任何药物剂量过大都可产生毒性反应。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又称药效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又称药动学。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⑴阐明药物的作用极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⑵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⑶为其他生命学科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历史三、新药开发与研究新药是指化学结构、药品组分或药理作用不同于现有药品的药物。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过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方制剂,亦属新药范围”。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滤过:药物分子借助于流体静压随液体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aqueous channel)由细胞膜的一侧到达另一侧称为滤过,为被动转运。
虽然大多数无机离子小,足以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但它们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由跨膜电位差或主动转运机制来控制的。
简单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按此种方式通过生物膜,非极性药物分子以其所具有的脂溶性溶解于细胞膜的脂质层,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称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也是一种被动转运方式,故又称为被动扩散(passive diffusion)。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1 基本要求[TOP]1.1 掌握药物及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2 熟悉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1.3 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2 重点难点[TOP]2.1 重点药物及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2.2 难点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3 讲授学时[TOP]建议1学时4 内容提要[TOP]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卫生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1)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3)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亦属新药范围。
新药研发可分为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药物监测三个阶段。
临床前研究主要由药学和药理学两部分内容组成,前者包括药物制备工艺路线、理化性质及质量控制标准等,后者包括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药效学、药动学及毒理学研究。
临床研究一般分为四期。
Ⅰ期临床试验是在20~30例正常成年志愿者身上进行初步的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试验;Ⅱ期临床试验为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病例不少于100对,主要是对新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并推荐临床给药剂量;Ⅲ期临床试验是新药批准上市前,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目的在于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社会性考察,观察例数一般不应少于300例;Ⅳ期临床试验是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受试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也叫售后调研。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的学科之一,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
药物(drug)是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说,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范畴。
药理学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另一上方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前者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后者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
药理学是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为基础,为指导临床各科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属基础医学范畴,与主要研究药物本身的药学科学,如生物药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制药学等学科有明显的区别。
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要为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高药物疗效、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
药理学的方法是实验性的,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在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其作用原理。
而临床药理学是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以确保合理用药。
医学生学习药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药物有什么作用、作用原理及如何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古代人们为了生存从生活经验中得知某些天然物质可以治疗疾病与伤痛,其中有不少流传至今,例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楝实祛虫、柳皮退热等。
但更多的是将民间医药实践经验的累积和流传集成本草,这在我国及埃及、希腊、印度等均有记载,例如在公元一世纪前后我国的《神农本草经》及埃及的《埃伯斯医药籍》(Ebers’Papyrus)等。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6)在药物发展史上有巨大贡献,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插图l160帧,药方11000余条,是现今研究中药的必读书籍,在国际上有七种文字译本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