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
- 格式:docx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35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附图狗脊绵马贯众细辛大黄虎杖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商陆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附片)附子(黑顺片)白芍赤芍黄连黄连(味连)升麻防己延胡索板蓝根地榆苦参葛根甘草黄芪远志人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羌活川芎藁本防风柴胡北沙参龙胆秦艽白前紫草丹参黄芩玄参地黄巴戟天续断天花粉桔梗党参南沙参木香白术苍术三棱泽泻香附天南星半夏石菖蒲百部川贝母(松贝)浙贝母黄精重楼麦冬知母山药射干莪术(药材)莪术(饮片)姜黄郁金天麻白及木通槲寄生大血藤苏木鸡血藤降香沉香通草钩藤石斛桑白皮牡丹皮厚朴 肉桂杜仲黄柏白鲜皮 秦皮香加皮地骨皮侧柏叶淫羊藿蓼大青叶大青叶番泻叶罗布麻叶紫苏艾叶辛夷槐花丁香洋金花金银花款冬花菊花红花西红花五味子葶苈子木瓜山楂苦杏仁桃仁金樱子沙苑子决明子补骨脂枳壳吴茱萸巴豆酸枣仁小茴香山茱萸连翘女贞子马钱子菟丝子牵牛子枸杞子栀子瓜蒌牛蒡子薏苡仁槟榔砂仁草果豆蔻益智麻黄紫花地丁薄荷穿心莲肉苁蓉淡竹叶金钱草茵陈海藻冬虫夏草灵芝茯苓猪苓乳香没药血竭海金沙青黛儿茶冰片五倍子地龙水蛭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螵蛸全蝎土鳖虫斑蝥僵蚕蟾酥龟甲鳖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炉甘石滑石石膏芒硝硫黄。
「收藏」百种中药原植物高清图香橼(枸橼 Citrus medica L.)香橼(香圆 Citrus wilsonii Tanaka)独活(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威灵仙(棉团铁线莲 Clematis hexapetala Pall.)粉防己 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粗茎秦艽 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麻花秦艽 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秦艽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小秦艽 Gentiana dahurica Fisch.徐长卿 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Kitag.木瓜(贴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桑寄生 Taxillus chinensis (DC.)Danser豨签草(腺梗豨莶 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Lem.桑 Morus alba L.川乌(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香加皮(杠柳 Periploca sepium Bge.)千年健 Homalomena occulta(Lour.)Schott臭梧桐(海州常山 Clerodendrontrichotomum Thunb.)青风藤(青藤 Sinomenium acutum(Thunb.)Rehd. et Wils.)毛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nh.)Rehd.et Wils. var. cinereum Rehd. et Wils.丝瓜 Luffa cylindrica(L.)Roem.伸筋草(石松 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鹿衔草(鹿蹄草 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鹿衔草(鹿蹄草 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路路通(枫香树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穿山龙(穿龙薯蓣 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 et Wils.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广藿香 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砂仁(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爪哇白豆蔻 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佩兰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草果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泽泻 Alisma orientale(Sam.) Juzep.车前 Plantago asiatica L.平车前 Plantago depressa Willd.三叶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Koidz.木通 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白木通 Akebia trifoliata (Thunb.)Koidz. var. australis(Diels)Rehd.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茵陈(滨蒿 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通草(通脱木 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 Koch.)石韦 Pyrrosia lingua(Thunb.)Farwell.有柄石韦 Pyrrosia petiolosa(Christ)Ching.庐山石韦 Pyrrosia sheareri(Bak.)Ching.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Thunb.)Sw.瞿麦 Dianthus superbus L.石竹 Dianthus chinensis L.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地肤 Kochia scoparia(L.)Schrad.灯心草 Juncus effusus L.冬葵 Malva verticillata L.广金钱草 Desmodium styracifolium(Osb.)Merr.冬瓜 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青椒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丁香 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荜茇(荜拨) Piper longum L.陈皮(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枳实(酸橙 Citrus aurantium L.)枳实(甜橙 Citrus sinensis Osbeck)木香 Aucklandia lappa Decne.香附(莎草 Cyperus rotundus L.)白木香 Aqui1aria sinensis ( Lour.) Gilg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小根蒜 Allium macrostemon Bge.薤 Allium chinense G.Don.化橘红(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 omentosa’)化橘红(柚 Citrus grandis (L.)Osbeck)青皮(橘 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佛手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中药材最全面最详细图片大全-含文字讲解161页一、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草质茎。
除去木质茎、残根。
生用、蜜炙或捣绒用。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降冲气。
肉桂的干燥嫩枝。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叶或带嫩枝。
阴干。
紫苏梗: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新鲜根茎。
鲜用或埋入砂中备用。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地上部分。
茎叶茂盛,花盛时采割。
阴干。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
地上部分。
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
或只取花穗入药。
阴干。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未抽花茎植株的根。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根茎及根。
根小,药材不丰富,用羌活的多。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根。
低温干燥。
细辛:散寒解表,祛风止痛,宣通鼻窍,温肺化饮。
根和根茎。
阴干。
苍耳子:散寒解表,宣通鼻窍,祛风除湿,止痛。
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炒去硬刺用。
辛夷:散寒解表,宣通鼻窍。
花蕾。
阴干。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近根部的鳞茎。
胡荽(香菜):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全草。
柽柳: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嫩枝叶。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化痰止咳。
全草。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地上部分。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成熟果实。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解痉。
羽化时脱落的皮壳。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叶。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头状花序。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成熟果实。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根。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根茎。
葛根(粉葛):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
根。
淡豆豉(香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的成熟种子发酵加工品。
浮萍:宣散风热,透疹,利尿。
全草。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地上部分。
二、清热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120种常用中药的展示标本介绍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材资源。
本文将介绍120种常用中药的展示标本,以展示这些中药的外观特征和药材形态,进一步加深对中药的了解和认识。
一、常用中药展示标本介绍1. 人参:人参是中药中的至宝,通常呈长圆形,表面黄白色,质地坚实。
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作用。
2.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形态多为长条状,黄色或褐色,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抗疲劳等作用。
3. 当归:当归是补血养血的常用中药材,形态多为长圆形,外表呈红棕色,质地柔软。
4. 甘草:甘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为长圆形,外观呈棕黄色,具有舒肝解郁、解毒等作用。
5. 白术:白术又称为苍术,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呈小长条形,表面光滑,颜色白灰。
6. 川芎:川芎也被称为川芎藁本,形态为细长条状,颜色为淡黄色,质地坚硬。
7. 陈皮:陈皮是一种干燥后的橘皮,形态为块状,外观为红褐色,质地较为坚硬。
8. 当归尾:当归尾是一种中药材,在形态上与当归相似,但较为短小,外观呈红褐色。
9. 熟地黄:熟地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形态上为圆形或纺锤形,颜色为黑褐色。
10. 茯苓:茯苓为一种真菌,呈圆形或扁圆形,外观呈白色,质地较为坚硬。
11. 白芍:白芍是一种根茎草本植物,形态为短椭圆形,外表呈黄白色。
12. 地骨皮:地骨皮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形态为长圆形,外观为黄白色。
13. 阿胶:阿胶为一种糖饴制品,形态类似于胶状或带有丝状纹理。
14. 三七: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形态多为圆柱形,外观呈红棕色。
15. 熟地:熟地是一种中药材,形态为圆形或纺锤形,颜色为黑褐色。
16. 白及:白及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为短圆柱形,外观呈白色。
17. 五味子:五味子为一种木质藤本植物的果实,形态为球形或近球形,外表呈淡红色。
18. 壮骨藤:壮骨藤为一种多年生灌木,形态为长圆柱形,颜色为淡黄或白色。
黑附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黑附子简介•黑附子,学名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黑附子主要生长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黑附子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多种有效成分。
2. 黑附子的主要功效与作用•祛风湿止痛:黑附子具有温阳祛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湿痹痛、关节疼痛等。
•温肾壮阳:黑附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肾阳虚的病症,如阳痿、早泄等。
•祛湿败毒:黑附子可清热解毒、排湿燥湿,常用于治疗湿疹、痈肿等。
•调经活血:黑附子对女性痛经、闭经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抗肿瘤:黑附子中的部分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有助于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 黑附子的常见应用•黑附子膏剂:黑附子膏剂是将黑附子研磨成细末,与适量的药用油糊化制成的外用药物,常用于治疗痛风、关节炎等疾病。
•黑附子酊剂:黑附子酊剂是将黑附子浸泡于酒精溶液中制成的口服药物,常用于治疗风湿病、肾虚等症状。
•黑附子精油:黑附子精油是通过蒸馏黑附子制得的纯天然精油,具有温热的特性,可按摩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等问题。
4. 黑附子的禁忌与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小孩应避免使用黑附子。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长期或过量使用黑附子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5. 黑附子的常见副作用•长期使用黑附子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等。
•对黑附子过敏的人群可能会出现皮疹、红肿等过敏症状。
功能主治图片大全(注意:根据要求,本文档不提供图片,以下为简单的说明文字) 1. 黑附子治疗痛风:黑附子可通过减轻关节炎症状和降低尿酸水平来缓解痛风的发作。
2. 黑附子改善阳痿早泄:黑附子具有温补肾阳、壮阳固精的作用,对男性阳痿早泄有一定疗效。
3. 黑附子护肤美容:黑附子精油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改善肤色,对护肤美容有益。
4. 黑附子治疗湿疹:黑附子具有祛湿燥湿的功效,可用于湿疹的治疗。
5. 黑附子舒筋活络:黑附子可舒筋活血,对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有缓解作用。
常见中草药植物图片及药用价值车前草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利尿和抗炎作用。
3、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金银花药用价值1、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2、用连翘,板蓝根煎金银花汤可以治疗腮腺炎。
3、经常服用金银花浸泡或煎剂有利于风火目赤、咽喉肿痛、肥胖症、肝热症和肝热型高血压的治疗与康复。
紫苏食用价值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
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
医用价值1、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
2、用于感冒风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
3、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状。
一点红医用价值1、全草或带根全草(羊蹄草):苦,凉。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2、全草药用,消炎,止痢,主治腮腺炎、乳腺炎、小儿疳积、皮肤湿疹等症。
3、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治疗:肺炎、睾丸炎、麦粒肿、中耳炎、痈疖、蜂窝组织炎、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
桑叶药用价值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
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
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艾草药用价值1、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2、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
3、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
4、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
5、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
白茅根药用价值1、凉血止血,清热利尿2、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禁忌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使用方法煎服,9~30g。
鲜品加倍。
止血多炒炭用,清热利尿宜生芦荟药用价值1、泻火;解毒;化瘀;杀虫。
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中药饮片调配是制备汤剂的重要环节。
在中药饮片调配区的设备中,“药斗”是必不可少的盛装饮片的储存设备。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一般都有五六百种至一千种),而且其质地坚松不一、用量有多有少、药性有相须相反之别,有些饮片外形类似,有些饮片名称易混,有些饮片含有剧毒,有些饮片价格昂贵。
为了将这些品质各异、种类繁多的中药饮片合理有序地存放,中药行业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存放中药饮片的科学规律,即“斗谱”。
斗谱编排的目的是便于调剂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差错事故、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斗及斗内前后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
过去各家药店斗谱的编排虽不完全统一,但基本一致。
不论是医院药房还是经营药品企业,应该继续和发扬这一传统经验,不应忽视中药斗谱的编排规律,不辨药性,零乱杂陈,任意改变存放顺序,这不仅给调剂人员在操作上带来诸多不便,也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
1、中药饮片斗柜的设置(1)、中药饮片的调剂柜一般由木质材料或与木材性能相似的高密板材制成。
根据药店(药房)经营规模及区域性用药品种品规的多少而确定药柜及药斗的数量。
常规中药饮片调剂柜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药柜、药斗的材料应使用无毒、无污染木材及油漆。
②封闭、防尘、防虫、防鼠。
每组药柜上下左右全封闭,除药斗可抽开自如,其他部位不得有缝隙;每个药斗为独立的,四周封闭具防鼠功能。
③每个药斗内凡装有两种以上(含两种)的饮片者,应有套盒,以方便清洁、养护、盘存。
④药柜最下层的药斗,一般应距地面15厘米以上,亦可因地制宜,潮湿多雨的南方、距城市较边远地区可更高一些。
⑤毒性中药不能装斗(炮制品除外),而应设专柜,要求:结构牢固,双锁管理,分别由专管的营业员和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共同负责管理,包括验收,销售的全过程。
中药房:中药斗谱编排规则和斗谱图中药饮片调配是制备汤剂的重要环节。
在中药饮片调配区的设备中,“药斗”是必不可少的盛装饮片的储存设备。
由于中药品种繁多(一般都有五六百种至一千种),而且其质地坚松不一、用量有多有少、药性有相须相反之别,有些饮片外形类似,有些饮片名称易混,有些饮片含有剧毒,有些饮片价格昂贵。
为了将这些品质各异、种类繁多的中药饮片合理有序地存放,中药行业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存放中药饮片的科学规律,即“斗谱”。
斗谱编排的目的是便于调剂操作、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差错事故、提高调剂质量、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中药斗谱是一组药柜中各斗及斗内前后格饮片存放顺序的规律。
过去各家药店斗谱的编排虽不完全统一,但基本一致。
不论是医院药房还是经营药品企业,应该继续和发扬这一传统经验,不应忽视中药斗谱的编排规律,不辨药性,零乱杂陈,任意改变存放顺序,这不仅给调剂人员在操作上带来诸多不便,也易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
1、中药饮片斗柜的设置(1)、中药饮片的调剂柜一般由木质材料或与木材性能相似的高密板材制成。
根据药店(药房)经营规模及区域性用药品种品规的多少而确定药柜及药斗的数量。
常规中药饮片调剂柜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药柜、药斗的材料应使用无毒、无污染木材及油漆。
②封闭、防尘、防虫、防鼠。
每组药柜上下左右全封闭,除药斗可抽开自如,其他部位不得有缝隙;每个药斗为独立的,四周封闭具防鼠功能。
③每个药斗内凡装有两种以上(含两种)的饮片者,应有套盒,以方便清洁、养护、盘存。
④药柜最下层的药斗,一般应距地面15厘米以上,亦可因地制宜,潮湿多雨的南方、距城市较边远地区可更高一些。
⑤毒性中药不能装斗(炮制品除外),而应设专柜,要求:结构牢固,双锁管理,分别由专管的营业员和具有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共同负责管理,包括验收,销售的全过程。
⑥贵细中药材除柜台必备的样品外,应设专柜加锁管理,实行双人签收与核发手续,避免发生差错,造成经济损失。
200种中药彩色图谱,带图带功效,让你秒懂中药材!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功效简介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风,癫痫,疮疡肿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雄黄:二硫化二砷(As2S2),硫化物特征:条痕淡橘红色,断面具树脂样光泽,有特异的臭气【功能主治】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
用于痈肿疔疮,蛇虫咬伤,虫积腹痛,惊痫,疟疾。
自然铜:二硫化铁(FeS2),硫化物特征:晶形多为立方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表面亮淡黄色,有金属光泽,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方剂选用1.治疗心气刺痛:自然铜火煅醋淬九次,研末,醋调一字服.(《卫生易简方》)2.治疗打扑伤:自然铜(研极细,水飞过)、当归、没药各2.5克.以酒调频服,仍以手摩痛处.(《本草衍义》)3.治疗跌扑骨断:自然铜(煅通红,醋淬七次,放湿土上,月余用)、乳香、没药、当归身、羌活等分.为散,每服10克,醇酒调,日再服.骨伤用骨碎补25克,酒浸捣绞取汁冲服.(《张氏医通》自然铜散)4.治疗项下气瘿:自然铜贮水瓮中,逐日饮食,皆用此水,其瘿自消,或火烧烟气,久久吸之亦可.(《仁斋直指方》)5.治疗一切恶疮及火烧汤烫:自然铜、密陀僧各50克(并煅研),甘草、黄檗各100克(并为末).上四味,一处研细,收密器中,水调涂或干敷.(《圣济总录》自然铜散)配伍效用自然铜配伍没药二者皆有活血止痛之功.且自然铜能接骨续筋;没药能生肌消肿,相伍为用,有活血止痛、接骨续筋、生肌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外伤所致之骨折疼痛、淤血肿胀等。
赭石:三氧化二铁(Fe2O3),氧化铁特征:一面多有圆形的突起,习称“钉头”,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可见圆形突起或凹窝,有的具金属光泽功能主治平肝镇逆,凉血止血。
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
131.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怀牛膝)的根。
功效分类:祛风药;活血祛瘀药。
科属分类:苋科。
别名:百倍、牛茎、脚斯蹬、铁牛膝、杜牛膝、怀牛膝、怀夕、真夕、怀膝、土牛膝、淮牛膝、红牛膝、牛磕膝、牛克膝、牛盖膝、粘草子根、牛胳膝盖、野牛充膝、接骨丹、牛盖膝头。
性味:味甘、苦、酸,性平。
归经:入肝经,肾经。
功能:散瘀血,消痈肿。
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用药禁忌: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忌服。
132.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薯蓣科。
别名:藷藇、署预、薯蓣、山芋、诸署、署豫、玉延、修脆、藷、山藷、王藷、薯药、怀山药、蛇芋、白苕、九黄、野白薯、山板薯、扇子薯、佛掌薯。
性味:甘;平。
归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主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用药禁忌: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禁服、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133.牡蛎:一种软体动物,身体呈卵圆型有两面壳,生活在浅海泥沙,肉味鲜美。
壳烧成灰可入药。
也叫“蚝”。
性味:咸,微寒。
归经:归肝、胆、肾经。
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
功能: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
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
用药禁忌:牡蛎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本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良。
134.菟丝子:兔丝子是荒地上常见的寄生植物,通常会缠绕在矮小的植物上,由于体於不含叶绿素,植株呈现淡淡的黄色,只要稍微留意不难发现。
种子入药。
别名:豆寄生、无根草、黄丝、金黄丝子、马冷丝、巴钱天、黄鳝藤、菟儿丝、菟丝实、吐丝子。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脾经。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
农村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图片,每一种都价值高有特殊功效—爱达夫养生生长在农村的朋友都知道,农村最常见的就是草,有些草我们叫的出来名字,有些草能当做野菜,而有些草却是非常有用的药材,看看农村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图片,不要将它们认成了野草哦,有很多还是之前的中草药,有很多药用功效。
农村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图片1、金线莲在南方各地比较常见,在民间有药王之称,品质好的野生金线莲价格已经上万元,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痛、镇咳、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功效。
2、柴胡在6、7月份的时候农村的山上经常能看到一种黄色的花,这种就是柴胡,野生的柴胡零售价也达到了60-80元左右一斤,柴胡的根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清热解毒、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疟疾等都有效。
3、天麻在以前比较常见,现在野生的非常少见,生长在的高海拔的原始森林,非常名贵,一般500元一斤左右,品质好的能卖2000元一斤。
在5-7月份的时候会有橙色的花,没有叶子,治疗头疼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等。
4、曼陀罗农村一般叫大喇叭花、狗核桃等,有毒性,入药有镇静作用,是云南白药中的一位成分,它的花、籽、叶、根都可以入药,还有不同的功效。
5、苦菜这种是农村餐桌上常见的野菜,药食两用,有清热解毒、防治贫血、防癌抗癌的功效,像黄疸性肝炎、咽喉炎、感冒发烧、支气管炎、扁桃体发炎等都有治疗效果。
6、火炭母这种草药非常好认,味辛、苦,性凉,有毒;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肝炎、癌肿、湿疹、跌打损伤等。
7、车前草农村遍地都是的野草,在幼嫩的时候可以当菜吃,还可以入药,味甘、性寒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
上火的时候可以用适量车前草煮水喝,还能治疗小便不畅、皮肤溃疡、咽喉肿痛等。
8、红姑娘红姑娘又叫灯笼果,也是一种药材,成熟后直接吃味道非常甜,有清热解毒、预防上火、清除炎症、润肠通便、延缓衰老等功效。
太全了!常用200味中药彩图,附特征功效,赶紧收藏起来!常见200味中药彩图图谱及其功效汇总,赶紧收藏备用!狗脊: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贯众:杀虫,清热解毒,止血细辛:发散风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大黄:攻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虎杖:祛除风湿,利湿退黄,活血通经,祛痰止咳,清热解毒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解毒,截疟牛膝: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商陆:逐水、消肿太子参:补气生津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白芍: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甘草:益气补中,解毒,祛痰止咳,缓和药性,缓急止痛黄芪: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藁本:发散风寒,胜湿止痛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柴胡:解表退热,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秦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白前:降气祛痰止咳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续断: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党参: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南沙参:清肺养阴,祛痰,益气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痈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黄精:滋阴润肺,补脾益气玉竹:滋阴润肺,生津养胃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天冬:滋阴降火,清肺润燥,润肠通便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利胆退黄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木通: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槲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通络苏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鸡血藤: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降香:化瘀止血,理气止痛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石斛: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香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侧柏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生发乌发淫羊藿: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蓼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枇杷叶:清肺止咳,降逆止呕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罗布麻叶: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紫苏叶: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洋金花:平喘止咳,麻醉止痛,解痉止搐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山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西红花: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地肤子:利尿通淋,祛风止痒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滋肾宁心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血金樱子: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补骨脂: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巴豆: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去腐酸枣仁:养心安神,敛汗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女贞子: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生津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瓜蒌:清肺润燥化痰,利气宽胸,消肿散结,润肠通便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益智:暖肾固精缩尿,温脾开胃摄唾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解毒消肿广藿香:化湿,止呕,发表解暑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益母草: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清热解毒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茵陈:清热利湿,退黄青蒿: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大蓟:凉血止血,散瘀消痈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海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冬虫夏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灵芝:补气安神,止咳平喘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猪苓:利水渗湿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儿茶:收湿敛疮,生肌止血,活血止痛,清肺化痰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固精,敛汗止血,收湿敛疮地龙:清热息风,平喘,通络,利尿水蛭:破血逐瘀,通经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珍珠:安神定惊,明目除翳,解毒敛疮,润肤祛斑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海螵蛸: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蜈蚣: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斑蝥:攻毒蚀疮,破血逐瘀,散结消癥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海马:补肾助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蟾酥: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凉血止血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蛤蚧:补肺气,定喘嗽,助肾阳,益精血金钱白花蛇:祛风,通络,止痉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鸡内金: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消肿止痛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羚羊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朱砂:镇心安神,清热解毒雄黄:解毒,杀虫,燥湿祛痰,截疟定惊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炉甘石:明目去翳,收湿生肌滑石:利尿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清热收湿敛疮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硫黄:外用杀虫止痒,内服壮阳通便。
石斛兰百科名片石斛兰石斛,兰科植物之一,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地。
石斛兰的主要品种有金钗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等。
可入药,名为石斛,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
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石斛兰也成为了一种观赏植物。
石斛兰的栽培方式一般为盆栽。
由于石斛兰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被誉为父亲之花。
石斛兰的植株由肉茎构成,粗如中指,叶如竹叶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每花6瓣,四面散开,花瓣边均为紫色,瓣心为白色。
中文学名:石斛兰拉丁学名:D endrobium别称:石斛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天门冬目或兰目科:兰科亚科:树兰亚科族:石斛兰族属:石斛兰属分布区域:四川、贵州、云南目录植物概况名字生物学特性国家保护植物花语——父亲之花栽培管理。
繁殖方法人工种植病虫害防治石斛的品种常见品种我国76种石斛分布医学作用药用价值药方选录现代研究食疗价值各家论述鉴定生药材鉴定药物应用鉴别植物概况名字生物学特性国家保护植物花语——父亲之花栽培管理。
繁殖方法人工种植病虫害防治石斛的品种常见品种我国76种石斛分布医学作用药用价值药方选录现代研究食疗价值各家论述鉴定生药材鉴定药物应用鉴别展开编辑本段植物概况名字石斛兰花瓣拼音:shí hú lán别名:石斛、石兰、吊兰花、金钗石斛、枫豆优质的石斛又名: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霍山石斛,金钗石斛干品名为:枫斗、霍斗、西枫斗学名/拉丁名:Dendrobium现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
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石斛等。
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
2000年以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
其性味:甘淡微咸。
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石斛兰的“斛”字,普通话读“胡”,粤语读“服”音,以前是一种计量器,五斗为一斛。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
茯苓
-----------------------------
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主治:用于水湿证,如小便不利,水肿,停饮,等等,为利水渗湿的要药,因药性平和,利水不易伤正气,故可用于湿热、寒湿症,根据“湿”的寒、热性质不同,配伍有关药物应用。
用于脾虚证。
脾虚体倦,食少,大便溏烂者,可与其它药同用。
用于心悸、失眠等症,取其宁心安神的功效。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
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发汗力较弱)。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黄芪
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等。
性味归经:
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附子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图册(20张)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五味子】五味子虽五味俱全,但以酸咸为主,其性虽温,但非温燥可比。
长于收敛肺气而滋肾水,所以有敛肺气、滋肾阴、涩精止泻、生津敛汗、等作用。
适用于肺虚久咳,心衰气短,肾虚精滑,自汗盗汗,津枯口渴,久泻不止等症。
凡肺肾亏虚,精气耗散或气津两伤而无实邪者,皆可应用。
芍药,别称: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
芍药分白芍和赤芍。
白芍的功效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应用于①肝血亏虚,月经不调②肝脾不和,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挛急疼痛③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用法用量:煎服,5~15g;大剂量15~30g。
赤芍跟白芍是截然不同的,赤芍属于清热药其功效为:清热凉血,散淤止痛。
应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
元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主产于浙江、四川、湖北等地。
别名:元参、浙玄参、黑参、乌元参。
味苦咸。
性微寒。
无毒。
正禀北方水气。
兼得春阳之和以生。
可升可降。
阴也。
恶黄、干姜、茴香、山萸。
反藜芦。
勿犯铜铁。
主治:主腹中寒热积聚。
女子产乳余疾。
补肾气。
令人明目。
【通用】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
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用量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