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金融硕士考研吕随启《国际金融教程》讲义16
- 格式:pdf
- 大小:270.60 KB
- 文档页数:13
北京大学金融专业考研(吕随启)《国际金融学》辅导讲义2第二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第三节汇率的决定基础及其影响因素一、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的内容:⏹用一定的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的金币为法定通货;⏹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金币与流通中的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作为一种世界货币,金币在国际国际结算中可以跨国境自由输出入。
金币中所含有的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黄金叫做含金量。
两个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单位可根据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多少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比价,即汇率。
⏹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对比叫做铸币平价,它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
⏹因此,随着外汇供求状况的变化,外汇汇率也会偏离铸币平价上下波动。
当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时,外币汇率将下浮,本币汇率将上浮;当外汇供给小于需求时,外币汇率将上浮,本币汇率将下浮。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总是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并且受到黄金输送点的制约。
⏹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因此,当汇率对一国有利时,它就采用外汇进行国际结算;而当汇率对该国不利时,它就采用黄金进行支付。
⏹这样一种做法为什么会将汇率的波动局限在黄金输送点范围之内?⏹(见书P22—23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交战国家的金本位制纷纷瓦解。
战后,各国除美国外均实行了金块本位制度和金汇兑本位制度,金币不再自由流通,从而使金本位制度失去了稳定的基础。
在1929—193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中,这种不完全的金本位制度也土崩瓦解,金本位制度彻底崩溃。
二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在纸币制度下,各国发行纸币作为金属货币的代表,并且参照过去的作法,以法令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称为金平价。
⏹各国实行纸币流通后,经历了一个从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的过程,在这些制度下,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比价,是受到外汇市场上两国货币的供求状况影响的。
北京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吕随启《国际金融教程》讲义第十三章国际资本流动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概述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见P301)一、长期资本流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是长期资本流动。
(一)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的企业等机构进行的投资。
直接投资的类型1、创办新企业,如在国外设立子公司、附属机构,或者与多国资本共同在投资东道国设立合营企业等。
2、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的比例以上。
3、利润再投资。
4、企业内贷款。
指直接投资者与分支企业间的短期或中长期资金借贷。
直接投资的资本流动直接投资实际并不仅限于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它还包括企业的管理权限和方法、生产技术、市场营销渠道、专利专买权和商标等多种无形要素的转移。
(二)证券投资也称为间接投资,指通过在国际债券市场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者在国际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公司股票来实现的投资。
与直接投资的区别区别在于证券投资者对于投资对象企业并无实际控制和管理权,而直接投资者则持有足够的股权来管理经营投资对象企业,并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享受企业的经营利润。
(三)国际贷款1、政府贷款是一个国家政府向另一个国家政府提供的贷款,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国商品劳务的出口、企业对外投资等。
贷款对象政府贷款一般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而且大多是双边的贷款,即两国政府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但也有少数是多边的,或者是政府机构与民间金融机构共同提供的混合贷款。
2、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是国际金融机构向其成员国政府提供的贷款。
国际金融贷款也不以直接盈利为目的,具有援助的性质。
3、国际银行贷款也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银行贷款不限定用途,借款人可以自由运用资金,而且贷款资金的数额也不受限制,可以很大。
4、出口信贷是与国际贸易直接相关的中长期信贷。
特点是:贷款指定用途;贷款利率低;有偿还担保。
出口信贷还可分为卖方信贷是出口商的联系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信贷,出口商可以利用这笔资金向外国进口商提供延期分期付款的信贷。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一.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间接标价法:t t S S /r P P *N =,直接标价法:t t S S /r P P *N =请通过适当的方法,将上述公式证明出来,并结合所学的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说明实际汇率与相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
Tn=Xn-Mn=PM*-SnP*M Sn 是名义汇率 Tn/P=PM*/P-SnP*M/P Tn/P=M*-SnP*M/P 间接Tn*=Xn*-Mn*=P*M-SnPM* Tn*/P*=P*M/P*-SnPM*/P* Tn*/P*=M-SnPM*/P*本国货币新汇率=本国货币旧汇率×(本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外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本国货币旧汇率×(本国物价指数/外国物价指数)%△S=%△P-%△P*相对购买力平价说认为实际汇率变化的百分比等于本国通货膨胀率减去外国的通货膨胀率二.国际金本位制稳定汇率的机制:“黄金输送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举例说明。
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
在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 );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
黄金输送点的计算公式为: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1个单位黄金运送费用 比如英镑跟美元汇率比价 1英镑=4.8665美元 ,运送黄金的费用为3美分,外汇市场上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8665+0.03 和4.8665-0.03之间的限幅内波动。
如果英镑汇率上涨4.8665+0.03美元,则美国进口商就宁愿直接运送黄金到英国偿还英镑债务,而不愿意花更多的钱买英镑外汇来偿还债务。
同样,如果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下跌到4.8665-0.03美元,那么美国出口商在英国所赚到的英镑也不愿意兑换美元而宁愿用英镑在英国购进黄金,再运回美国,波动幅度最大区间是4.8665+0.03 到4.8665-0.03,4.8695美元叫做美国的黄金输出点,4.8635美元称为美国的黄金输入点。
(金融保险)国际金融教程<<国际金融教程>>吕随启苏英姿姚志勇编著吕随启主讲壹、学习国际金融的理由:⏹理解大量金融信息的基本含义,进而解释各种金融现象。
⏹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更好地吸引和利用有限的资金,提高其使用率,更有效地介入、参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竟争。
二、国际金融的特点:⏹国际金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往往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
⏹从相同的角度出发,能够得到不同的结论。
⏹金融学中的许多结论都是依据壹定的前提才能成立的。
结论:⏹学习金融学应该活学活用。
第一篇国际金融基础第一章外汇和汇率外汇的定义外汇的种类汇率及其内涵汇率的标价方式汇率的种类汇率的决定基础及其影响因素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结构国际收支的平衡和失衡的意义第壹章外汇和汇率第壹节外汇及其分类壹外汇的定义(1)外汇(ForeingExchange)从名词来理解,⏹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且且能够用于国际结算的信用票据、支付凭证、有价证券以及外币现钞。
(2)外汇(ForeingExchange)从动词来理解,相当于"国际汇兑"。
⏹其中,"汇"指货币资金在地域之间的移动,"兑"是指将壹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壹个国家的货币。
(3)国际货币其金组织(IMF)的外汇定义。
所谓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债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失衡时能够使用的债权。
"(4)我国的外汇定义⏹1981年3月,我国实施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规定:⏹ 1.外国货币,包括钞票、铸币等;⏹ 2.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公债、国库券、X公司债券和股票等等;⏹ 3.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4.其他外汇资金。
第九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9.1复习笔记一、内部均衡、外部均衡与政策工具1.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1)内部均衡是指一国实现了充分就业且保持物价稳定。
(2)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2.政策工具为了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这两个目标,一国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有:(1)支出调整政策,又称支出变更政策,即通常所谓的需求管理政策,旨在影响经济中总需求水平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称为支出变更政策。
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是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政策,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一国的货币供给并影响利率来发挥作用。
(2)支出转换政策,意图改变支出的结构。
主要是指汇率政策,是通过改变汇率,使支出由国内商品转移到进口商品上,或者由进口商品转移到国内商品上,以维持或达到国际收支均衡。
(3)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关税、配额以及其他限制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措施,这些措施本质上也使属于支出转换政策,但不同之处在于,直接管制政策是针对特定的国际收支项目的,而汇率政策是一种同时作用于所有项目的普遍性控制。
二、斯旺图形、丁伯根法则和米德冲突1.斯旺图形图9-1斯旺图形(1)IB曲线IB曲线为内部均衡线,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使国内均衡得以实现的实际汇率和国内支出的一定组合。
IB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因为,本币实际汇率的升值(汇率下降)会造成出口的减少和进口的增加;为了保持充分就业状态,必须增加国内支出。
(2)EB曲线EB曲线是外部均衡(经常项目均衡)线,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使外部均衡得以实现的实际汇率和国内支出的一定组合。
EB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这是因为,本币实际汇率的贬值会导致出口的增加和进口的减少,为了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必须增大国内支出,刺激对进口的需求。
(3)区域划分斯旺图形可以划分为四个区域,不同区域表示的经济状态有所不同,只有在IB曲线和EB曲线的交点A,经济才同时实现了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I区——经常项目赤字和通货膨胀压力;Ⅱ区——经常项目赤字和通货紧缩压力;Ⅲ区——经常项目盈余和通货紧缩压力;Ⅳ区——经常项目盈余和通货膨胀压力。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与国际收支账户开放经济的概念:开放经济是指商品及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流动的经济。
通过商品和要素国际流动,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在一起,一国经济与他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依存性,所以开放经济的运行拥有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特征,从而也就产生了内外均衡的相互矛盾这-国际金融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账户回顾封闭的国民收入概念与构成: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民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它的衡量方法有支出法与收入法两种。
如果从产品的最终支出角度,它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投投资(I)政府支出(G);如果从收入来源角度,它则可以分解为私人消费(C)、私人储蓄(S P)、政府税收(T)。
这两种衡量方法是等价的,即:C+I+G=C+S P+T 将上式变形:I=S+(T-G)设税收和政府储蓄差额为S g,则有:S g=T-G而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为国民储蓄:S P+S g=S所以:I=S结论:在封闭经济中,国民储蓄与投资必然相等。
一、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等式商品的跨国流动是开放经济重要的特征。
开放经济下,-国产品和服务可以销售给外国居民,这意味着该国通过出口增加了本国的国民收入,该国也可能购买外国产品或服务,这一部分支出不形成本国的国民收入,因此应该将之扣除。
如果用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开放经济的国民收人等式可表示为:Y=C+I+G+X-M产品和服务进出口差额称为贸易余额,记为TB(Trade Balance),则有:TB=X-M贸易账户余额同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一样是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国家,贸易账户余额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并且,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贸易账户余额对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贡献非常突出。
尤其是进出口贸易是体现经济开放性的重要指标。
第六章汇率决定理论二:利率平价理论6.1复习笔记一、长期中和短期中影响汇率的因素1.长期中影响汇率的因素(1)相对价格水平。
长期里,一国价格水平相对于外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导致该国货币贬值;而一国相对价格水平的下降,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2)关税和限额。
关税和限额增加了对实施壁垒的国家的货物的需求,因此导致该国货币在长期中趋于升值。
(3)偏好(进口需求)。
对本国货物相对于外国货物的偏好增加,会导致对本国货物需求增加,本国货币升值;如果对外国货物的相对偏好增加,则进口需求增加,外国货币趋于升值,本国货币趋于贬值。
(4)生产率。
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率较其他国家提高,则该国货币趋于升值。
反之,则该国货币趋于贬值。
2.短期中影响汇率的因素利率是影响汇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
当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家较高时,在短期中,就会出现外国资本的流入,从而引起本国货币的即期升值。
二、远期交易、套利与抛补套利1.套利当各国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为获得较高的收益,愿意将资本投向利率较高的国家,这就是套利交易。
套利者在利率较低的国家借入货币,而在利率较高的国家存款,可以获得一笔套利收益。
2.抛补套利(1)含义抛补套利活动将套利与远期交易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为避免这种汇率风险,投资者往往会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高利率国家的货币。
投资者之所以要在远期市场上卖出高利率国家的货币,目的在于锁定一个较高卖价,一旦高利率国家货币未来贬值,则仍然可以以已经锁定的较高卖价卖出,从而避免了汇率变动的风险。
(2)过程投资者在高利率国家和低利率国家的货币转换会使高利率国家货币在即期外汇市场上升值,而在远期外汇市场贴水;同时低利率国家货币的汇率在即期外汇市场上贬值,而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
这样,高利率国家货币出现远期贴水,低利率国家货币出现远期升水,随着这一抛补套利活动的进一步进行,远期差价进一步加大。
当资本在两国间获得的收益率完全相等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这时两国利率差异正好等于两国货币远期差价,达到了利率平价。